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教:纯化水,注射水的氯化物,硝酸盐检验不合格
首先看一下反渗透膜有没有问题,这会反映在电导率上。再注意一下你所用的硫酸,如果硫酸有问题硝酸盐必定会有问题。只有将 纯化水边排边制,最好把罐里的水排完后在重新取样检验
②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容量法
方法提要
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氯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的氯化银沉淀;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当氯全量生成氯化银时,过量的银生成红色的铬酸银。根据硝酸银溶液的消耗量可计算氯离子的含量。溴化物、碘化物和氰化物能起相同反应。硫化物、硫代硫酸盐产生干扰,可用过氧化氢予以消除。
本方法适用于海水中氯化物浓度的测定。测定范围(Cl-):0.28~200mg/L。
试剂
硫酸。
过氧化氢。
氢氧化钠溶液(1mol/L)。
氢氧化铝悬浮液称取125g硫酸铝钾[AlK(SO4)2·12H2O]或硫酸铝铵[AlNH4(SO4)2·12H2O]溶于1000mL水中,加热至60℃,然后边搅拌边缓缓加入55mLNH4OH。放置约1h后,转移至具塞大瓶中,加水振摇洗涤沉淀物,放置澄清,倾出上层清液。如此反复洗涤沉淀物,直到不含氯离子为止。可得悬浮液约1000mL,贮存于试剂瓶中。
氯化钠标准溶液c(NaCl)=0.0141mol/L称取824.0mg经140℃干燥的NaCl(光谱纯),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3)≈0.0141mol/L称取2.3952gAgNO3(99.99%)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存放处应避免阳光照射。
标定移取20.00mL0.0141mol/LNaCl标准溶液至250mL锥形瓶中,加80mL水和1.0mLK2CrO4指示剂溶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橘黄色。重复标定3份。
同时量取100mL水,进行双份空白滴定。
按下式计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c(AgNO3)为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c(NaCl)为氯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2为氯化钠标准溶液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平均值),mL;V1为空白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体积(平均值),mL。
铬酸钾指示剂溶液(50g/L)称取50g铬酸钾(K2CrO4)溶于少量水中,滴加AgNO3溶液至生成明显的红色沉淀。静置12h后,过滤,并用水稀释至1000mL。
操作步骤
量取100mL水样,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00mL。如果水样的颜色很深,加入3mLAl(OH)3悬浮液,搅匀,令其沉淀并过滤。如果水样中含有硫化物、亚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则加入1mLH2O2,搅拌1min。
pH7~10范围内的水样可直接滴定。若水样的pH不在此范围内,用0.5mol/LH2SO4或1mol/LNaOH溶液调至pH7~10。加入1.0mLK2CrO4指示剂溶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橘黄色为终点。
同时滴定100mL纯水,确定试剂空白值。
按下式计算海水中氯化物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
式中:ρCl-为海水中氯化物的浓度,mg/L;c为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浓度,mol/L;V1为滴定水样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2为滴定空白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V为量取水样的体积,mL。
③ 2010版药典纯化水标准为何去掉了2005版中的氯化物、硫酸盐、钙盐的检测标准
应该从新增的对水质电导率的指标20度小于4.2说起,现在一般控制了纯化水中离子的浓度,就没必要在重复检测了。而且水中的离子一般重点都市以氯化物、硫酸盐、钙盐存在
④ 如何测定纯水中的氯离子含量
量取或称取(如果是求物质的量浓度用量取,求质量分数用称取)一定量的废水,回先往废水中滴加硝答酸,若有沉淀或气体生成,则继续滴加到无沉淀和气体生成,若有沉淀生成,则过滤。再往溶液里滴入过量的硝酸银直到无沉淀生成。过滤。烘干所得沉淀,测得沉淀质量即AgCl的质量,进而可以求出所取废水中所含的氯元素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也即氯离子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⑤ 怎样按国家标准检测纯净水质量,国家标准和详细步骤
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砷,铅。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在这种情况下。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致病菌和霉菌,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严重者会导致癌症,并且散发异味、铜的含量、河流的污染等等,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酵母菌4项,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影响食品的感官: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L,盐碱地,甚至危及生命,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大肠菌群,包括土壤,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L、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 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质量管理入手。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回收瓶盖再次使用。沙门氏菌、浊度。所以.001mg/;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L时就会损害内脏,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0mg/,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002mg/,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在生产加工中、消毒不严格,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会引起人体腹泻,统称为卤代烷。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又经过粗滤.8mg/。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L,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对于纯净水来说,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臭味;L、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志贺氏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不少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因此,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经检测.0mg/、肉眼可见物,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砷要求不得超过0、砷为有毒有害元素,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1mg/,回收瓶的清洗,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一溴二氯甲烷.02mg/。铅,因此.6~0;L、0。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
⑥ 纯水生产浊度检测国家标准
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GB 17324-1998
Hygienic standard of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or drinking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瓶装饮用纯净水的定义、卫生要求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瓶装饮用纯净水。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89.2-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的测定
GB 4789.3-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的测定
GB 4789.4-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1-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15-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菌检验
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50-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 7718-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 8538-1995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 14881-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732-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瓶装饮用纯净水 bottled purified water for drinking
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
4 卫生要求
4.1 原料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4.2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目
要求
色度,度 ≤
5,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浊度,度 ≤
1
臭和味
无异味、异臭
肉眼可见物
不得检出
4.3 理化指标
4.3.1 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氯化物等指标应符合GB 17323规定。
4.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铅(以Pb计),mg/L ≤0.01
砷(以As计), mg/L ≤0.01
铜(以Cu计), mg/L ≤1
氰化物(以CN-)1), mg/L ≤0.002
挥发酚(以苯酚计)1), mg/L ≤0.002
游离氯, mg/L ≤0.005
三氯甲烷, mg/L ≤0.02
四氯化碳, mg/L ≤0.001
亚硝酸盐,(以NO-2计) ≤0.002
1)为蒸馏水加检项目
4.4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cfu/mL ≤20
大肠菌群,MPN/100 mL ≤3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
霉菌、酵母菌,cfu/mL
不得检出
4.5 卫生导则
见附录A
5检验方法
5.1感官指标
色度、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按GB/T 8538规定的方法测定。
5.2 理化指标
5.2.1 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氯化物。
按GB 17323规定的方法测定
5.2.2 游离氯、砷、铅、铜、氰化物、亚硝酸盐、挥发性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按GB 5750 规定的方法测定。
5.3微生物指标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大肠菌群
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致病菌
按GB 4789.4、GB 4789.10及GB 4789.11规定的方法测定。
5.3.3霉菌、酵母菌
按GB 4789.15规定的方法测定。
附录A(提示的附录)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导则
A1 目的
为指导瓶装饮用纯净水的生产,使春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保证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导则。
A2 适用范围
瓶装饮用纯净水,即以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水为原料,通过电渗析、离子交换当、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且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瓶装饮用纯净水。
A3 指导原则
第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生产单位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 14881。
第二条 水处理车间应为封闭间,灌装圜间应封闭并设空气净化装置,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级,并使用自动化灌装。
第三条 设备、管道、工具、器具和储水设施必须采用无毒、无导味、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成,表面应光滑、无凹坑、无剥脱、无缝隙、无死角、无盲端、不易积垢,便于清洗、消毒;储存罐应易于放水,避免形成死水层引起微生物污染。
第四条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禁止使用回收瓶子。瓶、盖灌装前必须使用自动化设备,严格清洗、消毒。
第五条 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终端水、清洗后的瓶、盖,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药物残留等不得检出。
第六条 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入车间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进入灌装间的人员必须进行二次更衣,配戴口罩,方准进入。
第七条 纯净水生产单位应建立自身卫生管理组织,配备考核合格和检验人员;建立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检验室,负责产品检验。其感官指标、pH值、电导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必须每批检验,合格后方准出厂。
第八条 纯净水生产单位对原料用水应经常进行检验,同时每年应按GB 5749全项检验一次;对纯净水产品除每批进行常规检验外,每年还应按本标准进行全项检验二次;如有停产情况,在生产前必须进行全项检验一次,并将检验报告妥善保存以备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查验。
第九条 瓶装饮用纯净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GB 7718的规定;除标注商品名称外,还应标注其主要工艺及纯净水字样。非蒸馏工艺生产的纯净水不能标注为蒸馏水。
⑦ 水质检测 氯化物不合格
因为我们的水会用到氯气消毒,会在水里引入氯离子,如果加入量超过标准的话,水里的氯化物就会不合格。长期引用这种不合格的水对身体是有伤害的;如果这种水是拿来做实验,那么对实验的结果也是有影响的。
⑧ 纯化水中班检的氯化物和铵盐怎么做
是要药厂吧,大致是对的,不能说是不显红色就合格,要有对照液,也就是标准溶液、、、、、、建议你看看2010版的《药典》和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过程,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