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装饰材料石膏的特点什么有什么性质和应用
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凝结硬化快
建筑石膏加水拌合后10min内便失去塑性而初凝,30min内即终凝硬化,并产生强度。由于初凝时间短不便施工操作,使用时一般均加入缓凝剂以延长凝结时间。常用的缓凝剂有:经石灰处理的动物胶(掺量0.1%~0.2%)、亚硫酸酒精废液(掺量1%)、硼砂、柠檬酸、聚乙烯醇等等。掺缓凝剂后,石膏制品的强度将有所降低。
(二)强度较高
建筑石膏的强度发展快,一般7h即可达最大值。抗压强度约为8~12MPa。
(三)体积微膨胀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的体积微膨胀特性,使得石膏制品表面光滑、体形饱满、无收缩裂纹,特别适用于刷面和制作建筑装饰制品。
(四)色白可加彩色
建筑石膏颜色洁白。杂质含量越少,颜色越白。可加入各种颜料调制成彩色石膏制品,且保色性好。
(五)保温性能好
由于石膏制品生产时往往加入过量的水,蒸发后形成大量的内部毛细孔,孔隙率达50%~60%,表观密度小(800~1000kg/m3),导热系数小,故具有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常用作保温材料,并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
(六)耐水性差但具有一定的调湿功能
建筑石膏制品的软化系数只有0.2~0.3,不耐水。但由于毛细孔隙较多,比表面积大,当空气过于潮湿时能吸收水分;而当空气过于干燥时则能释放出水分,从而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提高石膏耐水性的主要措施有掺加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或者掺加防水剂、表面防水处理等。
(七)防火性好
建筑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小,传热慢,比热又大,更重要的是二水石膏遇火脱水,产生的水蒸汽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起到防火作用。但脱水后制品强度要下降。
B. 石膏软化系数怎么测定,具体步骤如何
先测定在水饱和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再测定在干燥状态下的无侧限抗压专强属度,软化系数K=f/F。
软化系数是表示岩石吸水前后机械强度变化的物理量。指岩石饱含水后的极限抗压强度(一般指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干燥时的极限抗压强度(单轴抗压强度)之比,是评价天然建筑石材耐水性的一项重要参数,反映了岩石或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一般将KR>0.75认为软化性弱,工程性质较好。软化系数的大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严重受水浸蚀或处于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物,应选择高软化系数的建筑石材,经常处于干燥环境中的建筑物,可不考虑石材的软化系数。当岩石软化系数等于或小于0.75时,应定为软化岩石。
C. 大工16春《建筑材料》在线作业1怎么做,点不起选择题
大工16春《建筑材料》在线作业1的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A2、B3、A4、B5、B
1. 由黏土质含量小于8%的原料经煅烧而得到的石灰是水硬性石灰。
A. 错误
B. 正确
2. 渗透系数越小的材料,其抗渗性能越好。
A. 错误
B. 正确
3. 建筑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小,传热快。
A. 错误
B. 正确
4. 石膏水化是指半水石膏加水后生成二水石膏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5. 孔结构是影响材料抗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6. 根据煅烧温度的不同,石膏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欠火石膏和过火石膏两种废料。
A. 错误
B. 正确
7. 建筑材料的耐水性通常用软化系数表示。
A. 错误
B. 正确
8. 石灰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9. 混凝土属于脆性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10. 气硬性胶凝材料不仅适用于地上干燥的环境,同时也适用于潮湿环境中。
A. 错误
B. 正确
11. 材料的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A. 错误
B. 正确
12. 建筑石膏制品的孔隙率较小,强度较低。
A. 错误
B. 正确
13. 石膏的导热系数较其他常用的建筑材料高,因此使用石膏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
A. 错误
B. 正确
D. 建筑石膏有什么特性特性
我从网络里面查到的!
建筑石膏
生产石膏的原料主要为含硫酸钙的天然石膏(又称生石膏)或含硫酸钙的化工副产品和磷石膏、氟石膏、硼石膏等废渣,其化学式为CaSO4.2H2O,也称二水石膏。将天然二水石膏在不同的温度下煅烧可得到不同的石膏品种。如将天然二水石膏在107~1700c的干燥条件下加热可得建筑石膏。
将建筑石膏加水后,它首先溶解于水,然后生成二水石膏析出。随着水化的不断进行,生成的二水石膏胶体微粒不断增多,这些微粒比原先更加细小,比表面积很大,吸附着很多的水分;同时浆体中的自由水分由于水化和蒸发而不断减少,浆体的稠度不断增加,胶体微粒间的黏结逐步增强,颗粒间产生摩擦力和黏结力,使浆体逐渐失去可塑性,即浆体逐渐产生凝结。继续水化,胶体转变成晶体。晶体颗粒逐渐长大,使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产生强度,即浆体产生了硬化。这一过程不断进行,直至浆体完全干燥,强度不在增加,此时浆体已硬化人造成石材。
建筑石膏的主要性能
(1)凝结硬化快。建筑石膏在加水拌合后,浆体在几分钟内便开始失去可塑性,30min内完全失去可塑性而产生强度。
(2)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石膏浆体在凝结硬化初期会产生微膨胀。这一性质石膏制品的表面光滑、细腻、尺寸精确、形体饱满、装饰性好。
(3)孔隙率大。建筑石膏在拌合时,为使浆体具有施工要求的可塑性,需加入石膏用量60%~的用水量,而建筑石膏水化的理论需水量为18.6%,所以大量的自由水在蒸发时,在建筑石膏制品内部形成大量的毛细孔隙。导热系数小,吸声性较好,属于轻质保温材料。
(4)具有一定的调湿性。由于石膏制品内部大量毛细孔隙对空气中的水蒸气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所以对室内的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防火性好,耐久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差。
E. 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建筑石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建筑石膏的密度为2.502.80g/cm3,堆积密度为800-1100kg/m3,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
(1)孔隙率大(约占50%-60%),强度低。石膏的理论需水量为18.6% ,但为了使 石膏具有必要的可塑性,通常加水量达60 %-80 % ,水蒸发后留下大量孔隙,所以孔隙 率很大。一等石膏硬化后1天强度约5- 8MPa, 7天最大强度可达8-12MPa
(2)凝结硬化快。3-5min内即可凝结,终凝不超过30min。在应用时需掺加缓凝剂。如,棚砂、酒石酸钾钠、拧橡酸、聚乙烯醇、石灰活化骨胶或皮胶等。
(3)硬化后体积微膨胀,膨胀率约1%。
(4)耐水性、抗冻性差。建筑石膏硬化后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潮湿环境中,晶体间粘结力削弱,强度显著降低。吸水后受冻,孔隙中水分结冰而是使石膏崩裂。
(5)防火性好。遇火灾时,二水石膏的结晶水蒸发,吸收热量,表面生成的无水石膏是良好的绝缘体。
F. 建筑石膏抗压强度怎么计算
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凝结硬化快 建筑石膏加水拌合后10min内便失去塑性而初凝,30min内即终凝硬化,并产生强度。由于初凝时间短不便施工操作,使用时一般均加入缓凝剂以延长凝结时间。常用的缓凝剂有:经石灰处理的动物胶(掺量0.1%~0.2%)、亚硫酸酒精废液(掺量1%)、硼砂、柠檬酸、聚乙烯醇等等。掺缓凝剂后,石膏制品的强度将有所降低。 (二)强度较高 建筑石膏的强度发展快,一般7h即可达最大值。抗压强度约为8~12MPa。 (三)体积微膨胀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的体积微膨胀特性,使得石膏制品表面光滑、体形饱满、无收缩裂纹,特别适用于刷面和制作建筑装饰制品。 (四)色白可加彩色 建筑石膏颜色洁白。杂质含量越少,颜色越白。可加入各种颜料调制成彩色石膏制品,且保色性好。 (五)保温性能好 由于石膏制品生产时往往加入过量的水,蒸发后形成大量的内部毛细孔,孔隙率达50%~60%,表观密度小(800~1000kg/m3),导热系数小,故具有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常用作保温材料,并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 (六)耐水性差但具有一定的调湿功能 建筑石膏制品的软化系数只有0.2~0.3,不耐水。但由于毛细孔隙较多,比表面积大,当空气过于潮湿时能吸收水分;而当空气过于干燥时则能释放出水分,从而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提高石膏耐水性的主要措施有掺加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或者掺加防水剂、表面防水处理等。 (七)防火性好 建筑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小,传热慢,比热又大,更重要的是二水石膏遇火脱水,产生的水蒸汽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起到防火作用。但脱水后制品强度要下降。
(告诉你下面是代表时间的字母:s是秒,min是分,h是小时)
G. 磷石膏做砖为什么有的会裂而有的不会
磷石膏做砖为什么有的会裂而有的不会是因为石膏内部分子结构不稳定,
针对众多用户询问到磷石膏做砖的问题,且由于磷石膏的特性,目前国内还没有比较成熟、大众化的方法来处理磷石膏;因此,基于广大用户的需求,泉州柳氏砖机研发团队也对磷石膏制砖方案进行了试验,并把研究结果与大众做个简单的分享!
经过试验,总结出采用磷石膏制砖的关键在于以下内容:
1、控制好二水磷石膏转化为具有可塑性的β型半水磷石膏的温度与时间,使其转化率大于90%;当然了,转化率越高越好!
该过程决定了该批次磷石膏材料是否能做好砖的非常关键的一步。据我们的试验及经验可查出,将二水磷石膏转化为β—半水磷石膏的最佳温度在128~140℃间;如果温度超过了163℃了,二水磷石膏将会出现全部脱水现象。
2、材料配比:
① 如果全部采用β—半水磷石膏来做砖,发现β—半水磷石膏遇水后凝结的时间太快了,而且容易粘住砖机压头,根本不适合生产。
② 采用砂石配比。由于砂石的主要成分是硅,跟钙水无法完成反应,导致该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砖抗压强度比较低;因此也不适合生产。
③ 采用炉渣、生石灰进行配比。该配比做出来的砖坯是可以,但是抗水性比较差,待后面详述。其中,炉渣要控制好比率,因为炉渣会影响到砖的抗压强度。
④ 加入15%的磷矿渣。试验证明了磷矿渣的抗压强度要比炉渣、生石灰的配比好很多,因此,磷矿渣更适合用来生产磷石膏砖;同时,磷矿渣的加入也会影响到砖的强度。
3、抗水性:
由于β—半水磷石膏具有比较强的吸水性,导致石膏制品的软化系统比较低,容易因为受潮而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强度下降;这个是由于材料的物理特点决定的——石膏结晶接触点在热力学上的不稳定引起的。因此,为了提高石膏砖的抗水能力及软化系数措施,我们在制砖过程中一定选择好、添加好抗水剂。目前市面上做抗水剂的厂家也比较多,我也不说哪家的好,请广大使用者自行选择。
4、抗冻性:
参照国内某研究员的研究,在零下15℃中进行冰冻,做冻融循环测试,发现磷石膏砖的抗冻性要比较差。但是在南方,基本上没有出现气温低于零下15℃的现象;因此采用磷石膏砖来做一些建筑还是可行的。
5、 压制成型:
基于磷石膏的材料性质,制做磷石膏砖只能采用液压砖机而不适合采用振动砖机。由泉州柳氏砖机特别研发出的单压液压砖机就可以很好地满足生产效果了,而且投资少,见效快! 有朋友问,做磷石膏是否要加水泥、固化剂、缓凝剂等,其实现在的很多缓凝剂就是通过石膏来做的,因此在做石膏砖中就无需再加入缓凝剂了;需要添加的就是减水剂与抗水剂。至于加多少,请根据各自厂商的相关说明来进行操作!
关于进一步提升石膏砖强度的问题,有条件的用户可以设置蒸养房,适宜温度在60~80℃左右,湿度在90%左右;如果没条件的,通过自然养护,时间长些,也是可以达到相关的标准的!
H. 在线等,急急急
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
(一)凝结硬化快
建筑石膏加水拌合后10min内便失去塑性而初凝,30min内即终凝硬化,并产生强度。由于初凝时间短不便施工操作,使用时一般均加入缓凝剂以延长凝结时间。常用的缓凝剂有:经石灰处理的动物胶(掺量0.1%~0.2%)、亚硫酸酒精废液(掺量1%)、硼砂、柠檬酸、聚乙烯醇等等。掺缓凝剂后,石膏制品的强度将有所降低。
(二)强度较高
建筑石膏的强度发展快,一般7h即可达最大值。抗压强度约为8~12MPa。
(三)体积微膨胀
建筑石膏凝结硬化过程的体积微膨胀特性,使得石膏制品表面光滑、体形饱满、无收缩裂纹,特别适用于刷面和制作建筑装饰制品。
(四)色白可加彩色
建筑石膏颜色洁白。杂质含量越少,颜色越白。可加入各种颜料调制成彩色石膏制品,且保色性好。
(五)保温性能好
由于石膏制品生产时往往加入过量的水,蒸发后形成大量的内部毛细孔,孔隙率达50%~60%,表观密度小(800~1000kg/m3),导热系数小,故具有良好的保温绝热性能,常用作保温材料,并具有一定的吸声效果。
(六)耐水性差但具有一定的调湿功能
建筑石膏制品的软化系数只有0.2~0.3,不耐水。但由于毛细孔隙较多,比表面积大,当空气过于潮湿时能吸收水分;而当空气过于干燥时则能释放出水分,从而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提高石膏耐水性的主要措施有掺加矿渣、粉煤灰等活性混合材,或者掺加防水剂、表面防水处理等。
(七)防火性好
建筑石膏制品的导热系数小,传热慢,比热又大,更重要的是二水石膏遇火脱水,产生的水蒸汽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起到防火作用。但脱水后制品强度要下降。
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
(1)水泥的标号和组成成分;
(2)石膏掺量;
(3)水泥细度;
(4)养护条件(温度、湿度);
(5)养护龄期;
(6)拌和用水量;
(7)外加剂;
(8)贮存条件。
I. 建筑石膏中的含水率对强度有何影响
纯石膏不仅软化系数低,即饱水时强度降低多,而且特别是它在从绝干到含有少量水分时,强度已下降至接近饱水强度。一般认为建筑石膏在含水率>0.5%时,强度会下降至干强度的60%~70%,所以只强调含水率大于或等于0.5%时强度下降。为研究低含水的作用,在提高含水率测量精度至万分之三的含水率的变化条件下,测定石膏含水率与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率0.1%时,强度下降20%;含水率0.3%时,强度下降40%~50%;含水率1%时,强度下降60%左右;含水率>5%后,强度基本稳定。
J. 天然石膏中的杂质对建筑石膏有哪些影响
通常生产建筑石膏应使用品位达二级以上的二水石膏,石膏胶凝材料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石膏的纯度,还取决于所含杂质的种类和各种杂质的相对含量等。一般来说,过量的杂质会对石膏胶凝材料的强度不利,并使其软化系数下降,标准稠度需水量降低,并导致制品的表观密度增加。因此,在生产中可根据试验结果适当调整所需原料等级。石膏中杂质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碳酸盐类(石灰石、白云石等)、无水石膏和黏土矿物类(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等),还含有少量的石英、长石、云母、黄铁矿、有机质,以及K<sup>+</sup>、Na+、Cl-等易溶盐类,这些杂质的相对含量对石膏制品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石膏中含黏土矿物类杂质越多,制成的建筑石膏力学强度越低,这是由于黏土矿物遇水后容易软化和变形的缘故。无水石膏杂质由于水化速度缓慢,其含量高时,可影响建筑石膏的早期强度,对后期强度却是有益的。碳酸盐类、无水石膏和石英等杂质,在石膏煅烧温度范围内都是惰性物质,而其本身密实度大、吸水性差,所以它们的存在可降低标准稠度需水量,若含量适当,不仅可提高制品的密实性和硬度,而且还可提高制品的强度。K+、Na+、CL-等易溶性盐类的存在,可提高建筑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快其水化与硬化过程,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石膏硬化体结晶接触点的不稳定性,使接触点的强度降低,而且使制品在潮湿环境中容易析出“盐霜”,因此其含量必须有所限制。石膏中的杂质对石膏的分解有利,在炒制建筑石膏时,可降低煅烧温度,节约能耗。总的说,天然石膏中的黏土矿物类杂质对建筑石膏性能的影响有利有弊。除模具、医药、造纸、高级雕塑艺术品等特殊用途的熟石膏外,一般用于建筑制品的建筑石膏对原矿纯度的要求不必太高,但要注意杂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最好根据用途的要求合理使用石膏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原料成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