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净水纯水 > 南极纯水里有什么

南极纯水里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3 07:53:36

『壹』 科学提示

世界水日”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节水日日期:3月22日

世界水日的宗旨:
一、应对与饮用水供应有关的问题
二、增进公众对保护水资源和饮用水供应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通过组织世界水日活动加强各国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参与和合作

世界水日由来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愈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为了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提出的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大会回顾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的有关条款;考虑到虽然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还考虑到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进一步考虑到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级、全国一级、地区间、国际间的公众意识。

1.根据《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议,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请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和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所提出的建议,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如出版、散发宣传品、举行会议、圆桌会议、研讨会、展览会等,以提高公众意识。

3.请秘书长就联合国秘书处尽目前条件之可能,且在不影响现行活动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与方法帮助各国组织"世界水日"活动,提出建议,集中在一个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特定主题,做出必要的部署,并保证活动的成功。

4.建议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执行其任务时把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第十八章放在优先地位。

1996年,由水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世界水理事会成立,并且决定在世界水日前后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这就是世界水论坛会议。

世界水日确立背景

“世界水日”的确立,是有背景的:一切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淡水的供应量和质量,但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水资源开发对提高经济生产力、改善社会福利所起的作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将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推动水的保护和持续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级、全国一级、地区间、国际间的公众意识。

世界水日主题
1994年:关心水资源人人有责(caring for our water resources is everyone's business)
1995年:妇女和水(women and water)
1996年:为干渴的城市供水(water for thirsty cities)
1997年:水的短缺(water scarce)
1998年:地下水--看不见的资源(ground water -- invisible resource)
1999年:我们(人类)永远生活在缺水状态之中(everyone lives downstream)
2000年:卫生用水(water and health)
2001年:21世纪的水(water for the 21st century)
2002年:水与发展(water for development)
2003年:水——人类的未来(water for the future)
2004年:水与灾害(water and disasters)
2005年:生命之水(water for life)
2006年:水与文化(water and culture)
2007年:应对水短缺(coping with water scarcity)
2008年:涉水卫生(water sanitation)

中国水周主题
1996年: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强化节水
1997年:水与发展
1998年:依法治水——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999年:江河治理是防洪之本
2000年: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001年: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2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3年: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004年:人水和谐
2005年: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2006年: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2007年:水利发展与和谐社会
2008年:发展水利,改善民生

世界水日相关

为了缓解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联合国《21世纪议程》第18章有关水资源保护、开发、管理的原则,1993年1月18日,联合国第17次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决定从1993年开始,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自己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我国国家建设部也决定每年6月份的第二周作为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目的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国务院关于《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从而增强人们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观念。
说起来,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却占了97.2%,陆地淡水仅占2.8%,面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又仅占淡水储量的0.34%。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数量极有限的淡水,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据科学界估计,全世界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目前已有70%,即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我国人均淡水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饮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万人正在饮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更达400多亿元。
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水资源短缺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前不久,联合国的人类环境和世界水会议已发出警告:人类在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因此,保护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从环境角度来说,最完善的措施是拦水和调水。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注重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业方面提倡节水产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废水处理;农业方面应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喷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生活的质量,还影响到人类的生存能力。我们必须增强水的危机意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

“水法宣传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

“水法宣传周”,3月22日至28日。
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关系到国脉民运,必须依法治水、管水和用水。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走上了法制轨道。目前除了已颁布的《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各地也先后颁布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科学、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为克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增强全民的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种水事活动,中国水利部从1989年开始,每年7月1日至7日为“水法宣传周”。自1993年“世界水日”诞生后,从1994年起,水利部决定“水法宣传周”从每年的“世界水日”即3月22日开始,至3月28日为止。

“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
为了提高城市居民节水意识,从1992年开始,每年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为“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通过该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节水工作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认识;有助于增加投入开发推广应用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器具;有助于提高城市用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水,不仅仅是H2O

一、古代和现代人对水的不同定义
人类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无色、无味、无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体。古代哲学家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万物皆复归于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气、土当作四个基本元素,由它们构成世界上一切物体。
直到1784年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才证明水不是元素,是由两种气体化合而成的产物。1809年,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测定,1体积氧和2体积氢化合,生成2体积水蒸气。后来的科学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
从这个角度来说,天下所有的水都一样。但在中国人眼中,水和水绝对是不一样的。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将水界定为三个等级,“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相传他曾著《水品》(或《泉品》),品评天下名泉名水,将宜煎茶的水按水质好坏分为二十等。而另一个爱评泉的人,清代乾隆皇帝,甚至曾闹出评出两个天下第一泉的逸闻来。
在中国人眼中:水,不仅仅是H2O,水天生是分三六九等的。

二、英国科学家E.Hamilton研究小组的发现。
在我国古代,有一句俗语深入人心,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相信:水的好坏对人体十分重要。什么样的水养成什么样的人,水好的地方也容易出美女。而现代自然科学为古人的这种朴素结论找到了科学依据。
英国科学家E.Hamilton研究小组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与地壳化学元素的含量、分布规律是一致的。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很密切,即人体和地壳物质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状况,所以人体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能在地球上正常地生活。
而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元素在天然水中的比例与在人体中的构成比例基本相同,容易被人体吸收。如果这些矿物质少到不能满足人体生理的需要,或者多到超过人体所能吸收与排泄的限度时,也就是人体与环境中的水源、食物与空气间某些矿物相互交换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时,人体就不能适应这种外界环境,就会发生某些疾病。

三、两个流行说法:为什么不需要水中矿物质
有一种说法是,我们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大部分的矿物质,而现代人普遍营养过剩,因此并不需要斤斤计较于水中的那点矿物质。另一种说法是,我们承认原生水中的天然矿物质对人体是好的,但那是因为以前的水无工业污染,比较干净。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如喝卫生无污染但没有矿物质的纯净水了。
正因为这种观念,令1994年开始在国内兴起的纯净水(或称超纯水蒸馏水),在我国饮用水市场上占据了霸主地位。中国内地上万家企业大量使用反渗透法技术生产纯净水。它们大多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在生产过程中清除水中杂质的同时,也过滤掉了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
但更多的科学家和权威机构并不认同这些观点。2000年7月,新华社专电报道“专家提醒”:不宜将“纯净水”作为通常饮用水大量地长期饮用,婴幼儿及少年儿童尤应慎重。而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03年3月也发布同样的消费提示:人体大多适宜喝弱碱性水,老人与小孩子不宜长期喝纯净水。

四、被人们忽略了的水作用
要知道水中矿物质的作用,我们先要明白水的真正作用。从分子生物学、营养学研究进展来看,水不但起解渴、载体的作用,而且直接参与生物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等作用。由此,水中矿物质对生物体不仅是补充必需的营养,而且对维持水正常构架起着主要作用。
水生理学专家明确指出,纯净水在失去矿物元素以后,它的水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异变和退化。水分子过分串联,变成线团化结构,不易通过细胞膜被人体吸收。但更不理想的是,这种超纯水因为不含任何矿物质,就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导致人体细胞内的生命动力元素逆向渗透,向体外流失。

五、水中矿物质和人体pH值的密切关系
水中的矿物质,除了为人体补充营养的作用,同时维持体液渗透压、保持水平衡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维持体液中和性,保持酸碱平衡。
在生命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呈微碱性的内环境。正常人血液pH值(酸碱度)应在7.35-7.45左右。人的细胞活动必需在这个环境中进行。也就是说,人体内环境的酸碱性受到精确调节,人体液中主要正负离子的当量总浓度相等,从而维持体液中和性,处于偏弱碱状态。反之,用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来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纯净水的技术工艺,是将水中的钙、钠、钾、镁等矿物质阳离子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一起聚集至阴极分离析出,而分解的氧、硫酸、硫黄等酸元素则保留在水中,因而增加氢离子(H )的浓度成为酸性水。
同样,以纯净水为基础、在纯净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钾、硫酸镁等人工矿化液的矿物质水,也难以满足维持人体弱碱性的功能。反而可能因为这些偏酸性的人工矿化液在水中分解产生大量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而使得酸度更低。

六、我们该喝什么水
水专家呼吁:我们应当饮用没有污染的水、没有退化的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水。
他们强调:一定要分清“饮料水”和“饮用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饮料水偏于商品经济效益,消费者主要满足临时解渴,不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饮用水是民用必需品,每天必须喝。作为饮用水,联合国卫生组织有严格的含义,即人从出生到70岁,平均每天饮用1~3kg不会出任何问题。
要满足这样的要求,水源是至关重要的。百万年以来,人体和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淡水水源,形成了和谐的依赖关系。这是经科技加工出来的、纯而又纯、远离自然属性的水无法比拟的。因此,世界上著名的饮用水品牌,从依云到富维克,到国内的知名品牌农夫山泉,都以它的天然水源为自豪,在瓶标上都会标注其水源地。
珍惜每一滴来自天然的好水,因为它与生命和自然保持和谐一致。

全球水资源状况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珍贵资源。地球上虽然“三分陆地七分水”,水资源总量达14亿立方公里,但海洋咸水占97.2%,淡水仅占2.8%,储量仅3.7亿亿立方米,其中绝大部分蕴藏在南极冰原和北极冰山中,人类生产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仅为105万亿立方米。

90年代以来,世界淡水资源日渐短缺,污染日益严重,水、旱灾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的需求增长越来越快,许多国家陷入缺水困境,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然而,水资源开发的多部门性,各部门在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政出多门,阻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至1994年3月,大约有10亿人得不到充足的洁净饮用水供应。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6000到3.5万名儿童因缺乏饮用水或因缺水造成的后果而死亡,其中非洲的形势最严重。

另一方面,人们并未普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破坏的严重程度。为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解决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措施,而且必须要注重社会宣传教育。除了在政策、法律,管理体制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外,还要开展宣传教育以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正是出于上述原因,联合国第47届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21世纪议程》第十八章《保护淡水资源质量和供应:水资源开发,管理和利用综合性办法》中所提出的建议,确定了旨在使全世界都来关心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世界水日”决议。人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水危机很可能会比粮食机或石油危机更早到来。

我国水资源状况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900立方米,并且分布极不均衡。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据监测,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由1980年的315亿吨增加到2002年的631亿吨。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健康。

为缓解严峻的水形势:一是节水优先。这主要体现在控制需求,创建节水型社会。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浪费。同时需要采用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大力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发现并杜绝水的漏泄,包括用水器具及输水管网中的漏泄。

二是治污为本。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钱易认为,我国目前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工业废水处理并不理想,即便实现了达标排放,还是有大量的污染物排入了江河湖泊中,污染程度已经超过了河流湖泊自身的环境容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还要增长,污染物也会随着增加。如果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

三是多渠道开源。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钱易指出,为了提高供水能力,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开发,当发现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等各方面的困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现在世界各国纷纷转向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废水、海水、空中水资源。

据介绍,目前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60%,城市废水利用几乎没有。而以色列的城市废水利用达到90%,美国的洛杉矶也是利用处理过的城市废水浇灌绿地。城市废水的再利用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矛盾。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趋低,并且海水可以直接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冲洗用水。香港很多公用卫生场所的冲洗就是采用海水。

中国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自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起,就确定每年的7月1~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28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

世界水日:拯救地球生命之液

2005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生命之水”。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但进入21世纪,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地球生命之液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
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生产离不开充足的水源。粮农组织对9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许多国家的用水速度已经超过了水的再生速度,从而导致水资源的日益匮乏。资源短缺给粮食安全和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水对保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健康状况的改善则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先决条件。世界银行官员克劳迪娅·萨多夫指出:“水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实现经济增长方面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而联合国提供的有关数据却让人并不乐观:目前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的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不卫生的水和不合格的卫生及清洁条件所引起的疾病,这相当于每天有20架大型客机坠毁。发展中国家中,不卫生的水和不清洁的环境成为人们患病的主要原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今年年初说:“全世界半数的学校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和清洁的厕所等最基本的卫生条件。”
水资源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和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由于生命之液枯竭,全球的“环境难民”数量不断增加。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有3/4的农民和1/5的城市人口全年得不到足够的生活淡水,因水而被迫背井离乡的人已超过因战乱出逃的难民。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与邻国分享河流和湖泊水系的国家里,由于水资源供应不足和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紧张形势。水资源之争已成为地区或全球性冲突的潜在根源和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解决水资源缺乏的问题,是一场全球性的运动。寻找新水源、重新分配水资源、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开发循环利用新技术、增强国际合作等等至关重要的工作,都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参与。而保护水资源和整个环境保护工作是密不可分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今年3月14日警告说,全球变暖正在导致喜马拉雅冰川迅速后退,令数以亿计的依靠冰川融水的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人面临水短缺的威胁。
令人欣喜的是,全世界已经就拯救生命之液达成了共识。2005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决定,世界各国应在2015年之前将无法获得洁净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增加了一项承诺,争取在2015年之前使无法获得适当卫生服务的人口降低一半。在今年的世界水日来临前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水协与北京清水同盟等机构在北京发表清水宣言:“珍惜水资源,让她更清涟。”
拯救地球生命之液,时不我待。

世界水日: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这个日子我们应该抽时间思考:10亿人无法获得足够的清洁用水;每个月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死亡的人和印度洋海啸的死难者一样多。尽管如此,这些人的不幸几乎没有得到一场自然灾害所能引起的关注。
水对西方人而言是理所应得的寻常之物,而一个苏丹人平均每天要花1/3的时间去取当日定量配给的水。一个欧洲人每天用水约135升,而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居民通常每天只有10升水可供使用。在亚洲和非洲,传统上由妇女负责为家人汲水。她们平均要走6公里才能到达附近的河流。如果独自没法运足够的水回家,孩子就来帮忙——他们把时间花在打水上,而不是上学读书。尽管如此,水往往不够用,导致腹泻和疟疾频发。在过去10年里,死于腹泻的儿童超过了二战后所有武装冲突中死难者的总数。例如,因为缺水,一家人在同一个盆里洗手。由最年长的男性开始洗,等轮到最小的孩子时,洗过的手比洗前还脏。而孩子就用这双脏手吃饭。
在红十字会启动供水工程之前,赞比亚小镇马查的卫生状况就那样恶劣:疟疾和腹泻在儿童中尤为流行。因为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备,当地的学校不得不关闭。许多村民在灌木丛中便溺,因为厕所不够。尤其在雨季,污水被河水冲刷出来,就会有发生瘟疫的危险。对村中的妇女来说,每天只能给家人搞到10到20升水,生活真是可悲。河流离家很远,她们每天能挑回来的那点水总是不够用。红十字会开展了大规模援助项目:在住房附近打了水井,修缮并新建了厕所,让村民明白卫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重新开课了。学童现在甚至穿上了干净的校服。赞比亚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为这个项目出了力,明年它将扩大实施范围。
长期缺水和缺乏污水处理设施也是制约穷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健康则是推动经济良好运行的发动机。为减轻人们的痛苦,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水这个课题必须更多地得到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关注。国际红十字会联合会打算利用其在提供清洁水和创建卫生环境方面的经验,于2005年2月24日通过了一项10年计划,旨在到2015年前将无法得到清洁水的人数减半。

『贰』 世界上不含杂质的纯净水,都隐藏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从海洋到高山湖泊,从丛林瀑布再到奔腾河流,我们的星球71%都被水覆盖,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正是仲夏,喝一杯清澈的水可以更好地消暑,在清澈的水里嬉闹,也能使我们的身心感觉到平静和舒适。

《小石潭记》里就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古往今来,我们一直在探寻世界上最清的水。

其实国内外天然且清澈的水非常的多,例如国内的九寨沟、恩施鹤峰县屏山峡谷,国外的贝加尔湖、马尔代夫等等。


最后

可见,并不是什么东西越纯就越好,起码水不是。

市面上的水,同样的容量,有的2块钱一瓶,而有的几百块一瓶,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除了商品品牌本身的溢价外,最重要的是水的区别,高端水往往含有更多的矿物质,水也属于低硬度,口感更佳,才如此受欢迎。

但也无需为自己喝平价水而担忧,因为我们喝水只是为了补充水分,只要水质安全,水量够就好了,其他方面都不是考虑重点了。

『叁』 南北极的水里有什么鱼 有植物吗 请列举其中的一个食物链

北冰洋处高寒地带,浮游植物生产力比其它洋区少10%,但是其支撑了庞大的北极海洋生态系统,这是海洋食物链金字塔的基座。北极鱼类中主要是北极鲑和极地鳕,此外还有蝶鱼和毛鳞鱼等。北冰洋的哺乳动物主要有海狗、海豹、海象和鲸。也就是说,北极的海水虽然看上去纯净,但是其中还是有大量的浮游生物的。
南极洋南方海域威得尔海的幽暗深海里,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态。科学家经过三年深海长征,发现了超过七百种未知物种,莫不大为兴奋。

英国“自然”杂志刊出这份报告,威得尔海提供全球大部分海洋环流所需的深层海水,但人类对它的了解却相当有限,科学家过去三年都在威得尔距海面六千公尺以下深海层收集生物群资料,终于有此惊人发现。

汉堡动物博物馆海洋生物学家,也是这次研究发表主笔布朗德说:“发现数量如此庞大的新物种我们也相当惊讶,也期待寻同样模式探索北极所谓‘低度生物多样性’的海域。”

过去研究曾指出,南极海域可能与北极海域一般,都缺乏海洋生物,但却被这次重大发现推翻。布朗德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与南极相比,北极相对年轻,不像南极至少形成两千万年的时间,足够海洋生物进化,生态稳定。

其二则是因为南极海域对深层海水循环扮演的关键角色,大量海水流通有助此区深海形成较佳的生态环境,供应海洋生物养分。

这次发现的大量物种中,大部分都是等脚类动物,发现的甲壳类动物更是各种体型皆有,从细微到肉眼几乎看不见到长约三十公分的庞然大物。已分类的六百七十四种生物就有超过八成是从未记载过的,另有一百六十种类似蜗牛的腹足动物及双壳动物,及七十六种海绵动物。

其中最让布朗德啧啧称奇的便是一种小型变形虫,可以生存在海面下六千公尺的深海底,同时也在较浅的海域发现它的踪迹,在不同水压下的适应力相当惊人。
楼主,答案不全,见谅!

『肆』 南极的冰来自哪里冰是淡水的吗还是海水化成的成分是什么

咸水的,要不冰棒都是没有味道的.盐和糖的溶解情况类似.
我们看到的冰山这些是,风雪在几万年里堆积出来的,
另:
你们说的自然界中的海水冰并不是直接由海水凝固而成的.海水的冰点比纯水更低.所以首先在海面形成的是由水汽凝结成的霰\凌之类的结晶体,这些是淡水不含盐的.南北极的冰是由这些和降水共同形成的所以是淡水冰.
这里说的海水结成冰,

『伍』 纯净水有什么物质在里面吗

纯净水是指含杂质和矿物质很少很少的水,所以它几乎不含矿物质
纯净水是以符合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权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
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根据加工工艺不同,饮用纯净水也称为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是饮用水市场上的主要产品.90%以上饮用水生产企业
都生产纯净水.纯净水水质清澈、透明、口感好.由于纯净水无任何矿物质,水质偏酸

『陆』 南极和北极的冰都是淡水而海里却是盐水,这是为什么

南极洲和北极的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银行,世界上70%的淡水储存在这里。据调查,南极冰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部分可达4000米,冰川总体积约2800万立方公里,北极冰厚度约2~4米,冰川总体积仅为南极的十分之一。南极是大陆,北极与北冰洋相连。为什么北极和南极的冰川是淡水而不是咸水?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其单位温度时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如果你深入到水循环的每个阶段,你会看到盐是如何混入水中的。天上的雨是淡水,这是肯定的,因为盐不会像水一样蒸发,但也不是100%纯净。下降过程中与大气混合,使其呈微酸性。一旦到达地球表面,它将穿过陆地,流经河流、湖泊和海洋。当它穿过陆地时,水的酸性破坏了岩石和土壤,捕获了这些岩石和土壤中的离子,并将它们带到海里。大约90%的离子是钠离子或氯离子。当这些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时,它们会形成最熟悉的盐。到达海洋的淡水蒸发形成云。但是,钠、氯等离子并没有蒸发到空气中,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积累,使得海洋有一种特殊的咸味。更多溶解的矿物质从海底释放出来,包括更多的钠和氯化物,进一步促进了海水的盐碱化。

『柒』 纯水真的不能喝吗纯净水里除了水还有什么物质

纯水和纯净水不一样的
纯水是指经过蒸馏、RO膜、EDI处理后的水,只含有水分子,一般应版用于医疗(例如输液用权的水),以及实验室,精密电子行业,精密电镀行业等
纯净水是指通过RO膜处理的饮用水,主要是水以及微量的矿物质。
纯水一样的是水,当然可以喝,不过成本很高。而且口感极差,不建议饮用。如果有危害了,输液就不用这个水了。

『捌』 南极的纯净水是不是占了全球的90%

不是的,南极的淡水储量占了全世界可用淡水储量的72%
P.S.纯净水指的是蒸馏水(H2O),不含杂质,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不过我想你这道题问的应该是淡水

『玖』 纯净水里面分别有什么化学元素

理论上讲,应该只是H2O,但实际上可能含有极其微量的有机物、无机盐。一般超纯水的标准是电导率18兆欧以上。

『拾』 纯净水里面含有什么物质

纯净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版离子交换法权、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去除水中的矿物质、有机成分、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等加工制成的水。根据加工工艺不同,饮用纯净水也称为蒸馏水、纯水、太空水等,是饮用水市场上的主要产品。90%以上饮用水生产企业都生产纯净水。纯净水水质清澈、透明、口感好。由于纯净水无任何矿物质,水质偏酸

阅读全文

与南极纯水里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孩子肚脐怎么除垢 浏览:605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怎么样数值怎么看 浏览:170
小米空气净化器pro风扇叶怎么拆 浏览:362
机油和燃油滤芯什么区别 浏览:404
马勒空气滤芯怎么分真假 浏览:40
热原如何过滤 浏览:950
沁尔康净水器怎么区分废水比 浏览:757
ro185废水比 浏览:893
净水器的水发红是怎么回事 浏览:569
净水机的除垢原理 浏览:271
上海卷式超滤膜 浏览:942
蒸馏测定器参照什么规程 浏览:150
水处理前途 浏览:227
无纺布可以过滤杂质吗 浏览:835
日立怎么拆液压滤芯盖 浏览:790
污水板框机低压进料为什么有倒流 浏览:260
净水器反渗透膜出来的水发臭 浏览:905
ctpps版树脂感光液 浏览:144
反渗透纯水设备广州 浏览:496
净水器哪个好性价比高2020 浏览: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