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蒸餾問題 > 蒸餾蒙古奶酒

蒸餾蒙古奶酒

發布時間:2022-10-20 23:23:31

❶ 內蒙古馬奶酒是乳白色還是跟普通白酒一個顏色啊 朋友送我一瓶馬奶酒。但是酒的顏色是透明的、請問馬奶酒

摘要 這邊為您查詢到,馬奶酒有的是跟白酒一樣的顏色,蒸餾型奶酒以乳清液和鮮牛奶為原料,經乳酸、酒精發酵,液態蒸餾製成。蒸餾奶酒無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

❷ 香氣撲鼻的蒙古馬奶酒,是如何被加工出來的

蒙古族人民世代都是居住在草原上,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以畜牧為生計。手扒肉、烤羊肉、馬奶酒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食品飲料和待客佳餚。有著「蒙古八珍」之一的馬奶酒味道酸辣,有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蒙古族飲馬奶酒有久遠的歷史,牧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草原,天天都離不開馬奶酒。

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狀,酒精含量比較低,不僅喝起來口感圓潤滑膩、酸甜適口、乳香濃郁,而且和其他酒一樣具有性溫驅寒的特點。草原鮮奶雜質少,不含植物纖維,用其釀出的奶酒所含甲醇、異丁醇、異戊醇成分極低;鉛、汞等重金屬不足中國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故而馬奶酒堪稱是「豪飲不傷身」的草原特產飲料。馬奶酒採用蒙古駿馬所擠取的鮮馬奶作原料,保留傳統的手法在一種名為「薩巴」的馬皮容器中釀制,常飲具有潤燥補血、活血舒筋、胃補腎等功效。

在長期的生活中,蒙古族形成了豐富的酒文化。酒是蒙古族人尊重長輩、客人、悼念前輩和祭祀神靈的信物。用酒表達他們的感情,用酒祈求他們的願望,因而形成敬酒的歌曲、敬酒祝詞等,在蒙古族的傳統樂器托布秀爾和蒙古族的傳統舞蹈沙吾爾登中,都有反映奶酒的釀制、飲酒、敬酒的內容。

奶酒釀制的歷史和蒙古族進入新疆的歷史一樣悠久。在清乾隆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763年-1764年),清政府從張家口外調察哈爾蒙古官兵千名,分兩批攜眷移駐博爾塔拉。

❸ 蒙古族怎樣用蒸餾法釀制奶酒

蒙古族除發酵法外

❹ 蒙古奶酒的製作工藝,

其製作方法是:將馬乳傾入羊皮袋或其它容器中,不時用木棒攪動,數日後待其發酵變酸,便可飲用。通常色白而濁,味微釀而略有膻氣。若攪之7-8日乃至更長時間,則色清而味甜,且無膻昧,謂之「黑馬奶」。馬奶酒有滋補強身。健胃補腎和治療肺結核的功能。

薩林阿日喀 「薩林阿日喀」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奶酒」,漢語又稱之為「蒙古酒」。它是在馬奶酒的基礎上通過蒸餾工藝製成的。其製作方法是:把發酵的馬奶倒人鍋中,上面扣一個無底木桶。木桶內側上端有幾個鐵鉤,將一個小陶瓷罐掛在木桶內側的小鉤上,使其懸空吊在木桶中央。木桶口上放上冷卻水的鐵鍋。燒火煮奶,蒸氣不斷上升到鐵鍋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成為色清亮如水的液體,這就是頭鍋奶酒。頭鍋奶酒度數不高,叫「阿爾乞如」。還可以將頭鍋奶酒多次蒸餾,使酒的度數逐次提高。二釀的奶酒叫「阿爾占」,三釀的奶酒叫「浩爾吉」,四釀的叫「德善舒爾」,五釀的叫「沾普舒爾」,六釀的叫「熏舒爾」。六蒸六釀為上品奶酒。

❺ 奶酒製作方法

蒙古人傳統的釀酒原料是馬奶,故稱馬奶酒。烈性奶酒的做法是,將新鮮生奶倒在木桶或瓮里,置向陽處,用木桿來回攪動,待發酵脫脂後,把剩餘的奶漿倒入鐵鍋內蒸煮。蒸鍋上罩一個80厘米高的形如蒸籠的木桶,靠桶的上端放一個雙耳瓦罐,瓦罐上方把裝有冷水的鐵鍋坐在木桶上,桶的周圍和上下用布或毛觀點、麻袋等物緊緊圍住。蒸鍋下用猛火燒,水蒸氣隨筒散出,酒精凝在冷水鍋里,滴在瓦罐里,即成奶酒。做工精細的酒,無色透明。其工藝流程為六蒸六釀,即頭次釀的奶酒稱「阿爾乞如」,酒力不大,度數不高,再將「阿爾乞如」倒入鍋內,加上一定數量的酸奶子釀出來的酒,稱為「阿爾占」(回鍋酒。三釀的稱「和爾吉」(二次回鍋酒),四釀的稱「德善舒爾」。其酒精含量一般不超過30度。也為達斡爾族飲料,由高度發酵的酸奶分解出油後蒸餾而成。一般在夏天奶多時製作。頭鍋酒有少許白酒及酸奶味。度數不高。

❻ 向蒙古朋友求馬奶酒的製作方法!

其製作方法是:將馬乳傾入羊皮袋或其它容器中,不時用木棒攪動,數日後待其發酵變酸,便可飲用。通常色白而濁,味微釀而略有膻氣。若攪之7-8日乃至更長時間,則色清而味甜,且無膻昧,謂之「黑馬奶」。馬奶酒有滋補強身。健胃補腎和治療肺結核的功能。

薩林阿日喀 「薩林阿日喀」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奶酒」,漢語又稱之為「蒙古酒」。它是在馬奶酒的基礎上通過蒸餾工藝製成的。其製作方法是:把發酵的馬奶倒人鍋中,上面扣一個無底木桶。木桶內側上端有幾個鐵鉤,將一個小陶瓷罐掛在木桶內側的小鉤上,使其懸空吊在木桶中央。木桶口上放上冷卻水的鐵鍋。燒火煮奶,蒸氣不斷上升到鐵鍋底部,遇冷凝聚滴入小陶罐中,成為色清亮如水的液體,這就是頭鍋奶酒。頭鍋奶酒度數不高,叫「阿爾乞如」。還可以將頭鍋奶酒多次蒸餾,使酒的度數逐次提高。二釀的奶酒叫「阿爾占」,三釀的奶酒叫「浩爾吉」,四釀的叫「德善舒爾」,五釀的叫「沾普舒爾」,六釀的叫「熏舒爾」。六蒸六釀為上品奶酒。

❼ 蒙古人做的馬奶酒是怎麼做的

奶酒一般以馬、牛、羊、駱駝的鮮奶為原料釀制而成。尤以馬奶酒居多。傳統的釀制方法主要採用撞擊發酵法。這種方法,據說最早是由於牧民在遠行或遷徙時,為防飢渴,常把鮮奶裝在皮囊中隨身攜帶而產生。由於他們整日騎賓士顛簸,使皮囊中的奶顫動撞擊,變熱發酵,成為甜、酸、辣兼具,並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們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釀制奶酒的方法,即將鮮奶盛裝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製的木棒反復攪動,使奶在劇烈的動盪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最後發酵並產生分離,渣滓下沉,醇凈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為清香誘人的奶酒。除這種發酵法外,還有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蒸餾法與釀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發酵的奶倒入鍋中加熱,鍋上扣上一個無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條、榆樹枝條編成的筒狀罩子,上口放一個冷卻水盆或鍋,桶內懸掛一個小罐或在桶幫上做一個類似壺嘴的槽口。待鍋中的奶受熱蒸發,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滴入桶內的小罐或順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這種蒸餾法釀制的奶酒,要比直接發酵而成的奶酒度數高些。如果將這頭鍋奶酒再反復蒸餾幾次,度數還會逐次提高。馬奶酒的釀制和飲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豐美、牛肥馬壯的季節。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狀,酒精含量比較低,「其色類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釀醴泉」。不僅喝起來口感圓潤、滑膩、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溫,具有驅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是他們日常生活及年節吉日款待賓朋的重要飲料。

❽ 蒙古族飲酒禮儀

蒙古族飲酒習俗——簡介

蒙古族歷史悠久,是一個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胸懷坦盪的民族,至今保持著一套特有的民族禮儀。酒被蒙古人看作是敬老和待客的最好物品。所以逐漸形成了飲酒的習俗,其中頗有講究。蒙古族好飲酒,男女喜飲奶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俠風度。飲酒有未飲先酻(祭祀)的禮數。「凡飲酒,先酻之,以祭天地。」

蒙古族飲酒習俗——款待客人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61年在內蒙古寫下的一首詩中寫道:「主人好客手抓羊,乳酒酥油色色香。祝福頻頻難盡意,舉杯切切莫相忘。」

這首詩非常生動地描繪出草原上的人們用奶酒、手把肉款待客人的場景,展現了蒙古族真誠、豪爽的酒文化。俗話說:「無酒不成席。」蒙古人在設宴歡迎客人時,總是要斟滿酒杯,捧出潔白的哈達,唱起悠揚的酒歌,送去一份美好的祝福,讓人們領略到草原上的人們以酒寄情、以歌結友的胸懷。

蒙古族飲酒習俗——表達情意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常常有酒。酒是表達禮儀的佳品,祭敖包、祭奠、婚喪、得子、壽誕時必有酒。酒是相聚喜慶的首飲,故人重逢、賓客造訪、家人團聚以酒表達情誼。蒙古族給孩子起名、舉行剪發儀式時,都要以酒和手把肉款待親朋好友。孩子的父母也向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敬酒表達謝意。從求婚到舉行婚禮的整個過程中,酒是不可缺少的。蒙古族在正式婚禮之前,由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這時,小夥子拜見姑娘的父母後,敬獻潔白的哈達,敬酒唱《求婚歌》,表示求婚的意願。求婚過程中,酒是表達意願的媒介。舉行婚禮期間,兩位新人向客人敬酒,表達謝意和敬意。飲酒和敬酒也體現著蒙古族傳統的尊老敬長美德。每逢酒席,年輕人都要給長輩敬酒,並須用雙手敬獻,把酒作為禮物贈送時,只送給長輩。過去講究年輕人不在長輩面前飲酒。在祭祖先或葬禮的過程中,用酒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懷念之情。蒙古族人在結交知己朋友時,雙方要共飲「結盟杯」酒,用裝飾有綵綢的精美牛角嵌銀杯,交臂把盞,一飲而盡,永結友好。

蒙古族飲酒習俗——主人禮儀

蒙古族接待客人講究禮節,歡迎、歡送、獻歌、獻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禮儀程序進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誦。一般敬酒禮儀如下:敬酒者身著蒙古族服裝(頭飾、蒙古袍、腰帶、馬靴),站到主人和主賓的對面,雙手捧起哈達,左手端起斟滿酒的銀碗獻歌,歌聲將結束時,走近主賓,低頭、彎腰、雙手舉過頭頂,示意敬酒;主賓接過銀碗,退回原位;主賓不能飲酒的,要微笑表示謝意,以右手無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額),施禮示敬或少飲一點;主賓飲畢酒,敬酒者用敬酒時的動作接過銀碗,表示謝意;向主賓敬酒完畢,按順時針方向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進行。

蒙古族把酒當成飲品之首。斟酒以滿為敬,這不僅是好客的反映,更是一種祝福的表現。敬酒時,講究著裝整齊,用雙手敬獻或用右手,恭敬虔誠地給客人連敬三杯酒,三杯各有說道:第一杯是感謝上蒼恩賜我們光明,第二杯是感謝大地賦予我們福祿,第三杯是祝福人間吉祥永存。

蒙族有客來必熱情款待,宴飲必備各種酒,獻上純凈的馬奶酒和各種肉、乳食品。主人和客人必須暢飲,「男女雜坐,更相酬勸不禁」,「客飲若少留涓滴,則主人更不接盞,見人引盡則喜」,「必大醉而罷」。他們認為,「客醉,則與我一心無異也。」來客後,不分主客,誰的輩分最高,誰坐在上席的位置。客人不走,家中年輕媳婦不能休息,要在旁聽候家長召喚,隨時斟酒、添菜、續菜。

遇到尊貴客人時,敬酒要實行「德吉拉」扎節:主人拿來一瓶酒,酒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往額頭上一抹,客人依次抹完,主人才拿杯子斟酒敬客。客人這時一邊飲酒,一邊說些吉祥話或唱歌。牧民招待客人喝茶叫「淺烏」,當主人給客人敬茶時說聲「淺烏」,客人如客氣說不喝,主人則以為客人不喝或不好喝,就不再給了。

蒙古族的酒文化中,酒和歌總是相伴的。美酒和歌聲是草原人款待客人的最高禮節。婉轉的歌聲融入酒香,讓人心曠神怡;醇香的美酒融入深情的歌聲,讓人開懷暢飲。在歌聲中舉杯,在飲酒中歡唱,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蒙古族在酒席上唱的祝酒歌數不勝數。《金杯銀杯》激越優美、熱情洋溢、節奏歡快。《銀杯》展現了蒙古族高雅的禮節和深情厚誼。《宴會歌》表達了舉杯同慶的心願,讓人們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中。《請喝一杯馬奶酒》

既反映了草原人的真誠,又贊美了家鄉的吉祥聖潔。這些歌,給人愉悅、舒暢的感覺。一首首優美的祝酒歌,讓人們沉浸在歌聲中,即使不飲酒也會被歌聲陶醉。

蒙古人對長輩和客人極為尊重和熱情,所以當長輩和客人上馬、下馬、進門、迎接、送別時,都要敬酒,有時還要唱上一段精彩的敬酒歌。例如送客人上馬時,要敬上一杯「馬鐙酒」,祝願客人喝了酒後腿上有勁,一路順風。

蒙古族飲酒習俗——客人禮儀

蒙古人在敬酒時,也常有「借花獻佛」的習俗。例如當主人敬給客人一杯酒時,客人也可以借主人的酒,敬給其他人,以表達尊敬和友好的感情。不過,蒙古人去作客或是看望老人時,從不空手,往往都要帶上酒或其他食品。

客人要尊照蒙古法族習慣,主人敬茶時要少喝點,停會兒再喝,不必客氣。此外,敬客人酸奶子時,主人要放在客座中間,先由長者端起來喝,碗內喝完,主人再斟滿,依次輪番飲用。但第二次輪飲時要表演一個文藝節目,之後主客才共同進餐。

客人用雙手或右手接過酒後,不能馬上一飲而盡,而是用右手無名指蘸酒向上「三彈」,即一是「願藍天太平」,二是「願大地太平」,三是「願人間太平」。蒙古人用酒寄託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和願望。主人敬的三杯酒,客人把前兩杯各抿一抿,第三杯全部喝完。如果客人確實不能喝,將三杯酒各抿上一口,以示對主人的謝意和以誠相待的真情。喝完主人敬的酒後,客人向主人回敬酒,有些地方客人把主人敬的酒喝一口之後,回敬給主人,表示敬意。也有些地方講究敬兩杯酒。

待客時主人經常要唱敬酒歌敬酒,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之不能拒絕。蒙古族認為讓客人酒喝得足足的,才覺得自己心意盡到了,所以主人家從老到少輪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知道客人喝下為止。

蒙古族飲酒習俗——馬奶酒

馬奶酒是蒙古族特有的酒,蒙古語稱為「其格」。馬奶酒被稱為「蒙古八珍」中的「白玉漿」。蒙古族在長期的實踐中探索出一整套釀馬奶酒的方法、工藝和技術,釀馬奶酒有發酵法和蒸餾法兩種製作方法。用兩種方法制出的酒的味道不同,發酵法製作的奶酒綿軟清醇,蒸餾法製作的奶酒酒性稍烈。發酵法是把馬奶倒入木桶里,用一根專門的木棒攪拌二十分鍾後蓋上桶蓋,靜放一夜。第二天,馬奶開始發酵後,每隔一小時攪拌一次,到第三天馬奶完全發酵後即可飲用。蒸餾法是把發酵的馬奶(酸奶)倒入鍋中,上面坐上酒籠,酒籠上面再坐上小鐵鍋。小鐵鍋下面,要用兩條細繩懸吊一個接酒壇子。釀造時在鐵鍋下面燃干牛糞火,使酸奶慢慢沸騰,蒸汽撲到小鍋底,凝成水珠,掉進下面的接酒壇里。小鐵鍋里要加滿冷水,當水熱到30℃-40℃時,要換一鍋水,如此換上三四鍋水。把接的頭一鍋酒稱為「蘇巴蘇」,將頭鍋酒倒進新注入鍋里的酸奶中,再釀出的酒稱為「阿爾嘉」。如此可以釀到六鍋,第六鍋酒是酒中之精華。釀好的馬奶酒先敬給火神,如火燃燒得旺,證明釀的酒好。再敬給長輩品嘗,品嘗酒的人說贊詞,誇獎勞動成果和酒的品質。釀好的酒,為了留著款待客人或節日期間飲用,要裝入密封的瓷器中,埋在羊圈裡,存放的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馬奶酒是蒙古族祭天地的酒,以示虔誠;是婚宴喜慶、招待客人的酒,以示敬重;也是祭奠成吉思汗的最重要的必備祭品之一。馬奶酒曾是八百年前成吉思汗黃金家族「詐瑪」宴上的必備酒,也是大清朝時期的貢酒。馬奶酒不僅是款待客人的佳品,也是在賽馬比賽中為奪冠的馬祝福的酒,給奪冠騎手喝的吉祥酒,寄託著美好的願望。

蒙古族飲酒習俗——文化內涵

酒伴隨人們走過出生、婚嫁、死亡等各個階段,滿足了人們祝願、祈求的心願,它以深層的文化內涵豐富了蒙古族文化蒙古族自古就是一個豪放勇敢的民族,他們喜歡飲灑。飲灑、騎馬正體現了這個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他們喝酒講究禮俗,認為「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酒給賓、主帶來了隆重的氣氛,帶來了歡樂,深深表達著蒙古人對賓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誼。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獻醇香的馬奶酒或白酒,被當作是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

蒙古人喝酒十分講究禮俗,身著整潔的民族服裝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潔白的哈達和銀碗,把聖潔的美酒和甜蜜的歌聲同時獻給每一位客人。客人或本民族之間的親朋好友接受敬酒時,要用右手無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點酒,向天彈一下;再蘸一點酒,向地彈一下;最後蘸一點酒塗在自己的腦門上。飲酒時,蒙古人最喜歡客人一飲而盡。當賓、主雙方進入開懷暢飲之後,耳熱心酣,言暢意激,知心話說不完,酒友情道不盡。逢遇蒙古人生兒育女、婚嫁大事,那種氣氛,那種熱情,會讓人不飲而醉。

蒙古族飲酒習俗——酒歌相伴

祝福酒、洗塵酒、下馬酒、上馬酒……當賓、主沉浸在微酣的愜意里,一支支飽含著深情,嘹亮的、撼動人心的祝福歌,便在人們耳邊回響:「金杯,銀杯斟滿酒,雙手舉過頭,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唱個夠。朋友,朋友,請你嘗嘗這酒純正,這酒綿厚……」「遠方的客人請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將你留,閃光的銀碗高高舉,請你喝一杯蒙古酒。」與此同時,蒙古人還要端著酒杯,雙手齊額向客人敬獻他們的純朴與真誠。身臨其境,就是不想飲酒的人,也會愉快地干一杯。蒙古包里熱烈地氣氛正是蒙漢人民團結的象徵。

無論在飲「賽林艾爾克」(奶酒)或是在飲「哈爾克」(燒酒)時,他們都要對長輩或客人敬酒。有趣的是在敬酒時,還有許許多多的敬酒歌,表達對長輩及客人的尊重。特別是一些敬酒歌,極為普及,幾乎男男女女的蒙古人都會唱。在敬酒時,一邊唱歌,一邊敬酒,氣氛十分活躍感人。在流傳極廣的一首敬酒歌中,形容用金杯、銀杯和銅杯斟上滿滿的酒,和長輩和客人歡聚在一起的歡樂心情。除此之外,在博爾塔拉、巴音郭楞等地的蒙古人還用古老的民間曲調唱敬酒歌,歌詞一般也不固定,大都用比喻的手法,以借用他們熟悉的山、水、鳥、花卉、湖泊、獸類等,來抒發和表達對長輩和客人的尊敬及思念的心情。歌詞因人而異,很有分寸。

《祝酒歌》歌詞:

金杯銀杯斟滿酒,雙手舉過頭

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喝個夠

朋友 朋友,請你嘗嘗

這酒純真,這酒綿厚

讓我們肝膽相照,共度春秋

在這富饒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金杯銀杯斟滿酒,雙手舉過頭

載歌 載舞慶佳節,今天喝個夠

朋友 朋友,請你嘗嘗

這酒純真,這酒綿厚

讓我們心心相映,友誼長久

在這嶄新的生活中,友誼長久

此外,在准格爾旗,達拉特旗,還流行著一種勸酒民歌,有四句的,有兩句的,有單人唱的,有男女雙方對唱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燒酒本是五穀水,喝到甚時候也喝不醉。」「陽春三月桃花花開,端起酒盅盅迎客來。」「一盤盤豆芽芽一盅盅酒,情義都在酒里頭。」

這種充滿激情的歌詞多如牛毛。歌詞內容有敘友情道珍重的,有慶「勝利」論「成功」的,有祭天地祭祖宗的,有賀喜祝頌的。綜上所述,飲酒已溶入了禮俗和節日,年節、祭敖包、祭奠、婚喪、得子、壽誕、故人重逢、賓客造訪,家人團聚處處都離不開酒。蒙古人的每一杯酒里,都飽含著草原人一顆滾燙的、熱愛生活的心。

蒙古族飲酒習俗——適度為宜

牧民用馬奶酒治療胃腸道疾患、消化功能減退、肝臟疾患、水腫、壞血病、心臟病、肺結核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肺部疾患、腰腿病等疾病,療效都很好。

飲酒不僅烘托氣氛,也有娛樂的作用。但飲酒過量對身心健康不利。成吉思汗統一了北方高原上的諸部以後,草原上的生活呈現出了一派安樂祥和的景象,人們常常飲酒娛樂,出現了飲酒過度的現象。成吉思汗聽從母親教誨,發布了禁酒令,並告誡臣民:「喝酒既無好處,也不增進智慧和勇敢,不會產生善行美德。酒會使人喪失知識、技能,成為前進道路上的障礙。飲酒過量,耳目失靈,業績受損,有害無益。」並且以「如果無法制止飲酒,一個人每月可飽飲三次。只要超過三次,他就會犯下過錯。國君嗜酒不能主持大事,衛士嗜酒將遭受嚴懲」的強制性手段來控制人們飲酒。長輩也常以「酒若少喝似甘露,酒要過飲如毒液」,「飲酒莫大醉,大醉傷神損心志」,「不要沉溺於酒,不要被懶惰害」等諺語來教導晚輩。

蒙古族一直提倡「四十歲時只可品嘗,五十歲出頭可以喝一點酒,六十歲才可喝酒取樂」。

❾ 奶酒的做法

材料:雞蛋兩顆,琴酒1盎司,鮮奶700cc
調料:檸檬片,白糖一湯匙
作法:取一個洗好的干凈的鍋,最好是單柄鍋,開火空燒到水氣燒干。
放入一片檸檬,用筷子壓著擦一下空鍋,取出
放入牛奶700cc,開中火燒到滾沸前關微火當鍋子周邊開始起泡的時候就是快要滾了
關微火時先依個人口味放入白糖
把兩個雞蛋打散,慢慢倒入,散成蛋花,打成蛋汁,用筷子頂著慢慢倒入鍋中,可先用湯勺攪奶,
這樣簡單點倒入就可以了
倒入1盎司琴酒(琴酒有特殊的香味,適合用在這道點心),起鍋
備註:檸檬片擦鍋可去水汽,增添香味,同時是暖鍋的好調料。牛奶、雞蛋、酒、糖,這都是在民間算補的東西,其實就是高蛋白,高熱量,療體虛,祛寒暖胃,冬天手腳冰冷很適合這道飲品。睡不著的時候,女人最適合喝這個,一大杯可以兩人共享。如果牛奶減到400cc就用一顆蛋就好了。感冒的時候也蠻適合喝的,喝完蓋被子出一身汗就好多了。這道飲品不加糖也是可以的,牛奶最好用全脂的鮮奶,不要用奶粉沖開的。琴酒可能在大陸不好買,可用有香味的白酒替代,但量可酌減,1盎司約30克,可減半使用。
4個雞蛋
2茶匙明礬
4大湯匙蜂蜜
4杯牛奶
將上述材料放一起攪拌,直到透亮並產生泡沫為止。然後倒入玻璃杯或茶杯中,並在上面灑上一些肉豆蔻,這樣就有顏色和滋味了。不過這只是一升的量。蛋奶酒一般都是馬上食用或是放在冰箱里,等到小憩和午飯時再食用。
材料:1oz.=28克
2個雞蛋,3oz.白砂糖,1/4茶勺肉蔻粉,2oz.白蘭地,1oz.朗姆酒,8oz.牛奶,2oz.奶油,2oz.espresso(濃咖啡)
做法:
1、雞蛋放入攪拌器攪拌2分鍾;
2、加糖繼續攪拌1分鍾;
3、奶油倒入牛奶中攪拌均勻,加入espresso後,再加肉蔻粉攪拌均勻;
4、將3倒入攪拌機種與1攪拌均勻;
5、最後加入朗姆酒和白蘭地。
6、放冰箱冷藏至少3小時。如果急著喝的話,可以加冰塊或者碎冰

❿ 蒙古的馬奶酒是怎麼製作的

你好!!

奶酒一般以馬、牛、羊、駱駝的鮮奶為原料釀制而成。尤以馬奶酒居多。傳統的釀制方法主要採用撞擊發酵法。這種方法,據說最早是由於牧民在遠行或遷徙時,為防飢渴,常把鮮奶裝在皮囊中隨身攜帶而產生。由於他們整日騎賓士顛簸,使皮囊中的奶顫動撞擊,變熱發酵,成為甜、酸、辣兼具,並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們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釀制奶酒的方法,即將鮮奶盛裝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製的木棒反復攪動,使奶在劇烈的動盪撞擊中溫度不斷升高,最後發酵並產生分離,渣滓下沉,醇凈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為清香誘人的奶酒。除這種發酵法外,還有釀制烈性奶酒的蒸餾法。蒸餾法與釀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發酵的奶倒入鍋中加熱,鍋上扣上一個無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條、榆樹枝條編成的筒狀罩子,上口放一個冷卻水盆或鍋,桶內懸掛一個小罐或在桶幫上做一個類似壺嘴的槽口。待鍋中的奶受熱蒸發,蒸氣上升遇冷凝結,滴入桶內的小罐或順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這種蒸餾法釀制的奶酒,要比直接發酵而成的奶酒度數高些。如果將這頭鍋奶酒再反復蒸餾幾次,度數還會逐次提高。馬奶酒的釀制和飲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豐美、牛肥馬壯的季節。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狀,酒精含量比較低,「其色類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釀醴泉」。不僅喝起來口感圓潤、滑膩、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溫,具有驅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來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愛,是他們日常生活及年節吉日款待賓朋的重要飲料。

馬奶酒一樣醉人,喝馬奶酒醉後比喝白酒醉難受。

謝謝!!

閱讀全文

與蒸餾蒙古奶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核廢水為什麼要用冷水冷卻 瀏覽:240
茂名新華粵樹脂有限公經過 瀏覽:512
2013款捷達水箱除垢 瀏覽:471
河南電鍍鎳廢水處理什麼價格 瀏覽:188
高效過濾器的阻力多大 瀏覽:322
環戊二烯蒸餾方法 瀏覽:673
xad2樹脂預處理 瀏覽:819
市政工程污水管工程量怎麼計算 瀏覽:551
安徽阜陽污水處理公司 瀏覽:215
川崎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408
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水廠 瀏覽:647
福田瑞沃貨車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203
河南污水池聚脲多少錢 瀏覽:476
純水加什麼導電 瀏覽:174
家用反滲透機不啟動怎麼辦 瀏覽:778
飲水機有異味用什麼了清洗 瀏覽:529
飲水機接水小怎麼辦 瀏覽:867
偉業飲水機怎麼樣 瀏覽:179
純水機怎麼清洗最干凈 瀏覽:912
菱帥怎麼換空調濾芯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