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离子交换 稳定性 等电点 强弱作用 为什么用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
例如: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回程度相等,所带净电答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两性离子所带电荷因溶液的pH值不同而改变,当两性离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时,溶液的pH值即其等电点。
『贰』 怎么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等电点分别为4,6,7, 9 的蛋白质
6.洗脱:用含NaCL(0.2-0.6M)的0.02M Tris-HCL缓冲液pH7.4(内含0.等电聚焦电泳(IEF)分离蛋白及测定蛋白质等电点一、原理等电点聚焦(IEF)
『叁』 设计一个利用阴离子交换柱纯化一个等电点为7.5的蛋白质的实验
既然是抄阴离子交换,就要让目标蛋白带负电,那么缓冲液PH就要大于等电点。缓冲体系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用TRIS-HCl,特别是弱阴离子柱不可选用带负电强的磷酸盐缓冲液,否则上样液中被交换的将是磷酸根而不是目标蛋白。一般用NaCl平衡后上样进行离子交换,然后再用较强的阴离子洗脱。
『肆』 等电点为5的猪血清采用什么离子交换柱
等电点(pI,isoelectric point)
例如: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回度相等,所带净电荷答为零,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两性离子所带电荷因溶液的pH值不同而改变,当两性离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时,溶液的pH值即其等电点。
当外界溶液的pH大于两性离子的pI值,两性离子释放质子带负电。
当外界溶液的pH小于两性离子的pI值,两性离子质子化带正电。
当达到等电点时氨基酸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伍』 如果一个蛋白质只是在PH6-6.5范围内稳定,请设计一个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该蛋白质的实验
你是不是说混淆了,到底是等电点在pH6-6.5?还是等电点未知,确在6-6.5稳定?
我就先按等电点来理解,回答你的问题。
如果对蛋白纯化的浓度要求不高,或者待纯化样品成分简单,杂蛋白少,就选一种离子交换层析,即阳离子离子交换层析(running buffer 设pH5.0比较合适)或阴离子交换层析(running buffer 设pH7.5比较合适)。
如果杂蛋白多,就用两步离子交换层析,即结合阴阳离子交换层析。一般建议先做阳离子交换层析(这样第一步可去掉核酸之类的)。不知你要多具体的步骤,先写个大致步骤吧:
1,阳离子交换层析:将你的样品置换到pH5.0的running buffer(一般醋酸钠buffer)。同时装住,平衡啥的,然后上样,平衡,洗脱(升pH或盐洗脱),收峰。这步就去掉等电点在6之下的大部分杂蛋白;
2,阴离子交换层析:将所收蛋白置换buffer至pH7.5的running buffer(PB),同时装住,平衡啥的,然后上样,平衡,洗脱(降pH或盐洗脱),收峰。去掉pH6.5之上的大部分杂蛋白。
-----
如果你确实所指在6-6.5稳定,那就看你蛋白的等电点在多少了,只好选一种离子交换层析,在6.5之上就试试pH6.0的running buffer做阳离子交换层析,在6.0之下,就试试pH6.5的running buffer做阴离子交换层析。
若有疑问,欢迎继续讨论,纯属手打,欢迎采纳,祝新年愉快!
『陆』 怎么用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等电点分别为4,6,7, 9 的蛋白质
6.洗脱:用含NaCL(0.2-0.6M)的0.02M
Tris-HCL
缓冲液
pH7.4(内含0.
等电聚焦电泳
(IEF)分离蛋白及测定
蛋白质等电点
一、原理
等电点聚焦
(IEF)
『柒』 用离子交换剂测定蛋白质的等电点时,为什么一定要用强性离子交换剂
选用纤维素离子交换剂抄。因为蛋白质不能扩散到树脂的链状结构中,而纤维素离子交换剂交换容量大。选用ph为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剂如SE-纤维素。装柱氢氧化钠处理,0.1mol/L起始缓冲液平衡,上样,吸附目标蛋白,0.15mol/L缓冲液洗脱,之后再选用ph6.5,8.0的缓冲液梯度洗脱。等电点=4.0的蛋白质在5.0缓冲液中带负电,不能被吸附,直接分离。随后6.0的蛋白质被洗脱出来。再用ph6.5,8.0的缓冲液梯度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