㈠ 蒸餾後的苯胺性狀
蒸餾後苯胺是無色油狀液體。蒸餾前由於露置在空氣中被氧化所以呈深棕色(直接答紅棕色)聞到苯胺的氣味我很不舒坦。
㈡ 為什麼苯胺原本是無色澄清溶液,但加入反應時會呈黃色
下午好,這和苯胺發生具體反應的體系有關,如果水溶液有氧化反應或者還原反應就會使苯胺結構中的氨基變性出現黃變,氨基側臨支鏈上的基團給電子能力越強,越容易催化黃變發生。N,N-二甲基苯胺、三乙醇胺和DMF都容易隨著儲存時間變久受空氣中的氧氣影響變黃。鹼性黃變在一些強還原劑存在時情況比較明顯例如水合肼或者甲醛合次硫酸氫鈉。
㈢ 乙醯苯胺的制備實驗現象
乙醯苯胺的制備實驗現象如下:
在溶解過程中會出現油狀物,此油狀物不是雜質。乙醯苯胺的熔點為114℃,但當乙醯苯胺用水重結晶時,往往於83℃就熔化成液體,這時在水層有溶解的乙醯苯胺,在熔化的乙醯苯胺層中含有水,故油狀物為未溶於水而已熔化的乙醯苯胺,所以應繼續加入溶劑,直至完全溶解。
苯胺易被氧化變為深色,影響產品質量,加鋅粉效果也不好,時間充裕時應對變色苯胺重蒸後使用,開始反應時加熱不要過於劇烈,避免原料蒸出過多,反應完成後立即趁熱在攪拌下將反應物倒入冰水,如反應物冷卻,固體產物會立即析出,難以處理。
注意事項:
1、加入少量鋅粉,防止苯胺在反應過程中氧化。
2、採用冰HAc過量,並隨時將生成的水蒸出,以使苯胺完全反應。
3、反應時間至少30min。否則反應可能不完全而影響產率。
4、反應時分餾溫度不能太高,以免大量乙酸蒸出而降低產率。
5、重結晶時,熱過濾是關鍵一步。布氏漏斗和吸濾瓶一定要預熱。濾紙大小要合適,抽濾過程要快。避免產品在布氏漏斗中結晶。
㈣ 在苯胺中加入蒸餾水,搖勻後出現( ),說明苯胺在水中的溶解度較( ),加入鹽酸後,苯胺液變( )
1、硝基苯和苯胺在水蒸氣蒸餾時都會被蒸餾出來,因此應採用化學方法,從硝基苯中分離出苯胺:將水蒸氣蒸餾得到的兩者混合物用鹽酸酸化,再度使苯胺成為鹽酸鹽而溶於水中,而用苯將硝基苯萃取出來;然後將水層鹼化,使苯胺游離出來,再用苯萃取水。
㈤ 苯胺和水有什麼反應
苯胺是有機溶劑,稍溶於水,不能喝水發生反應主要引起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溶血性貧血和肝、腎損害。易經皮膚吸收。急性中毒:患者口唇、指端、耳廓紫紺,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手指發麻、精神恍惚等;重度中毒時,皮膚、粘膜嚴重青紫,呼吸困難,抽搐,甚至昏迷,休克。出現溶血性黃疸、中毒性肝炎及腎損害。可有化學性膀胱炎。眼接觸引起結膜角膜炎。慢性中毒:患者有神經衰弱綜合征表現,伴有輕度紫紺、貧血和肝、脾腫大。皮膚接觸可引起濕疹。
㈥ 苯胺溶液變棕色是形成了什麼物質
苯胺溶液變棕色是因為苯胺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苯醌。可以用蒸餾法分離苯胺和苯醌。
㈦ 苯胺的性質實驗現象
苯胺的性質實驗現象:新蒸餾的苯胺無色,放置後能因氧化而變為黃、紅或棕色。
苯胺是鹼性的,而苯酚是酸性的,苯胺和苯酚都能和羧酸發生脫水縮合,都具有一定的芳香性,苯酚能和三氯化鐵發生絡合顯色反應,苯胺不行。乙醯苯胺是白色有光澤片狀結晶或白色結晶粉末,在水中再結晶析出呈正交晶片狀。無臭或略有苯胺及乙酸氣味。 呈中性或極弱鹼性。
用途
苯胺是染料工業中最重要的中間體之一,在染料工業中可用於製造酸性墨水藍G、酸性媒介BS、酸性嫩黃、直接橙S、直接桃紅、靛藍、分散黃棕、陽離子桃紅FG和活性艷紅X-SB等;在有機顏料方面有用於製造金光紅、金光紅g、大紅粉、酚菁紅、油溶黑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苯胺
㈧ 久置苯胺為什麼顏色
aniline苯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為氨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6H5NH2。是最簡單的一級芳香胺。無色油狀液體。熔點-6.3℃,沸點184℃,相對密度 1.02 (20/4℃),相對分子量93.128,加熱至370℃分解。稍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暴露於空氣中或日光下變為棕色。可用水蒸氣蒸餾,蒸餾時加入少量鋅粉以防氧化。提純後的苯胺可加入 10~15ppm的NaBH4,以防氧化變質。
㈨ 水蒸汽的水蒸氣蒸餾
水蒸氣蒸餾操作是將水蒸氣通入不溶或難溶於水但有一定揮發性的有機物質(近100℃時其蒸氣壓至少為1333.9Pa)中,使該有機物質在低於100℃的溫度下,隨著水蒸氣一起蒸餾出來。
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混合物的蒸氣壓,等於兩液體單獨存在時的蒸氣壓之和。當組成混合物的兩液體的蒸氣壓之和等於大氣壓力時,混合物就開始沸騰。互不相溶的液化混合物的沸點,要比每一物質單獨存在時的沸點低。因此,在不溶於水的有機物質中,通入水蒸氣進行水蒸氣蒸餾時,在比該物質的沸點低得多的溫度,而且比100℃還要低的溫度就可使該物質蒸餾出來。
在餾出物中,隨水蒸氣一起蒸餾出的有機物質同水的質量之比,等於兩者的分壓(PA和PH2O)分別和兩者的相對分子質量(MA和18)的乘積之比,所以餾出液中有機物質同水的質量之比可按下式計算:
例如,苯胺和水的混合物用水蒸氣蒸餾時,苯胺的沸點是184.4℃,苯胺和水的混合物在98.4℃就沸騰。在這個溫度下,苯胺的蒸氣壓是5599.5Pa,水的蒸氣壓是95725.5Pa,兩者相加等於101325Pa。苯胺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3,所以餾出液中苯胺與水的質量比等於:
由於苯胺略溶於水,這個計算所得的僅是近似值。
水蒸氣蒸餾是用以分離和提純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於下列各種情況:
(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體,通常的蒸餾、過濾、萃取等方法都不適用;
(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狀物質,採用通常的蒸餾、萃取等方法非常困難;
(3)在常壓下蒸餾會發生分解的高沸點有機物質。 水蒸氣蒸餾裝置如圖2—17(a)所示,主要由水蒸氣發生器A、三口或二口圓底燒瓶D和長的直型水冷凝管F組成。若反應在圓底燒瓶內進行,可在圓底燒瓶上裝配蒸餾頭(或克氏蒸餾頭)代替三口燒瓶(圖2—17(b))。鐵質發生器A通常可用二口或三口燒瓶代替。器內盛水約占其容量的1/2,可從其側面的玻璃水位管察看器內的水平面。長玻璃管B為安全管。管的下端接近器底,根據管中水柱的高低,可以估計水蒸氣壓力的大小。圓底燒瓶D應當用鐵夾夾緊,其中口通過螺口接頭插入水蒸氣導管C,其側口插入餾出液導管E。導管C外徑一般不小於7mm,以保證
水蒸氣蒸餾裝置
A—水蒸氣發生器 B—安全管 C—水蒸氣導管 D—三口圓底燒瓶
E—餾出液導管 F—冷凝管
水蒸氣暢通,其末端應接近燒瓶底部,以便水蒸氣和蒸餾物質充分接觸並起攪動作用。導管E應略微粗一些,其外徑約為l0mm,以便蒸氣能暢通地進入冷凝管中。若管E的直徑太小,蒸氣的導出將會受到一定的阻礙,這會增加燒瓶D中的壓力。導管E在彎曲處前的一段應盡可能短一些;在彎曲處後一段則允許稍長一些,因它可起部分的冷凝作用。用長的直型水冷凝管F可以使餾出液充分冷卻。由於水的蒸發潛熱較大,所以冷卻水的流速也宜稍大一些。發生器A的支管和水蒸氣導管C之間用一個T形管連接。在T形管的支管上套一段短橡皮管,用螺旋夾旋緊,它可以用以除去水蒸氣中冷凝下來的水分。在操作中,如果發生不正常現象,應立刻打開夾子,使與大氣相通。
把要蒸餾的物質倒入燒瓶D中,其量約為燒瓶容量的1/3。操作前,水蒸氣蒸餾裝置應經過檢查,必須嚴密不漏氣。開始蒸餾時,先把T形管上的夾子打開,用直接火把發生器里的水加熱到沸騰。當有水蒸氣從T形管的支管沖出時,再旋緊夾子,讓水蒸氣通入燒瓶中,這時可以看到瓶中的混合物翻騰不息,不久在冷凝管中就出現有機物質和水的混合物。調節火焰,便瓶內的混合物不致飛濺得太厲害,並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約為每秒鍾2~3滴。為了使水蒸氣不致在燒瓶內過多地冷凝,在蒸餾時通常也可用小火將燒瓶加熱。在操作時,要隨時注意安全管中的水柱是否發生不正常的上升現象,應立刻打開夾子,移去火焰,找出發生故障的原因;必須把故障排除後,方可繼續蒸餾。
當餾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機物質的油滴時,可停止蒸餾。這時應首先打開夾子,然後移去火焰。
㈩ 高中生物二苯胺的作用 是鑒別什麼的 有什麼樣的現象 實驗時要注意什麼
用濃度為2
mol/l的nacl溶液,由於dna。
(3)析出dna黏稠物並過濾。關鍵步驟、纏繞、附著,易析出沉澱。②輕輕沿同一方向攪拌,防過量而使dna重新溶解(把握濃度達0:甲基綠和二苯胺
甲基綠—哌洛寧對dna和rna有選擇性的染色效果。
(5)提取含雜質較少的dna.14
mol/。鹼性的甲基綠-哌洛寧混合染料處理細胞後,
這樣就能使細胞中兩種核酸分布顯示出來:注意①注蒸餾水要慢,它再和二苯胺作用而顯現藍色(溶液呈淺藍色),
而使這兩種染料對兩類核酸具有了選擇性。本步驟直接決定提取的核物質的多少及實驗結果。②降低分子運動。加2
mol/,rna被哌洛寧染成紅色、rna對染料具有的親和力不同。
(2)溶解細胞核內dna。教師應給予非常關注。
dna被甲基綠染成綠色,簡單說下吧
(1)應用低滲原理和機械攪拌使細胞破裂並過濾;l的nacl溶液並用玻棒攪拌。
(4)再溶解dna黏稠物並過濾,防止降解。
二苯胺法的原理是:dna中嘌呤核苷酸上的脫氧核糖遇酸生成ω-羥基-γ酮基戊醛。③低溫利於增加dna柔韌性。用預冷的95%的酒精。
至於步驟,我以雞為例。因其①可抑制核酸水解酶活性;l),有利於dna析出dna的鑒定一般用兩種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