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锚杆施工应符合哪些要求
1.锚杆钻孔水平方向孔距在垂直方向误差不宜大于100mm,偏斜度不应大于3%; 2.注浆管宜与锚杆杆体绑扎在一起,一次注浆管距孔底宜为100~200mm,二次注浆管的出浆孔应进行可灌密封处理; 3.浆体应按设计配制,一次灌浆宜选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38~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0.45~0.5的水泥浆,二次高压注浆宜使用水灰比0.45~0.55的水泥浆; 4.二次高压注浆压力宜控制在2.5~5.0MPa之间,注浆时间可根据注浆工艺试验确定或一次注浆锚固体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 5.锚杆的张拉与施加预应力(锁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2)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 3)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4)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㈡ 锚杆锚索注浆
注浆是锚杆锚索施工的重要工序。注浆的作用是:形成锚固段;将拉杆锚固在岩土层中,防止钢拉杆的腐蚀;充填岩层的裂隙及土层的孔隙。
(一)注浆要求
1.制浆设备
应采用高速搅拌机,以提高浆液的均匀性,增加其流动度和可灌性。灌浆泵的排浆量应能满足锚索孔道的灌浆强度的需要,压力稳定,其允许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设计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于灌浆压力的20%。灌浆泵配套的压力表须经校验合格,其量程应与设计最大灌浆压力相适应。输浆管宜采用耐压橡胶管或耐压PE管,其管径应满足灌浆强度的要求。
2.注浆材料
锚杆灌浆一般使用水泥砂浆,并要求砂浆的强度不小于30000kN/m2。小孔径锚杆在必要时才使用纯水泥浆。
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其强度不应低于42.5MPa;必须具有防止水和土侵蚀的化学稳定性,为了防止对钢制拉杆的腐蚀,氯盐的总含量不应超过0.10%(永久锚杆)和0.15%(临时锚杆):不宜采用干缩性大的火山灰水泥和泌水性高的矿渣水泥。
拌合水也应符合要求,硫酸盐含量超过0.1%,氯盐含量超过0.05%,并且含有糖分或有悬浮物有机质的水是不适用的。一般情况下,凡适合于饮用的水均可作为拌合水。
砂一般选用中砂,在拌料前要过筛,以免较粗的砂粒混入。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中云母、有机物、硫化物和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不得大于1%。
水灰比对水泥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过量的水会使拌合料发生泌水并降低其强度,同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收缩,结果将降低硬化砂浆的耐久性。经验表明,同定锚杆所用的砂浆的最适宜的水灰比为0.4~0.5,灰砂比为1∶1或1∶0.5(质量比)。
为了增加砂浆的流动度,降低硬化后的收缩,提高强度,可在砂浆中加入非引气型外加剂。但应注意,外加剂不能对拉杆材料有腐蚀作用。
3.砂浆的配制
砂浆的配制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岩石锚杆砂浆结石体的设计强度,不应低于30MPa;土层锚杆不应低于20MPa。为了使砂浆在注浆管路中顺利流动,对于一次注浆的浆液,宜选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38~0.45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为0.40~0.45的纯水泥浆;而对于二次高压注浆的浆液一般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水泥宜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必要时可使用抗硫酸盐水泥;砂子一般选用粒径小于2mm的中细砂,其含泥量小于3%,所含的云母、有机质、硫化物等有害杂质,亦应小于1%(以砂子的质量计);不得使用污水及pH值小于4.0的酸性水搅拌浆液。
为了提高水泥浆的早期强度,可往砂浆中加入食盐(加量为水泥质量的0.3%)和三乙醇胺(水泥质量的0.03%)等外加剂。除进行二次劈裂灌浆和在锚杆自由段充填砂浆外,一般不宜往砂浆中填入膨胀剂。
(二)水泥砂浆灌注方法
注浆方法有一次注浆法和二次注浆法两种。我国一般采用一次注浆法。
1.一次注浆法
即利用注浆泵通过注浆管将砂浆泵入锚孔,待浆液流出孔口时,封闭孔口,再以较高压力进行补灌,稳压数分钟,灌浆即告结束。注浆管一般用φ30mm左右的钢管或胶管做成,一端与压浆泵连接,另一端与锚杆拉杆同时送入孔内,管端距孔底应预留0.5m左右的空隙。注浆管如采用胶管,使用时应用清水洗净内外管,开动注浆泵将搅拌好的砂浆注入钻孔底部,自孔底向外灌注。
随着砂浆的泵入,应逐步将注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这样灌注可将孔内的水和空气挤出孔外,以保证注浆质量。
2.二次注浆法
二次注浆法是把锚杆的锚固段与非锚固段分两次进行灌注。先灌注锚固段,在灌注的水泥砂浆具有一定强度后,对锚固段进行张拉,然后再灌注非锚固段。因此,国外有些国家称二次注浆法为预应力注浆法。二次注浆法可使锚固段与非锚固段界限分明,还便于在锚固段用质量好的水泥砂浆进行压力注浆,而在非锚固段可用一般水泥砂浆不加压力进行灌注。
目前最有效的对锚杆锚固段实现高压灌浆的方法就是采用带套环的管子,这些套环管的直径不小于36mm,其侧向小孔用橡胶圈覆盖。将钢制注浆枪插入套环管内,然后用密封圈把所要求注浆的位置封住。当完成对密封圈限定段的注浆处理并用水冲洗套环管后,再移至下一个侧向孔处注浆。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在第一次注满整个锚固段后,借助自由段与锚固段交界处的密封袋,可以两次或多次高压注浆,直至达到所要求的承载力为止。
注浆压力影响锚杆的承载能力,因为锚杆的承载力与锚固体外围土层的抗剪强度直接有关,注浆压力愈高,孔壁周边土压应力σ值愈大,锚固体与周边土结合得愈紧密,c值也随之提高,结果,锚杆承载力值显著增大。如果注浆压力很低或无压力灌浆,锚固体与外围土层抗剪强度c则取决于原状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土层的静压力。
注浆时要注意,对于靠近地面的土层锚杆,注浆时如压力过大,可能引起地表面膨胀隆起,或者影响附近原有的地下构筑物和管道的使用。在确定注浆压力时,每米厚度的注浆压力可按2.2MPa来考虑。
常用的注浆泵类型与性能参数如表5-1所示。
表5-1 常用注浆泵类型及性能参数
锚杆锚索注浆作业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1)水泥、砂、水等材料按配合比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一般需经过滤网再进入压浆泵,以防止杂物堵塞泵及管路;灌注的浆液要取样做室内抗压试验,以复核其强度指标。
2)浆液应随搅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注浆作业开始时,应先用水或稀水泥浆循环注浆系统1~2min,以确保注浆时浆液畅通。
3)对于常压(或一次)注浆,当浆液硬化后,若发现浆液没有充满锚孔时,应进行补充注浆。
4)岩石锚杆注浆,不宜选择高压的方法,因岩石锚杆很容易获得所需的承载力,除非在风化强裂或节理裂隙发育岩层,要提高灌浆压力。
5)注浆作业若按次序(跳隔一根锚杆)连续进行,可提高注浆效率。同一批锚杆注浆结束后,要清洗地面循环系统。
普通砂浆锚杆灌浆后要养护7~8d。砂浆的抗压强度大于15MPa(相当于设计值的70%~80%)时,方可进行张拉;如用早强砂浆(由硫铝酸盐早强水泥、细砂、TZ或TZS型早强剂等配制的浆液)灌注的锚杆,灌浆后2~4h就具有50kN以上的锚固力,张拉时间可根据早强砂浆的凝固强度确定。
㈢ 注浆锚杆的注浆锚杆质量控制及检验
1、锚杆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杆孔的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2)锚杆孔的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的250px。
3)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375px。
4)锚杆插入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
2、锚杆孔的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垫板应与基面密贴,锚杆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锈蚀。
3、质量控制
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让操作者了解注意施作程序及标准。
开工前必须认真进行交底。
必须绘制锚杆布置图,严格控制其位置。
控制砂浆的水灰比。
控制注浆压力和进浆量。
㈣ 设计规定锚杆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液M30,每组试块不少6个。请问试块的规格的规格尺寸是多少出自哪个规范
①每拌制复100盘且不超过制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③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④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⑤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㈤ 边坡支护工程,锚杆的灌浆施工应符合哪些规定
施工所用的锚杆,水泥,砂子,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锚杆的施工工艺流程:锚杆孔布位-钻孔-清孔-安装锚杆-注浆-安装垫板和紧固螺帽。
注意:1、锚杆孔的位置和孔深要符合设计要求。2、打孔后要清理孔内的积水、积粉和岩渣。3、锚杆内灌浆应饱满密实。4、锚杆安装后不得随意敲击
㈥ 工程施工技术普通水泥砂浆锚杆灌浆作业遵守哪些规定
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5—10cm处,随水泥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锚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若孔口无砂浆流出,应将杆体拔出重新注浆。
㈦ 锚杆支护临时支护应符合什么规定
锚杆支护的临时支护应符合:
(1)严禁在空顶下作业,必须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临时支护;
(2)优先选用具有一定初撑力的临时支护装置和先进可靠的临时支护方法。
(3)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要求等应在掘进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
锚杆支护是指,在边坡、岩土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
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具有成本低、支护效果好、操作简便、使用灵活、占用施工净空少等优点。
㈧ 锚杆的灌浆应符合哪些要求
锚杆施工应符合要求: ①锚杆钻孔误差不宜大于100mm,偏斜度不应大于3%. ②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③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宜采用跳跃张拉;
㈨ 锚杆规范标准
法律分析: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灌浆体宜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0MPa。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灌浆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40MPa;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每隔1.5~2.0 m应设置隔离架。永久性的拉力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宜外套波纹管,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 mm。临时性锚杆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 mm;
法律依据:《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关于预应力锚杆防护要求:
1、预应力锚杆的锚固段灌浆体宜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0MPa。压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灌浆体抗压强度不宜低于40MPa;
2、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每隔1.5~2.0 m应设置隔离架。永久性的拉力型或拉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段内的预应力筋宜外套波纹管,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 mm。临时性锚杆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 mm;
3、自由段内预应力筋宜采用带塑料套管的双重防腐,套管与孔壁间应灌满水泥砂浆或水泥净浆;
4、预应力锚杆体内的绑扎材料不宜采用镀锌材料;
5、灌浆料可采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也可采用灰砂比为1∶1,水灰比为0.45~0.50的水泥砂浆;
6、当采用自由段带套管的预应力筋时,宜在锚固段长度和自由段长度内采取同步灌浆;
7、当采用自由段无套管的预应力筋时,应进行两次灌浆。第一次灌浆时,必须保证锚固段长度内灌满,但浆液不得流入自由段。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应对自由段进行第二次灌浆;
8、永久性预应力锚杆应采用封孔灌浆,应用浆体灌满自由段长度顶部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