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实验室纯水分几个等级
实验室纯水分四个等级,即:
1、蒸馏水: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纯水,虽设备便宜,但极其耗能和费水且速度慢,应用会逐渐减少。蒸馏水能去除自来水内大部分的污染物。
2、去离子水:
应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但水中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机物,可以污染离子交换柱从而降低其功效,去离子水存放后也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
3、反渗水:
反渗水克服了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许多缺点,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
4、超纯水:
超纯水在TOC、细菌、内毒素等指标方面并不相同,要根据实验的要求来确定,如细胞培养则对细菌和内毒素有要求,而HPLC则要求TOC低。
拓展资料:
实验室纯水的分类与标准:国家实验室纯水标准(GB/T 6682)依据水的纯度(水的导电性)分1、2、3级,1级电导率小于0.1μs/cm;2级电导率小于1.0μs/cm;3级电导率小于5.0μs/cm;
泉瑞QTCJ系列小型去离子水设备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产水水量10L-50L/h,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实验室1、2、3级标准,不同级别的水其生产工艺、生产产本相差较大,所以其用途也相以区分。
三级水是**级别的实验室级纯水,推荐用于玻璃器皿洗涤;水浴、高压灭菌锅用水以及超纯水系统的进水。
二级水一般用于常规实验室应用,比如缓冲液、pH 溶液及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为超纯水系统、临床生化分析仪、培养箱、老化机供水;也可为化学分析或合成制备试剂。
一级水往往用于严格的实验应用,如HPLC 流动相制备;GC 空白样制备和样品稀释、HPLC、AA、ICP-MS等高精度分析技术;缓冲液、哺乳动物培养基制备及试管婴儿;分子生物学试剂制备(DNA 测序、PCR 扩增等);电泳及杂交实验溶液配制等。
通常我们实验室工作人员为了实验的准确与精确性,采用一级标准的水用于二级水的实验应用中。
⑵ 微生物配置培养基用什么水
不同的来培养基选用不同的水
细胞培养基源一般用新鲜三蒸水或Millipore超纯水(分子生物学及生命科学,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培养,组织培养,试管婴儿,电泳、凝胶分析,生物工程,培养基制备)
医院检验科培养病人标本的培养基用的是普通蒸馏水
现在有的实验室使用的是反渗透纯水,应用:① 实验室器皿的最后清洗② 缓冲液、化学试剂配制用水③ 微生物培养基制备用水④ 氢气发生器、室内加湿器、高压消毒锅用纯水⑤ 人或实验动物饮用水等
超纯水的应用① 医院、医药制剂室及中心供应室用纯化水和高纯水② 各种医疗用生化仪、分析仪、血液透析仪用水③ 分析试剂及药品配置稀释用水④ 生理、病理、毒理学实验用水⑤ 动、植物细细胞培养用水⑥ 原子吸收光谱用水⑦ 试管婴儿用水⑧ 各种高效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用水⑨ 其他各种实验室用水和医药用水
⑶ 我们家庭用的水和软水、RO水、超纯水有什么区别,它们能喝吗
家庭用水:看具体来源,井水、泉水是硬水,自来水一般为软水
软水:指不含或含较少可版溶性钙、权镁化合物的水,水的硬度低于8度的水称为软水
RO水(反渗透水):一般单级RO的出水水质达不到GB/T6682-2008中三级水的指标,但双级RO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取决于所选机型的具体配置。主要应用:
洗涤玻璃器皿的清洗机;
水浴器;
高压灭菌器;
实验室动物饲养等。
UP水(超纯水):UP出水水质在18.2兆欧每厘米,超过GB/T6682-2008中一级水的指标(大于10兆欧每厘米)。主要应用:
HPLC(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制备;
试剂空白溶液制备;
为GC、HPLC、AA、ICP-MS以及其它分析技术样品稀释;
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用的缓冲液和培养基制备;
分子生物学试剂制备等。
从饮用水的安全性来看,软水、RO水、UP水都可饮用,但一般不直接用作饮用水,因所含矿物质过少。
⑷ 实验室纯水超纯水是怎么弄出来的,需要什么样的仪器
实验抄室纯水超纯水袭是由实验室纯水系统(也叫实验室超纯水机)这类仪器生产出各级纯水,例如Sartorius赛多利斯的arium® 实验室级纯水系统可以生产实验室纯水、超纯水;不仅可以用于实验室仪器用水,还可用于制备非关键应用所需的缓冲液和培养基。
⑸ 纯水和超纯水的区别及纯水仪的工作原理
纯水:
纯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2O,纯水主要是使用反渗透进行过滤,从而达到纯水的要求,纯水的水质清澈,没有任何的杂质,能够有效的避免细菌的入侵,能够安全、有效的为人体补充水分,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超纯水:
超纯水指的是水中的离子几乎完全去除,又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及有机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需要经过预处理、反渗透、EDI、树脂、杀菌器等多层工艺才能够制成,超纯水的电阻率能够达到18兆欧·CM,最高能够达到18.25兆欧·CM。
有什么区别?
1.制造工艺不同:
纯水一般是使用反渗透或者蒸馏等方式即可制得。
超纯水一般需要经过预处理、反渗透、EDI、树脂、杀菌器等多层工艺才能够制成。
2.用途不同:
纯水一般用于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电子工业、生物、化学等领域。
超纯水的应用非常广泛,一般应用于生产显示器、硬盘、CD-ROM等用水,极端超纯水用终端精处理混床、化验、生物、制药、石油、化工、钢铁、玻璃等领域。
3.电导率不同:
纯水电导率在 2-10us/cm 之间。
超纯水的电导率为 0.056us/cm。
4.水中杂质指标不同:
纯水的杂质含量为ppm级别的,ppm就是百万分率或百万分之几。
而超纯水一般除了水分子之外,几乎没有杂质,也没有细菌、病毒等物质,也没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所以一般用于工业。
点击了解详情:网页链接
⑹ 培养基用水用RO水可以吗,还是用DI水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RO水都是不够的,用的是超纯水仪出来的超纯水,而且即便专是超纯水,还是属要经过灭菌的。
当然,还是看你培养什么。我们实验室的规则是,培养细胞的培养基一定用超纯水配,培养细菌的可以用di水配。RO水我们实验室没有……
⑺ 细胞实验室是否需要纯水,超纯水,设计时要不要把纯水
细胞实验室肯定会用到纯水、超纯水的;不过细胞实验室用水量不会太大,可以选用小型实内验室纯水系统容,现用现制;例如赛多利斯arium® mini 实验室纯水系统是针对实验室用水量低于10L而设计,用于制备非关键应用所需的缓冲液和培养基。
⑻ 如何配DMEM培养基
这里是一份GIBCO的低糖DMEM粉剂配制说明(普通高糖的DMEM培养基配法是一样的):
TO PREPARE 1*LIQUID
1. Measrue out 5% less distilled water than desired total volume of medium using a mixing container that is as close to the final volume as possible.
2. Add powdered medium to 15 to 30℃ (room temperature)water with gentle stirring. (Do not heat water)
3. Rinse out inside of package to remove all traces of powder.
4. Add 3.7g of NaHCO3 per liter of medium.
5. Dilute to a desired volume with water. Stir until dissolved. (Do not over-mix)
6. Adjust pH of medium to 0.20.3 below desired final working pH* use of IN NaOH or IN HCl is recommended. (Add slowly with stirring) After pH has been adjuste keep container closed until medium is filtered.
7. Sterilize immediately by membrane filtration. (Positive pressure recommended) *pH unite will usually rise 0.1-0.3upon filtration.
另外,在李玲、李雪峰编著的《细胞生物学实验》中配制方法如下:
1 制备新鲜三蒸水或Millipore超纯水。
2 称取所需量的干粉培养基,加入约终体积一半的三蒸水中;若配制一个包装的培养液,在将整个包装的干粉倒入三蒸水后,需用水洗包装袋内面2次,倒入培养液中,以保证所有干粉都溶解成培养液。磁力搅拌或人工搅拌使之完全溶解。
3 根据包装袋上的要求补加所需量的碳酸氢钠;根据实验需要,添HEPES(5-20mmol/L)、谷氨酰胺和其他特殊物质。
4 加水定容到终体积。
5 必要时用1 mol/L 盐酸和1 mol/L 氢氧化钠调节pH。
6 用无菌0.22um滤膜过滤除菌,分装于无菌血清瓶中,4℃冰箱保存。 配制好的培养液用前加入100U/mL青霉素和100U/mL链霉素,并根据需要加入血清(5%-20%)。
⑼ 为什么叫199培养液
发酵培养基从广义上而言,是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与原料。同时其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其他所必须的条件。 发酵培养基的基本作用在于满足菌体的生长,促进产物的形成。
基本要求
培养基能够满足产物最经济的合成。
发酵后所形成的副产物尽可能的少。
培养基的原料应因地制宜,价格低廉;且性能稳定,资源丰富,便于采购运输,适合大规模储藏,能保证生产上的供应。
所选用的培养基应能满足总体工艺的要求,如不应该影响通气、提取、纯化及废物处理等。
培养基按其组成物质的纯度、状态、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型。
按纯度
合成培养基
是指原料其化学成分明确、稳定的培养基。适合于研究菌种基本代谢和过程的物质变化规律,但是培养基营养单一,价格较高,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天然培养基
这一类培养基采用天然的原料,所以其原料来源丰富(大多为农副产品)、价格低廉、适于工业。然而原料质量等方面不加控制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
按状态
固体培养基
适合于菌种和孢子的培养和保存,也广泛应用于有子实体的真菌类,如香菇、白木耳等的生产。
半固体培养基
在配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的琼脂,一般用量为0.5%~0.8%,主要用于微生物的鉴定。
液体培养基
80%~90%是水,其中配有可溶性的或不溶性的营养成分,是发酵工业大规模使用的培养基。
按用途
培养基按其用途可分为孢子(斜面)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三种。
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目前还不能完全从生化反应的基本原理来推断和计算出适合某一菌种的培养基配方,只能用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的基本理论,参照前人所使用的较适合某一类菌种的经验配方,再结合所用菌种和产品的特性,采用摇瓶、玻璃罐等小型发酵设备,按照一定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选择出较为适合的培养基。
培养基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根据前人的经验和培养基成分确定时一些必须考虑的问题,初步确定可能的培养基成分
通过单因子实验最终确定出最为适宜的培养基成分
当培养基成分确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各成分最适的浓度,由于培养基成分很多,为减少实验次数常采用一些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法。这些实验往往基于多因子实验,包含均匀设计、正交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等。
发酵培养基的实例
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
碳源:葡萄糖、甘油 氮源:胰蛋白胨、酵母粉 无机盐:磷、镁等
动物细胞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F12、DMEM等 血清(5-10%):胎牛血清(FBS)、小牛血清(CS)、马血清(HS) 水:超纯水 其它:NaHCO3(CO2)、抗生素
⑽ 植物培养基用超纯水配制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吗是不是用蒸馏水配制要好一些啊
超纯水?实验要基于现实,超纯水到哪里去弄啊,实验要讲究可行性。简单,又能得出较好效果就好,实验误差是避免不了的只要不是错误。植物培养基用蒸馏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