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软化水经过除氧器除氧水的硬度不合格是怎么回事 软水箱的水的硬度和氯跟是合格的,但经过除
软化水经过催化树脂除氧器硬度升高是怎么回事,没有其他管路相连,只有软化水进入!
2. 新鲜水、软化水、除氧水有和区别与联系
一般原江水经过简单的氧化除菌既为新鲜水(硬水)。新鲜水中富含钙镁离子,化工生产过程中易于结垢影响操作,通过树脂交换等工艺,出去后的水既为除盐水又称作软化水。
3. 锅炉软化水除氧水去哪里检验
其实各地的特检都能检测,只不过有些项目不是常规的检测项目,只检测你版一个水样,有些标准样品权或标准溶液都要专门配制,很费时间,标准液的保存时间有很短,所以浪费很大。所以一般不是常规检测项目大家都不愿意检测,就会说检测不了。除非你花很多的检测费。
4. 软化水,除盐水,除氧水有什么区别吗
经过阳离子交换器处理,除去钙、镁等离子的水称为软化水。
经过阳、阴离子交回换器处理,水中的答阳、阴离子基本上全部除去的水称为除盐水
除氧水就是除去了氧气的水,一般用于锅炉循环回用给水,进行脱氧操作的目的就是防止锅炉的氧腐蚀。
5. 软水处理器的水进软水罐后怎么进除氧器
软水器的出水口接除氧设备的进水口就OK了!
6. 锅炉给水先除氧还是先软化
先软化后除氧,因为如果采用热力除氧,除氧水的温度高达104度。软水器不能接受如此高温
7. 高位除氧水箱能解决氧腐蚀问题吗
*
一、 炉内发生氧腐蚀
在正常情况下,锅炉内不会发生氧腐蚀,但当发生下述情况时,就可能发生炉内氧腐蚀。 1. 除氧工作不正常
当热力除氧器运行不正常或除氧剂投加不正常时,就可能使进人锅炉的给水中带有过量的溶解氧。当给水中溶氧含量不是很大时,腐蚀可能首先发生在省煤器入口处,随着给水含氧量的增大,腐蚀则可能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和尾部,严重时锅炉的下降管也可能遭到腐蚀。
1. 发生酸腐蚀的原因
当炉水中氯化镁MgCl2含量较高时,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它能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又能腐蚀钢铁。在炉水pH值较低的情况下,腐蚀产物(铁的氯化物)又可能与氢氧化镁Mg(OH)作用而生成新的氯化镁。新生成的氯化镁在适宜的条件下则又可能水解成盐酸,如此周而复始,使铁不断遭到酸腐蚀而被损坏。
2. 锅炉停用时防护不好
锅炉停用时,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大气可能侵入锅炉内而造 成腐蚀。锅炉停用时发生的氧腐蚀,通常是整个水汽系统中,特别容易发生在积水不易放干的部分,这与锅炉运行时发生的氧腐蚀常常局限在某一部位是不同的。
二、 酸腐蚀 1. 发生酸腐蚀的原因
当炉水中氯化镁MgCl2含量较高时,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而生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它能破坏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又能腐蚀钢铁。在炉水pH值较低的情况下,腐蚀产物(铁的氯化物)又可能与氢氧化镁Mg(OH)作用而生成新的氯化镁。新生成的氯化镁在适宜的条件下则又可能水解成盐酸,如此周而复始,使铁不断遭到酸腐蚀而被损坏。
锅炉软水中溶解氧的危害与去除
2. 炉内酸腐蚀特点
锅炉内酸腐蚀多发生在水冷壁管上,其特征是:在水冷壁管皿状蚀坑上,有较硬的Fe,04突起物,呈现层状结构,在附着物和金属交接处有明显的蚀坑,腐蚀部位金相组织发生变化,有明显的脱碳现象。
三、 碱腐蚀
1. 发生碱腐蚀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炉水pH值一般在9~11之间,此时炉管金属表面的氧化膜是稳定的,不会发生碱腐蚀。
发生碱腐蚀的原因,是由于在炉管的局部地方发生了碱的浓缩。例如:由于水循环不良或在一些水平或倾斜度不够的炉管内,发生“汽水分层”现象时,使附在管壁的液膜浓缩。该部位的游离NaOH达到危险浓度,从而产生碱腐蚀。另外,在有沉积物的地方,其沉积物下炉水滞流,也可能使NaOH浓缩到危险的浓度。 2. 炉内发生碱腐蚀的机理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炉水中游离苛性钠溶解了铁金属表面的氧化保护膜,使其生成可溶性的亚铁酸,进而亚铁酸盐在高温作用下分解成磁性四氧化三铁并放出氢气,使铁金属遭碱腐蚀而破坏: Fe0+Na0H——NaHFe02
3NaltFe02+H20叫Fe304+3NaOH+H2 3. 炉内碱腐蚀特点
炉内碱腐蚀多发生在软水冷壁管的向火侧,热负荷较高或水循环不良的部位和倾斜管上;多孔沉积物下,和管壁与焊接的细小间隙处。
碱腐蚀一般具有局部性的特征:腐蚀部位呈小沟槽或不规则的溃疡型,上附有腐蚀产物。腐蚀部位金属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一般没有变化,金属仍保留它的延性。 4. 如何防止炉内发生碱腐蚀
(1) 加强化学水处理工作,提高补给水水质,将补给水中的杂质减少到最低程度。
(2) 加强凝汽器运行的化学监督工作,保证凝结水水质。 (3) 做好给水pH调整处理,加强除氧器运行的化学监督工作,防止因水汽系统腐蚀而使给水中的铜,铁含量增大。
(4) 做好汽包炉炉内加药处理工作,保证炉水水质不超标。 (5) 做好锅炉停炉保护工作,防止锅炉设在停用时的大气腐蚀。 四、 软水除氧 1. 软水除氧方式介绍 (1) 热力除氧
其原理是根据气体溶解定律(亨利定律),任何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在汽水界面上的气体分压力及水温有关,温度越高,水蒸汽的分压越高,而其它气体的分压则越低,当水温升高至沸腾时,其它气体的分压为零,则溶解在水中的其它气体也就等于零。热力除氧器分为大气式除氧器(其工作压力略高于大气压,约0.118Mpa,水温在104℃左右,主要用于小型电站和工业锅炉中)、中压除氧器(工作压力约0.412Mpa,水温在145℃左右,主要用于一般的火力发电厂和中型热电站)、高压除氧器(工作压力大于0.49Mpa,水温大于158℃,主要用于高参数的火力发电厂)。热力除氧曾是广泛使用的除氧方式,
8. 锅炉软水为什么要进行除氧
主要是防止锅炉给水中的溶氧对锅炉的金属管壁表面形成氧腐蚀,造成管壁减薄,发生漏气漏水事故。
9. 锅炉给水的除氧途径的方法
根据亨利定律可知,任何气体同时存在于水面上则气体的溶解度与其自己的分压力成正比,而且气体的溶解度仅与其本身的压力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随着水温升高,水蒸气的分压力增大,而空气和氧气的分压力越来越小。在100℃时,氧气的分压力降低到零,水中的溶解氧也降低到零。当水面上压力小于大气压力时,氧气的溶解度在较低水温时也可达到零。这样,随着水温的升高,减小其中氧的溶解度,就可使水中氧气逸出。
另外,水面上空间氧气分子被排出,或转变成其他气体,从而氧的分压力为零,水中氧气就不断地逸出。采用物理方法除氧,是利用物理方法将水中的氧气析出,常用的有热力除氧法、真空除氧法和解析除氧法等。 热力除氧一般有大气式热力除氧和喷射式除氧。其原理是将锅炉给水加热至沸点,使氧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氧不断逸出,再将水面上产生的氧气连同水蒸气一道排除,还能除掉水中各种气体(包括游离态CO2,N2),如用镁钠离子交换法处理过的水,加热后NH3,也能除去。除氧后的水不会增加含盐量,也不会增加其他气体溶解量,操作控制相对容易,而且运行稳定可靠,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除氧方法。为了保证热力除氧器具有可靠的效果。
在设计和运行中应满足下列条件:
A. 增加水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水流分配要均匀。
B. 保证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压力与水面上它的分压力之间有压力差。
C. 保证使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沸腾温度,一般采用104℃。热力除氧技术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成熟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经热力除氧以后的软水水温较高,容易达到锅炉给水泵的汽化温度,致使给水在输送过程中容易被汽化;而且当热负荷变动频繁,管理跟不上,除氧水温<104℃时,使除氧效果不好。其次,这种除氧方法一般要求设备高位布置,增加了基建投资,设计、安装、操作都不方便。为了达到给水泵中软化水汽的目的,这种除氧方法一般要求除氧器高位配置,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和震动,带来不便。
第三,使得锅炉房自耗气量增大,减少了有效外供汽。
第四,对与小型快装锅炉和要求低温除氧的场合,热力除氧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纯热水锅炉房也不能采用。 对于采取热力除氧的锅炉,在装新锅炉时,将大气热力除气器装在地面,而将除氧后的高温软化水输送管道经过软水箱,使其与软水箱中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后溜至锅炉给水泵,经省煤器进入锅炉。这样改进首先可以减少锅炉房的振动和噪音,改善了锅炉房的工作环境,还降低了锅炉房的工程造价。其次,通过在软水箱中的热交换,软水箱中的水温提高了,热量没有浪费,同时也相当于除氧器进水温度。除氧器将进水加热到饱和温度的时间也缩短了,有利于达到预期的除氧效果。 (1) 真空除氧能利用低品味余热,可用射流加热器加热软化水;
(2) 又能分级及低位安装,除氧可靠,运行稳定,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3) 我国节能工作大力开展以来,工业锅炉房用此法除氧日渐增多。 现在的解析除氧方法一般采用新型解析除氧器,用加热器代替了原来的锅炉烟气加热,并采用活性炭加催化剂作为还原剂,从而大大减少设备占地面积,在解析内部增加隔板控制水流,并加小孔和孔 管,使水中的含氧气体充分逸出,达到很好的除氧效果。
解析除氧设备小,制造容易,耗钢材少,投资低,操作方便,运行可靠,不用化学药品,减少了环境污染,可在低温下除氧,除氧效果好。目前国内在热水锅炉和单层布置的工业锅炉内已广泛应用。其缺点是只能除去水中氧气而不能除去其他不凝气体,水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增加;水箱水面不能密封,有时使除氧后的水与空气接触从而影响除氧效果。 解析除氧有以下特点:
(1)待除氧水不需要预热处理,因此不增加锅炉房自耗汽。
(2)解析除氧设备占地少,金属耗量小,从而减少基建投资。
(3)除氧效果好。
在正常情况下,除氧后的残余含氧量可降到0.05mg/L。
(4) 解析除氧的缺点是装置调整复杂,管道系统及除氧水箱应密封。 早在60年代,国内外许多锅炉房曾广泛的采用了此种技术,但由于当时的反应器是设置在烟道里,不能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因此,该技术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至90年代,研制出了一种几种设置电加热反应器的第二代解析除氧器,使这项技术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清华大学和机电部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研制的新型解析除氧器,克服了原来的不足和缺点,将加热炉与反应器分开,加热炉加热从解析除氧器出来的气体,加热后的气体经反应器时脱氧,使待脱氧水中的含氧气体能充分解析出来,保证了运行可靠性和除氧效果。
且体积和耗电量都比原来设备小。采用新型解析式系统,省去了除氧水箱,解决了原有水箱的密封问题。多家锅炉房运行证明,解析除氧器操作简单,投资低,运行可靠,效果好。但同时存在着影响除氧因素较多,只能除氧气,不能除其他气体的问题。 当水通过树脂层 后,把水的溶解氧由零价还原成负二价,形成氧化物(氧化铜),树脂失效后可用氨还原,Cu2+被树脂上的交换基因吸收。使用中应注意出水中含有微量氨,不能做生活饮用水。除氧水箱应与空气隔绝,同时要设两个除氧罐,才能保证连续供应脱氧水。 对于给水除氧技术,要时刻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勇于探索和改进创新,寻求除氧效果好、运行可靠、管理简单、且所需投资少的方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零位热力鼓泡膜化除氧、真空除氧和解析除氧等技术在近几年取得的进展是很好的范例。 锅炉给水除氧方式多种多样,要想高效经济、稳定安全运行,必须结合炉型和实际情况,根据锅炉的热力参数、水质、吨位、负荷变化、经济条件等情况综合考虑,因地制宜选用。锅内所加药品的数量是:锅内用软化水的,每吨水加10kgNaOH或20kgNa3PO4。每隔5天化验一次锅水PH值,控制指标为10~12。如果碱度低,要再补充些碱液。湿法保养适用于短期停用的锅炉,气温较低的地区不宜采用湿法保养,以免锅水结冻损坏锅炉
10. 氮肥厂软水除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中小氮肥厂软水除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热力除氧、真空除氧、氧化还原树脂除氧。 热力除氧的特点①不仅能除氧,而且能除CO2、H2S等腐蚀性气体,除氧水中不增加含盐量,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溶解量;②除氧效果好,操作简单;③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热量损失较大;而且除氧水温度高,不能回收中小氮肥生产过程中的低位余热。因此中小氮肥厂一般不使用此技法。 真空除氧的特点①不仅能除氧,而且能除CO2、H2S等腐蚀性气体,除氧水中不增加含盐量,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溶解量;②方法简单,容易操作;③操作温度较低,可以充分利用中小氮肥生产过程余热,节能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因而目前中小氮肥厂广泛使用此法。系统必须保持一定真空度,如真空度达不到要求,会影响除氧效果。 氧化还原树脂除氧的特点①常温除氧,工作温度0~50℃,可以防止变换软水预热装置腐蚀;②除氧效果好,除氧水中含氧量可小于0.05mg/L,完全能满足中小氮肥厂生产的需要;③操作类似水的离子交换法软化,操作人员容易掌握;④树脂需再生,可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