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一化學必修一中關於蒸餾實驗操作的一些問題
1:
在做實驗的時候,從做實驗本人的角度來看,是以溫度計的溫度來控制蒸餾所須的溫度。一旦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位置偏高點或偏低的一點的話,做實驗的人仍會按他所看到的溫度來控制,那麼他所控制的溫度范圍就不是正常情況下製取蒸餾水的范圍了,導致蒸餾出來的水不純了。
2:冷凝管中的水不可以從上端流到下端,因為導管中的水要充入到冷凝管中冷卻蒸餾出來的水的,只有從下到上才能充滿整個冷凝管從而達到更好的冷卻效果,如果從上到下的話水就會直接從下端流出來達不到冷卻效果。
3:打開冷凝水再加熱,可以保證蒸餾出來的水蒸氣一進入冷凝管就被冷卻。如果順序顛倒的話,則會導致冷凝管內的小管(水蒸氣通過的管道)在短時間內積聚大量的高溫水蒸氣,這時再打開冷凝水的話就可能造成爆炸的危險。
『貳』 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上限為何要與蒸餾支管的上限在同一水平線上過高或過低會產生什莫後果
溫度計的作用是來測量蒸餾產物的溫度
如果位置過高的話,因為越往上溫度越低,很有可能溫度顯示過低
如果位置過低的話,因為越往下溫度越高,很有可能溫度顯示過高
總之,都會不準確
『叄』 蒸餾時,為什麼水銀數位置過高,測出的沸點偏低,而不是偏高
樓主理解沒錯,只是對象出現了點問題。
水銀球位置過高,蒸汽達到水銀球需回要的溫度高,但此時答我們所說的溫度是溶液的溫度高,需要溶液有更高的溫度才能使蒸汽到達水銀球位置,而蒸發過程中會有熱量損失,反過來就是說,當溶液溫度達到沸點時,水銀球卻無法達到溶液的溫度,即相對溶液來說示數就偏低了
對於問題補充的個人意見:
由於這個時候出口高於水銀球,由於氣體上升過程中會散熱,因此,出口處氣體的溫度尚未達到溫度計的示數。所以,此時如果有液體從支管流出,那水銀溫度計的示數一定是高於液體沸點的;同理如果示數為沸點,由於氣體上升過程中散熱液化而落回燒瓶,因此支管口不會有液體流出。
『肆』 為什麼蒸餾時溫度計位於蒸餾燒瓶支管口處過高或過低有什麼影響
溫度計的這種放置方法能夠其處在蒸汽流體的中部,太高的話蒸汽主體不經過溫度計而測試值會偏低,太低會受到蒸餾燒瓶的熱輻射的影響而偏高。
『伍』 在普通蒸餾過程中溫度計的水銀球的上部為什麼要與蒸餾支管的下部在同一水平上,過高和過低會造成什麼結果
在普通來蒸餾過程中溫自度計的水銀球的上部要與蒸餾支管的下部在同一水平上,這樣溫度計的水銀球就恰好被蒸餾物質的蒸氣包裹,溫度計顯示的溫度就是蒸氣的准確溫度,也就是餾出餾分的沸點
如果溫度計過高,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會較低,低於蒸氣的准確溫度,也就低於餾出餾分的沸點
如果溫度計過低,溫度計顯示的溫度會較高,高於蒸氣的准確溫度,也就高於餾出餾分的沸點
不管是過低還是過高,都是不利於純凈餾分的收集的,比如要從混合物中蒸出乙醇,已知乙醇的沸點是78攝氏度,那麼就要在溫度計示數為78度時收集,如果溫度計位置不正確導致溫度計的示數不是蒸氣的准確溫度,那麼收集到的餾分就很可能不純
『陸』 在蒸餾裝置中,如何正確安裝溫度計的位置,溫度計的位置過高或過低對實驗的結果有什麼影響
溫度計測定的是分餾出的蒸汽的溫度,溫度計過高,蒸汽未能充分與溫度計水銀球溫度計位置過高可能造成在分餾過程中,隨著液體的減少導致溫度計下端未浸入液面
『柒』 在分餾裝置中,溫度計的位置過高或過低對實驗結果有何影響
溫度計測定的是分餾出的蒸汽的溫度,溫度計過高,蒸汽未能充分與溫度計水銀球接觸,導致測量結果偏低;溫度計過低,過熱的蒸汽與水銀球接觸,導致測量結果過高,測量結果的偏差直接導致接收的餾分含量變化,無法達到預期的分餾目的
『捌』 用蒸餾法測沸點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過高或過低,將會有什麼誤差
你在題中所述的只是大致的位置而非量化的,如果你要精確計算的話可以用專流體模擬軟屬件做出來一看便知,簡單地說的話,就是溫度計的這種放置方法能夠其處在蒸汽流體的中部,太高的話蒸汽主體不經過溫度計而測試值會偏低,太低會受到蒸餾燒瓶的熱輻射的影響而偏高。
『玖』 用常壓蒸餾法測定物質沸點時,如果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過高或過低,測得的沸點偏高還是偏低為什麼
測沸點測的是液氣平衡下的蒸汽溫度,插在液面下測出來的是液體溫度(需要測液面溫度),在支管口上面蒸汽溫度低不是平衡溫度。
『拾』 用蒸餾法測沸點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過高或過低,將會有什麼誤差
水銀球偏高或偏低會引起蒸餾產品不純.。
加熱浴溫度比蒸餾液體沸點高出的越多,蒸餾速度越快。但是,加熱浴的溫度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導致蒸餾瓶和冷凝器上部的蒸汽壓超過大氣壓,有可能產生事故,特別是在蒸餾低沸點物質時尤其需注意。
一般地,加熱浴的溫度不能比蒸餾物質的沸點高出30oC。整個蒸餾過程要隨時添加浴液,以保持浴液液面超過瓶中的液面至少一公分。
(10)蒸餾時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偏高擴展閱讀
進行蒸餾前,至少要准備兩個接收瓶。因為在達到預期物質的沸點之前,帶有沸點較低的液體先蒸出。這部分餾液稱為「前餾分」或「餾頭」。
前餾分蒸完,溫度趨於穩定後,蒸出的就是較純的物質,這時應更換一個潔凈乾燥的接受瓶接受,記下這部分液體開始餾出時和最後一滴時溫度計的讀數,即是該餾分的沸程(沸點范圍)。
一般液體中或多或少含有一些高沸點雜質,在所需要的餾分蒸完後,若再繼續升高加熱溫度,溫度計的讀數會顯著升高,若維持原來的加熱強度,就不會有餾液蒸出,溫度會下降。這時就應停止蒸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