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中纯水是绝缘体而化学中水又是电解质,这是为什么
绝缘体和电解质是两种概念,绝缘体指他的导电性,通电的能力大小。电解就相当于电路中的负载,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通过电子转移发生化学变化。电子转移通过外加能量或者相互反应的能量发生。水作为电解质参与电解反应,溶液中还有其他物质。
⑵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纯水是典型的绝缘体,一般情况下不导电 但如果电压足够大,将水分子强行电离,水照样导电
⑶ 求!为什么纯水是极弱电解质.
因为水在水中的自身电离只有10的-14次方!非常小
而相对NACL 等强电解质少的可怜了!
一般不专能完全电离的都叫弱属电解质
类似的还有HAC 醋酸等
强、弱电解质概念上的四大区别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只有电解质的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等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溶的强电解质写离子符号。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少部分电离,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大量的电解质分子,少量的电解质离子;其电离方程式写可逆符号,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分子式。
⑷ 纯水属于电解质吗、
属于,但是是弱电解质。
电解质:本身具有离子导电性或在一定条件下(例如高温熔融或内溶于溶剂形成溶液容)能够呈现离子导电性的物质。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常温下电离平衡常数为10^-14(mol/L)^2,也就是水的离子积常数。所以纯水也有微弱的导电性,是电解质。
⑸ 纯水属于电解质吗,为什么
水是电解质。水是常用的溶剂,做碱溶液的pH计算时,就需要考虑水的电离,因此把水划分为电解质的范围。
比水更难电离的物质,就划分为非电解质了。
⑹ 纯水不导电,为什么水是电解质
非纯净水导电的原理在于水的电离、水中电解质的水解和电离,这些都导致水多种的离子浓度增大,其中后者是主要的原因. 纯水本身没有含有其他电解质,而水的电离程度是极其微弱的,使之根本无法导电.
⑺ 纯水是不是电解质
纯水是电解质,准确的说是弱电解质
纯水可以电离,但是程度很小H2O=可逆=H(+)+OH- (电离度是10的版-7次方)
这个问题就牵权扯到化学里的一个悖论:
电解质的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
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任何物质的水溶液都导电(因为水导电),那么非电解质怎么办?
因此,水是弱电解质,但是通常认为它不导电
⑻ 在25和80时,比较纯水中的H+浓度,前者大于(等于,小于)后者
这和水的电离度有关。氢离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水有部分电离。而电离度受温度影响,尤其是水的电离度,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越高,纯水的电离度越大,则氢离子浓度越大。
答案:80摄氏度时,纯水中氢离子浓度较大
【参考资料】
电离度
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常数来表示。这里我们只学习电离度。
1、电离度的定义和计算:
电离度——弱电解质在溶液里达电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分数占原来总分子数(包括已电离的和未电离的)的百分数。
电离度(α)=
= (分子、分母同除以阿氏常数)
= (分子、分母同除以溶液体积)
[例1] 25℃时,在0.1mol/L醋酸溶液里,每10000个醋酸分子里有132个分子电离成离子。它的电离度是多少?
解:
[例2]在氟化氢溶液中,已电离的氟化氢为0.2mol,未电离的氟化氢为1.8mol。求该溶液中氟化氢的电离度。
解:
2、影响电离度的因素:
内因:电解质的本性。
外因:温度和溶液的浓度等。
(1)浓度的影响:
醋酸稀释时电离度变化的数据:
浓度(mol/L) 0.2 0.1 0.001
电离度(%) 0.948 1.32 12.4
可见,电离度随浓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浓度越稀,离子互相碰撞而结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电离度就越大。)
(2)温度的影响:
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离子化倾向加强,又因大多数电解质电离时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这就导致温度对电离度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的必然结果。一般情况下,温度对电离度影响不大,但水的离解过程显著吸热,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大水的电离度。
因此,用电离度比较几种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就当注意所给条件,即浓度和温度,如不注明温度通常指25℃。
在相同温度和浓度时,电离度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例3]下列关于电离度α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α与浓度无关;②α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③在相同条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④α值增大,相应离子浓度一定增大;⑤α值增大相应离子物质的量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③
⑼ 1纯水不导电,那水就是非电解质吧 2给个电解质在水中不导电的例子
1.是弱电解质,不是完全不导电
2.溶解度很低的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很低,电流很微弱,就相当于不导电,BaSO4
所谓电解质,是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有很多难容于水的物质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