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东莞太平水道入海口水脏
污水排放造成的。
海水深度较浅,海底泥沙多,影响海水的水质。并且由于大陆多条河流汇入海洋,携带泥沙,也会导致海水受到影响,变得混浊。还有人为的活动,轮船等机械的搅动,影响水质。
河涌底泥的二次污染水体流动性不强,导致运河水体发黑发臭,水质为劣。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控制好新增污染,各个车间污水实施统一集中处理,避免污水乱排想象。
❷ 海河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海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环境保护项目计划
1.污染状况
海河流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包括海河和滦河两大水系。海河水系主要由漳卫河、
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等到组成,还包括陡骇河、马颊河
等到平原排涝河道;滦河水系包括冀东诸河(见图2—4)。
海河流域包括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山西省的东北部、山东省的北部、内蒙古的小部
分地区及北京、天津两市,总面积31.90万公里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291.8亿米3,
集中在7~10月份(约占70%),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平均值的10.5%,是全国水资源供
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
海河水系由于地表水利用程度不断提高,河道下泄流量锐减,加上城市和工业排污
量增加,各河平均污径比已高达0.12 。许多河段水体污染严重。
根据《全国环境质量报告书》(1993)的统计结果,海河水系最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其次为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另外,石油类污染亦相当严重,逐渐被视为主要污
染物。目前海河水系最为严重的三氮污染和有机类污染均为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河段为
沧州的子牙河和南运河、北京的北运河、张家口的洋河以及天津的海河。
2.项目规划情况
“九五”投资重点是控制有机物污染,采用的方法是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化工、冶
金、造纸、制药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
“九五”期间,计划性实施56个项目,重点为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27个,
投资额占该水系总投资的84% 。工业废水治理项目为28个。
投资主要用于流经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重点城市的各支流的水污染防治,涉
及支流各重点城市的治理项目共有34个,占海河流域环保投资项目总数的60% ,投资额
占全流域投资的79% 。
海河流域项目计划分河流汇总情况见表2—7 。项目计划分省汇总情况见表2—8 。
海河流域项目中希望利用外资的项目28个,列入备选项目计划的项目4个,利用外资
额0.28亿美元,已签约的项目5个,利用外资额0.60亿元。属世行贷款的项目2个,外资
额0.37亿美元。
表2-7 海河流域环保投资项目河流汇总表
河流名称 省 名 省报项目数 部报项目数 小计项目数
永定河 北 京 2 8 10
潮白河 北 京 2 2
北运河 北 京 5 5
海河干流 天 津 6 1 7
滦 河 河 北 3 3
陡 河 河 北 2 2
洋 河 河 北 2 2
滏阳河 河 北 7 1 8
石津渠 河 北 1 1
浊漳河 山 西 2 2
御 河 山 西 3 3
洮 河 山 西 1 1
南运河 河 北 2 2 4
山 东 3 3
卫 河 河 南 3 3
合 计 41 15 56
表2-8 海河流域环保投资项目分省汇总表
省(市)名 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数 工业废水治理项目数 其它类项目数 小计项目数
北 京 8 9 17
天 津 4 2 1 7
河 北 12 8 20
山 西 3 3 6
山 东 3 3
河 南 3 3
合 计 27 28 1 56
3.预期效益
海河利用项目完成后,新建、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23座,新增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能
力288万吨/日。每年可削减COD 36万吨,其中生产污水治理项目年削减COD 29万吨,
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年削减COD 7万吨。可有效地减缓海河流域的水污染恶化趋势。
http://www.fojiao.org/renwen/za/056.htm
❸ 山东省龙口市黄水河入海口处,埋设了一根巨大的污水排放管,每天大量的黑色污水被直接排入海中,造成沿
你可以去找当地的环保局
❹ 海南省的海洋有没有什么受污染之类的问题
海省海岸带和海洋,除了近海和海洋海域外,还有陆地上的部分,即向陆地延伸10千米的范围,包括海口、三亚等13个市县的153个镇、场。海域面积达83.258万平方千米。海岸带和海洋的资源非常丰富,污染源少,环境容量大,环境质量高。主要的资源有光热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滨海旅游资源、风力资源等。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对海岸带和海洋的开发过程中,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薄弱,只顾眼前利益,因而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开发和保护的进程。目前,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缺乏统一的开发规划,仍存在着由环境、海洋水产、林业等部门管理海岸和海洋的状况,缺乏资源开发规划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管理机构,致使各部门、各行业的不协调,甚至因不同利益而出现管理冲突,矛盾交织,严重制约了开发和保护的进程。如文昌市清澜湾。
1.2沿海防护林遭受严重破坏。90年代以来,沿海防护林遭受严重破坏,威胁着海岸线的稳定,导致环境恶化。迄1998年4月,全省已有90千米长,面积3113公顷的防护林被破坏,其中因旅游开发破坏的有22372公顷,因开采钛矿破坏的有467公顷,因挖塘养殖破坏的有409公顷。
1.3海岸带和近岸的生物资源屡遭破坏。红树林和珊瑚礁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海岸侵蚀。据统计,近50年来,红树林面积已减少一半多,珊瑚礁分布面积和岸礁长度分别减少了55.5%和59.1%。文昌市的邦塘湾一段1500米长的海岸,因滥挖乱炸珊瑚礁,致使海岸线后退约800米(1990年为200米)。
1.4内海、泻湖水质富营养化。沿岸地区因对虾养殖每年排放入海的污水量达251640万吨,排放COD达9786吨/年。水产养殖、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共同注入,造成海水水质富营养化,甚至发生赤潮。
1.5环境意识不强,内海和部分近岸海域受到污染。内海和部分近岸海域(个别海口、港湾)已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海水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如,海口近岸海域水质活性磷酸盐超标率高达75%;海南省近岸海域面临着潜在污染。
海域受污染的原因一是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二是泻湖周边养殖虾类和网箱养殖的鱼类排放高含量的有机物造成;三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后,造成内海和近岸海域污染;四是海上石油勘探造成的漏油、油轮卸油洗舱残油、海上运输偶发的油品泄漏。
海南省沿海区域石油、化工、造纸等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导致海水污染尤为严重
答案补充
在分析海南省海岸带和海洋资源与环境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即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的规划、海洋防护林和生物资源破坏严重、水质富营养化、海域污染等,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的对策。
2.对策与建议
2.1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一体化管理机构。迅速建立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规划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机构,改变目前由海洋水产、环境、林业和省、市政府等多方参与管理的状况,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统一规划和管理。
2.2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群众的环境意识。
2.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加大执法力度,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和污染海岸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4发展近海深水养殖和深海捕捞,制定优惠政策和推广生态养殖,减少饲料投放,防止海水富营养化,保护海水水质,减少病害,逐步引导养殖企业和专业户发展近海深水沉箱养殖,发展深海捕捞。
德国科学家目前破译了一种能吞噬石油的单细胞细菌的基因,利用这种细菌可解决海洋石油污染问题。这种单细胞细菌具有很强的清洁水源的能力。通常这种细菌在洁净的海水中数量很少,细菌在没有油污的情况下虽能生存但不繁殖。一旦碰到油污,这种细菌就会急剧繁殖,快速吞噬油污海洋环境受干扰,势必反作用于人类本身。例如,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使人中毒致癌和丧命因此,研究各种污染物质入海后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人体的各种作用,为制定污染物向海域排放的标准,各项卫生和环境标准提供依据。影响海洋环境的因素很多,因此从区域环境整体出发,运用多种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寻找解决污染的员优方案,同时努力发展现代化的监测技术手段,也是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海洋保护的任务首先要制止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其次要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或生境,特别是它们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岸、滩涂、河口、珊瑚礁,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和易产生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等污染海洋。保持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对海洋的持续开发和利用。
❺ 长江入海口河流存在最大的问题及原因
长江入海口河流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环境污染,因为该地人口稠密,工业集中,大量的废弃物排入河流
❻ 珠江的污染
珠江口近岸海域,指的是广州、东莞、珠海、中山、深圳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近岸水域,以及这一带20米水深以内的海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
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了解到,该局承担的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海洋地质环境调查初步表明,珠江口近岸海域约有95%的海水被重金属、无机氮和石油等有害物质重度污染,5%为中污染级,其中深圳、东莞附近海域污染现象特别严重。
为此,记者沿珠江口两岸行程500多公里,深入实地对近岸海域进行了调查采访。
踏访珠江口:污染状况不容忽视
如果不是那尊“女娲补天”的雕像仍然矗立,记者实在认不出来这就是五六年前曾多次光顾的深圳蛇口“海上世界”一带海滨。4月29日下午,当记者来到深圳蛇口半岛时,再也看不到当年深圳最有名的海滨别墅区边上清澈的海水和柔软的沙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大型停车场及一片正在绿化的填海地带,大海已远远把当年深圳最有代表性的海滨别墅抛在了后面。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可以经常看到大人带着孩子戏水,摸鱼捉蟹。
不远处,旅游景点“海上世界”(当年由“退休”客轮改造,泊在海边)今天早已镶在陆地上,深圳湾的海面已距它近一公里之遥了。就在“海上世界”边上,一条从蛇口半岛延伸出来的污水沟散发着扑鼻的臭味,正往深圳湾排放着污水,在入海口北边几十米外,是一条长达数百米堆积如山、发着腥味的生蚝残骸等堆成的“垃圾带”。临靠这条“垃圾带”的海水浑浊得有点发黑,几十只渔船飘浮在海面上,一些渔民在做着下海的准备。
年近四十的潮汕人李天生说:“我在这一带捕捞已十多年了,因为现在这一带很少能捕到鱼,大伙只好都改为钓蚝了。”他指着正在用钢丝捆扎起来的筏子说,“但是,现在钓蚝也不容易了,要到很远的海面去,以前一次上来可以有上千斤,现在少多了。”
从“海上世界”往左大约有500米的地方,是一个叫南海玫瑰园的小区,业主王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当年就是看中了‘海景’这一概念才买了楼,没想到现在每当海风吹拂时,本来想开窗享受那海风的韵味,可现在必须把窗紧闭,因为海风经常是腥臭扑鼻,闻多了会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据了解,从“海上世界”前面的蛇口港到深圳福田红树林,是深圳正在规划建设的大约15公里长的滨海休闲长廊,这个面向深圳湾、遥望香港大屿山的滨海休闲长廊,被称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当地媒体报道说:按规划,海滨长廊上将实现“生态”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为市民创造一个“叹”(享受)大海的休闲场所,把深圳真正打造成亚热带风光的滨海城市,成为深圳的城市名片。
然而,5月3日下午,记者站在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边上,却再也看不到一湾清澈的海水,找不到凭海临风的感觉,这里的海水多年已不见清,海边沉淀的是黑得散发出臭味的淤泥,扑面而来的是腥腥的海风。据南方日报报道,就连深圳规划与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也承认:现有的深圳湾海水水质,离建设滨海休闲带景观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深圳湾的污染情况并不是珠江口污染的个别现象。5月12日下午6时许,记者来到了珠海市香洲交通渔港码头,海面上泊着数百条船,渔港显得十分繁忙,这里的海水与深圳蛇口一带相差无异,被浑浊海水浸泡过的岸边石头已成黑色。附近大约10米处,一个直径近两米的排污口正向这一带海域里流着散发异味的污水,出水口附近与海面交汇处积满了发臭的杂物。
5月13日,记者又来到了东莞市虎门镇一带,从虎门大桥下边的虎门炮台上行,这里的珠江入海口江面开阔,各类运输船忙碌地在江面穿行,近海面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江面上飘浮的油迹。我们在一家临江小餐馆吃饭时,见到店主不时地将收拾起来的垃圾物直接倒入江中。记者问:这样不担心会污染江水吗?店主不屑地回答,我们这里的餐馆多少年来都一直这样。
在虎门渔港村,上午11点钟原本正是出海捕鱼的时间,可是记者看到的是几十只渔船闲置在河面上,渔民陈先生告诉我们,“这带连着珠江口的是双洲河,现在是在涨潮,所以水面上升了,看上去还清一点,到下午海水退下后,太平一带工厂及村镇的污水就会流下来,那时整个河都是黑的、臭的。”陈先生说,“我是本地人,1972年开始捕鱼,现在污染得太厉害,内河基本没什么鱼可以捕了,捕鱼要去到很远的外河,外河的鱼也越来越少,出海捕鱼的收入还不如油费高,所以很多渔民都不捕鱼了,有转行的,不过多数都没工作做了,船又卖不出去,只能每天泡在这里。”他说,“这里10多天前下过一场雨,陆地上的污水流到河里后,河里仅有的很少的鱼也都翻白肚了。”
从渔港出来转了个弯,不一会儿就进入了“中国服装之都”————虎门,走近镇中心黄河服装城边上,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恶臭,一条犹如墨汁一样黑色的虎门运河在城中心流淌着,当地人称为“臭水河”。河水黑不见底,水流乌黑发亮,两边可以直接看到平均每隔3米—5米就有的直径半米的排污口,沿江居民王先生说,我们这里的生活及工厂污水基本上都直接流到这河里了,这条河臭了10多年了,今天是刚刚放了淡水,并不太臭,下雨的时候,河底的淤泥都被冲刷上来,臭气冲天,没有人敢在路边停步。”但就是这样被居民称为“不太臭”的期间,记者仍明显感觉到犹如走进垃圾场一样,无法不掩着鼻子走路,而附近的居民纷纷表示“习惯了”,散发着恶臭的河边还有人正在乘凉。
看权威报告:珠江口恐成“死海”
深圳、珠海与东莞附近海域的污染只是个缩影。5月12日,记者随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环境与地质工程调查所所长郑志昌来到了珠海最南面的高栏港附近海域,他率领的调查人员正有外伶仃洋调查。他说,这两年来,该所先后对内外伶洋海域近海进行了全方位调查。结果显示,珠江口伶仃洋绝大部分海域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了重污染级水平。
郑志昌所长的团队所进行的调查,正是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珠江三角洲近岸海域海洋地质环境调查项目。该项目从属于新一轮的国土资源大调查,由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立项,自2003年起,计划历时3年,完成珠三角近岸海域的海洋地质环境和灾害调查工作。珠三角近岸海域,指的是广州、东莞、珠海、中山、深圳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近岸水域,以及20米水深以内的海区,总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主持这个项目的该所高级工程师夏真介绍说,至今年,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内外伶仃洋近岸海域海洋地质和环境调查工作,大致结论是,这些地区重金属、有机质、氨、氮以及富营养的农药残留污染特别严重,对沿岸包括渔业在内的养殖业有很大影响。珠江口附近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氨、PH值、磷酸盐、铅、硫化物、石油类均达到了重污染级。其中重金属铅、无机氮、石油几乎100%污染超标。而且珠江口伶仃洋绝大部分海域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达到了重污染级水平。
根据该项目组对珠江口附近2500平方公里的近岸环境调查,在内伶仃岛以北,南沙、虎门、宝安、南澳等海域的浅水层和深水层,约有95%的海水达到了国家重污染级标准,5%为中污染级。其中虎门沙角电厂附近的交椅湾,蛇口到香港间的深圳湾海水污染最为严重。据专家分析,如果不对该区域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这片宽广海域以后可能会无鱼无虾,成为中国的“死海”。
更可怕的是,就是这一片未来的“死海”,也可能从地图上消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这项最新调查还显示:珠江口及周边海岸由于工业污染、无序开发等原因,港湾水面萎缩,污染日趋严重,百年后伶仃洋可能被填平。
曾对此有过专门研究的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平日教授说,伶仃洋萎缩变小以致最终消失这在科学界并没有争议,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多长时间消失的问题,目前有七八十年和100多年各种说法。而且按照目前珠江口海水淤积的程度,有专家预测,照此下去60年后珠江河道将无法通航。
据了解,由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珠江三角洲近岸海洋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调查》,采用海陆空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空中遥感、海底物探、地质取样、钻探、锥探、海水取样等方式,查明调查区内地形、地貌、沉积物类型,海水化学特征(水污染),重点区段海岸线变迁、航道淤积等,以及区内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和分布,提出预灾减灾建议。
根据资料及卫星遥感数据,大规模的围海造地、养殖及建设港口码头等,使珠江口沿岸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陆地大规模向海洋推进,珠江口东岸的浜沙、大铲湾、深圳湾、蛇口及珠江口西岸的下沙附近、横门的东西围、新垦的十九涌等,在1978年到1988年之间,陆地向海洋推进多至1000米左右,1988年到1998年之间达到一两千米,1998年到2003年之间也达到6000多米。加上无序采沙,年年开挖航道等,伶仃洋正在变浅,水路不像以前那样开阔,伶仃洋正在萎缩变小。
也就在5月12日,广东省海洋渔业局举行了2004年海洋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4年度海洋环境质量报告。报告称,由于无机氮和磷酸盐的比例严重超标,导致珠江口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近岸海域无机氮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活性磷酸盐达到或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比例严重失衡,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无机氮和磷酸盐由正常的2∶1上升到150∶1,超标了75倍,污染程度为全省海域最高。有关资料显示,广东珠江口海域环境恶化成全国第二严重污染区。
广东省海洋渔业局的报告说,珠江口滩涂生物受到重金属铜、铅、镉、锌和石油烃的污染。珠江口海域生物多样性已受到了严重威胁,以前大量存在于该地的对虾已消失,优质鱼不见,只剩下了一些杂鱼小鱼,红树林正慢慢在珠江口消亡。这一点,广东沿海的渔民们感触最深。记者在东莞渔港采访周围的渔民时,当地的渔民也说:“我们这里已经没有大鱼了,现在鱼越来越小,价格也贵了。”
据了解,以前珠江口海域是200多种海洋鱼类的产孵和索饵场,但现在这里已鱼不成汛,种不成群,捕捞品种明显减少,且品质极低。有统计显示,近25年间,广东列入国家、省和国际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水生动植物已扩大到近400种!广东的海洋捕捞总量已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全省海洋捕捞渔船有2/3以上亏损,近1/8的从业者年人均收入低于省级贫困标准,一些渔民干脆把船租给外地人,上岸另谋生计。
一个小女孩正在海边捡贝壳,而她根本不知道的是,她身后珠三角近岸海域有95%的海水已不同程度地被污染。
❼ 海洋污染源有哪些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洋受到了来自各方面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的污染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947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亿元;2000年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20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6亿元。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我国共发生较大突发性海洋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04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7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3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12起。2000年共发生较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20余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其中特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4起,重大渔业污染损害事故11起。日益严重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这一问题引起了有关国际组织及各国的政府的极大关注。为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公约,它们对防止、控制和减少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沿海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针对本国实际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国际社会也针对世界海洋污染制订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但是,海洋环境污染的形势还是非常严重。造成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空气污染、躁音污染、淡水污染等。本文只就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对策作一探讨。
一、造成污染的原因
1、船舶造成的污染
何谓船舶造成的污染,是指因船舶操纵、海上事故及经由船舶进行海上倾倒致使各类有害物质进入海洋,海洋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船舶造成污染的特征:(1)经由船舶将各类污染物质引入海洋。(2)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是由于人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说污染行为在主观上表现为人的故意或过失。(如:洗舱污水、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3)污染物进入海洋后,造成或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船舶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1)船舶操作污染源,这种污染的产生主要是船舶工作人员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如:有的船舶工作人员故意的将含有有害物质的洗舱污水排入海洋,船舶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还有的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错开伐门将燃油排入海洋。(2)海上事故污染源,船舶由于发生海上事故,如:船舶碰撞、搁浅、触礁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主要是燃油外溢、油舱由于事故破裂造成的渗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3)船舶倾倒污染源;这种污染源的产生,主要表现在,经由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生产废料、生活垃圾、清理被污染的航道河道所产生的带有污染物质的污泥污水,倾倒入海洋。所以说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
2、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我国海域石油蕴藏量十分丰富,目前多数开发者集中在近海海域勘探开发。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飞速发展,有的钻井船和采油平台,人为的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因此,海洋石油开发也是目前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之一。在不同的程度上对我国近海海域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海洋石油开发对海洋造成污染主要表现在;(1)生活废弃物、生产(工作)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排入海洋。(2)意外漏油、溢油、井喷等事故的发生。(3)人为过程中和自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流入海洋中。石油进入海水中,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石油进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大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死亡。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来的幼鱼鱼体扭曲并且无生命力,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油污使经济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产生油臭味,成年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当进入市场被人食用后危害人类健康。
3、工厂对海洋的污染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心,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跨越,沿海居民对滩涂养殖利用面积正逐年扩大。从养鱼、养虾、养蟹、到养殖比前述更有经济价值、更珍奇的水生动植物。这些养殖业的发展,带动了水产市场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提高了饮食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给一部分人创造就业机会。可是,近几年来,在我国沿海时常发生海水赤潮等海水变质现象。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气侯因素外,再就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除前面所述的两种原因以外,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陆地工厂对海洋的污染主要表现在,(1)与海相通的河流两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等利用河道排放污水而流入海洋。(2)含有污染物质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倾倒河岸或河道,随河水或涨落潮流入海洋。如,2001年天津海事法院受理的河北省乐亭县19家养殖户状告河北省迁安市书画纸业有限公司等五单位滩涂污染损害赔偿纠纷一案,就是典型的陆地工厂利用通海河道排污造成海洋污染的案例。本案19位原告都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王滩镇小河子(滦河)入海口两岸对虾和滩涂贝类养殖区从事日本对虾和青蛤养殖。滦河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和唐山市境内,从承德流经唐山地区的迁西、迁安、滦县、滦南、乐亭,于乐亭县姜各庄入海。滦河在滦县响螳分流,进入乐亭中部的支流最终流入小河子,在王滩镇新海庄入海,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有上万亩虾池及滩涂贝类养殖区。2001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因滦河上游排放污水造成在小河子入海口两岸部分渔业水域污染而引起养殖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事故。事故造成小河子入海口两岸受污染水域的养殖面积共计7056.15亩,其中对虾养殖水面面积6561.15亩,滩涂贝类养殖面积495亩。5月30日调查人员对小河子闸养殖区的对虾和滩涂贝类死亡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67.96%的青蛤死亡,日本对虾的平均死亡率为51%。造成本次事故的原因系唐山市滦河沿岸工矿企业向滦河排放未经达标处理的污水所致。
❽ 因为旅游而造成的的环境污染的案例
1、
九寨沟—不管政府抓得多紧,景区还是有很多不可降解的垃圾。扔垃圾的人永远比捡垃圾的人要多。下一个就是九乡,九乡—洞里的钟乳石被人们打碎,拿回家作为私人收藏。这种行为虽然严令禁止,但是一直都没有真正的制止过。
2、
武陵源
在1992年就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从那之后其中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无知的山民把他们的家拆了,改建成了旅游的民宿和住宅。这个景区是一个热闹的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在这个时候呆在山上,渐渐地对景区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产生的垃圾和废水,一直在其排放。世界教科文组织第二次对景区进行审查的时候。发现景区的污染程度高,严重批评了景区管理,并给予最坏的警告, 并发出通知说,下次再审查的时候,一定要恢复原来的生态环境。如若不然,政府将会考虑是否除掉其“世界自然遗产”名号的惩罚。当时,省委、省政府对景区下达了死亡令,即恢复生态秩序必须在三审前完成。在景区的命令下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国有的酒店和宾馆,都必须拆除,不要在景区留下一块砖头,所有的拆迁物品都必须运离景区。所以我们现在才能再次看到了茂盛的树木和优雅的环境!
3、
海南海口市
随着游客数量增多,生活垃圾相应增加,环境污染时有出现
泛舟于碧波之上,沿潟湖看遍红树林美景,上岸尽情品尝美味海鲜,一直是海口市民节假日向往的生活……美兰区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景区离海口市区大约30公里,景区内树木种类丰富,湿地景观秀丽优美。前来观赏湿地美景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周边村落农家乐快速发展。据统计,沿潟湖海堤附近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共经营有20多家农家乐,景区附近日均用餐游客500人左右,节假日甚至能达到近5000人。
游客数量的激增带火了乡村游,可“刚念上旅游生意经”的村民们发现,原本清凌凌的湿地,水渐渐不再那么清了……“水鸟很少再到岸边水区捕食,而是去了更偏远的水面。”一位常年居住在潟湖附近的村民说,“农家乐将污水排放到湿地里,岸边都闻得到臭味。”
与红树林湿地仅隔一条海堤的连理枝渔家乐店主黄河说,刚开业时,他与周边其他农家乐一样,都将厨余污水直排入海。“村民刚转产做旅游,还不懂得怎么处理污水。”黄河说道,周边农家乐的店主多是附近村民,普遍缺少环境保护意识。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什寒村也面临同样的烦恼:什寒村处于海南中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村里修建的民宿客栈成为人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爬山拍照,发现山路两边扔着好几个空矿泉水瓶子。”一位来自广东的自驾游客说,“影响心情,大煞风景。”村民自家招待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同样数量翻番。“开了农家乐,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每天比以往多倒3桶垃圾。”什寒村云天民宿店主蒋阿梅说。
❾ 海口的海水为什么这么脏
并不是海南的问题..海口的海水是从别处飘来的...
❿ 海口水质问题!
海口市河流水质现状总体状况良好,但局部受到污染。
海口市水务集团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海口市城市居民的自来水处理经过多道工艺流程,从龙塘水源取得源水之后,加氯、絮凝剂,经过管式静态混和器、栅条絮凝、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均质虑料池等工艺流程,加氯进清水池、送水泵房后,再通过海府路配水干管和龙昆南路配水干管,将优质的自来水送入每家每户,因此市民可以放心饮用。
驼梁山四季水流不断,加之驼梁山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所以水质纯净,当地有“不喝驼梁水,不知驼梁美”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