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检验水中氯离子的方法
“为什么加氯化银后要滴几滴稀硝酸”你说错了....是加入硝酸银后再滴几滴稀硝酸。
为什么要滴稀硝酸的原因是验证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酸,不溶于稀硝酸就是氯化银了,从而检验出氯离子了。
Ⅱ 仪器分析实验,如何用电位分析法来测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1.用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电位,从工作曲线查结果.
2.银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电位滴定.可参考GB9725化学试剂电位滴定法通则.
3.加过量硝酸银标准溶液,用氯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也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终点.
4.也可用硝酸汞代替硝酸银进行电位滴定.
此外还可用电导滴定和库仑滴定法,可能不是你所要求的.
Ⅲ 氯离子检测国家标准
法律分析:⑴不锈钢管道:不锈钢管道试验用水氯离子含量强制性要求小于50ppm(TSG D0001-2009)而规范为25ppm(GB 50235-2010)为建议性的。当氯离子含量要大于25ppm,不锈钢会发生应力腐蚀、孔蚀、晶间腐蚀。
⑵尿素循环水:氯离子的控制范围是有补充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以及水的循环倍数决定的。假如说补充水氯离子为10ppm,循环水浓缩3倍,那么循环水氯离子应小于30ppm。循环水氯离子大于30ppm就说明循环水浓缩倍数大于3倍,系统有可能结垢。循环水氯离子小于30ppm就说明循环水浓缩倍数小于3倍,造成水资源浪费。
⑶锅炉水:在GB/T1576-2008《工业锅炉水百质》标准中对氯离子没有要求,一般锅水的氯控制小于400mg/L,给水度小于30mg/L即可。炉水氯离子应该问不超过给水20倍为宜。氯低可容相应减少排污量。通常氯离子指标是用来衡量锅炉水中电解质浓度累积的情形(Cl-在蒸汽中不反应,不沉积)。比如,起初新鲜加入锅炉里的水里含有Cl- 10 ppm,运转了一段时间后发抄现 Cl- 含量变成了100 ppm。由此,可以表明锅炉水的电解质化学成分增增大了十倍。为了避免发生电解质累积,要不断地加新鲜水以维持,控制锅炉里氯离子指标。间接控制溶解固形物的含量,锅内加药处理000mg/L ,锅外化学处理00mg/L。
⑷饮用水:CJ3020-19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没有对氯离子含量做要求,只是规定了氯化物含氯要求50mg/L。经检验自来水中氯离子含氯通常在50mg/L左右,地表水50-100mg/L,靠近海的区域会有上千不等的氯离子含氯。
⑸COD检测:在COD检测中,当氯离子含量高于1500mg/L的样品会使 测定结果偏高,造成数据不准确,应先做定量稀释,使氯离子含量降低至1500mg/L以下,再测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第十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第十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Ⅳ 水中氯离子的测定(沉淀滴定法)
1.酸性环境抄下(此外,你这里面还有硝酸根),Ag2CrO4会溶解,Ag2CrO4 + H+ =2Ag+ + HCrO4-,
而碱性太强时,容易生成Ag2 O沉淀
2Ag++2OH—=2AgOH↓=Ag2O↓+H2O
2. 太高会使终点提前,而且CrO42-本身的颜色(黄色? 我不记得了)也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后,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3.先产生的AgCl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的Cl-离子,使溶液中的Cl—离子浓度降低,以致终点提前而产生误差。因此,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
Ⅳ 如何检测水中余氯含量
余氯测定仪是由传感器和二次表两部分组成。可同时测量余氯、pH值、温度。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自来水厂、医院等行业中各种水质的余氯和pH值连续监测 。
有效氯测定方法
A1 碘量法原理
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
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
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
c*v*0.035
有效氯含量(%)=——————*100%
w
式中:
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
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
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
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
使用活性氯试条。
测定方法
(1) 方法原理
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
2HI+HOCl = I2+HCl+H2O
(或者2HI+Cl2 = 2HCl+I2)
I2+2Na2S2O3 = 2NaI+Na2S4O6
Ⅵ 软化水怎么化验氯离子含量
一般氯离子测定是需要有专业的化学药剂和对比参照范本才可以进行的,这种专业的检测工具化学店里应该都有卖的。可以自己买试纸检测一下。要求精确就要动用设备了
Ⅶ 我们该如何测定纯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的定量测定常用硝酸银进行滴定。滴定在中性溶液中进行,以铬酸钾为指示剂。通过消耗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即可计算氯离子浓度。在滴定过程中,银离子加入后先与氯离子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当氯离子被消耗完后,稍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生成红棕色的铬酸银沉淀。所以出现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量取或称取(如果是求物质的量浓度用量取,求质量分数用称取)一定量的废水,先往废水中滴加硝酸,若有沉淀或气体生成,则继续滴加到无沉淀和气体生成,若有沉淀生成,则过滤。再往溶液里滴入过量的硝酸银直到无沉淀生成。过滤。烘干所得沉淀,测得沉淀质量即AgCl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所取废水中所含的氯元素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也即氯离子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Ⅷ 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的国家标准
法律分析:摩尔法和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软化水、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摩尔法测定范围为3 mg/L~150 mg/L,超过150 mg/L时,可适当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后测定;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为5 mg/L~1 000 mg/L;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μg/L~100 μg/L。
法律依据:《GB/T 15453-2018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第一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中摩尔法和电位滴定法适用于天然水、循环冷却水、软化水、锅炉炉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摩尔法测定范围为3 mg/L~150 mg/L,超过150 mg/L时,可适当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后测定;电位滴定法测定范围为5 mg/L~1 000 mg/L;共沉淀富集分光光度法适用于除盐水、锅炉给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10 μg/L~100 μg/L。
Ⅸ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1、进口化肥检验方法 氯离子的测定方法
ZB G 20008—87
本标准规定测定进口化肥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
1 硝酸银滴定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复合肥等。
方法提要:试样在微酸性溶液中,加入定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使氯离子成为氯化银沉淀,以高铁铵钒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
试剂:1.3.1 硝酸(1+1)。
1.3.2 硝酸银溶液〔c(AgNO3)=0.1mol/L〕:称取17g硝酸银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L。
1.3.3 氯标准溶液(1mg/mol):准确称取1.6487g经270~300℃烘干的基准氯化钠于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在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mg氯离子(Cl-)。
1.3.4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c(NH4CNS)=0.1mol/L〕:称取7.6g硫氰酸铵溶于水中,稀释至1L。
按下法标定其浓度:准确吸取5mL氯标准溶液于15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用微量滴定管加入8mL硝酸银标准溶液(1.3.2),加热,微沸至沉淀凝聚,稍冷,加2mL高铁铵钒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至出现粉红色为止。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按式(1)计算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c(mol/L):
c=m/0.03545×(V0-V)………………………………………………(1)
式中: m── 所取氯标准溶液中氯离子的质量,g;
V0── 空白试验(即8mL硝酸银标准溶液)所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 滴定过量硝酸银标准溶液所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0.03545── 相当于1.00mL硝酸银溶液〔c(AgNO3)=1.000mol/L〕的氯离子质量,g。
1.3.5硫酸高铁铵〔Fe(NH4)(SO4)2·12H2O〕指示剂:溶解40g硫酸高铁铵于100mL水中,加入约2mL硝酸,使棕色消失。
操作程序:1.4.1 试液制备
称取试样5g(准确至0.001g)于100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振摇10min,使氯完全浸出,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干滤。
1.4.2 沉淀
准确吸取上述滤液(1.4.1)50mL于150mL烧杯中,加5mL硝酸(1.3.1),用微量滴定管加入8mL硝酸银标准溶液(1.3.2),加热微沸,以驱除氮的氧化物,冷却。
1.4.3 滴定
加2mL硫酸高铁铵指示剂(1.3.5),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1.3.4)滴定过量的硝酸银,直至出现粉红色为止。
结果计算:氯离子的百分含量按式(2)计算:
氯(Cl%)=〔(V0-V).c×0.03545/m〕×100………………………………(2)
式中:V0── 空白试验(即8mL硝酸银标准溶液)所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体积,mL;
V── 滴定试样所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3545── 相当于1.00mL硫氰酸铵溶液〔c(NH4CNS)=1.000mol/L〕的氯离子质量,g;
m── 滴定时所用的试样质量,g。
2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复合肥、硫酸钾等。
方法提要试样在柠檬酸和过氯酸的混合液中,搅拌后,在pH2.5时,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甘汞参比电极测量溶液的电位,从标准曲线上求得氯的含量。
仪器:2.3.1数字显示离子活度计。
2.3.2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
2.3.3 甘汞参比电极。
2.3.4 玻璃pH电极。
试剂:2.4.1 混合酸:称取420g柠檬酸,溶于166mL过氯酸及700mL去离子水中,稀释至1L。
2.4.2 缓冲溶液(柠檬酸钠1mol/L):称取294g柠檬酸二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L。
2.4.3 氯标准溶液1mg/mL:
溶液A:准确称取1.6847g经270~300℃烘干的基准氯化钠于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在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1mg氯离子(Cl-)。
溶液B:准确吸取50mL溶液A于5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并贮存在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0.1mg氯离子(Cl-)。
操作程序:2.5.1 试液制备
准确称取试样0.1~0.2g(准确至0.001g)于50mL塑料小烧杯中,准确加入5.0mL混合酸(2.4.1),搅拌15min,用微量滴定管加入5.0mL去离子水,再吸取5.0mL缓冲溶液(2.4.2),在pH 计上调节pH2.0~2.8之间(一般可不调节,按操作程序加试剂,溶液的pH约在2.5左右),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和甘汞参比电极测量溶液的电位(此时搅拌溶液的情况应与测量标准溶液电位时一致,以免影响电位读数),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氯的含量。
2.5.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吸取0.5,1.0,2.0,5.0mL氯标准溶液A及1.0,2.0,5.0mL氯标准溶液B,分别置于7个塑料小烧杯中,并用装有去离子水的微量滴定管补足各溶液为5.0mL,分别准确加入5.0mL缓冲溶液(2.4.2),混匀,与试样同样操作。分别测量各溶液的电位在半对数坐标纸上,以电位毫伏数为横坐标,氯标准溶液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当含氯量高低不一时,应分段绘制,如每毫升含氯0.05μg以下、0.05μg~1μg、1μg~50μg分别绘制。
结果计算:氯百分含量按式(3)计算:
式中:m1── 在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溶液中所含氯的质量,mg;
m── 试样质量,g。
注:① 氯电极在使用前应在每毫升含有2μg左右的氯溶液中浸1h,使其活化,使用时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用滤纸片吸干水分并向下振动电极(与使用体温表前的振动相似),以保证内参比溶液与电极膜相接触。
② 当测量了高浓度氯试液后再测低浓度时,必须用不含氯的水洗2~3次,每次搅拌2~3min,测第一个低浓度试样时,响应时间应不少于10min,并应反复测量至电位值一致时为止。
3 氯化银比浊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复合肥、硫酸钾等。
方法提要:试样在微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形成凝乳状氯化银悬浮液,进行比浊。
3.3 试剂
3.3.1 硝酸(比重1.42)。
3.3.2 硝酸〔c(HNO3)=1mol/L:量取62.5mL硝酸于1L水中。
3.3.3 硝酸银溶液(0.1%):溶解0.1g硝酸银于100mL水中。
3.3.4 氯标准溶液(0.1mg/mL):准确称取0.1649g经270~300℃烘干的基准氯化钠于烧杯中,用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在塑料瓶中。此溶液1mL含0.1mg氯离子(Cl- )。
操作程序:3.4.1 试液制备
称取试样1g(准确至0.001g)于250mL烧杯中,加入50mL硝酸(3 .3.2),加热至近沸,在水浴上保温30min,冷却,用预先洗至无氯离子的慢速滤纸过滤,滤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烧杯子残渣,并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
3.4.2 比浊
准确吸取5mL上述试液(3.4.1)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7.5mL硝酸(3.3.2),用水稀释至约25mL,加入10mL硝酸银溶液(3.3.3),充分混匀,与标准级差同时进行比浊。
3.4.3 标准系列的配制
根据试样中氯的含量,准确吸取0,1.0,2.0,3.0,4.0mL氯标准溶液,分别置于一组50mL比色管中,加7.5mL硝酸(3.3.2),用水稀释至约25mL,加入10mL硝酸银溶液(3.3.3),混匀,与试样溶液进行比浊,并选取与试样溶液浊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注:硝酸银溶液必须同时加入标准溶液和试样中。
结果计算:氯的百分含量按式(4)计算:
…………………………………………(4)
式中:c── 氯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
V── 相当于氯标准系列浊度的体积,mL;
m── 比浊时的试样质量,g。
Ⅹ 软化水中氯离子含量一般为多少
国家标准规定出厂水余氯含量≥0.3mg/L,供水公司一般控制在0.3-0.5mg/L之间,所以只要不超过0.5mg/L即可,对人体就没有危害。
至于到达用户端的余氯含量和很多因素有关,如距离,温度等。用户的水中余氯≥0.05mg/L就属于达标;另外,最好饮用开水,水在烧开的过程中,余氯会挥发,含量也在减少。
对照新标准,相关业内专家分析,饮用水水质状况大约分为几个层次:
1、首都北京,尤其四环以内的主城区,水厂普遍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水网管道大部分更新,因此离直饮水距离最为接近。
2、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型城市,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工艺,但是因为主城区管道老旧等原因,目前无法实现直饮。
3、其他省会城市(二线城市),仅有少数城市上马了部分深度处理工艺,因水源、管道等原因,部分城市水厂属问题水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