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纯净水国家标准
纯净水饮用标准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1、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国标卫生指标中还有一项重要指标为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水源附近土壤中的硝酸盐,盐碱地、大量施用硝酸盐肥料以及缺钼的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更高。在国标中规定亚硝酸盐不得超过0.002mg/L。
3、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在国标中规定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和霉菌、酵母菌4项。从近几年对纯净水检测的情况看,微生物指标是比较容易超标的指标之一。这是由于微生物污染体现在纯净水在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等各个环节上。
在生产加工中,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回收瓶的清洗、消毒不严格,甚至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回收瓶盖再次使用,由于回收瓶盖的变形,造成瓶口不密封都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超标反映出水的污染程度。其中大肠杆菌达到一定指标,会引起人体腹泻。
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污染的水会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出现腹泻发热等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会引起人体中毒,出现急性胃肠道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链球菌则是造成人体化脓性炎症的主要病原菌;霉菌和酵母菌普遍分布于自然界,在食物中生长的霉菌在繁殖过程中吸取了食品的营养成分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降低,并且散发异味,影响食品的感官,尤其是霉菌生长的过程中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人体慢性中毒,严重者会导致癌症。
4、金属指标
金属元素指标在标准中规定了铅、砷、铜的含量,铅、砷要求不得超过0.1mg/L,其主要来源于受人类活动所影响的环境,包括土壤、河流的污染等等。铅、砷为有毒有害元素,铅可由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人体并蓄积在人体内,
当血液中含铅量为0.6~0.8mg/L时就会损害内脏,而砷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毒,因此,它们的含量应该越小越好,而铜在标准中规定不得超过1.0mg/L,虽然铜不是有害元素,但也不是多多益善的物质,对于纯净水来说,更是衡量其纯净程度的标志之一。
5、有机物指标
有机物指标在国标中主要体现为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含量的规定。由于桶装纯净水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检测超标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
厂家不是从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入手,而是仅仅通的量来试图解决纯净水的微生物污染问题,常用的消毒剂多为含氯消毒剂如二氧化氯等。桶装纯净水由于加氯消毒可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主要成分是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化碳及少量的一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以及溴仿等,统称为卤代烷。
经检测,经过加氯消毒的饮用水、自来水中卤代烷含量一般高于水源水。其中以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较高,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如果长期饮用氯仿和四氯化碳超标的纯净水,严重时会导致肝中毒甚至癌变。为了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在国标GB17324-1998中明确规定:饮用纯净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分别不得超过0.02mg/L、0.001mg/L。
纯净水与纯水的主要区别是: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 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微克/升”级。
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应该根据电子(微电子)元器件(或材料)的生产工艺而定(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1/5-1/10),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电子级水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而且高纯水分析领域的许多突破和发展,新的仪器和新分析方法的不断应用都为制水工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1.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2.制水工艺的水平;3.检测技术的现状。
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水中的阴、阳离子可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及离子交换树脂技术等去除
水中的颗粒一般可用超过滤、膜过滤等技术去除
水中的细菌,目前国内多采用加药或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杀菌的方法去除
水中的TOC则一般用活性炭、反渗透处理。
在高纯水应用的领域中,水的纯度直接关系到器件的性能、可靠性、阈值电压,导致低击穿,产生缺陷,还影响材料的少子寿命,因此高纯水要求具有相当高的纯度和精度。
高纯水不能作为饮用水的原因主要是,天然水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O2、CO2、SO2和少量的CH4、氡气、氯气等,在高纯水的生产过程中,还必需去除这类的气体。为了有效的去除杂质,在生产高纯水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化学杀菌剂,如甲醛、双氧水、次氯酸钠等。
⑵ 净水检测标准是什么
1、水环境质量标准
CJ/T 206-2005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 3020-199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CJ 94-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CJ 3082-199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 18920-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代替CJ/T 48-1999;
GB/T 18921-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代替CJ/T 95- 2000;
GB/T 19772-2005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
GB/T 18919-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CJ/T 206—2005。
(2)纯水细菌监测标准扩展阅读
检测范围
污水、纯水、海水、渔业水、泳池用水、中水、瓶装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冷却水、农田灌溉水、景观用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锅炉水、地表水、工业用水、试验用水等。
检测目的
饮用水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对工业用水则考虑是否影响产品质量或易于损害容器及管道。
检测指标
1、色度: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3、臭和味: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7、细菌总数: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⑶ 纯化水细菌总数检测
工艺用来水包括:饮用水、源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蒸馏水不是专用术语,但是纯化水的制备方法有的用蒸馏的方式,如果纯化水再蒸馏就是注射水了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指标: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不得过100个。
注射水微生物限度指标: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00ml不得过10个。
⑷ 工业中纯水的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必须满足三项基本要求:
1.为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要求生活饮用水不含病原微生物。
2.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要求水中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3.水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对饮用水的直观感觉,是评价水质的重要依据。生活饮用水必须确保感官良好,为人民所乐于饮用。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共35项。其中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5项,主要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毒理学指标15项、放射指标2项,是为了保证水质对人不产生毒性和潜在危害;细菌学指标3项是为了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上安全而制定的。
随着经济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广大居民的关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和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卫生部于2001年6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自2001年9月1日起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是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基础上修改而成,该规范共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器卫生安全与功能评价规范、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水质指标共96项,常规检测项目3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2项,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相比,增加和修改了某些指标,加强了对有机污染的监测,对人体健康危害大的指标限值更加严格。基本上是一个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通过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宣传贯彻,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较好的落实。
⑸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
采用滤膜法进行微生物检测是一种国际公认的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其得到AOAC、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药典、FDA和EPA等组织的承认,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及饮料工业、化妆品、制药工业品质控制和电子工业等领域。赛多利斯公司的滤膜法微生物检测产品成功地应用于滤膜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实用而且方便实用,它简化了微生物检测程序。
滤膜法微生物检测:
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
满意请采纳。
⑹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一般为多少
水质常抄规项目:菌落袭总数、大肠菌群、大肠杆菌、霉菌、酵母菌等;
致病菌:沙门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弯曲杆菌属、阪崎肠杆菌、绿脓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氏O157:H7/NM、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溶藻弧菌等;
其他:军团菌、乳酸菌、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肠杆菌科、嗜渗酵母、粪链球菌、粪大肠菌群、肠杆菌属、厌氧菌落总数、厌氧亚硫酸盐还原菌、需氧嗜温菌芽孢、厌氧嗜温菌芽孢、嗜热嗜酸菌、嗜热菌落总数、白色念珠菌等;
实时PCR快速检测:沙门氏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NM
抗菌性测试:塑料制品,陶瓷,其他抗菌材质
药典常规测试:USP 62,ChP
科标检测可以做检测,专业的检测机构
⑺ 纯水怎样做细菌检测
滤膜法微生物检测:
将适当孔径的滤膜放入滤器,过滤样品,由于滤膜的作用而将微生物保留在专膜的表面上.样品中微属生物生长抑制剂可在过滤后用无菌水冲洗滤器而除去.然后,将滤膜放在培养基上培养,营养物和代谢物通过滤膜的微孔进行交换,在滤膜表面上培养出的菌落可以计数,并和样品量相关.
滤膜法的优点:
- 与直接法比较,可以检测大量的样品
- 浓缩效应使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提高
- 带有菌落的滤膜,可作为检测的永久记录存档
- 可见的菌落和样品量直接对应,得出定量结果
操作具体一点就是:薄膜过滤法检测,一个样过滤一份,就是200ml的纯化水通过滤膜,将该滤膜浸泡在灭菌好的l生理盐水中,再接种到平皿中,制成10级、100级、1000级稀释倍数的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稀释培养皿,即可
⑻ 纯净水微生物检测方法
电导率越低,水越纯。电导率很低是不是说明水中的微生物也不存在了呢?微生物检测等很长时间才出结果,要是能够通过这样的方法检测纯净水的话,那就可以省了很多微生物检测步骤.
在现代食品安全速测技术中确实有利用电导变化原理来测量微生物含量的方法,叫做:Bactometer系统,是一种用于估计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比较快速的方法是有的,设备也比较先进,可能用的并不多
例如:直接外荧光滤过技术(DEFT)
即用胶系统(SimPlate)
Bactometer系统
Malthus微生物快速测试仪
ATP生物发光技术(BL)
微量量热法
接触酶测定仪
放射测量法
奥地利Sy-Lab公司的BacTrac4300和BioTrac4200自动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可以根据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利用低电导率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及碳水化合物等)进行新陈代谢,生成低分子带电荷的分解物,使电导率发生变化,电信号经放大后显示并记录,检测系统每10分钟检测一次电导率的变化,由计算机实时监控并自动给出结果。因此,只要先用标准方法对比做出标准曲线,就可以达到快速定量检测菌数的目的。对于致病菌或某些特殊应用场合,则不需要做标准曲线,如有电导率显著突变,则可以判断为初筛阳性,用标准方法进一步确认。
其特点是:
1。采用独创的测量培养基电导(M值)和电极电导(E值)结合的方法,测量相对电导率变化,使灵敏度大大提高,E值测量法尤其适用于一些高盐分(高电导率)的选择性增菌培养基,使电导率法用于致病菌快速初筛成为可能。
2。对于难以测量电导变化的微生物,如酵母和霉菌,直接电导测量经常会出现假阴性。Sylab公司采用测间接电导率的方法,通过测量KOH吸收微生物代谢产生CO2后电导率的变化反映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杜绝假阴性可能。
3。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出0.2-1个/mL(克)样品。
4。可检测样品种类广。可检测常见的各种食品、化妆品、药品、环境拭子等,还可用于微生物代谢、防腐及消毒效果研究等。
5。检测的微生物项目多。可检测常规微生物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酵母和霉菌总数)及致病微生物(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6。检测速度快。样品含菌量越高,出结果越快,只需4-24小时即给出结果。大肠菌群最长12小时出结果。
7。检测步骤简单。厂家提供特殊配方的培养基,您只需制备好培养基,将样品加入培养基中,放入仪器,然后启动程序即可自动出结果。对于液体样品无需复杂前处理,固体样品只需进行必要的均质和稀释即可。不需要将样品进行梯度稀释,不需要人工计数,轻松完成每天繁琐的微生物检测工作,省时省力。
8。针对中国市场,厂家可以只提供干燥培养基,单次检测成本低廉,特别适合中国国情。
9。基于Windows系统的智能化软件,可对单个检测瓶进行控制,特别适合HACCP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分析。
10。与标准方法相比,符合率达到90-97%,完全能满足检测机构和企业对快速检测的需要。
11。该方法通过欧洲各国的认证。
⑼ 纯净水臭氧浓度检测的数据标准,
水应用中臭氧溶解度在0.1mg/l~10mg/l之间。低值作为水消毒净化要求的最低浓内度,高值作为“臭氧水消毒剂”
可达容到的浓度值。
★自来水臭氧睁化,国际常规标准为0.4mg/l的溶解度值,保持4分钟,即ct值为1.6。
★
水中余臭氧浓度保持在0.1~0.5mg/l作用5~10min可达消毒目的。
★
臭氧水消毒灭菌是急速的,消毒作用在瞬间发生。清水中臭氧浓度一旦达,在0.5~1分钟内就杀死细菌,在浓度达4mg/l,在1分钟内乙肝病毒灭活率为100%。
★herbold报道:20℃条件下,水中臭氧浓度达0.43mg/l时,可将大肠杆菌100%杀灭,10℃时仅需0.36mg/l即可全部杀灭。
★臭氧浓度为0.25~38mg/l时,仅需几秒或几分钟完全灭活甲型肝炎病毒(hav)
★矿泉水中臭氧溶解度在0.4~0.5mg/l时,即可满足杀菌保质要求。合理的臭氧投放量为1.5~2.0mg/l。
★瓶装水处理应达0.3~0.5mg/l的臭氧溶解度值,要求投加臭氧应满足
1m3水2go3的发生量。根据实践经验,臭氧发生浓度高于8mg/l时容易达到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