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竖流式沉淀池的竖流式沉淀池简介
竖流式沉淀池又称立式沉淀池,是池中废水竖向流动的沉淀池。池体平面图形为圆形或方形,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管中流速应小于30mm/s),管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后沿整个过水断面缓慢上升(对于生活污水一般为0.5-0.7mm/s,沉淀时间采用1-1.5h),悬浮物沉降进入池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堰前设挡板及浮渣槽以截留浮渣保证出水水质。池的一边靠池壁设排泥管(直径大于200mm)靠静水压将泥定期排出。竖流式沉淀池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排泥容易,缺点是深度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常用于处理水量小于20000m³/d的污水处理厂。
理论依据:竖流式沉淀池中,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上升速度等于沉降速度的颗粒将悬浮在混合液中形成一层悬浮层,对上升的颗粒进行拦截和过滤。因而竖流式沉淀池的效率比平流式沉淀池要高。
『贰』 造纸厂污水用什么方法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设计经验总结
桂 琪
(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州 511430)
摘要 根据工程实践,总结了生产原料、生产纸种、造纸工艺、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吨纸水耗
对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水质的影响。给出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的建议工艺参数。分
析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水量确定和工艺选择。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
2. 1 预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是保证系统达标的
前提,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
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
浆回收,在此不做赘述,本文所述的预处理主要是混
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
2. 1. 1 纸浆回收
常用的纸浆回收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
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
等,常用的为斜筛。建议根据试验确定水力负荷及
筛网目数,在没有数据的前提下,推荐水力负荷为
10~15 m3 / (m2 ·h) ,筛网80~100 目。近年来出
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原先多用于厂
内白水处理,现在已有箱板纸厂家采用它回收厂外
混合废水的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加
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SS < 60
mg/ L) ,后续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值得设计人员关注。
2. 1. 2 物化处理
造纸废水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
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
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
为代表。机械法优点为无回流,设备简单,动力消耗
低;缺点是气泡大,数量有限,效率相对低,且设备维
护相对复杂。传统溶气气浮因其占地面积大,投资
高,新工程很少用;浅层气浮因其效率高、占地小,在
溶气气浮中处于主导地位。沉淀法常用处理设施有
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等。斜管沉
淀池易堵塞,平流沉淀池排泥困难。造纸废水多采
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的辐流沉淀池,其表面负荷可
取1~2 m3 / (m2 ·h) 。
2.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
分“, 厌氧+ 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 去除
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
(UASB、IC、PAFR 等) 。根据生化进水浓度的高
低,选择将厌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或完全厌氧阶
段,建议当生化进水CODCr > 800 mg/ L 采用完全厌
氧反应器。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
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广。厌氧系统
容积负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统污
泥负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叁』 在处理印染废水中,一级物化沉淀池是什么作用,厌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分别是什么作用,求解
初沉池用来除去水中可沉淀的杂质,厌氧池靠厌氧微生物除去水中N,P等元素,好氧池去除水中有机物,二沉池除去污水中的污泥,个人认为是这样。
『肆』 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
1、废水首先经过格栅、筛网后流至絮凝沉淀池,为了使处理效果好,在絮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絮凝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中。
2、曝气调节池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泵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
3、生化池中安装充氧效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中废水自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
4、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淀池中.池中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可大大提高沉降效率,另外水力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
5、混凝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械脱水。
6、斜板沉淀池排出的水流入清水池中,经检测后外排。
污水处理流程图
处理方法:
1、按作用分:污水处理按照其作用可分为物理法、生物法和化学法三种。
(1)物理法:主要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非溶解性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化学性质。常用的有重力分离、离心分离、反渗透、气浮等。物理法处理构筑物较简单、经济,用于村镇水体容量大、自净能力强、污水处理程度要求不高的情况。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法处理程度比物理法要高。
(3)化学法:是利用化学反应作用来处理或回收污水的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的方法,多用于工业废水。常用的有混凝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等。化学处理法处理效果好、费用高,多用作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作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出水水质。
2、按处理程度分:污水处理按照处理程度来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1)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物质,常用物理法。
(2)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BOD去除率为80%~90%。
(3)三级处理的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某种特殊的污染物质,如除氟、除磷等,属于深度处理,常用化
『伍』 请问大家造纸厂污水处理 循环的工艺流程
给些总结你,剩下你的去找资料吧。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设计经验总结
摘要 根据工程实践,总结了生产原料、生产纸种、造纸工艺、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吨纸水耗对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水质的影响。给出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的建议工艺参数。分析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水量确定和工艺选择。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
2. 1 预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是保证系统达标的前提,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浆回收,在此不做赘述,本文所述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
2. 1. 1 纸浆回收
常用的纸浆回收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等,常用的为斜筛。建议根据试验确定水力负荷及筛网目数,在没有数据的前提下,推荐水力负荷为10~15 m3 / (m2 ·h) ,筛网80~100 目。近年来出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原先多用于厂内白水处理,现在已有箱板纸厂家采用它回收厂外混合废水的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加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 SS < 60mg/ L) ,后续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设计人员关注。
2. 1. 2 物化处理
造纸废水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为代表。机械法优点为无回流,设备简单,动力消耗低;缺点是气泡大,数量有限,效率相对低,且设备维护相对复杂。传统溶气气浮因其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新工程很少用;浅层气浮因其效率高、占地小,在溶气气浮中处于主导地位。沉淀法常用处理设施有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等。斜管沉淀池易堵塞,平流沉淀池排泥困难。造纸废水多采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的辐流沉淀池,其表面负荷可取1~2 m3 / (m2 ·h) 。
2. 2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分“, 厌氧+ 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 去除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UASB、IC、PAFR 等) 。根据生化进水浓度的高低,选择将厌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或完全厌氧阶段,建议当生化进水CODCr > 800 mg/ L 采用完全厌氧反应器。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广。厌氧系统容积负荷可取2~15 kgCODCr / (m3 ·d) ,好氧系统污泥负荷可取0. 25~0. 6 kgCODCr / (kgML SS ·d) 。
『陆』 请问大家造纸厂污水处理循环的工艺流程
给些总结你,剩下你的去找资料吧。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设计经验总结
摘要根据工程实践,总结了生产原料、生产纸种、造纸工艺、废水来源与污染物成分、吨纸水耗对废纸造纸生产废水水质的影响。给出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的建议工艺参数。分析了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回用的水质要求、水量确定和工艺选择。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处理
2.1预处理
废纸造纸生产废水的预处理是保证系统达标的前提,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回收废水中的纤维、降低生化系统负荷。一般厂家均在车间内部对白水进行纸浆回收,在此不做赘述,本文所述的预处理主要是混合废水的厂外处理,主要包括纸浆回收、物化处理。
2.1.1纸浆回收
常用的纸浆回收设备有斜筛、重力自流式筛网过滤机、普通旋转过滤机、反切单向流旋转过滤机等,常用的为斜筛。建议根据试验确定水力负荷及筛网目数,在没有数据的前提下,推荐水力负荷为10~15m3/(m2·h),筛网80~100目。近年来出现多圆盘回收混合废水纤维。多圆盘原先多用于厂内白水处理,现在已有箱板纸厂家采用它回收厂外混合废水的纤维。多圆盘运行费用低、基本不需加药、回收纤维质量高、出水悬浮物含量低(SS<60mg/L),后续可以省去初沉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设计人员关注。
2.1.2物化处理
造纸废水物化预处理常用的有气浮法和沉淀法。气浮法主要为机械法和溶气法。机械法以涡凹气浮为代表,溶气气浮以普通溶气气浮和浅层气浮为代表。机械法优点为无回流,设备简单,动力消耗低;缺点是气泡大,数量有限,效率相对低,且设备维护相对复杂。传统溶气气浮因其占地面积大,投资高,新工程很少用;浅层气浮因其效率高、占地小,在溶气气浮中处于主导地位。沉淀法常用处理设施有斜管沉淀池、辐流沉淀池和平流沉淀池等。斜管沉淀池易堵塞,平流沉淀池排泥困难。造纸废水多采用结构简单、管理方便的辐流沉淀池,其表面负荷可取1~2m3/(m2·h)。
2.2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废纸造纸生产废水处理的关键部分“,厌氧+好氧”工艺具有耐冲击负荷、COD去除率高、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采用。厌氧处理一般采用水解酸化或完全厌氧反应器(UASB、IC、PAFR等)。根据生化进水浓度的高低,选择将厌氧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或完全厌氧阶段,建议当生化进水CODCr>800mg/L采用完全厌氧反应器。好氧处理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或氧化塘,其中以活性污泥法应用最广。厌氧系统容积负荷可取2~15kgCODCr/(m3·d),好氧系统污泥负荷可取0.25~0.6kgCODCr/(kgMLSS·d)。
『柒』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有哪几种
平流式沉淀池
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一般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多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若加设刮泥机或对比重较大沉渣采用机械排除,
可提高沉淀池工作效率。
竖流式沉淀池
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溢流堰前也可设浮渣槽和挡板,保证出水水质。润德净化了解到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
辐流式沉淀池
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
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捌』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有哪几种
污水处理中的沉淀池有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水平管沉淀池五种。
1、平流式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
2、竖流式又称立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3、辐流式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4、新型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主要就是在池中加设斜板或斜管,可以大大提高沉淀效率,缩短沉淀时间,减小沉淀池体积。但有斜板、斜管易结垢,长生物膜,产生浮渣,维修工作量大,管材、板材寿命低等缺点。
5、水平管沉淀池是目前最接近“哈真”浅层理论的沉淀池,它将沉淀管水平放置,沿水平行流动,悬浮物垂直分离,具有沉淀和分离功能。安装时可将预制的“水平管”模块组装为水平管沉淀池。
水平管沉淀分离装置分成若干层,由此增加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悬浮物的沉降距离,缩短了悬浮物沉淀时间。
(8)废纸制浆废水用什么结构沉淀池扩展阅读
注意:
为避免短流,一是在设计中尽量采取一些措施(如采用适宜的进水分配装置,以消除进口射流,使水流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过水断面上,降低紊流并防止污泥区附近的流速过大,采用指形出水槽以延长出流堰的长度。
沉淀池加盖或设置隔墙,以降低池水受风力和光照升温的影响;高浓度水经过预沉,以减少进水悬浮固体浓度高产生的异重流等);
二是加强运行管理,在沉淀池投产前应严格检查出水堰是否平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在运行中,浮渣可能堵塞部分溢流堰口,致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不等而产生水流抽吸,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堰口上的浮渣。
三是用塑料加工的锯齿形三角堰因时间关系,可能发生变形,管理人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以保证出流均匀,减少短流。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使沉淀池的短流现象降低到最小限度。
对于已经在斜板和斜管上生长的藻类,可用高压力水冲洗,往往一经冲洗即可去除附着的藻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二次沉淀池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次沉淀池的运转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处理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对整个系统的净化效果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