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酒中的有害物質知多少
酒中的有害物質:
塑化劑、雜醇油、雜醇油、乙醇、鉛等。
白酒中除了主要成分乙醇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外,還有不少鮮為人知的有害物質也威脅著人體健康,塑化劑是其中之一,但白酒中的有害物質不僅僅只有塑化劑。
在白酒生產中,會產生一些有害雜質,有些是原料帶入的,有些是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對於這些有害物質,人們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雜醇油為無色油狀液體,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體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來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過程中經水解產生氫氰酸。中毒時輕者流涎、嘔吐、腹瀉、氣促。較重時呼吸困難、全身抽搐、昏迷,在數分鍾至兩小時內死亡。
(1)蒸餾酒含黃麴黴素嗎擴展閱讀
甲醇是釀酒原料水解和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甲醇毒性大,攝入4—10克可致中毒。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具有蓄積作用,不易被排除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甲酸毒性比甲醇大6倍,比甲醛大30倍。
因此,較小量的甲醇有時也可以引起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粘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㈡ 自己家用糯米釀酒會不會有黃麴黴毒素
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黃麴黴毒素。只有用變質大米釀酒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1、釀酒設備。釀制純糧米酒的傳統設備主要有木蒸天鍋和陶壇氣缸。如今,一些釀酒售賣的小作坊為了提高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也紛紛採用金屬的鋁、錫以及不銹鋼蒸餾設備。在實際生產當中,各種釀酒設備各有特點各有利弊。
木蒸天鍋的優點是,設備傳統無任何污染,酒質純正,沒有異味。缺點是設備笨重耗費體力,密封不嚴浪費嚴重,蒸酒時間長效率低。在貴州、廣西的很多苗族、壯族、布依族聚居的農村地區,這樣的釀酒設備非常普遍。
陶壇氣缸與木蒸天鍋的優點基本差不多,稍好一點的是陶壇氣缸的密封效果要更好一些,基本不會浪費酒。但是其缺點也很突出,笨重耗費體力,陶壇設備容易破碎,蒸酒的時間長效率低。這樣的設備如今使用的已經不多,只是在一些比較偏僻的農村偶爾才能見到。
鋁、錫等金屬設備的優點是,設備價格便宜經濟上投入不大,質量輕節約體力,蒸酒速度快生產效率高,密封性很好不浪費一滴酒。其缺點是酒質較差,酒中的鉛、錳等重金屬物質容易超標,若經常飲用這樣的酒,極易造成慢性中毒,從而給自己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不可逆的傷害。採用這種設備的一般都是那些釀酒售賣的街頭巷尾小作坊。
不銹鋼蒸酒設備質量很不錯,但一定要選擇304以上級別的,其優點是酒質好酒味純正,密封性好不浪費,蒸餾速度快效率高。其缺點是設備價格高投入大,比較笨重耗費體力。因為設備價格高的原因,除了極少數有良心的小作坊外,絕大部分的小作坊依然使用的是鋁、錫等金屬釀酒器。
2、大米。既然釀制的是純糧米酒,大米自然是其最主要的原料。釀酒的原料一定要選擇光滑、飽滿的整粒大米,而且不能購買發黃發霉變質的陳米,這樣才能確保酒的品質。
有些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碎米釀酒的小作坊老闆說,碎米也能釀酒。是的,碎米雖說也能釀酒,但大米中的澱粉鏈因大米的破碎而斷裂,因此釀出來的酒口感特別差。
發黃發霉的陳米也是能釀酒的,但是這種酒肯定有毒。發霉的大米一般都會感染黃麴黴毒素,這種毒素能使人致癌。在釀酒的過程中黃麴黴毒素會帶進酒裡面,導致酒的發苦現象特別突出。如果長期飲用這樣的米酒,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麻煩。
3、水。米酒的釀制,通常都是採用半固態方式糖化、發酵。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水,因而水質的好壞直接關系著酒質的優劣。在農村很多地方,村民們日常都是飲用來自大山深處的山泉水,優質的山泉水為村民們的自釀酒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如果是使用自來水釀酒,一定要事先將自來水進行處理,以確保釀酒的品質。
4、曲。傳統的純糧米酒釀制,絕大多數都是採用小曲作為糖化發酵劑,這主要是由於其半固態釀制工藝所決定的。傳統的酒麴是民間釀酒人在大山中採摘數十味中草葯精製而成,如今,這樣的酒麴基本絕跡。
現在的米酒釀制,基本都是採用現代的微生物技術研發的酒麴,這種酒麴的優點是糖化發酵效果好,成功率高,出酒率高,酒質穩定,發酵技術容易掌握。
5、土陶酒壇。蒸餾出來的米酒要存放,那就需要選擇合適的儲酒設備。常見的儲酒設備有:土陶酒壇、玻璃酒瓶、金屬酒桶、塑料酒桶等,其中最好的是土陶酒壇。
土陶酒壇是中國傳統的儲酒設備,幾千年來深受釀酒人士的高度推崇和廣泛使用。土陶酒壇的優點有:土陶顆粒緻密不漏酒,同時還具有較高的透氣性,有利於酒的陳化老熟;土陶中有一些金屬離子,在酒的儲存過程中能讓酒質變得更加醇甜厚重。
㈢ 自家釀的山葡萄酒能產生黃麴黴素嗎
黃麴黴素存在於腐爛變質的原料中,使用干凈、衛生的原料和釀制容器工具,就能夠避免黃麴黴毒素的侵入。
葡萄酒發酵,是利用酵母的作用,發酵裡面的糖分轉化為酒精的過程,不需要使用酒麴的。
酒麴是發酵澱粉轉化為糖分、在再經過酵母的作用轉化為酒精的過程,葡萄酒與蒸餾酒的工藝是不一樣的,不需要添加酒麴來作為發酵劑,所以就沒有因為酒麴的質量問題帶來的有害毒素問題,不需要擔心。
會釀出有黃麴毒素的酒。葡萄是水果不在范圍內。
如果想自製葡萄酒,要注意的事項:
1.洗完葡萄記得要擦乾並風干
2.盛裝的容器要熱水消毒過並確定風干
水份容易引起發霉
㈣ 自釀白酒有黃麴黴毒素嗎
黃麴黴素主要就是指花生啊,什麼生涯了之後,霉變。會產生黃麴黴素。所以說自己在家釀酒經常會發酵過度。
㈤ 怎樣檢查白酒里的黃麴黴素
檢查白酒里的黃麴黴素的方法:
1、薄層分析法,此法是檢測黃麴黴素最為經典的方法,至今仍為一些檢測機構所用,也是一種國標方法。其原理是針對不同的試樣,用適宜的萃取溶劑將黃麴黴素從試樣中萃取出來,經柱層析凈化後,再在薄板上展開後分離。
2、液相色譜法,此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檢測方法。其原理是在高效液相色譜儀上添加柱後衍生系統分離,再用熒光檢測器測定。此法能准確地分離不同種類的黃麴黴素,檢測速度快且定性與定量准確,檢測限低,可作為仲裁法使用,但儀器設備價格昂貴,前處理方法相對繁瑣。
3、酶聯免疫法,此法為近年較為新穎的方法。其原理是根據抗體和抗原之間特異性的免疫學反應,最後用測定酶活力的方法來增加測定的靈敏度。該方法檢測速度快、對人體危害小、但重復性差、試劑壽命短、需低溫保存、假陽性概率較高、需要配置專門的酶標儀,且對一些富含鹽和脂肪的試樣需進行額外的處理。
㈥ 用發霉的大米做老酒,老酒中是否含有黃麴黴素
會的,因為大米發酵後黃麴黴素依然在米里和液體里,做成老酒後如果霉得嚴重的活話還能聞到霉味最好別用,
㈦ 自製米酒裡面有黃色的霉,是不是黃麴黴素啊
黃色的霉是黃麴黴,致癌的物質。許多細菌和真菌,如乳酸菌、芽孢桿菌、橙黃桿菌、酵母等均有抑制黃麴黴生長和產毒的能力。誤服用黃麴黴素可嘗試服用細菌和真菌類飲品,如:
1、乳酸菌
研究表明,乳酸菌屬的許多菌株,包括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Propionibacteri-um和Lactococcus等均被報道具有吸附黃麴黴毒素的作用。盡管乳酸菌能吸附黃麴黴毒素,但這種吸附可能是可逆的,易造成毒素的殘留;再者乳酸菌屬厭氧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難以保證厭氧的環境,從而限制了乳酸菌作為拮抗菌的實際應用。
2、芽孢桿菌
枯草芽孢桿菌產生的抑菌物質具有較好的耐熱性,若能將其分泌的活性物質進行純化和鑒定,並將其活性物質用於黃麴黴毒素污染的控制,將給農作物的生產帶來巨大的效益。
3、橙黃桿菌
橙黃桿菌是一類研究得較早的生防菌,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有學者發現橙黃桿菌的細胞培養物能移去水溶液中的黃麴黴毒素B1;其死細胞移除黃麴黴毒素B1的能力受溫度和pH的影響,活細胞吸附的黃麴黴毒素B1則不能被液相萃取出來。
此外,紅串紅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和分支桿菌(Mycobacterium fluoranthenivorans)的無細胞抽提液能顯著降低食品和飼料中的黃麴黴毒素B1。橙色粘球菌(Myxococcus fulvus)是好氧革蘭氏陰性棒狀菌,廣泛存在於土壤中。它們分泌的胞外產物可以分解不同的生物大分子和整個微生物體。
(7)蒸餾酒含黃麴黴素嗎擴展閱讀
對人體
人類健康受黃麴黴毒素的危害主要是由於人們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對於這一污染的預防是非常困難的,其原因是由於真菌在食物或食品原料中的存在是很普遍的。國家衛生部門禁止企業使用被嚴重污染的糧食進行食品加工生產,並制定相關的標准監督企業執行。
但對於含黃麴黴毒素濃度較低的糧食和食品無法進行控制.在發展中國家,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食物與癌症的發病率呈正相關性.亞洲和非洲的疾病研究機構的研究工作表明,食物中黃麴黴毒素與肝細胞癌變 (liver cell cancer,lcc) 呈正相關性。
長時間食用含低濃度黃麴黴毒素的食物被認為是導致肝癌,胃癌,腸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1988年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將黃麴黴毒素b1列為人類致癌物.除此以外,黃麴黴毒素與其它致病因素(如肝炎病毒)等對人類疾病的誘發具有疊加效應.
黃麴黴毒素b1的半數致死量為0.36毫克/公斤體重,屬特劇毒的毒物范圍(動物半數致死量<10毫克/公斤=它的毒性比氰化鉀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它引起人的中毒主要是損害肝臟,發生肝炎,肝硬化,肝壞死等.臨床表現有胃部不適,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脹及肝區觸痛等。
嚴重者出現水腫,昏迷,以至抽搐而死.黃麴黴毒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致癌物質.其致癌力是奶油黃的900倍,比二甲基亞硝胺誘發肝癌的能力大75倍,比3,4苯並芘大4000倍.它主要誘使動物發生肝癌,也能誘發胃癌,腎癌,直腸癌及乳腺,卵巢,小腸等部位的癌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麴黴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麴黴
㈧ 自己做葡萄酒有黃麴黴素嗎
黃麴黴素主要是因為玉米,花生等雜糧因儲存不當發霉所產生的,如果使用含有黃麴毒素的原料釀酒,就會釀出有黃麴毒素的酒。葡萄是水果不在范圍內。
如果你想自製葡萄酒,要注意的事項
1.洗完葡萄記得要擦乾並風乾
2.盛裝的容器要熱水消毒過並確定風乾
水份容易引起發霉
㈨ 自製葡萄酒含黃麴黴素嗎
自製葡萄酒不含黃麴黴素,但是存在其它的食品安全隱患。
在家自釀的葡萄酒,釀制方法並不是很正規,發酵的時間長,釀酒過程中無法控制微生物的滋長,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很多細菌、黴菌等,如果是大型企業釀造,會全封閉式消毒,而家庭自釀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存在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超標,引起腹瀉、嘔吐等症狀。
而且自釀葡萄酒不能精確控制發酵時間和溫度,經實驗室檢測分析自釀葡萄酒樣品,顯示出樣品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目前自釀葡萄酒過程還沒有除去甲醇和雜醇油的工藝,大家在自行釀制和飲用時應該當心,避免此類有毒、有害物質對身體造成危害。
注意事項:
首先要對原料葡萄進行挑選,盡量選擇新鮮的葡萄,避免使用霉變、破損的葡萄。最好選用釀酒用的葡萄,別用鮮食葡萄釀酒,因為鮮食葡萄的含糖量如果不足,在發酵時酒精含量有可能不夠,這樣很難抑制一些雜菌生長。
其次要仔細沖洗葡萄,將葡萄一顆顆進行認真清洗並完全晾乾,再用手搗碎或者擠碎,撒上酵母拌勻。隨後裝入容器,在室內自然發酵,瓶蓋不要完全密封。容器最好選擇透明的玻璃器皿。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後,需要對葡萄酒進行多次過濾,大概一個半月後,葡萄酒就釀造好了。一旦開封的葡萄酒,最好盡快飲用。
㈩ 高粱酒裡面有黃麴黴素嗎
黃麴黴毒素存在於土壤、動植物、各種堅果中,特別是容易污染高粱、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
高粱酒是主要用高粱釀造的,如果用的是被污染了的高粱,裡面就會含有黃麴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