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处理水玻璃废水
这股水是无机物为主,都是流失的原料,可以重复利用的,不影响产品质量。
不使用药剂,不产生废渣。既节省处理费用,又减少了原材料流失。
建2间以上小水池,配个小泵。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水耗
2、生产区严格划分,和特别是和生活活动区分开,避免灰尘、污物进入
3、收集水粗沉淀后继续用于生产
『贰』 水玻璃注浆施工方案
固结灌浆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钻孔施工
1、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钻孔,孔位、孔距误差不得大于5公分,孔斜不大于2º。
2、终孔后必须洗孔,深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孔深误差不得大于10公分,如果验孔不合格,必须重新扫孔并冲洗干净。
3、必须严格记录混凝土、卵石层、基岩深度位置及孔内溶洞、裂隙位置,并及时告知技术人员。
4、段钻孔施工必须分序按孔号顺序进行,未经技术人员同意,不得施工下序孔。
5、及时回答技术人员提出的有关施工方面的问题。
二、灌浆施工
1、钻孔验收合格后,必须及时灌浆,相邻孔不得同时灌浆。
2、基岩灌浆以5:1和2:1浆液为主,压力控制在0.2~0.5MPa,并按照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进浆量小于1升/分时,连续灌注30分钟即可结束灌浆。如果2:1灌入吸浆量大时,可变为1:1或0.5:1灌注,如果浓浆吸浆量还是很大,应采用间歇法和加处理剂法灌浆,并及时请示技术人员确定灌浆方案。
3、砂卵石层灌浆,初灌用2:1浆液,如果有灌压,应多灌该比级浆液,灌压大于0.2MPa时,可不变换浆液浓度。如果吸浆量不变或增大而灌压不上升时,可变浓一级浆液灌注,直至吸浆量变小灌压升高(应控制在0.2~0.3MPa)时,才不变水灰比。当浓浆水灰比达到0.5:1仍无灌压时,应加砂、粉煤灰、锯末、水玻璃、海带等材料进行处理,并及时请示技术人员确定处理方案。
4、灌压控制范围 :
10-20m段基岩 0.3~0.5MPa
7-10m段基岩 0.3~0.4Pa
0.5-7m段卵石及基岩强风化段 0.1~0.2MPa
5、灌浆时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分段灌浆。止浆塞应止塞好。灌浆中,必须随时观察有无串浆、冒浆情况,如果串浆,必须将串浆孔止塞封闭,如果地层冒浆,应及时降压,限量灌入,采用浓浆闭浆法施工。
6、固结灌浆宜在有混凝土覆盖的情况下进行。钻孔灌浆必须在相应部位的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
7、固结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可分为二序或三序施工;安排总体工程进度时,对固结灌浆施工时间应作合理安排。
8、固结灌浆孔相互串浆时,可采用群孔并联灌注,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应控制压力,防止混凝土面或岩石面抬动。
9、固结灌浆浆液比级和变换,可参照帷幕灌浆的规定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10、固结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灌浆可以结束;固结灌浆孔封孔应采用“机械压浆封孔法”或“压力灌浆封孔法”。
11、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严禁升压灌浆。严禁开盘用浓浆。
12、其它按技术规范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有关指令执行。
『叁』 水玻璃在煤矿中使用方法
用与注浆堵水用 用于底较破碎 且导水
『肆』 煤矿废水怎么样处理
若是高浓度氨氮废水,我们能够提供帮助,专业做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QQ2206681882
『伍』 注浆加玻璃水的作用
在高压注浆堵漏中,以水泥浆为基料玻璃水为辅料是最常应用的堵漏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地下水结构,修堵较深、较大的孔洞及裂缝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施工缝、接缝漏水。这种堵漏方法操作简单、堵漏效果好、胶接强度高,对结构可兼起补强作用。
玻璃水的作用有两种:
一是用于防水堵漏,作为水泥的速凝剂;
二是用于防腐蚀工程。水玻璃作为快干剂,使得混泥土施工后的干化速度提高,可以节约浇筑施工后等待干化的时间,为更快的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创造条件。提高混凝土施工的强度。水玻璃和水泥反应,形成坚固的固化物,使得建筑物更加坚固耐磨,并且防水,防酸,可以用于堵漏,填补缝隙,楼房施工,铁路施工等建筑工程中。但需要注意,切不可用水玻璃处理石膏制品。因为含硫酸的材料与水玻璃生成Na2SO4,具有结晶膨胀性,会使材料受结晶膨胀作用而破坏。水玻璃混凝土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酸和耐热性能好,整体性强,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成本低及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配置方法是以水玻璃为胶结材料,以氟硅酸钠为固化剂,掺入铸石粉等粉状填料和砂、石骨料,经混合搅拌、振捣成型、干燥养护及酸化处理等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叫水玻璃混凝土。若采用的填料和骨料为耐酸材料,则称为水玻璃耐酸混凝土;若选用耐热的砂、石骨料时,则称为水玻璃耐热混凝土。以水玻璃为基料,加入二种或四种矾的水溶液,称为二矾或四矾防水剂。这种防水剂可以掺入硅酸盐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中,以提高砂浆或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凝结硬化速度。四矾防入凝结速度快,一般不超过1分钟,适用于堵塞漏洞、缝隙等抢修工程。水玻璃作为粘结剂,将水泥,沙,石很好的掺合在一起,使混凝土更加均匀。
『陆』 煤矿污水处理方案
仅能提供一些资料。具体应让有资质的单位设计。
煤矿污水处理厂设计探讨
为了加强煤矿污水治理,保护水环境,新建矿井非常重视环保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设计部门也对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多工艺、多方案比较与探索。针对目前煤矿污水处理中有关建设规模和工艺技术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合理确定建设规模
对一个矿井来说,需根据矿井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
(1)目前部分煤矿工业场地和居住区各建一座污水处理厂,两处征地,重复建设,投资增加,运行能耗高,管理费用高,技术力量分散,吨水处理成本高。一般来说,矿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相距不是很远,合建一座一定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更合理,考虑从居住区向工业场地排水,管道埋设太深,可在中间设置污水提升泵站,或者在工业场地与居住区中间地段征地建设污水处理厂。采取合建方式,不但可节省投资,且可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2)目前许多新建矿井设计中根据规范及全员效率,劳动定员数量较少,而实际建成后煤矿招聘大量的劳务人员,以及随着煤矿的发展,涌进大批的外来人员,使得煤矿的用水量增加,污水量也随之增大。因此,对于新建煤矿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在建设规模时应考虑予留系数。
(3)由于煤矿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合理地确定设计的污水水量和污水水质,直接涉及工程的投资、运行费用和费用效益。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通盘考虑,不使留余地过大,避免增加投资、使设备闲置或低效运行。
2煤矿污水处理设计常用流程
一般来说,不同煤矿对出水的要求差异较大,应根据我国环保部门的要求确定处理程度,以确保出水水质。由于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对水体有富营养化的影响,污水处理要求有脱氮除磷的效果。
煤矿污水水质与一般城市污水性质类似,但不同于城市污水(城市污水中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其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好,处理难度小。
煤矿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在80年代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的较多,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太低,在运转过程中微生物得不到最低限度的营养物质,形不成活性污泥,运转不起来。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回流活性污泥回流不起来,致使原氧化沟系统变成了附加曝气的带状平流沉淀池,达不到要求的处理目标。
90年代许多矿井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煤矿生活污水,效果很好。此工艺的特点是能适应矿区低浓度、变化大的污水,同时投资省,操作维护也比活性污泥法简单,但该法对脱氮除磷效果较差。
90年代以来污水生物处理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成就,许多新工艺应运而生,这些新工艺的共同特点是:高效、稳定、节能,并具有脱氮除磷等多功能。较典型的工艺有:
(1)A2/O工艺该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是70年代由美国专家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A/O)的基础上开发的。
(2)SBR工艺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实际上是出现最早的活性污泥法,70年代出现于美国,经过
20年的研究开发革新,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过程和生物选择器原理进行有机结合,成为改良型的SBR工艺。
(3)BAF工艺即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是90年代初开发的新型微生物附着型污水处理技术,能同时完成生物处理与固液分离,通过调整滤池结构形式而成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的组合工艺。
3BAF工艺处理煤矿污水
3.1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是最先在欧美发展起来的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近些年来在我国已有数十家污水处理厂应用。如大连、慈溪、新会、杨凌,在山西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
该技术综合了过滤、吸附和生物代谢等多种净化作用。污水从滤池底部进入滤料层,滤料层下部设有供氧的曝气系统进行曝气,气水为同向流。在滤池中,有机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NH3-N被氧化成NO3-N;另外,由于在堆积的滤料层内和微生物膜的内部存在厌氧/缺氧环境,在硝化的同时实现部分反硝化,从滤池上部的出水可直接排出系统。
3.2工艺特点
BAF作为一种膜法污水处理新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具有较高的生物浓度和较高的有机负荷。曝气生物滤池采用粗糙多孔的球状滤料,为微生物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易于挂膜及稳定运行,可在滤料表面和滤料间保持较多的生物量,单位体积内微生物量远远大于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量(可达10~15g/l),高浓度的微生物量使得BAF
的容积负荷增大,减少了池容积和占地面积,使基建费用大大
降低。
(2)工艺简单、出水水质好。由于滤料的机械截留作用以及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和代谢中产生的粘性物质形成的吸附作用,使得出水的SS很低,一般不超过15mg/l。因进行周期性的反冲洗,生物膜得以有效更新,表现为生物膜较薄,活性较高。有时即使生物处理发生故障,在短期内其物理作用机理仍可保证高质量的出水。BAF的处理出水不但可以满足排放标准,同时可用于回用。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整个滤池中分布着较高浓度的微生物,其对有机负荷、水力负荷的变化不象传统活性污泥那么敏感,同时无污泥膨胀问题。
(4)氧的传输效率高。曝气生物滤池中氧的利用率可达20%-30%,曝气量明显低于一般生物处理。其主要原因是:1因滤料粒径小,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被切割成小气泡,加大了气液接触面积,提高了氧的利用率;2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滤料的阻挡和分割作用,使气泡必须经过滤料的缝隙,延长了其停留时间,同样有利于氧的传质;3理论研究表明,BAF中氧气可直接渗入生物膜,因而加快了氧气的传输速度,减少了供氧量。
(5)易挂膜、启动快。BAF调试时间短,一般只需7~12天,而且不需接种污泥,采用自然挂膜驯化。由于微生物生长在粗糙多孔的滤料表面,微生物不易流失,使其运行管理简单。BAF在短时间内不使用的情况下可关闭运行,一旦通水并曝气,可在很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这一特点说明曝气生物滤池非常适合一些水量变化大的地区的污水处理。
(6)菌群结构合理。传统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分布相对均匀,而在BAF中从上到下形成了不同的优势菌种,因此使得除碳、硝化/反硝化能在一个池子中发生。
(7)自动化程度高。由于相关工业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液位传感器、在线溶氧测定仪、定时器、变频器及微电脑等产品的出现,使得曝气生物滤池系统运行管理自动化得以顺利实现。
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可以对进水水质、水量以及污水中溶解氧浓度进行在线检测,并通过PLC控制系统方便地调整曝气时间的长短,控制风机的供氧量,做到优化运行,PLC系统对滤池进行自动反冲洗。
(8)脱氮效果好。通过不同功能的滤池组合或同一滤池中的不同功能区分布,使滤池在除碳的同时可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其原理是通过对两组滤池或同一座滤池内分别人为地造成好氧、兼氧的生物环境,不仅能去除一般有机物和悬浮固体,而且具有较好脱氮功能。
在一级滤池(C/N池)和二级滤池(N池)中的曝气阶段需要不断调节溶解氧水平,使溶解氧达到较高水平(约2~3mgO2/l),而在DN池中使溶解氧达到较低水平(约0.2~0.5mgO2/)。
BAF工艺的缺点是需要定期反冲洗:
随着过滤的进行,滤料表面新产生的生物量越来越多,截留的SS不断增加,在开始阶段滤池水头损失增加缓慢,当固体物质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使水头损失达到极限水头损失或导致SS
发生穿透,此时就必须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除去滤床内过量的微生物膜及SS,恢复其处理能力。
4BAF工艺的出水回用
众所周知,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也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减轻水体污染、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煤矿污水经过处理消毒后,可用于绿化、冲洗、工业用水。采用BAF工艺处理煤矿污水,出水水质稳定,优于一般传统生物处理工艺,其出水消毒处理后,就可以作为中水回用。
5结论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具有体积小、占地省、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实际运行中可以实现中央集中控制和现场手动自动控制,经过多个工程实际应用,日趋已经成熟,其出水经消毒处理后可以达到中水回用的标准。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处理
,1m3污水直接投资在1000元左右,而采用BAF工艺处理则可控制在500元左右,且能节省近4/5的占地面积。煤矿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好,BAF
工艺比较适用。
作者简介
殷同伟,高级工程师,1964年出生,女。1986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煤化工专业。现任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环保所所长,主要从事煤矿、电厂环境影响评价及煤矿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等环保工程设计。
『柒』 注浆堵水中水灰比及水玻璃与灰的配比
水玻璃水泥浆的配制
水玻璃水泥浆液配制的比例:水玻璃:水泥=1:1.15或1:1.5。水泥应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若用泌水性较强的矿渣硅酸盐水泥,可适量掺入三乙醇胺,以降低其泌水率。配制时,将水玻璃溶液徐徐加入已调配好的水泥浆液中,搅拌均匀即可。
『捌』 煤矿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
煤矿废水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煤时遇到了地下水层,通过泵抽上来的地下水回,这种无需处理答,回灌即可。
另一种是洗煤产生的废水,这种单纯沉淀过滤后即可回用。
有一种针对洗煤废水的办法是压缩法,较沉淀法省土地,效果也不错。
『玖』 像煤矿污水该怎么处理
这种污水处理难度抄较大,污水中除了有机物、还有较多金属离子、煤渣、浮油等污染物质,处理难度较大,需要多种组合技术组合利用,有机物用生物处理技术,重金属离子需要利用离子交换法,煤渣和浮油利用气浮法去除,处理步骤为:原污水→格栅→初沉池→离子交换→气浮法→生物反应→二沉池→泥水分离→消毒→排放。
『拾』 常用的矿井水害治理注浆技术方法
常用的矿井水害治理注浆技术方法,按工程施工的时间顺序划分,有提前预注浆、出水后注浆;按注浆材料划分,有水泥注浆、粘土注浆、化学注浆、混合注浆等;按工程性质划分,有突水口注浆、含水层帷幕截流注浆、含水层改造和隔水层加厚加固注浆、井巷或井筒隔离封堵注浆;按受注层中地下水运动状态(或流速)划分,有静水注浆、动水注浆。
我国初次成功地应用注浆堵水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5~1957年,山东淄博矿务局采用注浆堵水技术成功地恢复了1934年被水淹没的夏家林矿。当时注浆堵水的工艺方法比较简单,只是采用了钻杆注浆方法,用生牛皮、干海带和黄豆作止浆塞,仅使用了水灰比为1.5~2.0的单液稀水泥浆方法,但它的成功却为中国煤矿防治水害提供技术途径和方法。在建井过程中我国首次采用注浆技术防治水害始用于1954~1955年当时在开滦林西矿风井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水玻璃、氯化钙在直流电流驱动下,使钙离子与硅酸离子结合并固结治理流砂水害的技术方法,但因“电动硅化法”注浆工艺在当时还处于研究试验阶段,这次注浆治水工程未能获得成功。直到1959年,在开滦矿务局荆各庄矿建井过程中采用冻结法通过冲积层后,发生了5号煤层顶板砂岩水突水淹井事故,为了快速治理水害并恢复矿井建设工程,历时数年,打钻进尺5000 m以上,注入水泥2800 t以上、水玻璃800 t以上,才取得最后治水的成功。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期,我国才广泛使用注浆技术方法综合治理矿井水害,并逐渐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矿井水害治理技术方法。1962年,原唐山煤炭科学研究所矿井地质研究室与徐州矿务局首次在徐州矿务局夏桥矿开始了帷幕注浆截流治理水害的技术与工艺试验,并成功地进行了徐州青山泉矿注浆帷幕截流治理水害的工业性试验。从此,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注浆工艺方法和大规模造浆注浆的机械化系统,在注浆材料上研究使用了不易被水稀释的高稠度稠化浆,使注浆技术方法用于大规模改造不利于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采用注浆技术治理大流量、高流速突水灾害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在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注浆治理中,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适用于动水条件注浆的水害治理理论与方法。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山东肥城矿务局在多次大流量突水灾害的注浆治理过程中,研究发展了利用注浆技术将煤层底板下伏薄层灰岩含水层改造为阻隔水层的工程工艺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水害治理效果。目前,我国在矿山水害注浆治理技术方面,不仅具备了成熟配套的技术,而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装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