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纯水的Kw问题
有些忘了化学原理,不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你。
pH值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这个与氢氧根离子浓度无关。
所以你算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2. 水在水解时,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吗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升高,PH下降(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即,PH=-lg[H+]),但水的离子积Kw不变.
3. 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w变大pH变小。为什么呈中性
你好!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₂O≒H⁺
+
OH⁻,是一个吸热过程。水的电离受温度影响,加酸加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由水分子电离出的H⁺和OH⁻数目在任何情况下总相等,所以是中性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4. 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PH变小那为什么还呈中性,不是小于7了吗
中性来的定义是“溶液中H+与自OH-浓度相等”
pH只是-lg[H+]这个数值。
pH=7只用于判断25℃时的“中性”,此时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w=1.0*10^-14,水中[H+]=[OH-]=1.0*10^-7mol/L
当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w会增大,水中[H+]和[OH-]都会增大,pH减小,但是两种离子的浓度仍然相等,所以还是中性。
5. 一道化学问题
B
A,要求25℃,101Kpa。
B,中性溶液c(H+)=c(OH-),而c(H+)*c(OH-)=Kw,所以c(H+)=根号Kw。
C,纯水一定是中性的,c(H+)=c(OH-)。
D,不一定。从B选项中,如果中性溶液温度高于25℃,Kw>10^(-14),此时c(H+)>10^(-7),即PH<7,但是是中性的。酸性碱性判断就看c(H+)和c(OH-)的关系。
6. 为什么100摄氏度时,纯水中氢离子和氢氧根
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所以氢离子和氢氧根的浓度都增大。
7. 将纯水加热的过程中,Kw变大pH变小。为什么呈中性
pH只看氢离子浓度,加热过程水的Kw增大,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增大,pH变小。
中性其实并不看pH,而是看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浓度相等。
一般人说pH=7是中性,pH<7是酸性,其实是在常温25℃下
8. 化学问题
分别来看
1.HF中的F可以形成氢键,沸腾气化在克服范德华力之外还需要打破氢键,因此沸点异常高。
2.纯水的离子积随温度上升而变大,pH值变小。这里的pH变化不是因为酸性碱性的原因,仅仅是因为Kw离子积变掉了,纯水还是中性的。
3.CuSO4·5H2O还有结晶水所以肯定这个溶解情况好。
4.AlCl3因为可以水解,因此水的电离情况比盐酸里面的水要好。补充说明下,AlCl3溶液的酸性是因为水解之后引起的,水解是因酸性是果;而盐酸因为释放氢离子,反而抑制了水的电离,酸性是因,水解是果。
5.此反应未配平,可以看到N的价态分别是-3到0和+2到0,根据氧化还原的电子守恒,因此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比例为2:3。
6.元素周期律知识。MgO其实在晶格里面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Mg相比于Ca来说,离子半径和氧离子相近(Ca离子整整多了一层电子,半径大很多),晶格堆积密集孔隙率小,需要打破晶格需要的能量显然更大。
7.两个粒子核电荷数相等的情况下,电子数多的半径大。补充一点,在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情况下,核电荷数多半径小(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大)。
9. 水的Kw变大时,PH值怎样变化原因是什么
pH变小。
Kw=c(H+)*c(OH-)
Kw变大,c(H+)和c(OH-)等量变大,pH=-lgc(H+),c(H+)增加,pH降低,因为pH是减函数。
10. 加热纯水为什么能使水的PH
常温下水纯水的PH=7为中性,c(H+)=10^-7mol/L.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c(H+)=10^-6mol,PH=6为中性回。就是说随着温度的提高,答水电离成度增大,PH变小。但纯水溶液的中性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