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对密度是某物质的密度与纯水在温度为()摄氏度时的密度之比值.
4
2. 水的密度和比重是多少
水的密度抄
温度4°C时的纯水的密度是袭1000kg/m^3,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水的密度会小一点(通常也取这个值)
水的比重
比重的定义: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4°C时的纯水密度之比
所以:温度4°C时的纯水的比重是1
3.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多少
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7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密度: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m3。
临界温度:374.2℃
导热率:在20℃时,水的热导率为0.006 J/s·cm·K,
冰的热导率为0.023 J/s·cm·K,
在雪的密度为0.1×103 kg/m3时,雪的热导率为0.00029 J/s·cm·K。
浮力分类:悬浮、漂浮、沉底、上浮、下沉。
不同温度下水的各类物理参数:
t
p
c
λ
a
温度
压力
比热容
导热系数
热扩散率
℃
kPa
kJ/(kg·K)
W/(m·K)
10m/h
0
0.613
4.2077
0.558
4.8
10
1.227
4.1910
0.563
4.9
20
2.333
4.1826
0.593
5.1
30
4.240
4.1784
0.611
5.3
40
7.373
4.1784
0.623
5.4
50
12.332
4.1826
0.642
5.6
60
19.918
4.1826
0.657
5.7
70
31.157
4.1910
0.666
5.9
80
47.343
4.1952
0.670
6.0
90
70.101
4.2077
0.680
6.1
100
101.325
4.2161
0.683
6.1
110
143
4.2287
0.685
6.1
120
198
4.2454
0.686
6.2
130
270
4.2663
0.686
6.2
140
361
4.2915
0.685
6.2
150
476
4.3208
0.684
6.2
160
618
4.3543
0.683
6.2
170
792
4.3878
0.679
6.2
180
1003
4.4254
0.675
6.2
190
1255
4.4631
0.670
6.2
200
1555
4.5134
0.663
6.1
210
1908
4.6055
0.655
6.0
220
2320
4.6473
0.645
6.0
230
2798
4.6892
0.637
6.0
240
3348
4.7311
0.628
5.9
水密度的变化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水(20张)
4. 20度水的密度是多少
密度是1g/cm³,10³千克/立方米(t=4℃);
水是无色无味液体,地球有72%的表面被水覆盖。水在空气内中含量虽少,但却是容空气的重要组分。固态水(冰)的密度(916.8kg/m3)比液态水的密度(999.84kg/m3)小,因而冰会漂浮在水面上,水结冰时体积略有增加。
水分子是极性的,即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这使得水成为一种很好的溶剂。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自源说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于地球本身。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阳星云气体和尘埃经过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凝聚后的这些星子继续聚集形成行星的胚胎,然后进一步增大生长而形成原始地球。地球起源时,形成地球的物质里面就含有水。
在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水或在高压下存在于地壳、地幔中,或以气态存在于地球大气中。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地球大气中的水冷凝落到了地面。
5. 请问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kg/m³(t=4℃)。
水(简称:一氧化二氢,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理论上的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5)水温T时纯水的相对密度表扩展阅读:
一、水密度的变化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
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二、相关性质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2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6. 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密度是1g/cm³,10³kg/m³(t=4℃)。
水(简称:一氧化二氢,化学式:H₂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理论上的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是一种狭义不可再生,广义可再生资源。
(6)水温T时纯水的相对密度表扩展阅读:
一、水密度的变化
水的密度在3.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3.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3.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原因:
主要由分子排列决定。也可以说由氢键导致。由于水分子有很强的极性,能通过氢键结合成缔合分子。液态水,除含有简单的水分子(H₂O)外,同时还含有缔合分子(H₂O)2和(H₂O)3等,当温度在0℃水未结冰时,大多数水分子是以(H₂O)3的缔合分子存在。
当温度升高到3.98℃(101.325kPa)时水分子多以(H₂O)2缔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在3.982℃以上,一般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了。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氢键这种排布导致成是种敞开结构,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二、相关性质
沸点:99.975℃(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时,也就是101.325kPa)。
凝固点:0℃
三相点:0.01℃
最大相对密度时的温度:3.982℃
比热容:4.186kJ/(kg·℃)
0.1MPa
15℃蒸发潜热:2257.2kJ/(kg)
0.1MPa
10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水
7. 砂的检验表观密度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相对系数是多少
标准法:表观密度=[试样烘干质量/(试样烘干质量+水及容量瓶总质量-试样、水和容量瓶总质量)-水温对砂表观密度的修正系数]×1000
8. 水的相对密度
常温常压下空气密度约1.29kg/m^3,
水的密度近1.00*10^3kg/m^3,
空气相对于水的相对密度0.00129
(水相对于空气的则是其倒数)。
希望帮得到你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