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水产养殖中的废水该如何处理
水产养殖的废水现在都是直排进河湖海的,没有净化措施。
今年海南省最先开始关注水产养殖废水问题,要求应先净化废水后再排出,也许以后全国都会这样要求的。
② 鱼塘的污水怎么处理
鱼塘的来污水,需要看你自鱼塘的规模了。对于育苗场的养鱼污水,一般需要经过物化处理去除水中的鱼粪便,悬浮杂质以后,在进行杀菌消毒后排放或者过滤回用继续养鱼。你可以联系山东拓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有专业的技术工程师为你解答养鱼污水处理的方法。
③ 养殖场废水怎么处理好
1.物理处理法:利用格栅、滤网或化粪池进行前期的物理处理,去除悬浮物和沉淀,这道工序可有效过滤掉污水中50%以上的固体物质。
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加入一些制剂,例如三氯化铁、硫酸铝、硫酸亚铁等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沉淀而达到处理污水的目的。
3.微生物在污水中加入含有细菌、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同时往污水中加入空气,活性泥通过物理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也可使用生物膜法来处理污水,由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及生物流化床等组成,工作原因是使污水通过一层表面充满生物膜的滤料,通过大量微生物的降解氧化,来处理污水。
4.可以使用一些废水减量设备减少废水的量
④ 怎样处理高密度养鱼废水
一、水产养殖需要过环保关
在过去,养鱼几乎跟环保没有什么关系。但现在不一样了,不仅鱼塘的水不能够外排,即使是存留在自己鱼塘中的水质如果不做防渗防溢处理,环保也是一样要管的。
特别是现在随着高密度鱼虾、蛙、龟鳖等的养殖,大量饲料的投喂带来了更严重的水质污染,不仅养殖水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磷等浓度高,腥臭味和藻类也非常严重,导致水产动物疾病频发,不断用药,但还是控制不住大量的死亡等情况。最关键是,这种恶劣的水质由于需要大量的不断换水,导致带来的环保问题非常严重,环保部门目前已经严格进行管理。对现有的鱼塘要求整改、对新建的鱼塘必须通过评审(建设时需要提供废水的处理工艺等)才能进行养殖。
二、低成本解决工艺达到的效果
小编下面就给大家提供完整的低成本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这个工艺不仅仅是给环保看的,关键是非常实用,广泛用于高密度养殖各种鱼类、蛙类、龟鳖类等,运用后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1.养殖环境腥臭味下降80%以上。
2.养殖水质改善明显,减少换水频率。
3.水产动物肠道和皮肤疾病显著减少,死亡率明显减少。
4.废水通过几个简单的水池处理即可达到农灌水标准(COD、氨氮、总磷、悬浮物达标)。
三、基本的设施
除正常的水产动物养殖的基本设施外,还需要3个废水沉淀微生物处理池,以及水稻田和普通鱼塘作为辅助(因为当前的大部分地方环保政策,即使处理达标也不可以对外排放,但排放到自己的水田或一般以低密度且水草为主的鱼塘中,再排出到外面或者循环使用就没有问题)。
四、实施说明
1.新水入口处长期滴入激活的“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每1500立方水体每3天使用1kg)或者每5-10天使用1次“富养鱼塘强力净水剂”(每1500方水体每天使用500g的量)。确保高密度水产养殖池水不富营养化,这样可以减少换水频次和用水量。这些微生物菌剂不会对水产动物产生副作用,还有保护皮肤等的功效,且水体活爽度明显改善,腥臭味显著降低。
2.饲料中长期添加专业复合益生菌“高密度水产养殖专用复合益生菌”,500g拌料100公斤,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节约饲料成本,能够从源头减少排放,且对水产动物肠道保健效果显著。
3.集污池根据实际情况是否做固液分离,无很多渣和大的固态物可以不用固液分离。在这个地方需要长期加入激活的“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激活菌液,在这里根据废水的浓度调节加入量,一般1kg“养殖场污水生物处理剂”可以处理500立方左右甚至更多。3级沉淀微生物处理池大小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日换水1000立方为例,每个处理池大约在300-500立方即可。每个池用一半面积(出水口方向)种植水生植物(如水葫芦)用于提高净化能力。
4.净化池其实就是种植水稻等水田或者种植水草低密度养鱼的水池,通过前面的处理只需要稍微有一定的面积(原则上越大越好,分成多级更好)进行简单的净化即可达标农灌水标准,可以用于循环用水或者对外排放(如果允许的话)。
通过上述基础设施与全程微生物技术的加入,就可以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且运用微生物产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使用后节约的饲料和药物、减少死亡带来的效益要远远大于投入的微生物使用产品的开支。
⑤ 水产养殖废水怎么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工艺
水产养殖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
1物理处理法
1)过滤法
由于养殖废水中的剩余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大部分以悬浮态大颗粒形式存在,因此采用物理过滤法去除是最为快捷、经济的方法。常用的过滤设备有机械过滤器、压力过滤器、沙滤器等。在实际处理工程中,机械过滤器(微滤机)是应用较多、过滤效果较好的方式。沸石过滤器兼有过滤与吸附功能,不仅可以去除悬浮物,同时又可以通过吸附作用有效去除重金属、氨氮等溶解态污染物。
12)泡沫分离法
泡沫分离根据表面吸附的原理,利用通气鼓泡在液相中形成的气泡为载体对液相中的溶质或颗粒进行分离,因此又称泡沫吸附分离。其原理是向被处理水体中通入空气,使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被微小气泡吸着,并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然后分离水面泡沫,从而达到去除废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的目的。由于泡沫分离技术不仅可以将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未被矿化成氨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前就已被去除,避免了有毒物质在水体中积累,而且可向养殖水体提供所必需的溶解氧,对维护养殖水体生态环境有良好作用。
泡沫分离是根据吸附的原理,向含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中鼓泡,使液体内的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气液界面(气泡的表面)上,在液体主体上方形成泡沫层,将泡沫层和液相主体分开,就可以达到浓缩表面活性物质(在泡沫层)和净化液相主体的目的。被浓缩的物质可以是表面活性物质,也可以是能与表面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但它们必须具备和某一类型的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络合或鳌合的能力。
2化学处理法
1)臭氧处理法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存在养殖生物排泄物等悬浮物,以及氨氮、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等物质,而且也存在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因此,利用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氯、漂白液等化学氧化剂的氧化作用,氧化分解难生物降解溶解态有机物是养殖废水深度处理的主要手段。因此采用O3/UV工艺,既能提高处理效率又可减少臭氧的用量。用O3/UV技术净化湖水可达到水质净化及水体增氧的目的。
臭氧的净化原理在于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 V,高于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它能够破坏和分解细胞的细胞壁(膜),迅速扩散渗入细胞内,从而杀死病原菌。臭氧在水中分解的中间物质羟基自由基(•OH),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以分解一般氧化剂难分解的有机物。因此,用臭氧处理废水,既能够迅速灭除细菌、病毒和氨等有害物质,又能增加水中溶解氧,从而达到净化养殖废水的目的。
2)电化学法
电化学是研究电和化学反应相互关系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二者统称电化学,后者为电化学的一个分支,称放电化学。在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中,用电化学法去除水中溶解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完全去除的时间和能耗随着传导率的增加而降低,输入电流最大为2A时,耗能最少,pH相对于输入电流和电导率来说几乎没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亚硝酸盐的去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的去除,氨的去除速度低于亚硝酸盐的去除速度。
3生物处理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
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
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
经过活性污泥净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
2)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具体参见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着生长于某些固体物表面的微生物(即生物膜)进行有机污水处理的方法。生物膜是由高度密集的好氧菌、厌氧菌、兼性菌、真菌、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其附着的固体介质称为滤料或载体。生物膜自滤料向外可分为庆气层、好气层、附着水层、运动水层。生物膜法的原理是,生物膜首先吸附附着水层有机物,由好气层的好气菌将其分解,再进入厌气层进行厌气分解,流动水层则将老化的生物膜冲掉以生长新的生物膜,如此往复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1)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动适应性强;(2)处理效果好并具良好硝化功能;(3)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4)动力费用省。
⑥ 池塘老水处理方法
水中氮、磷等有机化合物过多,在某种条件下,容易与水中的溶解氧结合,抑于水生动物生长,甚至窒息死亡。
如果想改善水质,有几种方法供你选择:
1 适当引入干净水源,逐步改善水质环境,消耗水中过多的氮磷等有机化合物.停止向谁内肆意排放。
2 用微生物制剂控制水体中过多营养物质,抑制蓝藻技术 在养殖池中经常施放有益微生态制剂,如复合微生态制剂、益水宝、EM菌、利生素等,能及时降解进入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尸体、残饵等,减少有机耗氧,稳定pH值,同时能均衡地给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营养,平衡藻相和菌相,稳定池塘水色。单细胞藻繁殖旺盛的水体,不但溶氧高而且可以稳定水质的物理要素及化学要素,清除氨氮等有害的物质,减轻环境中对养殖动物产生应激的因素。
微生态制剂应用于改善养殖池塘环境后,能显著降低池塘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同时池塘中的绿藻、硅藻等有益藻的比例明显上升,而蓝藻比例明显降低,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蓝藻的生长和泛滥,因绿藻中的水网藻、小球藻、栅藻等对氮、磷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因此,利用有益藻类吸收养殖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抑制对养殖动物有害藻类的生长繁殖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当有益藻在养殖池塘中形成优势种群后,有害藻类就会失去生存的环境,从而抑制了有害藻类的生长。因此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对保持池塘水质、控制蓝藻会有很好的效果。
3 池塘中移植水生植物,通过改变周围光线的强度和营养条件间接地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水质,再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达到控制或杀死某些藻类的目的。在6月下旬可在池塘中选定几片区域,并用竹竿固定,移植大型水生植物如凤眼莲、浮萍等。
3 可以适当加入石灰石,以起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并做好回收措施,讲反映完全的熟石灰石块从水中取出。此法是逼上梁山的做法,一定要注意用量。否则可能会变成新的的水体污染源。
⑦ 养殖污水如何处理有哪些设备
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有好几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主要是看采用什么处理工艺,这就要看您要处理的水量,排放标准,预算等等,上次我有个朋友在春雷一体化设备商城上去找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⑧ 养殖废水应采用哪种处理方式
按国家规范,有三种,我说一下两种极端情况。
其一,是节约水冲洗,做沼液沼渣,沼气发电。沼渣和沼液还田。
其二,是上游分离固粪,污水做达标排放。源头控制。
⑨ 养殖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1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现状
畜禽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养殖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而且还危及生态安全,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 地下水、 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 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畜禽养殖场未经处理的污水 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 其污染负荷很高, 各类畜禽粪尿排泄系数见表 1 。这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 , 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 , 使水体变黑发臭。水中含有大量的 N 、 P 等营养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排入鱼塘及河流使对有机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渐死亡, 严重者导致鱼塘及河流丧失使用功能。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 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或亚硝态氮浓度增高, 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 有毒成分增多, 导致水质恶化, 甚至丧失其使用功能, 同时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高浓度污水还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 造成土壤透气、 透水性下降及板结、盐化, 严重降低土壤质量, 甚至伤害农作物 , 造成减产和死亡。
为控制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废水、 废渣和恶臭对环境的污染,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了《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着手治理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区的污染难题。这一标准旨在鼓励生态养殖, 推动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畜禽场在废弃物处理过程中考虑资源化利用, 减少末端污染物处理量。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 2 。
2 畜禽养殖废水的预处理
畜禽养殖废水无论以何种工艺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 都要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通过预处理可使废水污染物负荷降低, 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 造成设备的堵塞或破坏等。针对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或易沉降的物质, 畜禽养殖业采用过滤、 离心、 沉淀等固液分离技术进行预处理, 常用的设备有格栅、 沉淀池、 筛网等。格栅是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作用是阻拦污水中粗大的漂浮和悬浮固体, 以免阻塞孔洞、 闸门和管道, 并保护水泵等机械设备。沉淀法是在重力作用下将重于水的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的处理工艺, 是废水处理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目前, 凡是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养殖场基本上都是在舍外串联 2至3个沉淀池, 通过过滤、 沉淀和氧化分解将粪水进行处理。筛网是筛滤所用的设施, 废水从筛网中的缝隙流过, 而固体部分则凭机械或其本身的重量, 截流下来, 或推移到筛网的边缘排出。常用的畜禽粪便固液分离筛网有固定筛、振动筛和转动筛。此外, 还有常用的机械过滤设备如自动转鼓过滤机、 转辊压滤机、 离心盘式分离机等。
3 畜禽养殖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
3.1 自然处理法
自然处理法时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最传统的方法。自然处理法是利用天然水体、土壤和生物的物理、 化学与生物的综合作用来净化污水。其净化机理主要包括过滤、 截留、 沉淀、 物理和化学吸附、 化学分解、 生物氧化以及生物的吸收等。其原理涉及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 分层多级截留、 储藏、 利用和转化营养物质机制等。这类方法投资省、 工艺简单、 动力消耗少 , 但净化功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处理的主要模式有氧化塘、 土壤处理法、 人工湿地处理法等。氧化塘又称为生物稳定塘 , 是一种利用天然或人工整修的池塘进行污水生物处理的构筑物。其对污水的净化过程和天然水体的自净过程很相似 , 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 有机污染物通过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降解 , 溶解氧则由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和塘面的复氧作用提供 , 亦可通过人工曝气法提供。作为环境工程构筑物 , 氧化塘主要用来降低水体的有机污染物 ,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 并适当去除水中的氮和磷 , 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土壤处理法不同于季节性的污水灌溉, 是常年性的污水处理方法。将污水施于土地上, 利用土壤 - 微生物 - 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一系列物理的、 化学的和生物净化过程, 使废水的水质得到净化, 并通过系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绿色植物生长繁殖, 从而实现废水的资源化、 无害化和稳定化。人工湿地可通过沉淀、 吸附、 阻隔、 微生物同化分解、 硝化、 反硝化以及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废水中的
⑩ 鱼塘可用少量水葫芦能净化水吗
鱼塘可用少量水葫芦能净化,最好做好清理水葫芦的准备。
鱼塘日常管理,密切注意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和活动行为。尤其是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要避免泛池死鱼情况发生。应做好轮捕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以免进入梅雨期渔塘载鱼量过多诱发各种病害。
梅雨季节饲料、渔药、肥料等投入品极易发生霉变,这些投入品应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不可使用过期的配合饲料或药物,还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
1、定期加注新水: 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水质恶化时应换水。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30厘米~40厘米。也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
2、加强增氧措施: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在晴天的下午2时~3时开机增氧,另外在有浮头危险时也可适时开机增氧,也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3、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时清除残饵、污物,防止水质污染。底泥较多的水体应当使用微生物制剂,以改良底质,抑制各种厌氧菌及病毒的繁殖,防止鱼病和缺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