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总氮偏高是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一、废水中总氮的构成
废水中总氮主要由氨氮、有机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组成,其中氨氮主要来自于氨水以及诸如氯化铵等无机物。有机氮主要来自于一些有机物中的含氮基团,比如有机胺类等。硝态氮在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且含量较高,比如国防工业炸药制造过程中大量用硝酸盐作为原料,机械化学等工业使用大量与硝酸盐相关的原材料作为氧化剂,同时很多污水通过前期生化以及硝化以后也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因为硝态氮十分稳定,且极易溶解于水,因此污染十分严重,极易扩散。
二、废水中氮的危害
水中氮元素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赤潮,当水中总氮含量大于0.3mg/L时,即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另外,硝酸盐本身对人无害,但在体内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一方面,亚硝酸盐会与血红蛋白反应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影响氧的传输能力,特别对于婴儿,易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蓝婴病);另一方面,亚硝酸盐过高,会与蛋白生成亚硝胺,属于强致癌物质,对健康危害极大。
三、总氮的去除:
1、氨氮的去除
含氨氮废水目前市场上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办法去除。
第一,折点加氯氧化法,通过加入次氯酸钠或者漂白粉进行氧化,将氨氮转化为氮气释放,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氨氮去除剂基本以漂白粉为主。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
2NH2Cl + HClO →N2↑+3H++3Cl- +H2O
第二,利用微生物硝化和反硝化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其原理是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首先通过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然后再进行反硝化,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其反应原理图如下所示:
2NH3+3O2→HNO2+H2O+能量(亚硝化作用)
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作用)
HNO3+CH3OH→N2 + CO2+H2O+能量(反硝化作用)
2、有机氮的去除
生物法,氮化合物在生物作用下可实现向氮气的转化:
化学法,通过氧化使氮化合物直接从有机氮、氨氮直接转化为氮气:
生物法成本较低,效果稳定,但工艺复杂,操作困难,且占地面积较大,运行时间较长;化学法省去中间转化步骤,更快速直接,但成本较高,折点加氯法控制难度大,效果不稳定。
3、硝态氮的去除
硝态氮主要是指硝酸根离子,目前有采用离子交换、膜渗透、吸附以及生物脱氮的方法。其中离子交换法、膜渗透法以及吸附法都只是硝酸根离子的浓缩与转移,无法真正去除总氮,浓缩以后的硝酸根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
在生物脱氮中,主要是指硝酸根离子通过反硝化细菌降解转化为氮气的过程。
② 污水处理厂的总氮和氨氮值有什么差别
总氮是所有物质来中含有的源氮元素,包括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等等
总氮=有机氮+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用TN表示。
氨氮就是无机氮的一部分,也就是总氮的一部分;用NH3-N表示。
TN总是≥NH3-N
③ 污水中COD、BOD、氨氮、总氮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污水中COD、、氨氮、总氮的概念分别是:
1、COD:即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指用强化学氧化剂(中国法定用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成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mg/L),用CODcr表示,简写为COD。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污染越严重。
2、BOD:即生化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一般用20℃时,五天生化需氧量(BOD5)表示。
如果污水成分相对稳定,则一般来说,COD> BOD5。一般BOD5/COD大于0.3,认为适宜采用生化处理。
3、氨氮: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氨。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4、总氮:简称为TN,指污水中含氮化合物分为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四种含氮化合物总量称为总氮(TN)。
COD测定方法:
1、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COD(K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2、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
(3)废水盐份高和总氮高有什么区别扩展阅读
污水产生的原因:
1、工业污染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2、农业污染
首先是由于耕作或开荒使土地表面疏松,在土壤和地形还未稳定时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悬浮物。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3、城市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
④ 污水什么情况下氨氮比总氮高
理论上总氮等于氨氮、有机氮与硝态氮的和,在实际的实验中往往达不到理论上的结果,部分样品会存在氨氮≥总氮。
1、样品保存的影响
因为样品中的氮化合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水样采集过后应立即检测或者放入冰箱低于4℃的条件下保存,但不得超过24h。如果长时间存放,可在1000ml水样中加入0.5ml硫酸(1.84g/ml),酸化pH小于2,并尽快测量。在样品分取过程中应考虑到与外界空气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应做到与外界空气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应做到取完样品后及时密封样品。避免受光照带来的温度变化和实验室内部环境造成的误差影响。
2、实验室环境的影响
总氮和氨氮的分析都应在无氨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环境内不应含有石油类及其他的氮化合物,不能在分析氨氮等氮类项目的实验室中做总氮项目的分析,所使用的试剂、玻璃器皿等也要单存放并保持干燥与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3、试剂药品的选择与配制的影响
配制任何溶液都离不开水这种介质,首先是无氨水的制备,因为在制备无氨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使空气中的氨或者铵盐溶于水中,使试剂用水受到污染。这种环境就会对试剂带来难以的误差。尤其会增大总氮的试剂,使总氮检测值较实际值偏小。所以当无氨纯水制备完以后,一定要妥善保存,尽可能做到随用随制。由于测定总氮是利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11894—89),虽然此种方法步骤较为简单,对仪器要求也不高,但是对试验的吸光度要求苛刻,其中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过硫酸钾的质量,在此推荐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溶液的过程中,首先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然后配制过硫酸钾溶液。由于过硫酸钾溶解非常慢,可以采用水浴加热,并且使加热温度控制到55℃~60℃之间,当过硫酸钾溶液充分溶解并冷却到室温后,缓慢地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并同时搅拌,防止氢氧化钠放热使溶液温度过高引起局部过硫酸钾失效。当过硫酸钾试剂质量不合格时,会导致值较高,甚至会严重影响样品结果。因此配制碱性过硫酸钾溶液时尽可能使水浴温度控制到50℃~60℃之间,否则将会使过硫酸钾分解导致失效,影响结果。
4、消解、比色时间的影响
由于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氨氮过程中没有什么繁琐的步骤,只需要10min的显色时间,检测期间几乎没有氨氮的损耗,而在总氮的检测过程中,分解出的原子态氧在120℃~124℃的条件下消解30min,可使水样中的含氮化合物的氮元素转化为硝酸盐,根据在波长220nm和275nm吸光度推算出总氮含量。但是往往由于高压锅内温度和试剂等问题导致过硫酸钾消解不完全,比色管磨口塞子没有完全封闭,造成消解过程中氨的挥发以及样品蒸发,导致随后加纯水至标线,样本体积增大而使总氮含量偏小,从而引起总氮小于或者等于氨氮的可能。
5、水样色度、浑浊的影响
由于水样不经过处理或者凝聚沉淀不完全导致氨氮结果偏大,而在总氮测定时水样的色度和混浊物经过40min的高温消解后可以发现比色管底部有白色沉淀并且水样无色透明,从而了对总氮结果的影响。所以在氨氮检测时如果凝聚沉淀不能够去除色度和完全沉淀,那么就采用蒸馏法沉淀,这样可以更好地氨氮结果偏大所带来的影响。
6、酒石酸钾钠铵盐含量较高的影响
配置氨氮所需药品时,要注意当酒石酸钾钠铵盐含量较高时,会导致氨氮含量偏大而使结果大于总氮。酒石酸钾钠仅仅加热煮沸不能完全除去氨,还应该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煮沸蒸发掉溶液体积的25%左右,冷却后用无氨水稀释至原体积,从而有效减少酒石酸钾钠溶液中的铵盐,使结果更具有准确性。
7、化合物的影响
在工业废水中,(笔者遇到过丁二烯废水会有这种情况,后来发现是废水中有酮类醛类等化合物的成分),水中的酮类,醛类等都会造成假阳性,导致氨氮数值增大,使氨氮的值大于总氮的值。因为此情况很少有,并咨询了专业人士,目前没有很好的防干扰措施,只能通过推断来计算氨氮的量!
总结
1、总氮和氨氮项目应在接到水样的时间检测,并且需要两人分别同时检测,这样可以化避免不同时间检测所带来的影响。
2、严格控制总氮测定所需试剂的质量和配制全过程,避免总氮消解不完全所带来的影响。
3、处理好氨氮检测前的色度、浑浊度和影响氨氮值偏大等因素。
⑤ 污水处理后总氮偏高,如何解决
这个太正常了,进水总氮一般小于出水总氮,总氮包括NH3-N、NOx-N、凯氏氮。
1、进水中有凯氏氮。这玩意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段都能被氨化,如果后续有好氧,可以硝化成硝基氮,如果好氧段的溶解氧和碱度或硝化菌等条件不行时,NH3没被完全转化。那出水NH3高正常。
2、药剂影响。
这也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絮凝剂、硫酸、尿素投加量这几个要重点看一下。废酸和哪怕部分正酸里,我们都检出过NH3-N,某些絮凝剂里也会有。
3、检测干扰
NH3一般常用水杨酸法和纳氏试剂法,可以去查一下排除干扰。水的色度也会有几个氨氮的影响。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环保加严标准,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排放标准执行,其中污水总氮排放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水体中的总氮处理是水污染控制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总氮超标不仅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如果硝态氮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污水总氮超标的原因:
1. 内、外回流比生物反硝化系统外回流比较单纯生物硝化系统要小。
2. 反硝化系统污泥沉速较快。缺氧区溶解氧DO过高。
3. 温度调控不当,当低于15℃时,反硝化速率将明显降低,至5℃时,反硝化将趋于停止。
4. BOD5/TKN 因为反硝化细菌是在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进行反硝化脱氮的,所以进入缺氧区的污水中必须有充足的有机物,才能保证反硝化的顺利进行。
5. 污泥负荷与污泥龄由于生物硝化是生物反硝化的前提,只有良好的硝化,才能获得高效而稳定的的反硝化。因而,脱氮系统也必须采用低负荷或超低负荷,并采用高污泥龄。
污水总氮处理方法:
目前有采用离子交换、膜渗透、吸附以及生物脱氮的方法。
1. 污水处理厂常采用生物脱氮反应,通过控制各阶段的工艺条件,使出水总氮达标。而反硝化反应阶段是总氮处理的控制难点,因此要对生物脱氮反应机理充分了解,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
2. 采用湛清环保富增集成装备IDN-BMP系统脱氮,BMP 富增集成装备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升级,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法中反硝化反应难控制的难点。其原理是通过增加污泥浓度并改善流态,佐以功能强大的反硝化菌,最终达到高效反硝化,实现总氮处理。
⑥ 什么是污水总氮,总氮高如何解决
污水总氮所指的主要意思是,污水整体的氮含总量比较高,超出了标准的范围和要求,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采用,专业的技术和方式对它进行合理的处理,才可以达到更环保的程度。
⑦ 为啥水环境质量标准里总氮的标准这么低,硝酸盐氮的标准这么高
做总氮的时候遇到过这个问题,总氮包括氨氮,然而在实际水样监测中,常出现氨氮测定值大于总氮的现象,特别是高浓度氨氮废水,总氮测定值会比氨氮低很多。通过认真分析和大量实验,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总氮测定消解过程中
⑧ 总氮特别高的废水对氨氮的处理有影响吗
过量氨氮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这样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被氧化内生成的硝酸盐和容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是人类的生命健康。高浓度氨氮氨氮废水处理的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
⑨ 污水中会不会有氮氮比总氮值高的情况
不会,我目前没见过。
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 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肽、胨、核酸、尿素 以及合成的氮为负三价形态的有机氮化合物,但不包括叠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
总氮包括溶液中所有含氮化合物,即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盐氮、溶解态氮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的总和
总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凯氏氮(氨氮+有机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