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软水的ph是多少
软水
软水(soft water),只含少量可溶性钙盐和镁盐的天然水,或是经过软化处理的硬水。天然软水一般指江水、河水、湖(淡水湖)水。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0~50 毫克/升后得到的软化水。虽然煮沸就可以将暂时硬水变为软水,但在工业上若采用此法来处理大量用水,则是极不经济的。
软化水的方法有:①石灰 -苏打法 。先测定水的硬度,然后加入定量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便沉淀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2Ca(OH)2 Mg(OH)2↓+2CaCO3↓+2H2O
CaSO4+Na2CO3CaCO3↓+Na2SO4
②磷酸盐软水法。对于锅炉用水,可以加入亚磷酸钠(NaPO3)作为软水剂,它与钙、镁离子形成络合物,在水煮沸时钙、镁不会以沉淀形式析出,从而不会形成水垢。此法不适合于饮用水的软化。
③离子交换法。沸石和离子交换剂虽然都不溶于水,但其中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可与硬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交换反应,使钙、镁离子被沸石、人造沸石、离子交换剂吸附而被除去。长期使用后失效的沸石和离子交换剂可以通过再生而重复使用,故此法是既经济又先进的软水法。
PH应该是7.4
⑵ 软化水在蒸发过程中PH值会不会升高,为什么
不会吧,如果水里面没有杂质的话,水始终是呈中性,ph=7
⑶ 什么样的软水树脂对水族箱里的ph值和硬度降下来的快
1、常规的软水树脂,只要没饱和都能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
2、软水树脂只起到降低水质硬度的作用,并不直接改变pH值。
3、pH值及硬度的下降并非越快越好,剧烈的波动是有害的。
⑷ 纯水机出来的水ph会降吗
会,抄RO膜只能过滤水中的离子,气体袭则能通过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通过RO膜进入纯水里
CO2+H2O→H2CO3,行成不稳定碳酸,碳酸又可以分解
H2CO3→H++HCO3- 氢根和碳酸氢根,所以正常的纯水肯定是显酸性的
约在5.5~6.5之间
⑸ 软化水在气化时PH值会发生变化吗
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水里面没有杂质的话,水始终是呈中性
⑹ 软水器能降下pH值吗
软水器只能降低水的总硬度,PH不会有变化…。一杰水质
⑺ 正常软水的PH值是多少
正常软化水PH值范围复是制:5.5-7.5。
我们通常把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用“硬度”这个指标来表示。硬度1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有10毫克氧化钙。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水,高于17度的称为硬水,介于8~17度之间的称为中度硬水。雨、雪水都是软水,泉水、深井水、海水、江、河、湖水都是硬水。
经软化处理的硬水指钙盐和镁盐含量降为 1.0~50 毫克/升后得到的软化水。虽然煮沸就可以将暂时硬水变为软水,但在工业上若采用此法来处理大量用水,则是极不经济的。
(7)软水pH值会下降吗扩展阅读:
软水优势
软水沏茶,具有泉水的口感,较之自来水感觉更佳更好;
软水沐浴、梳洗使您头发光滑,皮肤细腻;
软水洗衣,节省各种洗涤剂50%~80%;
软水降低衣物的磨损,使衣物洗后松软,色泽保持更长久;
软水减少热水器维修维护;
软水降低管道的维修维护;
软水减少洁具污垢的产生。
⑻ 如何降pH值
可以往土壤中施入一些硫磺。随着土壤施硫量的增加,土壤ph值并不是呈梯度下降专的,近中性的土壤中加入属1kg/m3的硫磺粉时,土壤ph值约下降2个ph单位,而加入2kg/m3的硫磺粉时ph约下降2.7-3个单位。施入硫粉时要在定植前一年结合整地进行。将硫粉按所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地中,深翻后混匀。施硫粉要全园施用,不要只施在定植带上。除了用硫粉调节土壤ph值外,土壤中掺入酸性草炭也可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如果草炭与硫粉混合使用效果则更佳。也可以用一些尿酸,等酸性肥。
⑼ 怎么降低和稳定PH值
怎么降低和稳定PH值
酸跌一直是让很多鱼友头痛的一件事情。由于南方城市的水质软,pH缓冲能力弱,所以很多人都会面临到酸跌的问题。在“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里我们已经讲到酸跌会引起酸中毒,对鱼的危害非常大。大多数嗜酸鱼比如龙鱼、七彩神仙等应饲养在pH大于5.5的水体中,如果pH酸跌至5.5以下,就应该采取必要的治理手段来防止酸中毒的发生。
一、pH调整的基本方法
pH调整的基本方法包括:缓释法、软水法、生物法三种方法。
1、缓释法:通过向水里添加能够缓慢释放酸碱的物质而起到pH调节作用的方法叫做缓释法。
缓释法使用最广泛,经常使用的缓释性物质包括:珊瑚沙、火山石、榄仁叶、沉木、黑水等。缓释法对于微碱或酸跌的水非常有效,可以单独使用;对于硬碱水效果较差,应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2、软水法:用软化水来多次置换鱼缸里的水的方法叫做软水法。软水法使用面较窄,一般只针对高pH值的硬碱水。经过一段时间的置换,鱼缸水的硬度会下降,缓冲能力会降低,就会产生自然酸降,这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
3、生物法:通过调控各种生物的数量来影响生物降解的产酸量,这种调节pH的方法叫做生物法。有机物被逐级分解的过程叫做降解,在鱼缸里生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矿物盐、水和二氧化碳,因为有了二氧化碳和矿物盐(主要是硝酸盐)的存在,水才会酸化。生物法常用手段包括:增加或减少鱼的数量、喂食量、滤材数量以及清洗或者更换新滤材等等。通过这些手段来达到增加或减少硝化菌的数量,调控产酸量的目的。
二、酸跌水的治理思路
酸跌水的成因是水质软pH缓冲能力差,这种水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鱼的饲养密度越大生物降解产酸越多,水的酸跌越严重。所以很多人在治理酸跌的时候首选的方法是生物法,即通过减少鱼的数量、少喂、少用滤材等手段来达到少产酸的目的。对此我是持反对意见的,先来说一下我对生物法在治理酸跌时的看法:
我认为在治理酸跌时生物法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可用可不用。因为酸跌的原因不在于你养鱼的多少,我广东茂名的鱼友,1米的鱼缸只养了一条罗汉鱼,他的水都会酸跌到5.2。总不能再要求他减鱼、少喂、少用滤材吧,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养鱼还有什么乐趣呢?总不能因怕酸跌而因噎废食吧!
对生物法调节pH值的认识很多人存在误区,这些误区主要是夸大了生物法的作用,甚至把生物法做为调节pH值的首选方法。能读懂“深度解析pH值-原理篇”的朋友一定会理解:水pH的缓冲能力是所有pH问题的主因,而生物降解只是外因。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所以调整水的缓冲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只要提高了水的缓冲能力,生物降解对pH值的影响就会变的很小。如果一味的强调靠生物法去解决pH问题,就变成“本末倒置”了。所以在治理酸跌时我很少指导鱼友用生物法,只有一种情况下例外。
只有在养殖密度超标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生物法。合理的养殖密度是养好鱼的一个基本条件,怎么才算“合理”,很多前辈总结出了一个公式:“1升水养一厘米的鱼”。一个100升水鱼缸可以养10条10厘米以下长度的鱼,保持这个密度就不为过。我认为在这个基础上还应该根据水质来判断,只要水不混浊、无毒素指标、鱼的表现正常,就说明过滤系统能够支持现有的养殖密度,这个养殖密度就是合理的。所以只要是在合理养殖密度下产生的酸跌,我们都不应该用生物法去解决,因为这是一个“笨”方法。
聪明的方法是用缓释法来控制酸跌。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玩海水的思路来解决酸跌问题,海水鱼缸为什么不酸跌呢?原因很简单:海水是硬水,海缸里有大量的碱性底沙和碱性滤材来支持pH值,如果我们也按照这个思路在鱼缸过滤系统里添加可以缓慢释放钙质的碱性滤材,则完全可以提高水的硬度、提高pH的缓冲能力,而且还不用顾忌养鱼数量的多少,何乐而不为呢。
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珊瑚沙,这是珊瑚沙的图片:
珊瑚沙:为珊瑚或贝壳碎片构成,本身具有弱碱性是一种碱性滤材,具持续释放碳酸钙的特性,可以释放出钙离子、镁离子来提高水的硬度,珊瑚沙含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作为生物滤材来大量培养硝化细菌。珊瑚沙颗粒大小不等,规格多种多样。
⑽ 求助:PH值与硬水和软水的关系
下午好,「硬水」是水溶液样品中微溶性悬浮颗粒大量存在的一种俗称,表现为TDS值非回常高,电导率很大,一般答硬水中多为碳酸盐颗粒居多,它们都属于弱酸强碱盐,其PH值多为弱碱性。「软水」则是去除了金属离子和微溶性碳酸盐水垢之后的较纯净水质,它的TDS比较低,对于洗涤衣物中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适应性——它们二者高低是相对而言的,一般来说,硬水的PH值偏高(TDS总碳酸盐沉积物值很高),软水的PH值偏高(使用磷酸盐螯合时)、中性(物理RO膜硬性过滤时)和弱酸性(锅炉水处理,使用HEDP、TMPDA等弱酸性水处理助剂协同除垢时)都有可能,常见是偏中性居多,请酌情参考。这是静置一段时间后的水样区别,左边为软水,右边为硬水,可见硬水有明显的碳酸盐水垢形成在杯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