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做电解水能用铜丝做电极吗
不能,用铜丝电解水就会生成氢氧化铜
Cu
+
2H2O====Cu(OH)2
+
H2
❷ 用铜丝当导线电解食盐水,为什么会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铜呗。
❸ 电解水用铜丝做正电极为什么会生成白色絮状物 直接用铜丝电解自来水
电解水用铜丝做阳极吧
阳极反应式: Cu ----2e ====Cu2+
阴极反应式: 2H+ +2e===== H2
总反应式: Cu + 2H2O====Cu(OH)2 + H2
生成白色絮状物可能是Cu(OH)2
❹ 电解水时用正负极用铜线通电,加入氯化钠
氯化钠是性质非常稳定的盐,缘于钠是还原性特别强的金属,氯气是氧化性非常强的非金属,两者分别通过失、得电子相互结合,生成性质稳定的强酸强碱盐。结合成为盐的钠离子氧化性(即得电子能力)不及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氯离子的还原性(即失电子能力)不及由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因此,电解水时加入氯化钠,不仅不会阻碍水的电离,相反,因为强酸强碱盐在水中可电离出大量可以自由活动的离子,增强了溶液的导电性,将更有助于水的电离。
❺ 以铜丝为导线来电解水,水被电解后变成蓝色,这种水有什么作用
纯电解水是不可能变成蓝色的,由于水(纯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很难进行反应很慢,一天都收集不了一试管的氧气,一般就会在水里加入导电物质,使反应加快,你有可能假如了NaCl,这样就相当于电解少部分的NaCl溶液了,铜极出来的氯气就一部分氧化了铜,这样就产生了蓝色的CuCl溶液,但还没有完,由于电解NaCl溶液会产生NaOH溶液,由于复分解反应因此CUCl溶液就消失换成了CuOH那样像明矾净水那样的悬浮物,但两个氯才和一个铜结合,所以也有CuCl2,所以蓝色的水的主要成分可能是CuCl溶液和CUoh胶体,如果量少的话容易看成是溶液,所以说电解水一般拿碳棒做正负极,,一道小小简单的实验都会蕴含着不同方面的知识,这就是化学方面的魅力
❻ 电解水,铜线变色是怎么回事
铜被氧化了了。应该是在电的作用下,铜和水发生反应,变成氧化铜。
❼ 就是那个“电解水的反应”
将电池正负极接入两根碳棒,通入水中,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生成氧气的那支碳棒自然和氧气发生反应.(我曾经直接将铜线接入水中,结果氧化地更厉害,水都绿了,我想那就是铜绿吧!)
❽ 在家怎么电解水
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者储备大量的双氧水。电解水虽然是常见的工业内制氧手段,但不容太推荐自己在家里搞,因为同时产生的氢气比较危险,没憋死先被炸死就不划算了。
另外,无视制氧不制氧,题主说的这种情况下,最优解应该是直接储存压缩空气。气泵+钢气瓶即可,操作简单量又足
最好再搞个石墨做电极,要不阳极的铜会被氧化的铜出来,看起来不好看,可能看不到阳极的氧气泡,一节5号电池电解出来氢气并不多,危险系数并不高,
❾ 如何电解水
实验名称:电解水
实验类别:演示或学生实验
改进目的:通直流电分角水的实验对研究水的组成至关重要。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教科书化学48页所示简易装置水槽中需电解液量大,同时收集气体的试管放入或取出电解液时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为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特自制电解水实验器。
制作电解水实验器所需原材料:见附页图中所示。
电解水实验器的制作过程:
1.将上底半径为6厘米的圆台形的橡胶塞打上与注射器管和长颈漏斗管相匹配的三个孔。
2.将两只相同的注射器管和一个长颈漏斗管旋转插进橡胶塞的孔内,管的下沿不要超过塞子的下底面,以免装电解液时杯内留下气泡。
3.截取一小段带孔的伞骨子(镀铬不锈钢)将外附橡胶的细钢丝一端裸露部分穿入伞骨于孔内并夹紧,再将伞骨手插入已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管内的胶塞中心(此塞剪有几个孔),最后将制好的电极插入注射器管内,导线的另一端从漏斗管内穿出来,在导线上作好正负极的记号,与注射器管记号一一对应。
此步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电极既不能露出管底,又不能插入管内太深。电极露出管底则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插入管内太深则产生气体的速度慢。
②电解器内部的细钢丝除与电极接触部分能裸露外,其余部分不能裸露。
4.将与注射器管相匹配的注射针尖截断且夹扁密封,留下针帽。
5.将制好的塞子塞到与之匹配的茶杯口内,把针帽扭到注射器管的上端。
操作步骤及现象:
1.扭下针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向漏斗内倒入5%至10%纯净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当电解液升到注射器管内后,加液体的速度放慢,待三个管的注段达到顶点不再改变时,将针帽扭上(不要扭得太紧)。
3,通直流电源12伏至6伏,电解液浓度小则电压调大,电解液浓度大则电压调小。不到半分钟,负极(阴极)产生5毫升气体,正极(阳极)产生约2.5毫升气体。
4.切断电源,点燃木条,扭下与负极相连的针帽,迅速在管尖处点火,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氢气。
5.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再通电源,扭下与正极相边的针帽,迅速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尖处,木条复燃——氧气。
改进后的效果:
自制电解水实验器所需的原材料易得,制作不难。实验操作安全方便,便于观察。电解的速度快,所得氢气和氧气体积很接近2∶1;检验生成气体的现象十分明显。实验所需电解液的量不多,同时可避免手被溶液沾污而受腐蚀。实验器可长久使用,必须时更换电极也十分方便。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
附:自制电解水实验器平面图。
如图所示:
1.直径为6厘米圆台形橡胶塞。
2.口径为6厘米的透明玻璃杯。
3.5毫升或10毫升注射器玻璃管。
4.长颈漏斗。
5.电极(镀铬不锈钢——带孔一小节伞骨子)。
6.外绝级导电线(细钢丝)。
7.与注射器管相配套的针帽(针尖切断且夹扁密封)。
8.带孔小胶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