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將粗品KNO3重結晶時,每2gKNO3加入1g蒸餾水是怎樣確定的
根據二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溶解度變化不同的原理來分開,
1查溶解度曲線表,確定20g硝酸鉀在80度(易於操作的溫度)時的溶解度,加入相應的水量,升溫至80度,過濾,濾渣是氯化鈉,濾液降溫到0度(或常溫),過濾,濾渣是硝酸鉀
每2gKNO3加入1g蒸餾水估計就是『在80度時KNO3的溶解度相對應的水量』
⑵ 20℃時,50ml水中可以加入多少硝酸鉀
1)所得溶液時20℃時硝酸鉀的_飽和____溶液
(2)2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__31.6____g
(3)所得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為_24%____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40-8.4=31.6g
溶液的總質量為:100+31.6=131.6g
所以所得溶液中硝酸鉀的質量分數 為:31.6*100%/131.6=24%
⑶ 高中化學:硝酸鉀粗品(含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提純中重結晶時,要不要往漏斗里加入少量熱蒸餾水謝謝!
需要。
你可能對重結晶操作完成後加水有點誤解,此處加水過濾後,濾液會被棄去。濾液同時溶解帶走了產品硝酸鉀和雜質氯化鈉,採用了犧牲產率的方式提高產品純度。
而且硝酸鉀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溫度越高,在水中溶解度約小,所以強調使用熱水以降低硝酸鉀的浪費。
⑷ 硝酸鉀,硝酸鈉和蒸餾水三者對氣孔開度的影響分別是怎樣的
硝酸鉀開口度很大,硝酸鈉次之,蒸餾水中氣孔只是稍微張開。分析:保回衛細胞的質膜上具答有光活化H+泵ATP酶(lightactivated H+pumping ATPase),分解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產生的ATP,在分泌H+到細胞外的同時,把外邊的K+吸收到細胞中來。保衛細胞中積累較多的K+水勢降低,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就張開了。Na+可以代替K+,使氣孔開放,但不如K+有效。蒸餾水中葉的氣孔微開,因保衛細胞處於低滲環境,吸水膨脹,等細胞內外水勢相等後,細胞不再吸水,氣孔也不在張開,所以氣孔只是微微被拉開。
⑸ 硝酸鉀又稱什麼,如何獲得
[實驗目的]
學慣用轉化法制備硝酸鉀晶體,進一步熟悉溶解、過濾操作,練習重結晶操作。
[實驗用品]
儀器:量筒、燒杯、台稱、石棉網、三腳架、鐵架台、熱濾漏斗、布式漏斗、吸濾瓶、抽氣泵(水流唧桶)、瓷坩堝、溫度計(200℃)、比色管(25ml)
固體葯品:硝酸鈉(工業級)、氯化鉀(工業級)
液體葯品:AgNO3
[實驗內容]
工業上常採用轉化法制備硝酸鉀晶體,其反應如下:
NaNO3+KClNaCl+KNO3
反應是可逆的,根據氯化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而氯化鉀、硝酸鉀和硝酸鈉在高溫時具有較大或很大的溶解度而溫度降低時溶解度明顯減小(如氯化鉀、硝酸鈉)或急劇下降(如硝酸鉀)的這種差別,將一定濃度的硝酸鈉和氯化鉀混合液加熱濃縮,當溫度達118-120℃時,由於硝酸鉀溶解度增加很多,它達不到飽和,不析出,而氯化鈉的溶解度增加甚少,隨濃縮、溶劑水的減少,氯化鈉析出。通過熱過濾除去氯化鈉,將此溶液冷卻至室溫,即有大量硝酸鉀析出,氯化鈉僅有少量析出,從而得到硝酸鉀粗產品。在經過重結晶提純,得到純品。
硝酸鉀等四種鹽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
溫度/oC
鹽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110.0
169
246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5.5
51.1
56.7
NaNO3
73
80
88
96
104
124
148
180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一、實驗步驟
1. 在台秤上稱取20g硝酸鉀和17g氯化鉀(取葯量依據反應式給出的計量比,可根據工業品的實際純度自行折算),放入100ml小燒杯中,加30ml蒸餾水,加熱只至沸,使固體溶解(記下小燒杯中液面的位置)。
2. 繼續加熱並不斷攪動溶液,氯化鈉逐漸析出,當體積減少到約為原來的1/2時(或熱至118OC)時,趁熱進行熱過濾(熱過濾操作見實驗8,漏斗頸應盡可能短,為什麼?),動作要快!承接濾液的燒杯預先加入2ml蒸餾水,以防降溫時氯化鈉達飽和而析出。
3. 待濾液冷卻到室溫,用減壓過濾法把硝酸鉀晶體盡量抽干。得到的晶體為粗產品、稱重。
4. 粗產品的重結晶
(1) 除保留少量(0.1~0.2g)粗產品提供純度檢驗外,按粗產品:水=2:1(質量比),將粗產品溶於蒸餾水中。
(2) 加熱、攪拌、待晶體全部溶解後停止加熱。若溶液沸騰時,晶體還未完全溶解,可再加極少量蒸餾水使其溶解。
(3) 待溶液冷卻至室溫後抽濾,得到純度較高的硝酸鉀晶體,稱量。
二、純度檢驗
1、 定性檢驗 分別取0.1g粗產品和一次重結晶得到的產品放入兩支小試管中,各加入2mL蒸餾水配成溶液。在溶液中分別滴入1滴5mol/L硝酸酸化,再各滴入0.1mol/L硝酸銀溶液2滴,觀察現象,進行對比,重結晶後的產品溶液應為澄清。
2、 根據試劑級的標准檢驗樣品中總氯量,於700℃灼燒15分鍾,冷卻,溶於蒸餾水中(必要時過濾),稀釋至25ml,加2ml5mol/L硝酸和0.1mol/L硝酸銀溶液,搖勻,放置10分鍾。所呈濁度不得大於標准。
標准時取下列數量的Cl-:優級純--0.015mg;分析純--0.030mg;化學純--0.070mg。稀釋至25ml,與同體積樣品溶液同時同樣處理。(氯化鈉標准溶液依據GB602-77配製, 見附註)
本實驗要求重結晶後的硝酸鉀晶體含氯量達化學純為合格,否則應再次重結晶,直至合格。最後稱量,計算產率,並與前幾次的結果相比較。
[實驗習題]
1、 何謂重結晶?本實驗都涉及哪些基本操作,應注意什麼?
2、 制備硝酸鉀晶體時,為什麼要把溶液進行加熱和過濾?
3、 試設計從目液提取較高純度的硝酸鉀晶體的實驗方案,並加以試驗。
[附註]
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647-77)化學試劑硝酸鉀的雜質最高含量(指標以%計)
名稱
優級純
分析純
化學純
澄清度試驗
合格
合格
合格
水不溶物
0.002
0.004
0.006
乾燥失重
0.2
0.2
0.5
總氯量(以Cl計)
0.0015
0.003
0.007
硫酸鹽(SO42-)
0.002
0.005
0.01
亞硝酸鹽及碘酸鹽(以NO3-計)
0.0005
0.001
0.002
磷酸鹽(PO43-)
0.0005
0.001
0.001
鈉(Na)
0.02
0.02
0.05
鎂(Mg)
0.001
0.002
0.004
鈣(Ca)
0.002
0.004
0.006
鐵(Fe)
0.0001
0.0002
0.0005
重金屬(以Pb計)
0.0003
0.0005
0.001
二、 氯化物標准溶液的配製(1ml含0.1mgCl-)稱取0.165g於500-600℃灼燒至恆重之氯化鈉溶於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刻度。
三、 檢查產品含氯總量時,要求在700℃灼燒。這步操作需在馬福爐中進行。需要注意的是,當灼燒物質達到灼燒要求時,先關掉電源,待溫度降至200℃以下時,可打開馬福爐,用長柄坩堝鉗取出裝樣品的坩堝,放在石棉網上切忌用手拿。
⑹ 有一定質量的KNO3樣品,在10℃時加蒸餾水使之充分溶解,殘留固體的質量為250g.該實驗在40℃時進行,殘留
從10℃到40℃,溶質溶解了130g,根據溶解度計算,每100g水中,多溶解45g,
設蒸餾版水的質量是x,則
x |
130 |
100 |
45 |
130×權100 |
45 |
289×65 |
100 |
289×75 |
100 |
289 |
100 |
100 |
y-65 |
⑺ 硝酸鉀加入蒸餾水現象
加熱到完全溶解,此時肯定是澄清透明的無色溶液;
不過試管的上部接近液面位置會有一圈白色粉末(實際上就是因為加熱而導致的液面上升,當不受熱時,液面下降,而少量溶液殘留水份蒸發而出來的結晶粉末)
但隨著試管的的靜置降溫,會在試管底部出現無色晶體,且逐漸增多.
⑻ 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實驗怎麼做
實驗儀器:燒杯,蒸發皿,酒精燈,漏斗,鐵架台,玻璃棒
1.在一定溫度下(室溫),在燒杯中加入10ml蒸餾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鉀晶體;
2.用玻璃棒攪拌,至晶體不再溶解時,停止攪拌,記錄該溫度下溶解的硝酸鉀質量;
3.計算該溫度下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度:該溫度下溶解的硝酸鉀質量*100g/10。
⑼ 制備硝酸鉀時,趁熱過濾除去結晶nacl後,為何要往濾液中加入3~4ml蒸餾水
過濾時由於漏斗和燒杯是冷的溫度會下降。放置過程中溫度還會再下降;硝酸鉀很容易析出。加入蒸餾水防止因溫度下降的硝酸鉀析出。
使用可以加熱的銅漏斗時可以對此項忽略
⑽ 硝酸鉀的提純時,蒸餾水加的偏多會使硝酸鉀產率,純度增大還是降低
過飽和溶液降溫後析出結晶?水多了會減小析出的結晶的量,但是因為水多了,析出的結晶的純度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