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水质模型
·水质模型(water quality model) 根据物质守恒原理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描述参加水循环的水体中水质组分所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态学诸方面的变化、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
水质模型可按其空间维数、时间相关性、数学方程的特征以及所描述的对象、现象进行分类和命名。从空间维数上可分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型;从是否含有时间变量可分为动态和稳态模型;从模型的数学特征可分为随机性、确定性模型和线性、非线性模型;从描述的水体、对象、现象、物质迁移和反应动力学性质可分为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地下水模型;溶解氧、温度、重金属、有毒有机物、放射性模型;对流、扩散模型以及迁移、反应、生态学模型等。
研究水质模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描述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运动和迁移转化规律,为水资源保护服务。它可用于实现水质模拟和评价,进行水质预报和预测,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质规划以及进行水域的水质管理等,是实现水污染控制的有力工具。
水质模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水质模型是于1925年在美国俄亥俄河上开发的斯特里特-菲尔普斯模型。它是一个DO-BOD模型。之后,经诸多学者改进,逐步完善。1977年美国环境保护局发表的QUALll型,是这类模型的代表。它的最新版本 QUAL2E(1982)能模拟任意组合的15种水质参数。80年代之后,随着水质研究的深入,另一类描述水中有毒物的模型应运而生。由于考虑了泥沙的作用,使这类模型变成了一个描述水流、泥沙和其他水质组分相互作用的气、液、固三相共存的复杂体系。它的代表作是美国环境保护局推出的WASP5模型(1994)。它能模拟有毒物质在水中发生的酸碱平衡、挥发、沉淀、溶解、水解、生物降解、吸附和解析、氧化还原、生物聚集、光解等过程以及大气的干、湿沉降物。与此同时,以食物链和能量传递为主线的生态学模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建立一个实用的水质模型一般需5个步骤:①资料的收集和实验设计。包括建模所必须的同步水文、水力、水质、气象等资料和所涉及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否则要现场监测和实验获取。②确定模型的结构。包括建立或选择模型的结构并进行平衡性、稳定性和灵敏性考察。③确定模型的参数(常数)并使其代入模型后能较好地重现一组观测数据,称为率定模型。④模型的检验。检查率定好的模型的计算值同另一组观测值的拟合度,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⑤应用。衡量模型能否满足建模目的。以上各步若不能满足需求,均需从头做起。
现代水质模型因其复杂性一般要采用各种数值解法,应用计算机来完成。一个好的水质模型需有水文学、水力学、化学、生物化学、水质、数学以及计算机等方面的专家通力合作。
❷ 水力模型 水文模型 到底什么区别
水力模型是为在实验室中模拟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水的动态变化即水中物质的扩散过程而制作的小规模模型。用以预测当时环境给与某种影响时所发生的变化。其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的比例不同,按相似规律设计而成。可根据试验目的确定组合支配各种现象和变化过程的因子并观察模型中(如设计的河流、湖泊、海湾等模型)污染物扩散规律和情况。
水文模型指用模拟方法将复杂的水文现象和过程经概化所给出的近似的科学模型。按模拟方式分为水文物理模型(实体模型、比尺模型)和水文数学模型两种基本类型。水文物理模型是具有原型(即研究对象)主要物理性质的模型,如在实验室中将一个流域按相似原理缩小,或将原土样搬到实验室所做的实验等;水文数学模型则是遵循数学表达式相似的原理来描述水文现象物理过程的模型,却不考虑原型的物理本质,如汇流,既不把河段搬到实验室,也不仿造一个人工河段进行实验,而是用一个物理本质与其不同却具有相同数学表达式的方程式表示汇流,从而描述出实际汇流的物理过程。这两种模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为物理模型的研究是数学模型的基础,而数学模型则是物理模型的有力表达方式。水文模型在水文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❸ 污水处理厂有哪些施工资料
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批准文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准文件;初步回设计书;施工答图设计书;环境影响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劳动安全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卫生防疫评价书及批准文件;消防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土地征用申报与批准文件与红线;拆迁补偿协议书;招标与投标文件;承包发包合同;施工执照;工程现场声像资料。
建构建筑物竣工图;厂区工艺、进出水管线、检查井、压力井、阀门井等竣工图;上水、下水、再生水、供热等管道图;供电、通讯竣工图;自控、仪表竣工图;道路、绿化竣工图;各种设施设备的说明书;单体详细图纸;化验设备设施、各种排气通风设备设施竣工图等。
❹ 地下水管理模型
地下水管理模型是应用系统分析原理,为达到某既定管理目标所建立的优化决策数学模型。通常,它是由地下水系统的状态模拟模型(如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地下水溶质模拟模型)和优化模型耦合而成。这样组成的地下水管理模型,可以在寻求最优决策的运转过程中严格服从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实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仿真要求。
一、地下水管理模型概述
(一)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一般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两部分组成:
目标函数
现代水文地质学
则约束式的第4个方程式可表示为:
现代水文地质学
即通过响应矩阵[R]使地下水流连续性方程作为等式约束进入最优化模型,从而构成地下水管理模型。
(二)嵌入法
建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嵌入法,又称嵌套法或镶嵌法。
嵌入法的基本原理是把地下水水流模拟模型作为优化管理模型的一部分约束条件,进入管理模型,实现水流模拟模型与管理模型的耦合。Bredehoeft和Young于1974年初次提出这种方法。他们联合求解了有限差分水流模拟模型和线性规划模型。之后,Aguad和Remson于1974年进一步运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地下水流运动方程,并将所形成的线性代数方程组作为优化管理模型的一组约束条件,构成线性规划模型,在满足一定供水要求条件下,以含水层中特定位置的水头最高为目标,确定出最佳抽水量分配和水头分布。Alley,Aguad和Remson又于1976年对非稳定流问题,分步建立了一系列管理模型,从而使嵌入法趋于成熟,并得到一定的应用。
用嵌入法建立的管理模型,其地下水流模拟模型与管理模型的运行是同时进行的,二者一步完成。对于用数值法建立的地下水水流模拟模型,要把数值离散后形成的线性代数方程组,以约束条件的形式“嵌入”到管理模型中。
嵌入法对于管理期限短、时段少及计算面积小的稳定流问题和一些非稳定流问题比较有效。但对于区域性、多期规划管理问题,其管理模型的求解存在困难,这就使嵌入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对比上述两种分布参数系统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建立方法和步骤,有如下特点:
(1)响应矩阵法是将地下水管理模型的建立分为两大步骤,即首先通过地下水状态模拟模型计算出响应矩阵,然后把响应矩阵所表示的水位或浓度与水量的关系作为约束条件进入管理模型。嵌入法则为一步法,即把经过离散的整个地下水流方程组直接作为优化模型的等式约束条件,将地下水状态模型与地下水管理模型同时运行,一步完成,方法原理较为简单。
(2)响应矩阵法可针对特定的地下水管理问题,对管理区中某些重点区域或时间段上的变量进行约束,不必对全区所有点进行约束,这样,可避免大规模计算的困难。
(3)响应矩阵法尤其实用于大区域、多阶段性的非稳定流地下水管理问题。而嵌入法则适合于面积不大的稳定流地下水管理问题。
(4)响应矩阵法在建立模型和管理运行中得到的最佳决策,仅包含决策变量(抽水量)或状态变量(水位、浓度),而后再通过水流模拟模型或响应矩阵求得其他变量。嵌入法则同时给出方案的各种变量结果。
以上介绍的建立模型过程中所运用的优化技术,主要是线性规划。实际上,动态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等也可以广泛地用来解决地下水管理问题。
❺ 污水处理厂需要做哪些技术资料
污水处理抄厂需要做的技术资料
1、根据环评及批复要求,处理工艺等最基本的东西要一致。
2、委托监测站或有资质单位作验收监测。
3、处理水量、报表、污泥处理(量)、药剂使用、自己配套实验室监测结果等台帐要清晰完规范。
4、安装在线监控,数据联网上传,并阳光排放口。
5、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必须达到设计负荷的60%,进水浓度达到设计的50%以上。
❻ 有谁知道市政污水工程要做哪些资料吗刚开始做资料,不懂,望赐教!!
如果是普通的开槽下管工程的话,要做开槽—管口连接—管道安装(要做闭水实验)—回填
如果是顶管的话,做工作坑开挖、支护—管道安装(后附管道顶进记录)
上边说的是工程进行时需要整的工程资料,如果你负责材料实验的话,要把每种材料按照批次送检,最后按照工程分部、单位汇总就可以了。
可以买一个软件,很简单的
❼ 室外给排水、雨、污水管道施工验收资料都有哪些
室外给水、排水管要做资料有:
1. 单位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性检测表记录表
2.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表
3. 管道位置高程及管道变形测量表
一、给水管道系统:
1. 各类管道安装检查记录
2. 管道防腐保温施工检查记录
3. 管道严密性试验记录
4. 压力管水压试验记录
5. 阀门试压记录表
6. 阴极保护安装及系统测试报告及检验表
7. 管道焊接无损检测记录表
8. 管道的冲洗 与清毒记录
9.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二、排水管道系统:
1. 排水管安装检查记录
2. 混凝土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3. 地基基础加固检测报告
4. 闭水试验记录
5. 排水管渗水试验记录
6.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7.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❽ 什么是管网水力模型
管网水力模型: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际的地下管网进行数字化模拟,同时该模型能进行管内网水容力学数据的相关计算。模型能反映实际管网的水力状态。
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综合 GIS系统的静态信息与 SCADA系统的动态信息,并结合用水量的预报、估算与分配,按水力学理论对水司供水系统进行水力建模与模拟计算,在线跟踪供水系统水力运行状态,实时计算出所有管道的流量、压降、流速和水厂、用户节点的压力等水力信息,为供水系统科学调度与管理提供依据。管网水力模型系统是管网水质模型、供水调度模型、及管网漏损控制模型的基础。
❾ 污水处理资料有哪些
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和批准文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准文件;初步设计书内;施工图容设计书;环境影响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劳动安全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卫生防疫评价书及批准文件;消防评价书及批准文件;土地征用申报与批准文件与红线;拆迁补偿协议书;招标与投标文件;承包发包合同;施工执照;工程现场声像资料。
建构建筑物竣工图;厂区工艺、进出水管线、检查井、压力井、阀门井等竣工图;上水、下水、再生水、供热等管道图;供电、通讯竣工图;自控、仪表竣工图;道路、绿化竣工图;各种设施设备的说明书;单体详细图纸;化验设备设施、各种排气通风设备设施竣工图等。
❿ 确定污水设计流量时应收集哪些基本资料
规划整个设计方案需要的资料:
设计任务资料:有关法令、法规、制度;城市总体规划和其它基础设施情况(找甲方要)
自然资料:①地形资料:包括地形图、等高线;②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风向、降水量等;③水文资料:包括受纳水体流量、流速、洪水位;④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位、地耐力、地震等级;⑤人口资料
工程资料:道路、通讯、供水电、煤气等
单纯设计居住区生活污水流量需要:生活污水量定额;使用管道的设计人口数;总变化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