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浑浊的水是导体而纯净的水是绝缘体呢
液体能否导电,主要看里面有没有自有移动的离子,也就是带正或负电荷的微粒。水是极弱的电解质,H2O会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所以严格讲纯净水是有极弱的导电性的,但是可以视为绝缘体。
自来水能导电,就是因为里面有比较多的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等等,这些离子起到了导电作用。电解水时,为了增强导电性,需要加入一些硫酸钠,就是这个原因。
其实,没有哪一种物质是绝对不导电的,只是一些物质导电性太差,可以视为绝缘体。 没有绝对的绝缘体。
② 自来水与纯净水为什么用电解器电解以后自来水发黑纯净水发黄
1.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具有导电性,当电解器两极插入自来回水中并接答通电源后,就发生了电解反应:铁棒发生电解生成不溶于水的铁氧化物,这就是电解器检测时出现的红黑色絮状物。铝在阴极不参加反应,但水中的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因此铝棒上会有大量气泡产生。
2.而纯净水是不含任何离子的水,它与自来水最根本的区别是不导电,所以在通电后不发生电解反应,也就无任何物质生成。
③ 一些纯水机 说可以加矿物质进去是真的么
是的,一般这样的机器大多都是双水机,即同一台机器可以出产两种水——一种是纯净水,一种是功能水。其中的功能水即是通过功能滤芯释放矿物质实现的。
④ 纯水能电解为何不能导电
纯水可电解,也可以导电,只不过导电性能差。电解的过程就是导电的过程。水电解和导电是不能分开的。
⑤ 纯净水导电吗为什么
纯净水内没有杂质,缺少导电因子的存在,所以纯净水也是无法导电的。
我们首先要知道水想要导电需要的因素,首先就是水内需要有导电因子的存在,如果没有导电因子的存在,单单只有水,它是没有办法导电的。
但是只要往纯净水中加入一些矿物质,或者倒一点其他有杂质的水,那么,这些水又可以导电了,因为在杂质掺入后,它有了导电的前提条件。
相关介绍:
在中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
而纯净水是利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城市供水系统的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有效的避免了各类病菌入侵人体,能有效安全地给人体补充水份,具有很强的溶解度,因此与人体细胞亲合力很强,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体内含有过多矿物质的水会给人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且有的矿物质人体不一定能吸收,如果长期积聚体内,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但是纯净水短时间内能够帮助排泄人体内的毒素,长期饮用时可能会导致体内铅的含量超标。因为钙和铅在人体中是竞争关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就会减少,反之,一方减少,另一方就会增多,纯净水中没有钙,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铅,从而导致人体内含铅量超标。
⑥ 纯净水为什么不导电能喝吗
百分百纯净的水是不导电或者导电性是特别差的,主要就是因为它缺少了导电因子的存在,而这些水的话,偶尔喝喝是没有问题的。
1、纯净水内没有杂质,缺少导电因子的存在,所以纯净水也是无法导电的。我们首先要知道水想要导电需要的因素,首先就是水内需要有导电因子的存在,如果没有导电因子的存在,单单只有水,它是没有办法导电的,但是只要往纯净水中加入一些矿物质,或者倒一点其他有杂质的水,那么,这些水又可以导电了,因为在杂质掺入后,它有了导电的前提条件。
综上,毫无杂质的纯净水因为缺少导电的必要条件,所以,它是没有办法导电的,并且长期饮用完全无杂质的纯净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害的。
⑦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⑧ 关于水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水污染情况;水资源再利用情况;等.
每年的3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水日” (World Water Day) 。2005年3月22日是第13个世界水日,主题为“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其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并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旨在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5%是咸水,无法饮用。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据联合国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目前有11亿人生活缺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同时,水污染也进一步蚕食着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并危害人类的健康。联合国的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来,日益严峻的水危机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专家呼吁,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加强淡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并通过磋商谈判解决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
1981年至1990年,世界首个国际水行动十年计划得以实施。其间,全世界共有10亿多人获得水供应,近7.7亿人的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003年,联合国第58届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2005年至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主题是“生命之水”,从2005年3月22日的世界水日正式实施。
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的目标是敦促各国更加关注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多层次合作,以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和《21世纪议程》中与水相关的目标。联合国大会呼吁联合国各相关机构、专门机构、地区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共同协调行动,利用现有资源和自愿捐款,在十年行动中体现“生命之水”的含义。
◎ 中国水周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 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