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EDI系统有哪三要素,如何理解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和硬件以及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1、数据标准
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的电子数据交换共同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共同的标准达到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
2、EDI软件和硬件
实现EDI需要配备相应的EDI软件和硬件。EDI软件能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交换的需要。EDI软件主要有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EDI。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
3、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点对点,这种方式只有在贸易伙伴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使用。随着贸易伙伴数目的增多,当多家企业直接电脑通信时,会由于计算机厂家不同、通信协议相异以及工作时间不易配合等而出现问题。
(1)EDI3要素扩展阅读:
工作原理
电去离子(EDI)系统主要是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隔板的水中电介质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利用交换膜对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来对水质进行提纯的一种科学的水处理技术。
电渗析器的一对电极之间,通常由阴膜,阳膜和隔板多组交替排列,构成浓室和淡室。
淡室水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透过阳膜,被浓室中的阴膜截留;水中阴离子向正极方向迁移阴膜,被浓室中的阳膜截留,这样通过淡室的水中离子数逐渐减少,成为淡水,而浓室的水中,由于浓室的阴阳离子不断涌进,电介质离子浓度不断升高,而成为浓水,从而达到淡化、提纯、浓缩或精制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EDI系统
❷ 2、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 )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A、通信网络 B、翻译功
答案选择 A
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和通信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
1.数据标准化内
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容区代表讨论,制定的电子数据交换共同标准,可以使各组织之间的不同文件格式,通过标准,实现彼此之间文件交换的目的。
2.EDI软件及硬件
a。转换软件。转换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将原有计算机系统的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或是将从翻译软件接收来的平面文件,转换成原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
b。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模式,或将接收到EDI标准模式翻译成平面文件。
c。通信软件。将EDI标准格式的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再送到EDI系统交换中心的邮箱,或由EDI系统交换中心,将接收到的文件取回。
EDI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大致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
3.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通信方式有很多种,第一:点对点。第二:一点对多点。第三:多点对多点。第四:增值网络方式
❸ EDI是什么意思
EDI,全称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名为电子数据交换。是指一种为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消息报文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也是计算机可识别的商业语言。
简单地说,EDI 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易”。
EDI 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有 3 个方面是相同的:
1、资料用统一的标准;
2、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
3、计算机系统之间的连接。
(3)EDI3要素扩展阅读:
特点:
1、EDI使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它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
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却不能打开这个“邮箱”,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给自己的电子信息均自动进入自己的“邮箱”。
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换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特定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信息。
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变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纂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❹ edi系统的内涵edi系统三要素
关于edi系统的内涵,edi系统三要素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EDI的三要素,包括: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传输协议。
2、这三个要素需要协同合作,才能构成完整的EDI。
3、首先介绍要素一,数据标准化。
4、数据标准化意味着EDI中的数据需要以标准的格式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传输。
5、EDI标准是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制定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现有的国际标准有EDIFACT、X12、VDA等。
6、企业之间需要通过共同认定的标准进行业务数据交换。
7、接下来是要素二,EDI软件及硬件。
8、要想成功部署EDI系统需要配备EDI所需的软件和硬件。
9、EDI软件可以获取用户数据库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EDI的标准格式,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传输交换。
10、EDI软件由多个功能组成,需要实现数据抓取、标准格式转换、业务数据处理和EDI报文传输等功能。
11、EDI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线(或专线)。
12、最后是要素三,传输协议。
13、EDI具有安全可控文件传输方式,传输协议包括AS2、AS4、OFTP (Odette FTP) V2、SFTP、FTP、SCP等。
14、EDI文件需要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使用上述传输协议,可以进行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
15、以上便是EDI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之间是如何紧密联系,并分别在EDI工作流程中扮演哪些角色呢? 以简单的点对点连接形式为例,EDI的工作方式参考如下图:上图描述了EDI的工作方式,文件由企业A发送给企业B。
16、上文所讲的要素一,即数据标准化体现在企业A和企业B的EDI软件以标准的EDI报文格式传输业务文件。
17、要素二,EDI软件及硬件体现在企业A和企业B各自具有如计算机,以及EDI软件等。
18、如上图所示,企业A的EDI软件可以将获取到的业务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的EDI报文,进行签名加密后,通过通信网络发送给企业B的EDI软件。
19、企业B的EDI软件接收到来自企业A的EDI报文后,先进行解密验证,并翻译为企业B可读的业务文件。
20、要素三,传输协议。
21、为了让两台计算机交换文件(在内部或通过互联网),双方则必须使用相同的传输协议。
❺ 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是______。
【答案】:D
EDI即电子数据基春拆交换,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通过电子方式,按照标准格式,从应用系统到应用系统的商业单证的传输,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进行商务处理的方法。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及硬件、通讯网络是构成EDI系统的三要素。EDI标准就是国际社会共森漏同制定的一种用于书写商务报文的规范和标准协议。搏枣通讯网络是实现EDI的手段,EDI软件具有将用户数据库系统中的信息译成EDI的标准格式以供传输文件的能力,硬件是EDI的实施基础。
❻ 实施EDI(电子数据交换)的条件是什么
在线数据处理来与交易处理业务是源指利用各种与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相连的数据与交易/事务处理应用平台,通过公用通信网或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事务处理的业务。 从事此类业务需要办理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牌照,简称edi许可证。
哪些业务需要办理edi许可证呢?
从事网上商城、物联网交易、平台交易、P2P交易的企业需办理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牌照。
edi许可证要怎么办理呢?办理edi许可证需要具备这些条件:
1、申请企业的注册资金必须满足100万以上;
2、申请edi许可证需要企业先做好icp备案,备案后方可申请edi许可证;
3、申请edi许可证需要企业提供不少于3人的社保,关于人员最好是从事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edi许可证办理需要什么材料: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
2、公司法人身份证扫描件;
3、公司章程;(工商调档)
4、社保证明材料;
5、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身份证扫描件;
6、托管协议协议彩色扫描件和托管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质证书复印件;
7、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
8、股东的相关证件;
9、公司股权结构图;
10、租赁协议或房产证明;
11、企业商标证书。
❼ 电子商务课后习题:为什么需要edi技术edi标准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就是电子数复据制交换,可以满足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无纸质的交换,这样节省了人力,节约成本。
EDI标准三要素是
1. 通讯协议: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等。
2. 标准格式:包括ANSI X.12、EDIFACT、RosettaNet、 ebXML、 CSV/TXT、 XML等。
3. 传输内容:包括订单、预测、订单变更、订单确认、发货通知、对帐单、发票等。
❽ EDI标准的三要素是什么
【EDI标准的三要素】标准报文、数据元、数据段称为EDI标准的三要素。一份报文可专分成三个部分: 首部、详情部属分和摘要部分,报文以UNH数据开始,以UNT数据段结束。
【EDI标准】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一定标准的报文格式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的电子化的交换,商业伙伴实施EDI,必须遵循一定的EDI报文标准。 国际上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EDI标准。1987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综合了经过10多年实践的美国ANSI X.12系列标准和欧洲流行的“贸易数据交换(TDI)”标准,制定了用于行政、商业和运输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