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生产用纯化水内毒素不合格该如何处理
关键是要查找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过程污染,还是水处理系统不能达到无内毒素标准。如果能提供更为详细的内容,我们再分析。
『贰』 纯化水系统预处理消毒周期(验证过的)一般多少合适
深圳乐源环保科技,敬请参考。
『叁』 用水为纯化水需要做内毒素项目的检测吗
什么行业?制药还是食品?
食品用水除了保健食品之外,其它类别的食品不会使用纯化水。
如果是保健食品且企标规定了使用的是纯化水,则必须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检验。
『肆』 纯化水中内毒素如何去除,工艺为两级反渗透+EDI
后部加装超滤设备
『伍』 怎样排出纯化水内毒素
2010版药典对纯化水内毒素未有规定标准。
降低纯化水内毒素还是靠的反渗透系统,半渗透的膜可以渗透水,而不可以渗透其他物质,如:大多数盐、酸、胶体、沉淀、细菌和内毒素。
『陆』 纯化水设备系统常见的消毒方式有哪几种
1、 紫外线杀菌消毒方法
在纯化水设备当中,紫外线杀菌是常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杀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的作用。它可以减慢水系统中的新菌落生产速度进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但对已经生成的生物膜是无效的,只对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紫外线杀菌的效果有紫外线的强度、紫外线的光谱度和照射时间决定。当波长为253.7mm时可以获得优质的杀菌效果。
2、臭氧杀菌消毒方法
臭氧杀菌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可以灭杀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还能够破坏肉毒杆菌霉素。在制药纯化水设备系统中,纯化水水罐、各种过滤器、膜和分配管网系统中都会有微生物繁殖和滋生,臭氧能够有效除去水中的卤化物并降解生物膜,同时没有残留物,是目前纯化水系统和高纯水系统中能连续去除细菌和病毒的好方法。臭氧杀菌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的制药纯化水消毒方式。
3、巴氏杀菌消毒方法
巴氏消毒用于纯化水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微生物抑制。经过巴氏消毒后的纯化水设备系统仍然有小部分无害或者有益、较耐热的细菌,同时消毒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常采用80℃以上的热水循环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巴士消毒。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纯化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在50CFU/ml,并且可以控制纯化水设备的内毒素在5EU/ml的水平。
『柒』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测如何控制其测定准确性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法杀菌结合0.2μm微孔除菌过滤在纯化水微生物控制中的应用。方法专
运用紫外线杀菌和0.2μm微孔过滤属除菌,对饮用水经过预处理一级反渗透和混合床时(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制备的纯化水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和0.2μm微孔除菌过滤循环使用,再次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比较经混合床制备的纯化水在不同取样点微生物含量,以证明紫外杀菌器和0.2μm微孔除菌过滤对纯化水微生物控制的效果。
结果
经过混合床制备的纯化水,含有较高的微生物,平均为4.07CFU/ml;经紫外线一次照射杀菌后纯化水样平均为2.25CFU/ml;经0.2μm除菌过滤器后纯化水样平均为1.17CFU/ml;纯化水贮罐出水口纯化水样平均为1.15CFU/ml;纯化水循环使用前经紫外线二次照射杀菌后纯化水样平均为0.83CFU/ml,回水口纯化水样平均为0.96CFU/ml;纯化水细菌内毒素含量检测<0.25EU/ml。
经统计学分析,混合床出水样与回水样检测结果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紫外杀菌结合0.2μm微孔除菌过滤器对纯化水微生物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纯化水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可以达到注射用水标准。
『捌』 原水PH值高对做出来的纯化水内毒素有影响吗
偏高有两种抄情况,符合袭标准和不符合标准。正常的纯化水是偏酸性的,偏高说明偏碱性,出现这种问题有两种情况:
1、一般就发生的位置在系统脱除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加的氢氧化钠过多,或者存在虹吸氢氧化钠情况。
2、另一种情况原水含碳酸氢跟比较多。
『玖』 纯水要检测内毒素吗
注射用水要检内毒素的,纯化水不用。
『拾』 欧洲药典对纯化水有细菌内毒素的要求吗
纯化水没有要求,注射用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