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测时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怎么选择新手求帮助
一般都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成本太高伤不起啊
B.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怎么做
准备工作:
1.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量筒、培养回基、平皿、取膜器、三角烧瓶等答一起121℃灭菌30min。
2.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3.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
4.
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C. 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用膜过滤法时,是把滤膜上有菌液的那面贴到培养基上,还把反面贴到培养基
微生物限度的方法有多种。如果是用膜过滤法的话,就你提到的问题,可以查询2010版的《中国药典》附录,里面有提到。应该是把滤膜接触到供试液的那面贴于培养基上。
D. 薄膜过滤法的培养基是不是倒立培养
薄膜过滤法的培养基是不是倒立培养
准备工作: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回入滤杯中答,包好滤杯,连同量筒、培养基、平皿、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E. 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用薄膜过滤法怎么做
准备工作: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回量筒、培养基、平皿、答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5)薄膜过滤法滤膜贴平皿的方向扩展阅读:
薄膜过滤系统主要用于去除小颗粒及溶解盐,一般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薄膜过滤反渗透。
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薄膜过滤
F. 纯化水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测,使用薄膜过滤法应该取多少
准备工作: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量筒、培养基、专平皿、取膜器、三角属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G. 水质检测时,我们用薄膜过滤法。但是我有几个问题向老师请教.
1 生物酶并没来有你想像的多 不会影响细自菌生长 而且薄膜过滤后会被滤掉只剩下微生物
2 营养琼脂和玫瑰红钠都不是选择培养基 有时候会有都长的情况 营养琼脂培养基建议加TTC让细菌更容易观察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判断~比如细菌菌落大小不一 一般比较小 边缘光滑 味道臭 真菌酵母菌菌落大 有的会长毛 有酒香或霉味。更准确的方法是用选择培养基进一步培养 或显微镜观察 最好是增加阳性对照试验
H. 薄膜过滤法检验纯化水为什么要截留菌面朝上
准备工作:
用纯化水浸泡滤膜,浸泡完全后放入滤杯中,包好滤杯,连同量筒专、培养基、平属皿、取膜器、三角烧瓶等一起121℃灭菌30min。
灭菌后的物品一并传入洁净室中,微生物限度过滤器上连好已经灭好的滤杯,用缓冲液先润湿滤膜,抽掉缓冲液,然后倒入供试液(10倍稀释),滤过,再用缓冲液冲洗滤膜。
过滤结束后取下滤膜平贴于R2A琼脂培养基平板上,32℃倒置培养5天。
菌落计数(平皿上长几个菌结果就报几个菌)
I. 纯净水的微生物限度检测一般用薄膜过滤法还是平皿法 还是都可以
这个是因为他能是抽样检查,所以用过滤法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