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向有N2和H2的恒容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N2和H2的分压改变吗
在恒容容器中只充入h2和n2发生反应,平衡时h2和n2的转化率相同,则需要加入量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同样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生成nh3最多。
② 物理化学 N2从20.0dm3、2.00MPa、474K恒外压1.00MPa绝热膨胀到平衡,试计算过程的ΔS。
这是绝热不可逆过程,不能用dQ/T的公式。
△U=Q+W,绝热过程回Q=0,所以△U=W, 推出 nC△T=P△V,利用这个公式答求出平衡后的温度,根据平衡后的温度和压力,拟定一个可逆的过程,然后求熵变。
③ 高中化学 在合成氨时 恒温恒容下再充入等量的N2和H2为什么相当于加压 谢啦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V 和 T 都不变,R是常数,当n(物质的量)增加时,P就要增大。 所以相当于加压。
④ 反应2NO2==N2O4,在恒温恒压下充入N2,NO2与N2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大还是变小
既然是恒压,说明体积可变,加入N2,使得体积变大,因此NO2与N2O4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小了,
⑤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N2+3H2===2NH3的反应容器中充入H2.各物质的浓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N2(-)+3H2(+)===2NH3(+)
H2增加,是反应物增加,平衡右移,生成物NH3也增加
N2被反应,所以被消耗增加,量减少.
⑥ 在25℃,压力为3039kPa下,2mol N2 经等温反抗恒外压膨胀至101.3kPa后,在等容加热至300℃,
△U=nCvm(T2-T1)=2molX2.5X0.008314kJ(mol/K)X275K=11.44kJ
△H=nCpm(T2-T1)=2molX3.5X0.008314kJ(mol/K)X275K=16.00kJ
V1=nRT1/p1=2molX8.314J/(molK)X298.15K/3039kPa=1.63L
V2=nRT2/p2=2molX8.314J/(molK)X573.15K/101.3kPa=44.8L
W=-p2(V2-V1)=-101.3kPaX(44.8L-1.63L)=-4.37kJ
Q=△U-W=11.44kJ-(-4.37kJ)=15.78kJ
⑦ 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N2和b molH2,经3分钟生成c molNH3.试回答下面问题:(1)以N2为研究
(1)氨气的反应速率为:v(NH3)=
| ||
3min |
c |
3V |
1 |
2 |
c |
6v |
c |
6v |
3 |
2 |
1.5c |
b |
150c |
b |
150c |
b |
c |
a+b?c |
100c |
a+b?c |
100c |
a+b?c |
a+b |
a+b?c |
a+b |
a+b?c |
⑧ 化学问题,在N2+3H2=2NH3反应中恒压条件下充入H2,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
这个问题显示出勒夏特列原理的局限性,因为不仅改变了氢气的浓度,也改变了氮气和氨气的浓度。所以最好用平衡常数来理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当Q小于K时,平衡右移。Q为浓度商,表达式与K相同,只是K中各项为平衡时的浓度,Q中各项为任意时刻的浓度。所以当Q=K时,即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怎么变?可以参考气体状态方程,即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容器的体积与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你说的SO2与O2的反应,与合成氨还是有一点区别,SO2与SO3化学计量数相同,恒温恒压通入氧气瞬间,SO2、SO3浓度的变化相同,氧气浓度变大(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加一个正数,分数值变大),导致Q小于K,平衡右移。
合成氨就复杂一些,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某条件下氮气、氢气、氨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摩尔,恰好达到平衡,此时再加3摩尔氮气,这一瞬间,容器体积为原来的2倍,氮气的物质的量为原来的4倍,氮气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氢气和氨气的浓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此时Q正好等于K,平衡不移动。以此为基础,可以想象,再多加氮气,平衡可能右移,反之左移。这还只是一个易于计算的极端情况。所以,我认为,一般来说,恒温恒压下加氢气,合成氨的平衡要移动。题目一般不会问往哪里移动,会问是否移动。至少在中学阶段不会这样问的。
⑨ 选择题: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 A、[H+][OH-]的乘积增大B、[H+][OH-]的乘积减小
正确答案是C
分析:[H+][OH-]的乘积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它只与温度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要温度一定,其值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答案是C
请采纳。
⑩ 恒温恒容1:3冲入n2和h2平衡怎么动
容器是恒温恒压的,所以与压强无关.因为N2的浓度增加,平衡向右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也可以解释,平衡会向减弱这个方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