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渔业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ph值一般在什么范围内是最好的谢谢!
水产养殖行业形势近几年一直不太好,谁有行情好的时段,但和饲料成本的涨价因素回及水产行业的高风答险相比,也不能太乐观;加上前几年国内上水产养殖项目太多,其实低端市场已趋于饱和。
我是河南省郑州市的,我们这边到处都是前几年开发我鱼塘,大多数村子就是一水产养殖为主业,基本上脱离了农业生产,但是真正能挣到钱的不是太多,基本上和中的持平,还有因鱼病和泛池配的一塌糊涂的。
所以建议你慎重投资,真是想上水产养殖项目,就好搞特色水产养殖,另外就是要上规模,散户养殖基本上没什么前途。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Ⅱ 水产养殖用什么调节ph
要调高就加生石灰,要降低就注入新水
Ⅲ 水产养殖PH值高怎么降下去有什么好方法
1,如果是你的水因为清塘使用生石灰过量最好是换水,2,水太肥,一天中PH变化比较大的话,可以先选用祛藻的药杀死部分老化藻,3天后再用乳酸菌加枯草芽孢杆菌。
Ⅳ 水产进水后ph值太低调高ph用生石灰好还是熟石灰
生石灰复是氧化钙,与制水反应就成了熟石灰,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小时候还用生石灰煮鸡蛋呢。消毒一般用生石灰吧,调PH的话一般用熟石灰,但是遇到PH异常问题,我的观点是不要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要分析PH异常的原因,从根本上进行调节。
Ⅳ 水产养殖中ph过高了怎么办
1、用水质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水质,特别要注意水体溶氧、PH、氨氮的变化。
2、换水专。换水既能降低PH,又能属降低氨氮浓度。但是,换水要循序渐进,一次换水8~10cm,避免引起应激。
3、如果监测到PH太高,可用醋酸泼洒作紧急处理,但是注意醋酸一定要充分稀释,并少量多次泼洒。
4、如果水中藻类过多,可杀灭部分藻类。杀灭时不能全池泼洒,应该在出水口处一小块区域内杀灭,否则可能导致藻类大面积死亡。
5、虾塘中的水草如果过多、过长,也要修剪,以降低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消耗量。
另外,也有用乳酸菌搭配红糖来调节过高PH的的。
(5)软化水产水pH扩展阅读:
水产养殖中PH过高的危害:
1、PH高会腐蚀鱼类虾类的腮部,造成损伤,感染疾病,甚至死亡。
2、池塘中的氨氮会随着PH的升高而毒性加剧,使鱼类虾类氨氮中毒。
3、PH过高,会引起蓝藻等办法,继而有“倒藻”的危险。
4、高的PH会抑制某些有益菌的生长,致使菌藻失衡。
Ⅵ 水产养殖PH值高怎么降下去有什么好方法
水产养殖的ph值太高了,想要让水中的PH值降下去的话,应该多撒一些碱性的物质,往鱼塘里面撒熟石灰就能有效改善水质了。
Ⅶ 水产养殖池水ph管理调控
首先:如何处理pH偏高?
危害:
(1)碱中毒,会腐蚀表皮黏膜组织,导致鳃、肠功能障碍甚至坏死,
不仅是慢大还会缺氧死亡。
(2)pH高的环境若遇温度或盐度变化就会导致肌体渗透障碍,诱发气
泡病,进而易感病菌或直接导致死亡。
原因及处理:
(一)土质因素:
(1)沙质土质(海边)、石灰质土质(广西北海):碱性物质含量高
所以池水pH相对较高。多用氨基肽肥调水肥水同时络合碱性物质。同时用利水
菌或降解三株或降解芽孢配合调控藻相。
(2)老化池塘、含氮、含磷、含铁有机质偏多的池塘:肥水前用沸石
粉20斤一亩+降解芽孢一瓶3亩或益生菌一包2亩或水优一瓶2亩分解消耗掉这些
富余营养。以免不良藻类繁殖。
(二)水化因素:
(1)硬度偏低:硬度低于40DH的池塘容易出现藻相不稳定,一般白天
pH偏高,夜晚pH偏低。可以通过直接施用熟石灰一亩8-10斤或3-4天或者沸石
粉或白云石粉或滑石粉一亩20-30斤一次来提高水体硬度。
(2)硬度偏高:硬度偏高(≥160DH)即是水体的矿物质含量偏高,如
果钙、镁等碱性金属偏多,pH自然会长期稳定偏高。用解毒绿水爽一瓶2亩+降
解三株一瓶2亩即可。
(3)碱度偏高:表示水土污染过重,水体可溶性有机质过多,水体微
生物会出现异常繁殖现象。要先用科环底优、水维康或活性铁甲一瓶2亩直接
氧化降解部分污染,再用降解芽孢或生物解毒剂分解剩余污染物。
(4)透明度过高:水体受到阳光强烈照晒,光合作用剧烈,游离氧原
子过多pH会持续偏高。这种情况直接肥水遮光或用降解芽孢或益生菌消耗光合
作用的所产生的溶氧即可。
(5)地下水源污染:这种情况类似上面的“(2)硬度偏高”与“(3
)碱度偏高”。有的地下水矿物质偏高,有的可溶性有机质偏高都会导致进水
后pH偏高。处理同上。
(三)生物因素:
(1)藻相单一:单一的藻相会因为藻类统一的生理习性,导致光合作
用非常强烈,从而使得pH持续偏高。如硅藻、绿藻在养殖前期都容易引发单一
藻相水质。可用浓缩EM菌或水优等去调理出复杂藻相的水质,平稳降碱。
(2)有害藻类:如蓝藻、甲藻或隐藻的过度繁殖(水色呈蓝绿或红褐
色),会令pH变化较大(白天很高,夜晚偏低)。水源好的可适量换水,避免
有害藻类影响对虾生长,之后使用利水菌、水优或光合菌宝素+解毒元或浊水
清来抑制有害藻类的繁殖。
(3)水草:水草大量繁殖也会因光合作用强烈产生富余游离氧导致水
体pH急剧升高。
(四)药物因素:
(1)石灰、氮肥等碱性药物:不论水质如何,碱性药物都会令池水pH
持续偏高。可用解毒绿水爽+降解三株直接降碱。
(2)肥水类产品使用不当:如化肥、不溶的固体有机肥、都会导致藻
相的单一或者有害藻类,水生植物大量生长。可用降解芽孢或益生菌或水优强
效分解消耗药物营养。之后再重新补菌培藻。
(3)光合细菌:过量使用光合细菌若遇连续晴朗天气会导致水体光合
作用强烈,从而令pH持续偏高。可用益生菌或水维康抑制。
(五)天气因素:
(1)连续高温或升温:这种天气会加强光合作用,与上面原理和处理
都相同。
(2)降温:秋冬交际水体藻相会从绿藻、蓝藻慢慢转变为硅藻、金藻
、甲藻。pH会逐步偏高。用降解三株或水优调控即可。
==============================================
接下来如何防控pH偏低?
pH偏低的原因有:
(一)土壤土质:重金属超标或酸性土壤(红树林)都会导致水质pH严
重偏低。只能用海水浸泡后用生石灰碱化。有虾就只能用熟石灰或沸石粉少量
多次的频繁使用,以减轻土质对水质的影响。
(二)水源影响:一些山泉水水质偏酸,长期使用会导致池水pH轻度偏
低。注意一次性不要加太多,加水后注意补菌培藻即可。
(三)雨水影响:工业污染较重的区域,常会有酸雨危害。要注意降雨
时氧机全开连续打水混合,减小酸雨对pH的影响。雨后用适量解毒元+熟石灰
调整pH。
(四)藻相不佳:老化藻类或一些底栖或鞭毛藻类会导致pH缓慢降低。
可用水优、利水菌、降解芽孢或益生菌配合氨基肽肥或藻初源培育调整优良藻
相。
(五)用药影响:酸性药物、活菌(乳酸菌、好氧型芽孢菌、酵母菌或
蛭弧菌)、净水剂、杀藻消毒药物等使用不当也就导致pH降低。可用解毒元+
生物解毒剂+活力高稳C缓解药物影响。
注意:
(1)提高pH最简单是用熟石灰(一次5-10斤一亩,5天左右可用一次)
,但用的太频繁也常会有黑鳃、烂鳃等病症。
(2)若pH不低于7.2,而对虾吃料蜕壳正常,则不用太过担心。
Ⅷ 水产养殖,我的塘口里水的ph值在9.5左右,按照道理水瘦不是水会清么,我塘里现在水浑而且带点绿色,
你是养殖什么品种的,ph9.5已经是比较高了,而且透明度低,说明藻类比较丰富,水比较肥比较浓,水浑是全塘还是局部浑,是水低往上翻的浑吗,我估计是鱼或者养殖动物在塘底闹的,虫浑的话是白浑
Ⅸ 养殖水体PH值偏高怎么办
养殖水体pH过高,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浮游微藻繁殖过旺,pH变化较大,水色偏浓。处理方法为:有地下水源的更换部分水体,同时,施放有益微生物制剂,来抑制浮游微藻的过度繁殖。
(2)水色正常但pH偏高,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养殖前期,主要原因为池塘老化、塘底含氮有机质偏多以及水体缓冲力低。处理方法为:先泼洒乳酸菌制剂和葡萄糖中和碱性物质,同时,使用腐殖酸钠,提高水体缓冲力。
(3)有害藻类(蓝藻或甲藻)过度繁殖,水色呈蓝色或酱油色,pH变化较大。
处理方法为:水源条件好的可以换水,避免蓝藻或甲藻分解的毒素影响对虾的生长,换水后使用光合细菌制剂和腐殖酸钠抑制蓝藻的繁殖;如有蓝藻集中到下风处塘边的情况,可用杀藻剂局部泼洒处理,泼洒之后需先使用底质改良剂,然后,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Ⅹ 鱼塘水PH值正常是多少
鱼塘水PH值正常范围为6.5~8.5。我国渔业用水水质鱼类及饵料生物安全的PH值范围为6.5~8.5。鲤科鱼的最适宜PH为弱碱性,即PH7.5~8.5;鲑科鱼类为中性,即7上下。当鱼塘水PH值出最适范围时,会对鱼类的生命活动起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养鱼的效果。如在草炭土及红壤地区的鱼池,池水往往偏酸,PH5.5偏低,水不易肥起来,且鱼生长不好,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饵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大部分丰产鱼池水质多为中性及碱性,在这种水中施 入肥料,能产生较好效果。
同一鱼池的PH常随季节而改变,昼夜之间不同,一般傍晚最高,清晨最低。养鱼水体PH的长期变化规律通常是降低的,这是因为水中有机质过多和因氧气不足而缺氧分解的结果。溶解氧不足,氧化过程受抑制,残饵、有机肥料、鱼的粪便等会逐渐积累。这些东西分解不充分,就会产生和积存各种有机酸类(主要是腐植酸),从而使PH逐渐降低。对这种池塘的改造措施是挖去过多淤泥和用生石灰清塘。如果你需要测量鱼池的PH请携带便携式Ph计,700-900元可以买一个很实用的便携式PH计,200-400元可以买一个经济的笔式PH计.那么你就可以随时掌握鱼池的Ph值了,这样就尽可能让渔池水满足鱼儿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