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请地质专家:有一种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软化为砂,这是什么岩,有什么价值
你说的不是岩石,是风化程度极高的风化岩,或是一种砂质土.由于缺乏生物作用,有机养分少,不利于种植.
❷ 堤防粉砂质泥岩基础要置于冲刷深度以下吗
肯定需要挖至1.7m,泥岩遇水易软化崩塌,不经泡不经冲,容易被淘
❸ 有请地质专家:有一种岩石,受潮或遇水就软化为砂,这是什么岩,有什么价值
你说的不是岩石,是风化程度极高的风化岩,或是一种砂质土。由于缺乏生物作用,有机养分少,不利于种植。
❹ 泥岩用水泡后影响强度吗
会的,遇水不立即膨胀的沉积型岩石,最好不要用水泡,会影响强度
❺ 水包砂遇水变软怎么处理
水包砂遇水变软了可以用吹风机吹一会让其干燥。
脱落现象原因分析:
1、多彩上墙养护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刚刚罩面、罩面不均或未罩面,而被雨水冲刷掉。
2、喷涂时多彩成品漆被兑水过多3、腻子层粉化引起的脱落解决方案:1、注意施工温度及天气情况,做好防范措施,按产品施工要求施工2、多彩产品严禁兑水,按要求直接喷涂即可3、腻子在打磨后需用水养护。
流挂现象原因分析:1.喷涂成品黏度小,或气压过小未展开;2.一次性喷涂过厚;3.基层吸水低,表干过慢;解决方案:1.调整喷涂黏度及喷涂气压,2.喷涂时不能一次性喷涂过厚。
❻ 泥化的岩石
可能是 碳质泥岩或是碳质页岩吧 都属于泥质岩 碳质页岩黑色具有页理构造 泥质结构 泥岩遇水迅速软化 页岩软化比较慢 所以应该是碳质泥岩
❼ 求助泥岩基坑底排水措施
泥岩本身是相对隔水的地层,即使有裂隙或强烈风化,遇到水就裂隙堵塞,因此,把泥岩理解成不透水更合理。至于基坑涌水,本人认为不是从泥岩,估计源于泥岩以上的卵石层。开挖基坑前应该考虑降水,如果来水量太大,排不干或降不下,可能需要考虑截渗堵水方案。当然可以考虑降水+ 少量灌浆帷幕方案,以卵石层为主要灌浆地层。要特别注意,如果卵石层有地下水涌出,后果是可能带出来砂和细粒土 - 产生机械管涌,从而出现地层损失,引起地面沉降!比降水本身引起的地面沉降大很多。因此,要引起重视。基坑里应该设立排水系统和集水井,集中排出;基坑底部应该预留200 - 300mm厚的地基土或岩石,为地基保护层。等施工前开挖,马上浇注混凝土,不让地基土长期浸泡在水里,特别是泥岩 - 遇水可能膨胀、软化甚至泥化。会迅速丧失应有强度。
❽ 岩石遇水为什么变软
一方面部分岩石内部含有易溶于水介质,另外岩石中很多矿物成分在饱和状态下的单轴强度是会降低的。所以岩石和含水状态下的强度低于干燥状态~
❾ 软岩的水理特性分析
通过吸水率测试,最后统计得软岩岩组吸水率值见表4-6。除泥质粉砂岩试样在1.5%~6%之间相对较低外,其他几组吸水率指标很高,在10%~20%之间,说明软岩极易吸水的特性。
表4-6 软岩主要物理水理特性参数测试成果
注:软岩极易吸水,遇水后发生泥化、软化和崩解,岩石抵抗水的软化作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岩石中亲水性矿物和易溶性矿物的含量,以及岩石中孔隙与微裂隙的发育程度。
崩解试验研究表明:软岩中泥质含量对其崩解特性的影响很大,崩解度与泥质含量关系为:S=70ln(Wm)-215。根据崩解度及崩解物形态,枢纽区软岩可分为五类:炭质页岩与泥化夹层为A类,遇水极易崩解,破坏后含水量会显著增大,原岩强度完全丧失,属遇水极不稳定的岩石;泥质粉砂岩与煤属于B、C、D类,崩解性较差,属遇水较不稳定岩石。通过崩解试验分析,研究区内发育的几种典型软岩,均属于遇水不稳定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