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蒸餾在釀酒中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白酒「三高三長」生產的工藝中,有一項就是「高溫餾酒」,因此白酒也屬於蒸餾酒,與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朗姆酒、龍舌蘭酒,日本清酒被稱作世界八大蒸餾酒。
蒸餾酒的原理就是把經過發酵的釀酒原料,經過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而蒸餾技術又分為固態蒸餾法和液態蒸餾法。但固態蒸餾比較少,因為在元代的《飲膳正要》、《軋賴機酒賦》及《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所記載的蒸餾方式都是液態法,因為液態法是最為簡單的方法。元代時的葡萄燒酒、馬奶燒酒都屬於液態蒸餾這一類型。
而關於蒸餾酒的歷史起源也是眾說紛紜,不過可以知道的是在元代,十四世紀初,中國已經有蒸餾酒的存在了,元朝的文獻《飲膳正要》中已有蒸餾酒及蒸餾器的記載;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證明了此觀點。他在《本草綱目》中寫道:「 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
關於蒸餾技術,蒸餾時,酒汽的冷卻及蒸餾酒液的收集是重要的操作。我國傳統的蒸餾器有兩種冷卻方式:一種是把蒸餾出來的酒蒸汽引至蒸餾器外面的冷卻器中冷卻後被收集。或讓蒸餾出來的酒汽在蒸餾器上部內壁自然冷卻。最古老的冷卻方法見於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的「南番燒酒法」,另一種是在蒸餾鍋上部的冷凝器(古稱天鍋,天湖)中冷卻,酒液在蒸餾鍋內的酒槽中匯集,排出後被收集。如《調鼎集》中記載:「天湖之水,每蒸二放,三放不等,看流酒之長短,時候之冷熱,大約花散而味淡即止。
蒸餾使得酒的酒精度更純,而且通過高溫加熱和冷凝能去除液體中的固體雜質。
這是因為在釀酒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醛類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質,它們是些低沸點雜質,這些雜質的存在會使酒帶有暴辣、沖鼻、刺激性大的缺點。一般通過陳釀貯存,酒液自身的氧化還原和酯化等化學變化、物理變化能有效地排除這些低沸點雜質。大麴醬香白酒工藝的高溫鎦酒同樣可以起到這個作用,按照蒸餾原理,一般易揮發的先出來,不易揮發的後出來,這樣通過高溫鎦酒就能最大限度地排除這些低沸點、易揮發的有害物質。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麴醬香白酒和其他白酒相比較具有易揮發物質少,不易揮發物質多的特點,所以對人的刺激小,不上頭,不辣喉,不燒心。這也是大麴醬香白酒空杯留香,幽雅持久的秘密所在。
B. 白酒為何要蒸餾兩遍
白酒蒸餾兩遍可以去除酒的澀味,酸味和生糧味,這樣能夠使酒喝著更加甘醇。第一次蒸餾主要是去除酒中的雜質,生糧味,澀味和酸味。第二次蒸餾主要是為了使酒喝起來更加甘醇。
C. 白酒蒸餾的原理是什麼
白酒蒸餾原理介紹:白酒蒸餾的目的是利用酒醅中所含各種物質沸點不同,將易揮發的酒精、水、雜酯油及酯類物質蒸發為氣體後再冷卻為液體,將酒醅中4—6%的酒精濃縮到50一
70%。
蒸餾過程能將酒醅中的微生物殺死和再產生一部分香味物質。為了使酒醅疏鬆便於蒸餾,常加入少量谷糠。但用糠量過多會有邪味。一般酒頭的酒精濃度較大,醛、酯及酮等沸點物質都聚集在酒頭里,接近灑尾時,酒精濃度急劇下降。雜醇油的沸點雖然較高,但由於它的蒸發系數受酒精度的影響,在酒頭和酒尾的含量均較多。因此,蒸餾出的新酒頭常有邪味。但經長期貯存以後,由於醇類發生轉化,反而能增強香味。
D. 高粱釀酒的原理是蒸餾法嗎
高粱釀酒的原理是蒸餾法,蒸餾是高粱酒釀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的釀酒過程如下: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高粱酒的主要產品:
金門酒廠所生產的產品包括金門高粱酒、58度金門高粱酒、38度金門高粱酒、28度金門高粱酒、紀念系列金門高粱酒。其中以58度金門高粱酒最為普遍,俗稱「白金龍」,深受消費者喜愛,年銷量高達二千萬瓶以上。
在消費特徵方面,漁家有著暢飲的豪氣,到了金門,豪爽的金門人不僅晚宴上用高度的白酒頻頻和你碰杯,午宴上也必定擺出白金龍高粱酒與客人痛飲。純正的金門高粱酒,晶瑩剔透,清香撲鼻,一口入嘴,甘醇爽口,齒頰留香,久久不散。嘗到酒香後,人們似乎慢慢上癮了,不分中午晚上,有酒就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高粱酒
E. 酒為什麼要蒸餾
米酒的蒸餾是煎煮的過程,因為米酒酒度較低,如果要較長時間保存,就需要版煎煮來把裡面權殘余酵母殺死,這樣才不會在存放時再次發酵,使酒液發生變質和渾濁現象,利於酒的儲存。
原酒的甜味,正是沒有被利用完的殘余糖,它會在後期儲存過程中被發酵,使酒渾濁。
F. 釀酒中蒸餾是什麼意思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蒸餾酒是指把發酵原酒或發酵醪以及酒醅等通過蒸餾而得的高度蒸餾酒液,如酒、曲酒,糟燒,食用酒精等所有的酒都是經過發酵的,而後期工藝分蒸餾或不需蒸餾。只講中國的酒的話,只有白酒、白蘭地是需要蒸餾的,所以白酒、白蘭地的酒精度比較高。啤酒、葡萄酒、黃酒等都不需要蒸餾。發酵過程是微生物生長、代謝的生化過程,所需要的原料和我們人類的需要基本相同,主要是澱粉、糖類。
G. 為什麼白酒需要經過蒸餾後再進行酒精度的測定
白酒需要經過蒸餾以後再進行酒精度的測定時,
蒸餾以後白酒的濃度才會增加,白酒的酒精度才會確定
H. 最原始的白酒不是都是蒸餾酒嗎為啥還要標個蒸餾酒呢勾兌白酒用蒸餾水是不是就可以叫蒸餾酒
白酒的起源:傳說上古黃帝時期,軒轅族人杜康無意間發現樹槽中發霉的糧食散發一股版香味,杜康嘗權了一口,有點辣辣的味道,同時還有一絲香味,後來杜康經過無數次實驗,終於做成了酒。
從這點看,最原始的白酒並非蒸餾酒。隨後出現了蒸鍋,才陸續燒出了高度酒。
蒸餾酒是經過蒸餾器把酒分提取再冷卻收集的,單是用蒸餾水來勾調並非全是蒸餾酒。
I. 白酒為何要蒸餾兩遍
不是特別理解你所說的蒸餾兩遍具體指的是啥,一般來說,我們國家的濃香型白酒都是蒸餾一次,二次蒸餾可能是來至於清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清蒸二次清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酒體變得更純凈無暇
減少高級醇和雜醇油的含量
讓酒體中盡可能多的是酒精,雜質變少
而且清香型白酒是最接近於伏特加的中國白酒,伏特加就是極其純凈的酒精。
蒸餾兩遍,風味物質也會大量減少
這樣的酒喝了不上頭,不烈不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