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入纯水,溶液摩尔电导率如何变化
变大,稀释后离子不受反离子影响。
㈡ 20摄氏度时无限稀释的BaSO4的摩尔电导率
无穷大,因为无线稀释,mol无限小
但是水溶液电导率和纯净水相当
所以无穷大
㈢ 钡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多少
7.1 用铂电极电解溶液。通过的电流为20 A,经过15 min后,问:(1)在阴极上能析出多少质量的?(2) 在的27 ØC,100 kPa下的?
解:电极反应为
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因此:
7.2 在电路中串联着两个电量计,一为氢电量计,另一为银电量计。当电路中通电1 h后,在氢电量计中收集到19 ØC、99.19 kPa的;在银电量计中沉积。用两个电量计的数据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多少。
解:两个电量计的阴极反应分别为
电量计中电极反应的反应进度为
对银电量计
对氢电量计
7.3 用银电极电解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测知在阴极上析出的,并知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减少了。求溶液中的和。
解:解该类问题主要依据电极区的物料守恒(溶液是电中性的)。显然阴极区溶液中的总量的改变等于阴极析出银的量与从阳极迁移来的银的量之差:
7.4 用银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阳极溶解下来的银与溶液中的反应生成,其反应可表示为
总反应为
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沉积了,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先计算是方便的。注意到电解前后阳极区中水的量不变,量的改变为
该量由两部分组成(1)与阳极溶解的生成,(2)从阴极迁移到阳极
7.5 用铜电极电解水溶液。电解前每溶液中含。通电一定时间后,测得银电量计中析出,并测知阳极区溶液重,其中含。试计算溶液中的和。
解:同7.4。电解前后量的改变
从铜电极溶解的的量为
从阳极区迁移出去的的量为
因此,
7.6 在一个细管中,于的溶液的上面放入的溶液,使它们之间有一个明显的界面。令的电流直上而下通过该管,界面不断向下移动,并且一直是很清晰的。以后,界面在管内向下移动的距离相当于的溶液在管中所占的长度。计算在实验温度25 ØC下,溶液中的和。
解:此为用界面移动法测量离子迁移数
7.7 已知25 Ø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ØC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质量浓度为的溶液,测得电阻为。计算(1)电导池系数;(2)溶液的电导率;(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解:(1)电导池系数为
(2)溶液的电导率
(3)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7.8 已知25 Ø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一电导池中充以此溶液,在25 ØC时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同样体积的浓度分别为,,和的溶液,测出其电阻分别为,,和。试用外推法求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
解:的摩尔电导率为
造表如下
作图如下
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根据Kohlrausch方程拟和得到
7.9 已知25 ØC时,。试计算及。
解:离子的无限稀释电导率和电迁移数有以下关系
7.10 已知25 ØC时溶液的电导率为。计算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所需离子摩尔电导率的数据见表7.3.2。
解:的解离反应为
查表知
因此,
7.11 25 ØC时将电导率为的溶液装入一电导池中,测得其电阻为。在同一电导池中装入的溶液,测得电阻为。利用表7.3.2中的数据计算的解离度及解离常熟。
解:查表知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因此,
7.12 已知25 ØC时水的离子积,、和的分别等于,和。求25 ØC时纯水的电导率。
解: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纯水的电导率
7.13 已知25 ØC时的溶度积。利用表7.3.2中的数据计算25 ØC时用绝对纯的水配制的饱和水溶液的电导率,计算时要考虑水的电导率(参见题7.12)。
解:查表知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饱和水溶液中的浓度为
因此,
7.14 已知25 ØC时某碳酸水溶液的电导率为,配制此溶液的水的电导率为。假定只考虑的一级电离,且已知其解离常数,又25 ØC无限稀释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试计算此碳酸溶液的浓度。
解:由于只考虑一级电离,此处碳酸可看作一元酸,因此,
7.15 试计算下列各溶液的离子强度:(1) ;(2) ;(3) 。
解:根据离子强度的定义
7.16 应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25 ØC时溶液中、和。
解:离子强度
7.17 应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计算25 ØC时下列各溶液中的:(1);(2) 。
解:根据Debye-Hückel极限公式
,25 ØC水溶液中
7.18 25 ØC时碘酸钡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假定可以应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试计算该盐在中溶液中的溶解度。
解:先利用25 ØC时碘酸钡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求该温度下其溶度积。 由于是稀溶液可近似看作,因此,离子强度为
设在中溶液中的溶解度为,则
整理得到
采用迭代法求解该方程得
所以在中溶液中的溶解度为
7.19 电池在25 ØC时电动势为,电动势的温度系数为。(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 ØC时该反应的,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解:电池反应为
该反应的各热力学函数变化为
7.20 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
(1)写出电池反应;(2)计算25 ØC时该反应的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该反应过程的。
解:(1)电池反应为
(2)25 ØC时
因此,
7.21 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已知25 ØC时,此电池反应的,各物质的规定熵分别为:;;;
。试计算25 ØC时电池的电动势及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解:该电池反应的各热力学函数变化为
因此,
7.22 在电池中,进行如下两个电池反应:
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两个电池反应的。
解:电池的电动势与电池反应的计量式无关,因此
7.23 氨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其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分别为
试利用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计算该电池在25 ØC时的标准电动势。
解:查表知各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Gibbs函数为
0
电池反应的标准摩尔Gibbs函数为
7.24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并写出以活度表示的电动势公式。
解:(1)
(2)
7.25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 ØC时各电池的电动势及各电池反应的摩尔Gibbs函数变,并指明各电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1)
,反应可自发进行。
(2)
,反应可自发进行。
7.26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 ØC时各电池的电动势、各电池反应的摩尔Gibbs函数变及标准平衡常数,并指明的电池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解:(1)电池反应
根据Nernst方程
(2)电池反应
(3)电池反应
7.27 写出下列各电池的电池反应和电动势的计算式。
解:该电池为浓差电池,其电池反应为
因此,
7.28 写出下列电池的电池反应。计算 25 ºC 时的电动势,并指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X表示卤素)。
解:该电池为浓差电池(电解质溶液),电池反应为
根据Nernst方程,
由于,该电池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7.29 应用表7.4.1的数据计算下列电池在25 ØC时的电动势。
解:该电池为浓差电池,电池反应为
查表知,
7.30 电池在25 ØC时电动势为,试计算HCl溶液中HCl 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
解:该电池的电池反应为
根据Nernst方程
7.31 浓差电池,其中,已知在两液体接界处Cd2+离子的迁移数的平均值为。
1.写出电池反应;
2.计算25 ºC 时液体接界电势E(液界)及电池电动势E。
解:电池反应
由7.7.6式
电池电动势
7.32 为了确定亚汞离子在水溶液中是以Hg+ 还是以形式存在,涉及了如下电池
测得在18 ºC 时的E = 29 mV,求亚汞离子的形式。
解:设硝酸亚汞的存在形式为,则电池反应为
电池电动势为
作为估算,可以取,
。
所以硝酸亚汞的存在形式为。
7.33 与生成配离子,其通式可表示为,其中为正整数。为了研究在约的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配离子的形式,在16 ØC时对如下两电池测得
求配离子的形式,设溶液中主要形成一种配离子。
解:(略)
7.34 电池在25 ØC时测得电池电动势,试计算待测溶液的pH。
解:电极及电池反应为
查表知(表7.8.1),在所给条件下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则:
7.35 电池在25 ºC,当某溶液为pH = 3.98的缓冲溶液时,测得电池的电动势;当某溶液换成待测 pH的溶液时,测得电池的电动势。试计算待测溶液的 pH。
解:电池反应
根据Nernst方程,电池电动势为
设在两种情况下H2O的活度相同,则
7.36 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25 ºC时电池反应的
解:(1)
(2)
(3)
7.37 (1)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反应在25 ºC时的平衡常
数。
(2)将适量的银粉加入到浓度为的溶液中,计算平衡时Ag+的浓度(假设各离子的活度因子均等于1)。
解:(1)设计电池
(2)设平衡时Fe2+的浓度为x,则
因此,,解此二次方程得到。
7.38 (1)试利用水的摩尔生成Gibbs函数计算在25 ºC于氢-氧燃料电池中进行下列反
应时电池的电动势。
(2)应用表7.7.1的数据计算上述电池的电动势。
(3)已知,计算25 ºC时上述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解:(1)查表知,因此,
(2)设计电池
(3)
7.39 已知25 ºC时,。试计算应25 ºC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解:上述各电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
显然,,因此,
7.40 已知25 ºC时AgBr的溶度积,,。试计算25 ºC时
(1)银-溴化银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2)的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
解:(1)设计电池,电池反应为
根据Nernst方程
沉淀反应平衡时,所以
(2)设计电池,电池反应为
该反应为的生成反应,
7.41 25 ºC时用铂电极电解的。
(1)计算理论分解电压;
(2)若两电极面积均为,电解液电阻为,和的超电势与电流密度的关系分别为
问当通过的电流为1 mA时,外加电压为若干。
解:(1)电解溶液将形成电池,该电池的电动势1.229 V即为的理论分解电压。
(2)计算得到和的超电势分别为
电解质溶液电压降:10-3 x 100 = 0.1 V
因此外加电压为:
㈣ 15℃醋酸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是多少
醋酸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氢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醋酸根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349.82+40.9)×10^4
S·m^2.mol^-1
=3.907×10^6
S·m^2.mol^-1
㈤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多少
........抱歉,我看错了问题,该物质的极限摩尔导电率网上找不到数据,自有实验的步骤。
不过,你可以通过找找类似的物质看看,毕竟很多物质的电离能力相似。
我帮不了你了,不过网上难找的答案在网络也很难找到满意回答,或者在专业的网站有类似的信息吧,祝你好运。
㈥ 氟离子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是多少,最好给个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表~~~谢
5.54*10^-3 S*m^2/mol
表太长了很难弄啊。你还要哪个数据啊
㈦ 无限稀释溶液摩尔电导率与电导率换算关系
无限稀释溶来液摩尔电导率为73.4*10-4,摩源尔电导率把含有1mol电解质的溶液置于相距为单位距离的电导池的两个平行电极之间,这时所具有的电导。
引入摩尔电导率的概念是很有用的,因为一般电解质的电导率在不太浓的情况下都随着浓度的增高而变大,因为导电粒子数增加了。
为了便于对不同类型的电解质进行导电能力的比较,人们常选用摩尔电导率,因为这时不但电解质有相同的量(都含有1mol的电解质),而且电极间距离也都是单位距离。当然,在比较时所选取的电解质基本粒子的荷电荷量应相同。
当浓度降低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必定升高。但不同的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浓度降低而升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若在同一浓度区间内比较各种摩尔电导率值的变化,例如就NaCl,H2SO4,CuSO4互相比较,就会发现,当浓度降低时,各个摩尔电导率值的变化程度不同。
CuSO4变化最大,H2SO4次之,而NaCl变化最小,这是因为2-2价型盐类离子之间的吸引力较大,当浓度改变时,对静电引力的影响较大,所以摩尔电导率值的变化也较大。
㈧ 醋酸溶液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是多少
醋酸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氢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醋酸根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349.82+40.9)×10^4
S·m^2.mol^-1=3.907×10^6S·m^2.mol^-1
由于对不同的电解质均取1mol,但所取溶液的体积Vm将随浓度而改变。设c是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m-3),则含1mol电解质的溶液的体积Vm应等于1/c。
(8)纯水的摩尔电导率和无限稀释扩展阅读:
当浓度降低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必定升高。但不同的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浓度降低而升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
当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接近为一定值,而弱电解质的值仍在继续变化。
强电解质通常当浓度在0.001mol·dm-3以下时,Λm与√c之间呈线性关系Λm与浓度c,其中β在一定温度下,对于一定的电解质和溶剂而言是一个常数。Λm(∞)为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又称为极限摩尔电导率。
㈨ 为什么摩尔电导率与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比即为弱电解质的解离度
弱电解质电离受浓度影响,在低浓度单位,摩尔电导率基本上与浓度成一直线
㈩ 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存在吗是多少
水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就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之和,可查表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