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遇水会不会烧
呵呵,朋友电遇到水不一定会烧,电必须要构成回路或者接地才会烧啊,比如你把水用绝缘物体的容器装满,这时你把一根带电的导线放入水中,肯定不会烧的,还有,假如你把市电220伏的零线放到水中,不管是在有绝缘的容器里,还是地面的水坑里或者接地很好的地方这也不会烧啊。你不妨参考参考。
② 水具有导电性,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不能扑救遇水燃烧物质或非水溶性燃烧液
这几个是完全正确的。所以水确在救火的方面对这些情况是有禁忌的,完全没有错。
③ 设备遇水时带电怎回事,怎样解决
一.电动机漏电,需要拆装,线圈没烧坏,吹干即可.如线圈烧坏则要线圈重组了.
二.电线端子遇水漏电或造成短路,吹干即可
④ 电遇水会怎样
电线进水后,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水树老化现象,最后导致电线击穿。水树是直径在0.1m到几微米充满水的空隙集合。绝缘中存在的杂质、气孔及绝缘与内外半导电层结合面的不均匀处所形成的局部高电场部位是发生水树的起点。
电线进水采用以下措施:
1、电线头应密封 锯掉的电线端头,无论是堆放还是敷设,均要用塑料密封起来(采用电线专用的密封套),防止潮气渗入。
2、电线敷设后要及时进行电线头的制作。
3、购买电线时,必须选择质量过硬的厂家。由于绝缘中的杂质、气孔等是水树发生的起点,因而电线质量的好坏对防止水树老化至关重要。
4、加强电线头制作工艺的管理 一旦电线进水,则最早出现击穿现象的往往是电线头,因而电线头制作得好,可以延长电线的整体寿命。
5、采用冷缩电线头 3M公司的冷缩硅橡胶电线附件,制作简单方便,不用喷灯,不用焊锡。且硅橡胶电线附件有弹性,紧紧地贴在电线上,克服了热缩材料的缺点。
(4)带电设备遇水的危害扩展阅读:
家庭安全用电注意事项:
1、入户电源线避免过负荷使用,破旧老化的电源线应及时更换,以免发生意外。
2、入户电源总保险与分户保险应配置合理,使之能起到对家用电器的保护作用。
3、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插座要安全可靠。损坏的不能使用,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
4、临时电源线临近高压输电线路时,应与高压输电线路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米;35KV,1米;110KV,1.5米;220KV,3米;500KV,5米)。
5、严禁私自从公用线路上接线。
6、线路接头应确保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7、房间装修,隐藏在墙内的电源线要放在专用阻燃护套内,电源线的截面应满足负荷要求。
8、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钻等,须戴绝缘手套。
9、遇有家用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救火。
10、家用电器接线必须确保正确,有疑问应及时询问专业人员。
11、家庭用电应装设带有过电压保护的调试合格的漏电保护器,以保证使用家用电器时的人身安全。
12、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应有良好的外壳接地,室内要设有公用地线。
13、湿手不能触摸带电的家用电器,不能用湿布擦拭使用中的家用电器,进行家用电器修理必须先停电源。
14、家用电热设备,暖气设备一定要远离煤气罐、煤气管道,发现煤气漏气时先开窗通风,千万不能拉合电源,并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15、使用电熨斗、电烙铁等电热器件。必须远离易燃物品,用完后应切断电源,拔下插销以防意外。
⑤ SF6设备中水分的危害有哪些
SF6设备中水分的危害有哪些?
近年来SF6开关设备含水量超标已不是个别现象,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水分的来源入手,分析了各种因素对SF6气体中含水量发生的影响;探讨了含水量标准现存的问题,以及测量的仪器、方法和置信度等问题,并提出了降低含水量的办法。
SF6气体优异的绝缘与灭弧性能,使SF6开关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我国SF6断路器的使用量:500 kV电网为100%;330 kV电网在60%以上;220 kV电网近20%;在35~110 kV系统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
近年来SF6开关设备含水量超标已不是个别现象,其起因多属制造和组装工艺不良所致。以500 kV SF6断路器为例,在运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法国M.G公司的FA系列和法国的FX-32DL型SF6断路器微水超标的台数占该型断路器投运量的40%,而三菱、日立和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FM-550、OFPT-50和3AS5型SF6断路器却未发现这种问题,看来与法国生产技术条件要求不严格有关。当然,微水超标的现象也与下列因素有关,诸如:现行标准没有涉及到环境温度因素;环境温度对微水测量值有影响,以及由于使用测量仪器的不同而引起测量误差等等。这是本文需要重点评述的问题。
1 开关设备中水分的来源与危害
1.1水分的来源
1.1.1SF6新气中固有残留水分。这是由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可能绝对排除水分的缘故。
1.1.2设备零部件,特别是环氧树脂支撑件和拉杆中吸收的水分是最主要的水源,且大部分是在组装时进入元件和容器内表面的。这些存在于硬件中的水分,在某些条件下还可以扩散到SF6气体中。
1.1.3外部侵入的水分。
1.2SF6气体中水分的危害
1.2.1SF6气体中混杂的水分通常以水蒸汽形式存在。在较低温度下,水蒸汽可能凝结成露附着在零件表面,如附着在绝缘件表面就有可能产生沿面放电。实际上SF6开关设备的内绝缘事故主要是由SF6气体中水分凝露造成的。
1.2.2水分的危害更主要的是在电弧作用下SF6气体分解过程中产生反应。在电弧或电晕高温作用下,SF6将被分解为SF4,SO2F2(氟化硫酰),SOF2(氟化亚硫酰),HF和SO2等有毒物质。生成物HF(氢氟酸)是所有酸中腐蚀性最强的,SO2遇水会生成亚硫酸H2SO3,这也是有腐蚀性的物质。由此看来,如SF6气体中含有水分,不仅降低设备的绝缘强度,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而控制SF6气体中水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2环境温度对SF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在对SF6断路器进行微水测量时发现,对同一台断路器,由于测量时环境温度不同,其测量结果相差很大,且微水测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在英文杂志《Electrical World》—1992,206(3)P58~60的“减少GIS中的水分提高可靠性”一文中对此问题是这样论述的:“水分子通过两种不同的机理存在于硬件中:吸收和吸附。水分在某些条件下可扩散入SF6中。
3减小测量误差增大测量数值的可比性
《高电压技术》1988年第1期“运行中SF6气体水分含量的测试及研究”一文指出,气体微水测试仪的不同及测试技术上的差异对测试结果影响很大,对同一气瓶使用10种仪器进行测定,结果最大为70.5×10-6,最小为3.0×10-6,相差23.5倍。
4我国现行SF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标准问题
我国现行标准中均未涉及环境温度因素。因此,难以确定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测得SF6气体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但鉴于SF6开关设备的结构各异,难以确定一个通用的SF6气体含水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曲线。
5减少含水量的推荐措施
① 减少SF6开关设备制造期水分的残留量。
② 设备在自然环境下安装时间,最好安排在高温季节,以便多抽出一些设备中放出的水分。
③ 从防止水分侵入角度出发,增强密封结构的严密性。
④ GIS内每个气隔单元都应安放吸附剂。最好选用F-03型吸附剂,这种吸附剂不仅能消除水分,还能有效地消除电弧分解物。同时减少了电弧分解物对人体和电器设备的危害。
⑥ SF6设备中水分的危害有哪些
采用韦弗斯检测生产的WINFOSS-P6微水仪进行微水检测,其产品检测精度高。
SF6气体中混杂的水分通常以水蒸汽形式存在。在较低温度下,水蒸汽可能凝结成露附着在零件表面,如附着在绝缘件表面就有可能产生沿面放电。实际上SF6开关设备的内绝缘事故主要是由SF6气体中水分凝露造成的。
水分的危害更主要的是在电弧作用下SF6气体分解过程中产生反应。在电弧或电晕高温作用下,SF6将被分解为SF4,SO2F2(氟化硫酰),SOF2(氟化亚硫酰),HF和SO2等有毒物质。生成物HF(氢氟酸)是所有酸中腐蚀性最强的,SO2遇水会生成亚硫酸H2SO3,这也是有腐蚀性的物质。由此看来,如SF6气体中含有水分,不仅降低设备的绝缘强度,而且危害人体健康,因而控制SF6气体中水分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环境温度对SF6气体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在对SF6断路器进行微水测量时发现,对同一台断路器,由于测量时环境温度不同,其测量结果相差很大,且微水测量值随环境温度的增高而增大。
⑦ 配电房天花板漏水对设备有哪些危害
(1)漏水滴在配电柜上,加速生锈侵蚀,易毁损设备。
(2)滴在带电部位上,引发电器安全事故,进而中断供电,甚至是因外壳带电危害操作人员生命安全。
(3)配电柜底部浸于水里,加速生锈侵蚀,带来安全供电隐患;
(4)积水浸泡到带电部位引发短路故障或电器安全事故,造成电网没法安全供电。
(5)变压器投运后受电磁振动影响会带来长期性的轻微振动,屋台面非常容易裂开,墙面防水没搞好,导致雨季出_渗漏的状况。
⑧ 为什么220V遇水就容易电死人
接地电压高,而接地电阻小,所以流过人体的电流就会很大,人体是无法承受这么大电流的。
⑨ 水不宜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但可以扑救不溶于水
“水克火”这是多少年来的经验总结,因此,水总可以扑救很多场合发生的火灾,只是随社会的发展,才逐步认识到某些场合失火不宜使用水来扑救。
⑩ 高压电缆进水的危害
电缆进水是一个常见的电力电缆故障,遇到电缆进水的情况。
电缆里面有水是件很麻烦的事情,电缆宝认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要么做中间接头,要么整根换电缆。
针对电缆里面有水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预防为主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一、电缆里有水的危害:
一般而言,电缆进水后,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水树老化”现象,电缆损坏只会是时间问题,最终会导致电缆击穿。
二、电缆里进水的原因:
1、电缆敷设保存时,两端电缆头并没有进行密封处理或者密封性不好,水汽渗入电缆内部。
2、电缆敷设过程中,电缆头密封不好且浸泡在水中,或者在穿管敷设时,电缆外绝缘皮破裂,水渗入电缆内部。
3、电缆敷设完成后,两端的电缆头没有及时制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者潮湿环境中。
4、电缆供电运行过程中发生过局部电缆击穿,导致水渗入电缆。电缆敷设后及时进行电缆头制作,并且完成接线,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如果只是电缆两个端头进水,只需要截掉两端头,并且重新做电缆头接线即可。
如果电缆有明显进水点,则需要在进水点附近截断电缆,进行中间接头制作。
室外电缆井或者电缆通道内不可避免要有积水,尽量将电缆用支架托高固定。
用专门的热氮气进行电缆内部加压干燥处理,一般都没有这么专业的设备。
对电缆定期进行耐压泄露试验,确保及时了解电缆的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