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纯水知识 > 纯水泥浆强度增长

纯水泥浆强度增长

发布时间:2021-03-04 03:46:59

❶ 为什么相同条件下的水泥浆的强度总是大于加了骨料之后的混凝土的强度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一、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 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结组分,其强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强度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当采用同一水泥(品种和强度相同)时,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决定于水灰比;在混凝土能充分密实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大,水泥石中的孔隙愈多,强度愈低,与骨料粘结力也愈小,混凝土的强度就愈低.反之,水灰比愈小,混凝土的强度愈高.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灰比和水泥强度之间符合以下近似关系: fcu=αafce(C/W—αb)式中,C—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 W—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用水量,kg; fcu—混凝土 28d抗压强度,MPa; 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αa,αb—经验系数,与骨料品种等有关,其数值需通过试验求得, 通常取值如下:对于碎石:αa=0.46,αb=0.07. 对于卵石:αa=0.48,αb=0.33. fce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法取得水泥实际强度数值时,可采用下式估计: fce=γc·fce,k 式中,fce,k—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一般取1.13). 二、骨料的影响 骨料的表面状况影响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碎石表面粗糙,粘结力较大;卵石表面光滑,粘结力较小.因此,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高.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影响,骨料的最大粒径愈大,混凝土的强度愈小. 砂率越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 三、外加剂和掺合料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可使混凝土获得早强和高强性能,混凝土中掺入早强剂,可显著提高早期强度;掺入减水剂可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在较低的水灰比下,混凝土仍能较好地成型密实,获得很高的28d强度.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可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改善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混凝土的长期强度.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是制备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必需的技术措施. 四、养护的温度和湿度 混凝土的硬化是水泥水化和凝结硬化的结果.养护温度对水泥的水化速度有显著的影响,养护温度高,水泥的初期水化速度快,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湿度大能保证水泥正常水化所需水分,有利于强度的增长. 在20℃以下,养护温度越低,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但在20℃~30℃范围内,养护温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 养护湿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反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低. 五、龄期 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其强度将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长.最初的7~14d内,强度增长较快,28d以后增长缓慢,龄期延续很长,混凝土的强度仍有所增长.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的温度,决定于要本身储备的热能,由于混凝土温度与外界气温有差别,在混凝土与周围环境之间就会产生热交换,新拌混凝土热量变化情况,除了水泥的水化增加混凝土热量外,其余都属于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当环境温度很低时,这种热交换会很快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对新搅拌混凝土而言,温度降低的快慢决定了水化程度的大小,换而言之,温度降低愈快强度的增长愈慢.当混凝土过早的受冻后,强度就不会再增长,尚在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分也就愈高,结冰后的冻胀应力就愈大,混凝土就容易造成破坏,混凝土强度降低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下列3个方面: ①、水结冰后体积增加9,混凝土内游离水分愈多,冻胀应力就愈大,冻胀了的体积在解冻后不会缩回去,而是保留了下来.因此,新拌的混凝土受冻后孔隙度显著提.如果孔隙率增加至15.强度就会下降10.当冻胀应力大到了产生裂缝时,混凝土结构受到破坏,强度就不会在增加了. ②、在骨料周围,有一层水膜或水泥浆膜,在受冻后,其粘结力受到严重损害,解冻后也不能恢复,曾做过实验,如果粘结力完全丧失,强度将降低13. ③、在结冰与溶解过程中,会发生水份转移的现象,受冻时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低,先结冰产生冻胀压力把水份挤向混凝土内部.溶解过程中外部先溶解内部应力大,又将水份向表面挤压,水份反向迁移,由于水份体积的反变化,使混凝土各组分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这对强度还很低的新混凝土很容易造成结构性裂纹.在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个小时是危险性最大的时刻,混凝土的耐久性,可能被一两次冻融循环新严重损坏.通过观察发现只要使新拌混凝土还温一定时间,让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可以不怕冻害,由此引出受冻害的临界强度这一概念.临界强度的概念定义为:新拌混凝土在受冻后再回复还温养护,强度可继续增长,并达到设计标号95以上时,新需要的初时强度.达到临界强度时的混凝土已有相当一部分拌合水固定到已经形成的水化物中,此时不但可冻结的水量较少,混凝土本身已具有了一定强度,产生了一定的抗冻能力.目前临界强度的概念已为许多国家接受,并且在规范中使用. 实际上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最主要解决的是以下两个问题. ①、是防止混凝土受冻. ②、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原因分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混凝上坍落度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水泥方面, 如水泥中的矿物成分种类、不同矿物成分的含量、碱含量的匹配, 细度、颗粒级配等; 二是化学外加剂方面, 如高效减水剂的化学成分、分子量、交联度、磺化程度、平衡离子浓度以及缓凝剂的种类、用量等; 三是环境条件, 如温度、湿度、运输时间等; 四是混凝土木身的水灰比大小、减水剂掺入时间次序、掺和料的品种及掺加比例. 1、水泥中矿物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的影响 水泥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C3A,C4AF,C3S,C2S.不同矿物成分对减水剂的吸附作用大小不同.减水剂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在水泥矿物的表面, 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体系的稳定性.在相同条件下, 水泥成分中对减水剂的吸附性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C2S.若水泥中C3A,C4AF 含量较大, 则大量减水剂被其吸附, 占水泥成分较多的C3S,C2S 就显得吸附量不足, 动电电位明显下降, 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这是造成掺减水剂的混凝土坍损的根木原因.所以水泥中C3A,C4AF 含量较高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 反之较小.因此, 如果要生产大流动度的高强混凝土, 而且要求坍落度损失较小, 宜优先选用C3A,C4AF 含量较低的水泥. 2、水泥中调凝剂的形态及掺加量的影响 水泥粉磨时加入石膏作为调凝剂是为了控制熟料中C3A 的水化速率, 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浆中的SO42- 主要来源是石膏,若石膏掺入量不足或当水泥中的水很少且水泥中的C3A, C4AF 含量较高、比表而积大时, SO42- 在水泥浆体中的溶出量很少, 就会造成水泥浆体流动性的损失.直接表现为坍落度损失过快.所以应寻求最佳的石膏掺量.水泥中C3A 含量越大、碱含量越大、水泥颗粒越细, 石膏的最佳掺量越大.石膏的最佳掺量还和水泥的早期水化温度有关.掺入不同形态的石膏对水泥水化过程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选择最佳的石膏掺量,且掺入的石膏形态搭配合理, 可有效地避免坍损, 从而配制出流动性好、坍落度损失小的混凝上. 3、水泥的细度大小, 颗粒级配的影响 在水泥水化过程中, 3- 30um 的熟料颗粒主要起强度增长作用, 而大于60um 的颗粒则对强度不起作用, 小于l0um 的颗粒主要起早强作用, 3um 以下的颗粒只起早强作用.小于l0um 的颗粒需水量大.流变性好的水泥l0um 以下颗粒应少于10%.颗粒越细, 细颗粒越多, 需水量越大, 早期强度越高, 这必将加剧坍损. 4、环境条件及化学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影响 一般来讲, 环境温度越高, 水泥水化速度越快, 导致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越大.湿度越大, 混凝土对外失水相对较少, 有利于抑制坍落度损失.相同条件下, 强度越高, 水灰比越小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越大.同时, 掺加需水量小的粉煤灰对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对抑制坍落度损失有利. 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强度不合格 1、现象 出厂检验混凝土强度合格,施工现场交货检验强度不合格,经回弹法或取芯样复检,强度合格. 2、原因分析 (1)计量设备故障,坍落度失控,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 (2)施工现场取样、试块制作不规范. (3)试块养护不良,炎热夏季试块脱水,冬季养护温度过低. 3、预防措施 (1)加强计量设备的保养,确保投料准确,控制出机混凝土混合物坍落度. (2)施工现场取样应在搅拌运输车卸料过程中的1/4~3/4之间抽取,数量应满足混凝土质量检验项目所需用量的1.5倍,且不得少于0.02m3;人工插捣成型试块,应分两层装入试模,每层装料厚度大致相等,每层插捣次数应根据试件的截面而定,一般每100cm2截面积不少于12次. (3)加强试块养护,标养试件成型后覆盖表面,以防水分蒸发、脱水,隔天拆模后,应放入温度为20±3℃、湿度为90%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当无标养室时,混凝土试件可在温度为20±3℃的不流动水中养护,水的pH值不应小于7. 4、治理方法 采用回弹法或钻取芯样复试.

❷ 425,纯水泥浆强度是多少啊!

主要看水泥浆的水灰比,根据本人经验,水灰比不同,水泥浆的强度可从几兆帕到几十兆帕都行,最高可以达到40MPa

❸ 水泥混凝土强度不够怎么补救

(1)所有缺陷定义划分,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进行划分,分别采取补强措施。
(2)所有已锈钢筋均应除锈,当钢筋截面因锈蚀削弱>10%(面积比)时,应绑条焊加强。 (3)所有修补部位的水泥砂浆及细石混凝土均应做好养护,确保砂浆及混凝土强度。
(4)缺陷补强及加强带位置、范围,放线后要经有关单位核实后方可凿打。
(5)在缺陷补强时,凿除浮浆、浮石、除锈清刷工作完成后,应通知建设、质检、监理、设计检查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做下步工作。
(6)混凝土凿打,不能采用大锤大力撞打,应采用钢钎凿打,不得损伤旁边的混凝土,不得打断钢筋。 1.加固处理效果 按照上述要求补强、加固后,确认整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达C40。经计算复核:建筑物层间位移及顶点位移满足规范限值要求;筒体剪力墙轴压比均小于0.60,满足设计要求,剪力墙仍保证一定的延性,剪压比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筒体剪力墙的配筋按原设计满足要求,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建筑物安全、可靠。

❹ 纯水泥一般多少时间到最强的强度

水泥在施工后,只有经过凝固干燥才可以达到一定的强度,才可以发挥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水泥凝固几天能承重吗?

一、水泥凝固几天能承重
水泥一般凝固2天可以承重。水泥是粉状的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或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二、水泥的养护期为多久
1、根据季节和温度有所差异,水泥的充分硬化即养护成型期一般原则上是28天,但是工程实际当中有较大出入,具体养护期应根据结构类型、截面尺寸、砼标号、水泥品种等结合气温、湿度、蒸发量、养护工艺等条件具体确定。
2、夏季普通水泥养护15天强度就达到了标准,冬季有时水泥路面条件差,养护两个月都很难达到足够强度。

三、水泥砂浆抹灰的基本工艺与规范验收
1、水泥砂浆抹灰基本工艺
找规矩→对墙体的四角来进行规方→横线找平,竖线吊直→制作标准的灰饼以及冲筋→阴阳角找方→内墙抹灰→底层低于冲筋→中层垫平冲筋→面层装修。
2、水泥砂浆抹灰施工规范
抹灰前必须制作好标准灰饼,根据墙面抹灰的厚度要求,在墙角上方各做一个标准灰饼,并拉线在窗口以及垛角处可以加做灰饼,然后就可以线锤吊线做墙下角标准灰饼。冲筋也是保证抹灰质量的重要环节,冲筋是在上、下两介灰饼之间做砂浆带,其真度与灰饼相同,两边为斜面。
阴阳角找方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装修工程质量,找方时也应先在阴阳角做基线,用方尺先将阳角找方,然后在墙角和顶棚弹出抹灰准线,并在准线上、下两端做灰饼和冲筋。抹灰时,中层灰浆凝固前,应每隔一定距离交叉可以画出斜痕以此来保证面层与中间层之间更好地粘结。
3、水泥砂浆抹灰验收
用2米直尺检查,阴阳角垂直的误差都要小于2毫米,立面垂直误差小于3毫米,用方尺检查阴阳角方正误差小于2毫米。
4、水泥砂浆抹灰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脱层、空鼓、爆灰和裂缝等,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才去相应的措施。

❺ 纯水泥强度最大可以达到多少

水泥强度分不同强度等级,标准检验为胶沙强度,纯水泥也就是净浆一般由于收面专,基础施工没有搞净浆属的。
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主要是为延缓水泥凝结时间.石膏会与部分水泥水化后产生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难溶的水化硫铝酸钙以针状结晶析出.这些水化硫铝酸钙的存在延缓了水泥的凝结时间.
但如果石膏加入量过多,因为石膏本身的强度不高,且硬化后其体积膨胀率可达1%左右.从而导致水泥石的膨胀性破坏,降低水泥强度.

❻ 怎么增加水泥砂浆强度

添加早强减水剂等一些外加剂,增加搅拌时间

❼ 1:1水灰比的纯水泥浆灌浆强度有什么影响

水灰比1:1的纯水泥浆(42.5水泥)不含沙,28天能达到20MPa以上~35MPa

❽ 水泥净浆压浆后强度是在标养室上升快还是在实体内上升快

这和建筑物实体所处的外界环境温、湿度与标养室的温、湿度差异有关。
标养室温度应控版制在20±2℃,相对湿度权95%以上,建筑物实体所处的外界环境温、湿度值大于标养室时,强度上升就会更快,反之就较慢。
如:夏季,室外较快,冬季则标养室较快。

❾ 请问什么原因导致水泥后期强度越来越高

一般说来,混凝土的强度愈

高,其刚性、不透水性、抵抗风化和某些侵蚀介质的能力也愈高;而强度愈高,

往往其干缩也较大,同时较脆、易裂。因此,通常用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

质量以及评价各种因素影响程度的指标。
1水灰比
水泥混凝土强度主要取决于毛细管孔隙率或胶空比,但这些指标都难于测定

或估计。而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任何水灰比程度下的毛细管孔隙率由水灰比所确

定。
毛细孔隙率 Pc=W/C – 0.36α
胶空比 x=0.68α/(0.32α+W/C)
其中:W/C—水灰比
α—水化程度
Duff Abrams的混凝土强度水灰比定则指出:“对于一定材料,强度取决于一

个因素,即水灰比。”由此看来,水灰比—孔隙率关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它

影响着水泥浆基体和粗骨料间过渡区这两者的孔隙率,水泥石在水化过程中的孔

隙率取决于水灰比,水灰比和混凝土的振捣密实程度两者都对混凝土体积有影响

,当混凝土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混凝土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然而

,形成水化物需要一个最小的水量。
(W/C)min =0.42α
即完成水化(α=1.0)的W/C不应低于0.42。显然在低W/C时预期残留的未水

化水泥能够在浆体内继续长期存在,亦即W/C低于0.42,浆体将自我干燥。为避免

这种现象,有效的最低W/C比要高于0.42。在实际中,我们可以通过规定的W/C来

保证充分密实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的强度,保证混凝土的性能。
2 水泥
水泥混凝土的影响取决于水泥的化学成分及细度。水泥强度主要来自于早期

强度(C3S)及后期强度(C2S),而且这些影响贯穿于混凝土中。用C3S含量较高

的水泥来制作混凝土,其强度增长较快,但在后期可能以较低的强度而告终。而

无论通过改变成分、养护条件或者利用外加剂而比较缓慢地水化,都可使水泥产

生较高的最终强度。
水泥细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也很大。随着细度增加,水化速率增大,就导

致较高的强度增长率。但应避免细磨粉的含量。因为当颗粒很细时,间隙水可引

起一些高W/C区域。另外,研究表明,直径大于60pm的颗粒对强度是没什么贡献的


而水泥质量的波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应引起注意。水泥厂生产的同一品种

同一标号的水泥,不可避免地会在质量上有波动。水泥质量的波动,毫无疑问地

在混凝土强度上反映出来。采用具有相同平均强度而离散系数小的水泥,可以降

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水泥质量波动大多是由于水泥细度和C3S含量的差异引起的

。而这些因素在早期的影响最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影响就不再是最重要的了。

即水泥质量波动引起的混凝土强度的标准离差,不随龄期而增大,但混凝土强度

的离散系数却因强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减小。因此,水泥质量波动对混凝土早期强

度影响大。
3 集料
集料极重要的参数是集料的形状、结构、最大尺寸及级配。集料本身的强度

不太重要,因为集料强度一般都要高于混凝土的设计抗压强度。在承载时混凝土

中集料所能承受的应力大大超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骨料颗粒强度比混凝土基体和过渡区的强度要大。大多数天然骨料,其强度

几乎不被利用,因为破坏决定于其它两项(水泥浆基体及过渡区)。一般而言,

强度和弹性模量高的集料可以制得质量好的混凝土。但过强、过硬的集料不但没

有必要,相反,还可能在混凝土因温度或湿度等原因发生体积变化时,使水泥石

受到较大的应力而开裂。
骨料颗粒的粒形、粒径、表面结构和矿物成分,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

性,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改变其最大粒径对混凝土强度有着两种不同的影响。水泥

用量和稠度一样时,含较大骨料粒径混凝土拌和物比含较小粒径的强度小,其集

料的表面积小,所需拌和水较少,较大骨料趋于形成微裂缝的弱过渡区,其最终

影响随混凝土水灰比和所加应力而不同。在低水灰比时,降低过渡区孔隙率同样

对混凝土强度一开始就起重要作用。在一定拌和物中,水灰比一定时抗拉强度与

抗压强度之比将随粗骨料粒径的降低而增加。试验表明,增加骨料粒径对高强混

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骨料粒径似乎无大的影响。另外

,在同一条件下,以钙质代硅质骨料会使混凝土强度明显改善。
4 集灰比
对于强度大于35Mpa的混凝土,集灰比的影响就较为明显地表现出来。在相同

水灰比时,混凝土强度随着集灰比的增大而提高。这是因为:集料数量增大,吸

水量也增大,从而有效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内孔隙总体积减小;集料对混凝土强

度所引起的作用更好地发挥。
5养护
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养护

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水泥水化过程能正常进行,包括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水泥水化只能在为水填充的毛细管内发生,因此,必须创造条件防止水分由

毛细管中蒸发失去,而且,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水泥凝胶具有很大的比表面

积,大量自由水变为表面吸附水。这时,如果不让水分进入水泥石,则供水化反

应的水就会越来越少,在水灰比小于0.5的情况下会出现自干现象,使水泥水化不

能继续进行。因此,在养护期内必须保持混凝土的饱水状态,或者接近于这个状

态。只有在饱水状态下,水泥水化速度才是最大的。
要使混凝土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并不需要所有水泥都水化,因为在工程上很少

能达到这样的强度。混凝土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水泥石中的胶空比。混凝土在浇筑

后水分的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引起混凝土表面空气湿

度变化的风度。混凝土和周围空气的温差,也会影响失水。例如,在白天饱水的

混凝土在温度低的晚上会失水;寒冷气候中浇筑的混凝土,即使在饱和空气中,

也会失水。急速的初期水化反应会导致水化物的不均匀分布。水化物稠密程度低

的区域成为水泥石中的薄弱点,从而降低整体的强度;水化物程度高的区域包裹

在水泥粒子的周围,防碍水化反应的继续进行,从而减少水化物的量。在养护温

度较低的情况下,由于水化缓慢,具有充分的扩散时间,从而使水化物得以在水

泥石中均匀分布。Klieger指出:在混凝土早期养护时期,存在着一个最佳养护温

度,在此情况下混凝土在某一龄期时的强度最大。在试验条件下,硅酸盐水泥的

最佳温度约为13?C ,而快硬硅酸盐水泥则为4○C。所以,在夏天浇筑的混凝土要

较同样的混凝土在冬天浇筑时的强度要低。影响着水泥混凝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所以,在水泥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及养护过程中,上述因素应当加以考虑。

阅读全文

与纯水泥浆强度增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豆浆机过滤的豆渣能吃吗 浏览:754
污水归哪个部门 浏览:46
阀门除垢剂 浏览:88
液接电势半透膜 浏览:939
燃气壁挂炉地暖过滤器 浏览:320
沁园250左边是什么滤芯 浏览:40
污水井潜水用的什么氧气 浏览:549
饮水机压力桶没水是怎么回事 浏览:45
真离子交换树脂耐温 浏览:107
废离子交换树脂主要危废特性 浏览:243
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浏览:964
净水器黄色颗粒是什么 浏览:92
水处理树脂的再生 浏览:143
净水时活性炭可以用什么代替 浏览:152
溴水分离为什么要用蒸馏 浏览:580
污水集中处理站 浏览:232
城市污水处理公司年终总结 浏览:601
宾馆的废水排水量 浏览:237
污水池护栏安装多少钱一米 浏览:943
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品牌 浏览: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