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立方C25混凝土中,需要多少立方沙子石子和多少公斤水泥
一立方C25混凝土中,需要砂子707kg,需要石子1153kg,需要水泥410kg。
计算的方法如下:
1、计算配制强度:25+1.645×4=31.6MPa。
2、计算水灰比:W/C=(0.46×1.13×32.5)/(31.6+0.46×0.07×1.13×32.5)=0.52取W/C=0.50,根据查表和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取砂率为38%。
3、据设计坍落度30-50mm查表得用水量mw=180kg/m3。
4、经计算得水泥用量mc=205/0.50=410kg/m3,并且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得到。
5、砂用量ms=(2400-180-360)×38%=707kg/m3。
6、石子用量mg=2400-180-360-707=1153 kg/m3。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骨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水泥、石灰、石膏等无机胶凝材料与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进而通过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凝结硬化而产生强度。一般说来,饮用水都可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过量的酸、碱、盐和有机物都会对混凝土产生有害的影响。骨料不仅有填充作用,而且对混凝土的容重、强度和变形等性质有重要影响。
Ⅱ 混凝土C25C30用什么标号水泥
c25混凝土一般使用标号325#(32.5)、425#(42.5)的水泥。强度要求越高,结构稳定性要求越高的构件,应该选用更高标号的水泥。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325#和425#水泥的选择中,构件要求早期强度更好、凝结速度更快时,选用425#,否则可以选用325#。
水泥的标号:
是水泥“强度”的指标。 水泥的强度是表示单位面积受力的大小,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后,经凝结、硬化后的坚实程度(水泥的强度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颗粒细度、硬化时的温度、湿度、以及水泥中加水的比例等因素有关)。水泥的强度是确定水泥标号的指标,也是选用水泥的主要依据。
拓展资料:
1、混凝土的几项性质:
和易性:
拌合物最重要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它综合表示拌合物的稠度、流动性、可塑性、抗分层离析泌水的性能及易抹面性等。测定和表示拌合物和易性的方法和指标很多,中国主要采用截锥坍落筒测定的坍落度(毫米)及用维勃仪测定的维勃时间(秒),作为稠度的主要指标。
强度: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共14个等级。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仅为其抗压强度的1/10~1/20。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的比值是混凝土改性的重要方面。
变形:
混凝土在荷载或温湿度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收缩和温度变形等。混凝土在短期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变形主要用弹性模量表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应变持续增加的现象为徐变,应变不变,应力持续减少的现象为松弛。由于水泥水化、水泥石的碳化和失水等原因产生的体积变形,称为收缩。
Ⅲ c25是什么水泥
C25不是指水泥,C25是水泥混凝土的一种强度等级。
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专法标准属》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fcuk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Pa≤fcuk<35MPa
Ⅳ C25的混凝土1立方要多少425水泥。。
一立方C25混凝土中,需要砂子707kg,需要石子1153kg,需要水泥410kg。
计算方法:
1、计算配制强度:25+1.645×=31.6MPa
2、计算水灰比:W/C=(0.46×1.13×32.5)/(31.6+0.46×0.07×1.13×32.5)=0.52取W/C=0.50,根据查表和施工现场实际需要取砂率为38%。
3、据设计坍落度30-50mm查表得用水量mw=180Kg/m3。
4、经计算得水泥用量mc=205/0.50=410Kg/m3。假定砼容重为2400Kg/m3得出。
5、砂用量ms=(2400-180-360)×38%=707Kg/m3。
6、石子用量mg=2400-180-360-707=1153 Kg/m3。
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1、水灰比的确定
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
当采用多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强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为0.9~0.95m³,则每立方中碎石质量为:G0=VS×碎石松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围内。
3、用水量
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础上用减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剂减水率计算得出的减水量即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时注意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减水率。
4、水泥用量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水泥胶砂与骨料的粘结力。为了增加砂浆中胶质结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水化期间放热速度过快或收缩量过大等问题。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过550kg/m³。
5、试拌调整
对计算所得的配合比结果要通过试配、试拌来验证。拌制高强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振捣时要高频加压振捣,保证拌和物的密实。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宜与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
Ⅳ 素土夯实,150厚塘渣,150厚C25砼垫层,纯水泥浆一道,30厚C20细石砼随捣随抹
施工流程是:地面素土夯实-----150mm塘渣铺填------150mmC25砼垫层------素水泥浆一道------30mm厚C20砼抹面找平。
计算费用时可分层单独计取相关近示定额子目。
Ⅵ 325水泥配c25混凝土配合比是多少
常规水泥32.5,中沙,石子5--40,坍落度在左右的,水泥用量在400kg,沙在650kg,石子在1160左右,水在200kg,这是不加减水剂的。
C25自拌混凝土配合比(每立方):
无筋或配筋稀疏(素混凝土或道路工程)32.5级水泥0.391吨、中(粗)砂0.53吨、40mm碎石1.364吨、水0.175吨2、配筋较密32.5级水泥0.425吨、中(粗)砂0.565吨、40mm碎石1.258吨、水0.205吨3、配筋中密32.5级水泥0.435吨、中(粗)砂0.543吨、40mm碎石1.265吨、水0.207吨
配合比设计
编辑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满足混凝土设计的强度等级。
2、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满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满足上述条件下做到节约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四个阶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配合比计算、基准配合比的确定,实验配合比确定和施工配合比的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最佳配合比例[1]
设计要求
强度要求
满足结构设计强度要求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首要任务。任何建筑物都会对不同结构部位提出“强度设计”要求。为了保证配合比设计符合这一要求,必须掌握配合比设计相关的标准、规范,结合使用材料的质量波动、生产水平、施工水平等因素,正确掌握高于设计强度等级的“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毕竟是在试验室条件下确定的混凝土强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强度的因素较多,因此,还需要根据实际生产的留样检验数据,及时做好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实际生产强度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这才是真正意义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结构设计强度的要求。
满足施工和易性的要求
根据工程结构部位、钢筋的配筋量、施工方法及其他要求,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确保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均质性,不发生离析和泌水,易于浇筑和抹面。
满足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设计提出的抗渗性、耐冻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结构设计未明确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严寒地区的路面、桥梁,处于水位升降范围的结构,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环境的结构等。为了保证这些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仅要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同样重要的工作就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对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进行优选,选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证设计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满足经济要求
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成本,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为了实现这一要求,配合比设计不仅要合理设计配合比的本身,而且更应该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优选,选择优质价格合理的原材料,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不仅有利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混凝土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Ⅶ 10cm厚C25水泥混凝土地面每平米能承重多少吨
1.看夯实的土层承载力是多少来定,混凝土垫层可以承受400公斤/m²;
2.如果是在地面上,可以承受1000公斤/m²;
计算方法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Ⅷ 水泥路:纯混凝土C25 2级配 粒径40 水泥32.5 水灰比0.45 请哪位老师帮我计算一下1立方的材料用量谢谢!
怎么也要吧你的筛分和级配数据给咱啊!
先给你陪2组限用着,有什么问题再追加点分数专再给你属调整。
碎石混凝土:水175 水泥372 砂子584 碎石1269
卵石混凝土:水160 水泥372 砂子532 碎石1336
Ⅸ c25水泥混凝土初凝时间
c25水泥温度在0~5度,初凝时间应该在10~15h之间。在20度时的初凝时间4h左右。20~30度初凝时间2--3小时。
初凝时间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当水泥与水混合之后,水化反应立刻在水泥颗粒表面发生,生成的胶体状水化产物聚集在颗粒表而形成水化物膜层,使化学反应减慢,此阶段的水泥浆既有流动性又有可塑性。
随着生成的胶体状水化产物不断增多,膜层增厚并相互连接构成疏松的网状结构,使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继而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
(9)C25纯水泥混凝土作用扩展阅读: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测定时,从养护箱中取出盛有净浆的圆模,置于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然后突然放松螺丝,让试针自由沉入净浆,观察指针读数。最初测试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初凝时间,仍必须以自由降落测得的结果为准。
临近初凝时,每隔5分钟测试一次;临近终凝时,每隔15分钟测试一次。每次测试不得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盛有净浆的圆模放回养护箱,并将试针擦净。
Ⅹ c25混凝土配合比
整体的c25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是:
水泥:水:砂:碎石=1:0.47:1.59:3.39。
在设置c25混凝土配合比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根据JGJ/T55-2000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fcu.k+1.645δ (δ为5MPafcu.k为25MPa 由fcu.o≥25+1.645×5≥33.2(MPa))。
然后是选择配合比基本参数,水灰比(W/C):W/C=aafce/(fcu.o+aa.ab.fce) ;坍落度的选择:坍落度一般选为35~50mm;砂率的选择:砂率一般选择为选为32%;
用水量选择(mwo):坍落度数值及所用碎石最大粒径为40mm,用水量mwo选用175kg;水泥用量(Mco): Mco=175/0.47=372kg;碎石用量:用砂量Mso=(Mcp-Mwo-Mco)*0.32 =593kg。
所以整体的比例一般是1: 0.47 :1.59: 3.39。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是:水灰比、砂率以及单位用水量。
1、水灰比:水与水泥的比例。
水灰比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从强度角度看,水灰比应小些,水灰比可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公式来确定。
从耐久性角度看,水灰比小些,水泥用量多些,混凝土的密实度就高,耐久性则优良,这可通过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的来满足。
由强度和耐久性分别决定的水灰比往往是不同的,此时应取较小值。但当强度和耐久性都已满足的前提下,水灰比应取较大值,以获得较高的流动性。
2、砂率:砂与石子的比例。
砂率主要应从满足工作性和节约水泥两个方面考虑。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即水泥浆量)不变的前提下,砂率应取坍落度最大,而粘聚性和保水性又好的砂率即合理砂率,这可由表初步决定,经试拌调整而定。
在工作性满足的情况下,砂率尽可能取小值以达到节约水泥的目的。
3、单位用水量:骨料与水泥浆的比例。
单位用水量在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反映的是水泥浆量与骨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水泥浆量要满足包裹粗、细骨料表面并保持足够流动性的要求,但用水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在范围内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最大粒径,单位用水量可通过表确定。
(10)C25纯水泥混凝土作用扩展阅读
所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
调整步骤:设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现场砂子含水率为m,石子含水率为n,则施工配合比调整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顺利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混凝土工程的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和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的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