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问答 > 水过滤ppt

水过滤ppt

发布时间:2021-01-09 18:19:13

❶ 求污水处理教学用ppt主要介绍污水处理的方法

污水处理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方法1:物理方法

1、物理沉淀法,一般是使用沉淀剂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的方法,这里较为重要的沉淀剂,处理不同的污染物质,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沉淀剂,并且本方法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2、吸附法,就是使用吸附剂将污水中的污染成分进行吸附,达到处理污水的方法,比如一种最常见的吸附剂:活性炭,但是吸附剂一般是一次性消耗品,成本可能较高。

3、萃取法,该方法一般利用一定的萃取剂,将水中的污染物萃取出来。

4、膜过滤法,一般是利用一种特定的半透膜,仅能水或者仅能污染物通过该膜,从而达到分离污染物的方法。


方法2:化学法

1、中和法,这个是利用化学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污染物一般是酸或者碱,便用与之想反的化学物质进行中和,生成无污染的化学盐。

2、化学沉淀法,利用与污染物能够发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的物质不能溶于水,然后再利用物理沉淀或者过滤等方法达到分离的效果。

3、电解法,该方法一般是用来处理金属盐,通过点解使金属离子析出,达到污水处理的方法。


方法3:生物法

一般是使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最终达到污染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一般需要使用到细菌,细菌分为喜氧菌和厌氧菌,所以需要根据所使用微生物的特性为其创造合适的生存环境。

注:进行污水处理,一般是几种方法联合进行使用,以达到快速有效的处理效果。

纯水机和净水器的区别.ppt

区别如下复:
一、净水机:制
1、功能:能够过滤掉自来水氯、杂质等,最后出来的水能够达到生饮的标准,保留了自来水中的对人体有用的矿物质;
2、特点:没有电机,不需要电源,靠水压驱动过滤。
没有储水罐,比较好的为五级过滤,第一级为滤芯,第二和第三级为活性炭,第四级为中空丝膜或陶瓷过滤,第五级为精致活性炭,主要用于改善口感。
二、纯水机:
功能:过虑掉自来水中所有物质,出来的水是纯净水,相当于买的纯净水,跟净水机相比,净水机只能过虑到杂质之类,纯水机还把水中的各种矿物质都过虑掉了,比如水里面对人体有害的各种重金属,净水机出来的水虽然有矿物质,但是只是自来水含有的,很多矿物质是自来水无法提供的,也无法过滤掉各种矿物质,如果希望纯水机出来的水含有矿物质,可以单加一个麦饭石,这样出来的就是矿物质比较丰富的矿泉水了,当然,这样的矿泉水肯定比净水机出来的可以生饮的水好。

❸ 超声波处理水完整PPT

这个PPT不错:网页链接

概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行超声空化降解水中的有害有机物的研究时,研究证明,超声降解水中有机物效果显著,从而引起很多学者的兴趣。超声作用于化学反应,主要来自超声空化现象,空化泡崩溃产生局部高温、高压和强烈的冲击波及射流,为在一般条件下难以实现或不可能实现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非常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超声作用于水处理,是近年来声化学领域研究的新发展。

二、处理机理

(一)功率超声机理

(二)超声化学机理 (一)功率超声机理 当一定强度的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会产生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和化学等一系列效应。这些效应可归纳为下列三种基本作用: 1、机械作用 2、空化作用 3、热作用 1、机械作用 超声波是机械能量的传播形式,与波动过程有关,会产生线性效变的振动作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其同质点位移振幅虽然很小,但超声引起的质点加速度却非常大。若20KHz、1W/m2的超声波在水中传播,则其产生的声压幅值为173Kpa,这意味着声压幅值每秒种内要在正负173Kpa之间变化2万次,最大质点的加速度达144万米每二次方秒,大约为重力加速度的1500倍,这样激烈而快速变化的机械运动就是功率超声的机械振动效应。 2、空化作用 超声波在液体媒质中传播时,当声强达到一定的强度,液体中声场作用区域形成局部的暂时负压,使液体中的微气泡生长、澎胀至突然破裂,导致气泡周围的液体中产生强烈的激波,形成局部点的高温高压,空化泡崩溃时,在空化泡周围极小空间内产生5000K的瞬态高温和约50Mpa的高压,且温度冷却率达109K/s,并伴有强烈冲击波和时速达400Km的射流,就是超声空化效应。 气蚀 当叶轮进口低压区的压力PK小于或等于饱和蒸汽压Pva时,水就大量汽化,同时,原先溶解在水里的气体也自动逸出,出现“冷沸”现象,形成的气泡中充满蒸汽和逸出的气体。气泡随水流带入叶轮中压力升高的区域时,气泡突然被四周水压压破,水流因惯性以高速冲向气泡中心,在气泡闭合区内产生强烈的局部水锤现象,其瞬间的局部压力,可以达到几十兆帕,此时,可以听到气泡冲破时炸裂的噪声,这种现象称为气穴现象。由这种现象得出的效应称为气蚀。 3、热作用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其振动能量不断被媒质吸收转变为热能而使自身温度升高。声能不间断的吸收可引起媒质中的整体加热,边界外的局部加热和空化形成激波时,波前处的局部加热等,这就是功率超声的热作用。 (二)超声化学机理 1、超声催化 2、超声降解 1、超声催化 超声催化反应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有关反应模型、机理的研究尚很模糊,但众多的科研成果确认了催化反应的显著效果。其主要作用:一是高温高压条件有利于反应物裂解成自由基和二阶炭,形成更为活泼的物种。二是冲击波和微射流对固体表面有吸解和清洗作用。三是冲击波可破坏反应物结构,分散反应物系。四是超声空化导致金属品格的变形和内部应变区的形成,从而提高金属化学反应活性。超声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比没有超声时增加了100000倍,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 2、超声降解 超声处理可以降解大分子,尤其是处理高分子量聚合物时,降解效果更为显著。超声降解源于超声的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

三、相关工艺技术介绍 1、固液分离是超声处理的前提 2、过滤是污水处理中的必要条件 3、超声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剂的作用 4、紫外线与超声波联天 1、固液分离是超声处理的前提 污水一般伴有悬浮污物或杂质,因此必须有收集装置,这种装置可以是污水池或污水槽,其中的大体积杂物和污物应与污水分离,当一些细小体积的悬浮物则可添加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或无机絮凝剂。 阴、阳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是一种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或电解质。它能通过吸附污水中悬浮的固位粒子,使粒子间架桥或通过电荷中和使粒子凝聚成大的絮凝物,从而加速悬浮液中粒子的沉降,有非常明显的加快溶液澄清,促进过滤等效果。若同时使用无机絮凝剂,则可显示出更大的效果。絮凝剂的添加量一般为0.011g/m3,在冷水中也能完全溶解。其主要作用是澄清净化作用、沉降促进作用、过滤促进作用、增稠(浓)作用,是废水、废液处理中的常用品。 2、过滤是污水处理中的必要条件 过滤的目的是将污水中含有小于等于20mg/L浓度的悬浮颗粒物、胶质颗粒物加以滤除。这里的过滤无须活性炭类精密昂贵的装置,普通机械过滤器完全

❹ 求一份水环境保护的ppt 急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 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飘香的农家小院里,仰望着璀璨的星空,聆听着蝉鸣嘹响,蛙声如潮,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春天,我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牧笛悠扬。 夏天,我坐在小船上,任双桨拍打着那碧绿的湖水, 看海鸥轻盈地掠过辽阔的湖面;秋天,我站在树下,凝神瞩望着那金黄的叶子一片片地落下;冬天,我站在窗前,欣赏着如絮的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在这如诗如画的仙境里,我的心都醉透了!
曾几何时,人们乱砍乱伐,使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沙丘吞噬了万顷良田,洪水冲毁了可爱的家园,大自然的报复让人类尴尬哑然。梅水溪曾经说过,没有自然,便没有人 类,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一味地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会破坏生态系统,咎由自取,使人类濒于困境。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人不给自然留面子,自然当然也不会给人留后路,98洪水、2000年的沙尘暴,其实,这就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示。
曾几何时,人们乱捕乱杀,使人类的朋友惨遭涂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就是对捕杀动物后果的最真实的写照。从大学生的伤熊事件到愚人们的疯狂捕猎,人类是否也将要把枪口对准自己?切记,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
曾几何时,战争的爆发,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满目疮痍。炮火对植被的破坏,核辐射对生命的摧残,尽管广岛、长崎上空的蘑菇云已经散去了半个多世纪,可那里依然还是不毛之地。由此可见,和平是全人类绿色环保的重要前提。
真不敢想象,我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将会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呢?地上寸草不生,天空尘沙弥漫,人类将在魔鬼般的尖叫声中化成堆堆白骨。到那时我们只能说,人类曾经属于过地球,但地球将永远不会再属于人类了。
顾炎武曾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护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的历史重任要落到我们跨世纪一代的肩上。让我们都来关爱自然,热爱地球吧,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地铸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

❺ 关于环保节水的ppt

很多PPT,自己参考吧,也可以下载后回修改答: http://www.soso.com/q?sc=web&bs=filetype%3Appt+%BB%B7%B1%A3+%BD%DA%CB%AE&ch=w.uf&num=10&w=filetype%3Appt+%BB%B7%B1%A3

❻ 谁能溶解在水里ppt课件

教材分析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小学科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那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些不能溶解。影响溶解的因素是什么,溶解的状态怎样,如何改变物质溶解的速度,怎样把溶解在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白食盐可以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让学生掌握分离溶解物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情分析
1.高锰酸钾是学生不太熟悉的物质,对于它溶解在水中的状态很陌生,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理,而本课实验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体会到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奇妙和有趣。
2.察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分两步,第一步是静观高锰酸钾是如何逐渐分散到水中去的。第二步是搅拌后,观察高锰酸钾的水溶液。
3. 通过观察让学生注意到溶液是均匀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颗粒而且高锰酸钾溶液不会自行沉降。然后通过与食盐进行比较,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概念,理解溶解现象的本质。
教学目标
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实验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的描述性概念。
学科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细致的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知道食盐在水中是溶解,那么食盐在水中又是怎样被溶解的?
生:回答。
师:物质在水中到底是怎样溶解的呢?我们今天这节课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二)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1、观察高锰酸钾,讲解高锰酸钾的特征。
师:(拿出高锰酸钾)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生:高锰酸钾。
师:(是的,)这是一种化学药品,叫做高锰酸钾。人们常用它来消毒和防腐。那么谁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它呢?
生: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
师:说的很好,它是紫色的,小颗粒状的。因为高锰酸钾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的化学药品,所以在取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防伤了皮肤。注意一定要像我这样用药匙来取用。(教师示范)
2、做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
师:我们就来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是怎样慢慢变化的。
(教师示范讲解,把几小粒高锰酸钾,轻轻地放入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
师:同学们要认真注意观察,我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之后高锰酸钾是如何在水中分散的。
生:缓缓的,慢慢的……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观察得很仔细,高锰酸钾颗粒到了水中后下沉,下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紫红色向下扩散,之后紫红色慢慢扩大,请同学们将这个现象记录在课本25页下面的表格中。
师:我们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一段时间以后,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整杯水变成紫红色,高锰酸钾全部溶解。
师:对,是不是经过搅拌,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我们还能在观察到高锰酸钾的颗粒吗?
生:不能
师:同学们把这个现象也记录在表格中,高锰酸钾颗粒消失,形成了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师:那位同学,来完整的描述一下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状态。
生:描述。
师:同学们知道食盐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那么高锰酸钾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它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呢?
生:我们一起来做一下高锰酸钾的过滤实验看看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正确。
师:通过过滤,我们并没有把高锰酸钾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师:同学们说一下高锰酸钾完全溶解了吗?
生:均匀溶解。
(三)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并做记录。
师:回顾我们已经做过了食盐、沙、面粉的溶解实验,下面我们把书上的表格填写完。
师:我们通过实验已知道食盐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溶解了。而面粉和沙这两种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你们能说一说物质溶解以后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它与物质没有在水中溶解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我们应怎样观察和区别物质是否溶解呢?
生:……
师:回答很对。溶解就是物质在水中形成均匀、稳定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四)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回答。
师:回答很真确,你们知道了很多知识,那么我要提出一个问题,看谁答的最准确,你们知道妈妈在家洗带油的碗的时候要用洗洁精,这是为什么吗?
生:回答。
师:是不是你们答的那样呢,下节我们在研究吧!下课。
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状态。
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4、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教师活动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了解高锰酸钾的颜色和结构状态。
2、教师给学生示范实验方法。
3、组织学生做实验,观察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状态。
4、学生分组讨论,汇报实验结果
5、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想通过实验,学生对溶解现象有所理解。
预设学生行为
学生对高锰酸钾不太熟悉,有好奇感,我想他们对实验兴趣很浓,在做实验时观察很认真,对高锰酸钾溶解的状态 ,能够描述的准确,因此,对溶解现象有深刻的理解。
设计意图
学生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的缺乏感性认识,那么,选用高锰酸钾溶解在水中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形成“溶解”描述的概念。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
化成 微粒
物质溶解的特征 分布 均匀
沉降过滤不能使其分离
使水变成紫红色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各小组分别做实验,看那一组操作方法规范。
2、每个小组分别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3、教师对小组的汇报结果进行总结,看那一组汇报的具体,选出最优秀的一组进行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2课,在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基础上,安排学习本课内容。学习本课的目的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比较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发现溶解与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通过上节课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提出溶解过程的问题,使学生对于物质的溶解产生兴趣,能深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通过再次观察食盐放入水中的现象,得出只有一种物质有颜色的情况下才能清楚的观察到溶解的整个过程,从而引出高锰酸钾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有关的一些知识。《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是一堂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观察得出了溶解的概念。学生在生活中大多无法细致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因此,对于物质究竟是怎样均匀地分散到水中去的缺乏感性认识。这一课选用溶解的典型材料——高锰酸钾,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溶解于水中的逐渐变化过程。想象食盐在水中溶解时可能出现的变化,并通过后来的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不同状态的对比,逐渐形成“溶解”的科学概念。
本课重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高锰酸钾与水的混合时的情形,借助高锰酸钾溶解时产生的红色慢慢在水中的扩散,把水染成红色,最后整个水都变成均匀的红色。这一活动,看似学生只是简单的描述高锰酸钾与水混合的现象,但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可以知道在学生头脑中物质在溶解时的微观世界。
本节课经过认真理解教材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思路。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叙述—得出结论。整体来说基本符合科学课的教学理念。由于课前已经准备好实验的物品,几个环节都基本能开展,也能比较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实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把面粉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立即观察,以为面粉没有沉在杯底,就说出面粉溶解在水中;面粉过滤时要缓慢倒入,太急溢出来了。需要指导学生把面粉放入在水中搅拌后要静放一会儿,这样才观察发现一些面粉沉在杯底,一些浮在水面上,才知道面粉在水中不溶解。在让学生过滤时,要指点操作,不可倒快,缓慢过滤。在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学生没有预设反应得那么好,举手的学生不多。但通过做实验后,学生回答基本上是中准确的,对溶解的概念有所了解。在实验中,由于高锰酸钾的多少没有控制好,出现了高锰酸钾溶液颜色过深,影响到了学生观察溶解的特征,教学效果没有预设的那样好。
探究是本节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可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知识内化的最有效途径。溶解概念的形成是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后逐步完善和建立起来的。我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知识和技能。在探究活动中我把重点落实在了物质的溶解过程和物质是否会溶解这两方面,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对于物质是怎样溶解的过程却不是很清楚,而高锰酸钾这种带有颜色的物质,可以使学生清晰的看清楚物质溶解的整个过程。在高锰酸钾溶解的过程中,学生对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出现了浓厚的兴趣,对物质的溶解更是产生了极强的好奇,学生的思维被积极调动,对于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学生也出现了不同描述方法。尽管他们对于溶解的过程描述不一,少数还出现了失误。但我想,正是在这种不断探究和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提升了他们的认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跟着老师的思维到按着老师的要求做,最后到自己探究实验,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充分的。活动课题遵循“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本课时在激趣的同时注重让学生亲自实验亲口描述自己的感知和探究,有助于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体现了科学的实践性。

❼ 怎样使水变清1.ppt

水变浑是因为饲料没复有吃完和鱼制类排泄的飞边导致的,只能尽量使水清一些,可以种一些水草,混养一些鲢鳙鱼,这些都有利于改善水质。如果想让水更清澈一些,就减少饲料的投喂量,增加换水频率,每次换水时彻底清理塘底粪便。

❽ 水污染怎么治理PPT

1,比抄较专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袭染防治法 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2,案例类的 a,漳卫南运河水污染治理的探讨(徐林波) 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管理局 b,工业污水治理的新技术、新理念NMSTA天然矿物污水治理剂希望楼主满意

❾ 水处理选用什么ppt模板

水处理选用,一般都是用蓝色或绿色为主色调的背景ppt模板,比较能突显环保理专念。
属PPT模板对于PPT就像衣服对于人。一套好的PPT模板可以让一篇PPT文稿的形象迅速提升,大大增加可观赏性。同时PPT模板可以让PPT思路更清晰、逻辑更严谨,更方便处理图表、文字、图片等内容。

阅读全文

与水过滤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净水器除水垢是什么原因 浏览:537
反渗透压差含义 浏览:42
污水带锁的井盖怎么打开 浏览:507
污水用途地埋防腐管道厂家多少钱 浏览:726
戴勒森空气滤芯怎么样 浏览:497
矿井涌水水处理工艺 浏览:741
鞍山蒸馏水厂家 浏览:482
草酸除垢剂哪里有卖 浏览:719
空压过滤器350AA表示 浏览:55
洗衣机废水怎么自动排出来 浏览:708
污水厂出水余氯标准 浏览:198
宽居空气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412
污水水解速率常数 浏览:482
饮水机e2怎么回事 浏览:262
滞回区间有什么用 浏览:968
净水器选多少容量的 浏览:757
污水处理服务费交什么印花税 浏览:520
废水除氟新方法 浏览:777
乱倒厨余污水怎么处罚 浏览:788
污水处理盐度是什么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