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的电导率一般为多少
自来水电导率= 0.5~5.0x10-2 S/m。制工业废水电导率= 1 S/m。一般自来水的电导率介于125~1250 μs/cm之间。
电导率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电导和电阻也有关系,如果R是一个组件和设备的电阻(单位欧姆Ω),电导为G(单位西门子S),则:G = 1/R。
(1)饮用纯净水导电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金属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半导体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一段温度值域内,电导率可以被近似为与温度成正比。为了要比较物质在不同温度状况的电导率,必须设定一个共同的参考温度。电导率与温度的相关性,时常可以表达为,电导率对上温度线图的斜率。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溶液的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一般采用交流信号作用于电导池的两电极板,由测量到的电导池常数K和两电极板之间的电导G而求得电导率σ。
电导率测量中最早采用的是交流电桥法,它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导值。最常用的仪器设置有常数调节器、温度系数调节器和自动温度补偿器,在一次仪表部分由电导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㈡ 生活用水的电导率的范围是多少
生活用水的电制导率的范围是≤10μS/cm。
很多矿泉水厂的都不达标,比如阿拉山口大自然纯净水厂18.5升/桶的大自然饮用纯净水曾被抽检,并且检测结果为电导率不合格,其电导率的测量值为34μS/cm,而标准值为≤10μS/cm。
因此,新疆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成企业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次食品专项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处理。
(2)饮用纯净水导电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生活用水的电导率的相关介绍:
水的电导率与水中离子含量相关。一般而言,电导率越小,水中所含离子就越少。不同类型的桶装水,由于水质来源和加工工艺不同,其产品标准对电导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而饮用山泉水是采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山体水源,仅经适当过滤和消毒灭菌等工艺处理,保留水源中一定量原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且不添加任何化学物可供直接饮用的水。饮用山泉水中应含有一定量原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饮用山泉水如果出现电导率不达标,可能是由于生产企业采用非天然山泉水灌装,同时采用工艺去除水中大量的物质,导致电导率偏低。
㈢ 饮用纯净水电导率应达到多少
饮用纯净水电导率(25±1℃)(uS/cm)应小于等于10。原料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电导率属于版理化权指标,同属于理化指标的还有:
PH值、电导率、高锰酸钾消耗量、氯化物、亚硝酸盐、四氯化碳、铅、砷、铜、氰化物、挥发酚。
(3)饮用纯净水导电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矿泉水不属于饮用纯净水的范畴,国家对饮用纯净水和矿物质水有不同的国家标准。
另随着过滤技术的日益提高,通过开水器和家用净水器所过滤自来水产出的水质也可逐渐达到一般饮用纯净水的标准范畴,在欧洲许多发达国家与本国国情不同,自来水的水质净化是可以达到一般饮用水净化的标准的,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水质特征
1、感官上清澈透亮,无任何肉眼可见物,无色、无味;
2、去除了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口感上甘甜醇和,生理上溶解力、渗透力、代谢力、扩散力更强;
3、对有机物、致癌物、重金属等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要求99.97%;
4、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指标要求更高,增加了致病菌、酶菌、酵母菌的检测,而且不得检出;
5、不含任何添加物;
6、可直接饮用。
㈣ 饮用纯净水的电阻率是多少
高纯水电导率:σ=0.1~1.0uS/cm
一般饮用的纯水的电导率:σ=5-10uS/cm
㈤ 标准饮用水的电导率在什么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是2000us/cm左右。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没规定电导率指标,但标准里有溶解性总固体和总硬度指标,电导率可以粗略的估算为溶解性总固体的2倍左右,也就是2000us/cm左右。
水质好坏取决于其水质指标,好的饮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应的水质标准。TDS只是众多水质指标中的一个指标,TDS主要是用来检测纯净水、蒸馏水、RO膜(反渗透膜)净水器出水水质的指标之一。健康洁净的生活饮用水必须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感官性状良好。
(5)饮用纯净水导电率是多少扩展阅读:
TDS并不是越低,水质就越好。实际TDS无法反映水中有害重金属离子浓度,至于水中细菌、有机物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有没有农药残留都无法通过TDS反映。即使是水里细菌、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了,只要水中溶解的Ca2 、Mg2 、Na 、K 等离子的浓度减小了,TDS值也会变小。
TDS值受水的温度影响而不同。正常情况下,水温升高,水中的钙镁离子与其它物质结合,导电率增加,因而TDS值也会增高,判定一个净水设备出水水质的好坏还是要看多项检测的。此外,TDS会影响口感。
㈥ 生活用水的电导率的范围是多少依据是什么
纯净水的电导率的范围是0-10
饮用水的电导率的范围是0-50
一般家用自来水的电导率介于125~1250 μs/cm之间,
㈦ 包装饮用水成品电导率在多少情况下口感比较好
摘要 饮用纯净水电导率(25±1℃)(uS/cm)应小于等于10。原料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电导率属于理化指标,同属于理化指标的还有:
㈧ 纯净水的电导率
1s/cm=100s/m
1us/cm=10^(-4)s/m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1us/cm=10^(-4)s/m在这个公式上再乘以单位长度就可以了
纯净水导电率[(25±1) °C]
微西门子每厘米.一般称微西每厘米.us/cm.纯净水的电导率一般在10以下.
㈨ 纯水的电导率是多少
在25摄氏度时的电导率:
一、工业纯水:
1、普通纯水:EC=1~10us/cm;
2、高纯水:EC=0.1~1.0us/cm;
3、超纯水:EC=0.1~0.055;
二、饮用纯水:
EC=1~10us/cm(国家标准)。
概念
纯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液体,虽然它没有刚性,但它比气态水分子的排列有规则得多。在液态水中,水的分子并不是以单个分子形式存在,而是有若干个分子以氢键缔合形成水分子簇( H2O),因此水分子的取向和运动都将受到周围其他水分子的明显影响。对于水的结构还没有肯定的结构模型,目前被大多数接受的主要有3 种: 混合型、填隙式和连续结构(或均匀结构)模型。
相关指标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天然水、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自来水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8年4月发布了GB17323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和GB17324-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4项、理化指标4项、卫生指标11项。
感观指标
感观指标包括色度、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这几个指标是纯净水质量控制中最基本的指标,其制定的标准值参照了饮用水(即自来水)的标准,而大多厂家生产纯净水的水源是自来水,又经过粗滤、精滤和去离子净化的流程,因此,一般纯净水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数值。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中较重要的是电导率和高锰酸钾消耗量。电导率是纯净水的特征性指标,反映的是纯净水的纯净程度以及生产工艺的控制好坏。由于生活饮用水不经过去离子纯化的过程,因此是不考察此项指标的。而对于纯净水来说“纯净”是其最基本的要求,金属元素和微生物过高,都会导致电导率偏高。所以,电导率越小的水越纯净。
高锰酸钾消耗量是指1L水中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被高锰酸钾氧化时所消耗的氧毫克数,它考察的主要是水中有机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中规定,饮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消耗量(以O2计)不得超过1.0mg/L。
如果高锰酸钾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超标,也可能是一些厂家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增加消毒剂ClO2的量,从而产生一些新的有机卤代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游离氯也会超标。
基本标准
高纯水的国家标准为:GB1146.1-89至GB1146.11-89[168],目前我国高纯水的标准将电子级水分为五个级别: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Ⅴ级,该标准是参照ASTM电子级标准而制定的。
高纯水的水质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主要依据有:
微电子工艺对水质的要求;
2.制水工艺的水平;
3.检测技术的现状。
反渗透机理
1、优先吸附细孔模型:弱点干态电镜下,没发现孔。湿态膜标本不是电镜的样品。
2、溶解扩散模型:不认为有孔。
3、干闭湿开模型,上个世纪,1993年提出了“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统一了两个最经典的反渗透机制模型,细孔模型,溶解扩散模型。
干闭湿开模型简述:膜干时收缩,孔闭合,电镜下膜“致密无孔”,称“干闭”;湿态时,膜溶胀,孔被溶剂撑开,生成动态活膜孔,叫“湿开”。合起来称“干闭湿开反渗透模型”。
㈩ 纯净水的电导率单位是什么
纯水电导率单来位MΩ源/cm,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值为18.25MΩ/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