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资一家白糖厂,建厂房+设备=需要多少资金,
不知你是哪个地区的,做白砂糖首先要当地有原料,所以目前白砂糖厂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等少量地区,如果没有原料基地,是不可能生产白砂糖的。
还有,由于甘蔗连续三年减产,目前国内现有白砂糖厂基本上都是开工不足的,当然现在生产企业的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因为主要的企业都是国企吗。他们一般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亿元在期货市场上做多,把价格现在炒作的很高。但将来如何不好说,因为今年全球性白砂糖大丰收,美糖和英糖的现货价折合人民币只有要三千多元了,就是进口到中国加上全部的税收和各种各样的费用,也比国产糖每吨便宜一千多元了。至于投资成本的话,你说日榨1000吨是白砂糖还是甘蔗呢?最小的糖厂也要投资几百万吧,不过现在节能环保什么的都比较严格,对设备等的要求比过去也要严吧。。
⑵ 谁可以告诉我蔗糖加工工艺流程怎样的还有蔗糖加工需要什么机器
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温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发展蔗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自治区党委、政府一贯重视蔗糖业的发展,国家也把广西列为全国重点糖业生产基地。目前,广西有61个县(市)种植甘蔗,有制糖企业96家,蔗区人口2600多万,约占广西人口55%,蔗糖业是不少县市的财政支柱。2001/2002年生产期,广西甘蔗种植面积829万亩,产糖456万吨,占全国糖产量的53%。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从种植、加工,到市场营销,广西已经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经营体系。近年来,我区先后实施了发展蔗糖业的“2165”工程、“1105”工程,在广西“创新计划”的实施中,也安排了“制糖综合技术开发”等重大科技项目,使我区糖业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是,蔗糖业作为广西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提高广西糖业在国际的竞争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广西蔗糖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一是原料蔗单产低,含糖份不高。广西甘蔗平均亩产4.1吨,甘蔗含糖份广西平均为13%左右;而蔗糖业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平均亩产达8-12吨;甘蔗含糖份达到15%;二是企业工艺设备落后。目前部份企业仍然沿用20世纪70-80年代的工艺设备,加工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三是产品单一,蔗糖深加工发展慢。大部份糖厂只生产白砂糖,综合利用值平均不到10%;四是管理水平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同等规模的糖厂(以每天处理量3000吨企业为例),广西的企业约需1000人管理,先进国家只需要100人管理。
引资、引智、引技力度,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才能提高我们糖
招研引技项目:
一、糖厂原料蔗按质论价系统
项目对甘蔗含糖份进行自动测定,按照甘蔗的优劣论价、含糖份的多少计价,改变以往收购甘蔗一个价的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蔗农种植良种,增产增收,项目产业前景看好。
二、蔗汁澄清膜过滤新工艺
广西大部分制糖企业以亚硫酸法生产为主,生产出来的白砂糖含少量硫,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发达国家禁止含硫的白砂糖用于食品饮料生产。因此,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技术应用于蔗糖业生产工艺,产品不含硫,国际市场竞争力强。项目开发目标:清汁色值30-50ost,清汁纯度83%-86%。
三、糖厂信息化管理系统研究
制糖企业包括种植、收获、加工、产品销售、仓储等各个环节,是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发达国家蔗糖企业信息化管理程度高,在同等规模的糖厂(3000T/d),国外只需要100个员工,国内需要1000人左右。项目开发成功,可促进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换代,改进生产工艺,通过科学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糖浆降硫脱色新技术
降低糖浆的二氧化硫含量,降低色值,提高亚硫酸法糖厂的白砂糖产品质量,达到国际B级糖标准,或色值130IU,SO2≤15PPM。
五、糖厂闭合循环用水
使糖厂的冲灰水、蒸发水和其他用水循环使用,节能、节水。
六、糖厂酒精废液处理
利用生物技术处理糖厂酒精废液,处理后的水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废渣制作生化肥料。项目投资600万元。
七、转化糖醇的研制与应用
1、项目目标要求
采用蔗糖为原料,经水解与加氢,制得混合六元醇,达到化工与部分食品工业的特殊需要,符合行业标准。
① 固态转化糖醇成本(按干计)与同等山梨醇相比,成本至少降低40%;
② 转化糖醇总醇含量及其他化学指标,达到固体山梨醇质量标准;
③ 生产工艺简化,适合产业化;
④ 可以在聚醚、聚酯等化工行业上和部分日化与食品行业上使用,代替现有山梨醇与其他六元醇;
⑤ 设备投资比对比工艺降低20%以上;
⑥ 完成年产500吨中试鉴定。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①广西已有山梨醇与甘露醇多年的试验与生产经验;
②正在实施的年产1250吨六元醇项目中的大部分设备,可为此项目生产性试验提供条件。
八、以蔗糖为原料发酵生产黄原胶
1、项目目标要求
① 黄原胶产率要求达到4.5%,提取率要求达到85%以上;
② 要求采用超滤膜技术;
③ 提出年产5000吨的成熟生产技术;
④ 发酵周期72小时以下。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蔗糖原料充足。
九、蔗糖高压氢化裂解制甘油的研究
1、项目目标要求
① 生产符合医药级与工业级的合格甘油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② 每吨总醇消耗蔗糖少于1.1吨,电耗不高于800度;汽耗不超过7吨;
③ 设备选用合理,工艺简单,能稳定生产;
④ 吨甘油成本不超过8000元,吨总醇成本不超过5000元;
⑤ 完成年产500吨甘油生产性试验。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发酵原材料丰富。
十、蔗糖原料发酵制味精的试验
1、项目目标要求
① 在味精厂进行蔗糖生产味精的试验,达到与淀粉原料相同的收率;
② 进行蔗糖味精发酵菌种的选育与培养;
③ 测定使用蔗糖为原料时,对味精厂环境的污染减少50%的影响;
④ 测定使用蔗糖为原料后,对提高味精回收率的效果;
⑤ 测定使用蔗糖工艺后,对减少提取时离子交换树脂寿命的影响;
⑥ 成本:比淀粉原料降低300元以上;
⑦ 完成50m3发酵罐试验、环境污染控制等工业性试验。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原料供应有保证。有三家大味精厂家,味精产量占全国的8%;目前,三家味精厂家都面临严重的环保问题,如果使用蔗糖原料对减少污染有效果,此项目意义重大。
十一、医药级蔗糖的研制
1、项目目标要求
① 生产医药级蔗糖,达到英国药典98版要求,满足医药企业制剂的要求;
② 每吨医药级蔗糖加工成本不超过1500元;
③ 建成年产1000吨生产装置,生产稳定;
④ 工艺简单;
⑤ 完成年产1000吨工业性试验。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①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基地,优质原料糖供应有保证;
② 已经有明确的市场需要;
③ 蔗糖精制已经有明确的工艺路线,关键在于医药级蔗糖必须有全新的完整设备,并符合GMP管理要求。
十二、蔗糖多酯的研制
1、项目目标要求
生产出酯化度为6~8的蔗糖多酯,产品符合FDA标准,并通过试验证明具有疗效,通过毒理与药理鉴定。
在此基础上,进行年产200吨规模中试,通过中试取得产业化所需基础数据,收率要求达到60%以上。进行疗效试验,取得明确的效果。
2、项目现有基础条件
① 广西蔗糖丰富;
② 广西已有普通糖酯多年的试验与生产经验。
十三、原糖生产新技术
随着我国加入WTO,项目针对广西生产耕地白砂糖的实际,开发原糖新技术,要求在现有糖厂基础上进行改造,生产符合要求的原糖,为精炼糖生产提供原料,提升我国制糖技术水平。
十四、滤汁处理新技术研究
研究开发滤汁处理新技术,一次性处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的滤汁,缩短生产工艺流程,防止蔗糖转化损失,滤汁经处理后可直接送到蒸发工段,滤汁经处理后色值150ost以下。
十五、糖厂煮糖在线自动监控系统
项目针对煮糖过程浓度自动检测,采用非接触测定方法,对煮糖实行自动控制,保证煮糖操作的规律性、稳定性,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十六、高浓度酒精生产技术研究
项目采用一种较实用(分子筛)的方法进行提高酒精浓度。研究开发出高浓度酒精,浓度≥99.7%(V)。
蔗糖加工机器
⑶ 白砂糖化水的最快方式
白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沸点下白糖溶解度最大 ,且水沸点翻腾时起到搅拌作用加速白糖的溶解,因此白砂糖化水的最快方式是在水沸腾时加糖。
⑷ 如何化白砂糖
白砂糖是糖的结晶体,对它加温至124℃开始融化,溶于水,不溶于酒精。
⑸ 现在的白砂糖到底是用啥做的
白砂糖就是蔗糖,不过不纯,而蔗糖是二元糖,可以从甘蔗(南方)和甜菜根(北方)中获取。
蔗糖是非还原性二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在特定键位缩水而成。它不能和上述弱氧化剂反应。它被人体摄入后在相关特定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两分子葡萄糖参与供能或再被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储存在体内 。
白砂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长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需大量及经常性雨水来生产糖分,干旱会严重影响单位产量,生长期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为11月至次年的4月。工厂利用高压榨取甘蔗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行成糖结晶,这结晶称为粗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消费的白砂糖。甜菜生长于温和气候带,我国甜菜糖年产量较小,仅占白砂糖年产量的20%左右。 根据制糖工艺的不同,白砂糖可分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质期较长,质量较好,价格相对昂贵。目前我国大部分糖厂生产的是硫化糖。白砂糖按技术要求的规定分为精制、优级、一级和二级共四个级别。
目前世界上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尽管制糖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差别,白砂糖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或原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等其他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
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制糖法或澄清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大类。石灰法只能生产出颜色较深的粗糖,而用亚硫酸法却能制出直接消费的白糖(生产的白砂糖称硫化糖)。虽然用这种方法比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亚硫酸法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糖厂仍被广泛采用。在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对精炼糖消费量的增加,许多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都先后改为石灰法,把生产的粗糖再回溶精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亚硫酸法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生产的食糖称碳化糖)。碳酸法所除的非糖物比亚硫酸法多,总收回率也比较高,且所制得的成品糖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能久贮不致变色。但是,碳酸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用机械设备较多;还要耗用大量石灰和二氧化碳,因而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糖厂离开石灰石产地较远的地区,碳酸法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白冰糖是由溶解的白砂糖经净化,然后自然结晶而成。白冰糖具有清甜润肺、晶莹剔透的特点,适宜于炖品,滋补饮料等配用 。
⑹ 白糖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经过制糖工艺提炼出来的。
甘蔗制糖工序包括:
①提汁。蔗茎在压榨车间的运带上被迅速回转的刀群斩切,再经撕裂机破碎,然后连续经4~7台三辊压榨机顺次榨出蔗汁。由撕裂机和第一台压榨机流出的蔗汁称混合汁。
②清净。混合汁中含有各种非糖分,须经清净处理后才能进一步加工。应用较广的方法有石灰法和亚硫酸清净法。石灰法多用于制造甘蔗原糖。
③蒸发。经过清净后的清汁经预热后放入内装加热汽鼓的立筒式蒸发罐,通入热蒸汽,使糖汁受热而蒸发浓缩,成为可以煮糖结晶的糖浆。
④煮糖、助晶、分蜜。将糖浆抽入煮糖罐在真空下进一步加热蒸发。待蒸发浓缩到一定的过饱和度后,即可投入糖粉起晶。随
⑤原糖精炼。先在原糖汁中加入糖蜜进行洗涤后,由离心机再次分离,并将晶粒洗净,再加少量石灰乳并用硅藻土过滤;然后通过脱色得精糖液。
甜菜制糖过程为:甜菜洗净经切丝机切成角铁形菜丝,连续进入渗出器后随热水逆向对流,使菜丝中的糖分和部分非糖扩散水中,得渗出汁。除渣、计重后,用双碳酸法清净处理,得到清汁后的工序与甘蔗制糖基本相同。
(6)工场白砂糖化水需要那些机械设备扩展阅读:
白糖是指以甜菜、甘蔗、粗糖为原料制成的白砂糖和绵白糖。白砂糖分精制、优级、一级、二级四个等级。
绵白糖外观晶粒细小、均匀,颜色洁白,质地绵软、细腻,可分为精制、优级、一级三个级别,其纯度低于白砂糖的蔗糖量,不宜长期贮藏。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召开咨询研讨会,组织有关专家探讨了碳水化合物(包括食糖在内)的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行为方面领域的最近科学发现,指出“多年的研究已反驳了各种误解,并提供一贯的证据显示日常的食糖是一种安全有价值的食物来源”。
⑺ 糖厂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糖厂的工艺流程是:原料→提汁→澄清→蒸发→煮糖与结晶→分蜜→干燥→筛分→包装→贮藏
1.提汁
我国糖厂从甘蔗提取蔗汁的方法有三种,即压榨法、渗出法及磨压法。这三种方法都要先将含有糖分的甘蔗组织细胞加以破坏。然后分别采用多重压榨、多级喷淋或挤压把糖汁抽提出来。因此,各种方法所使用的设备及其工艺条件是有区别的。
压榨法提汁是一种历史长远而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所用的主要设备是三辊压榨机。压榨前的切蔗,称为甘蔗的预处理。我国的大、中型糖厂通常均装有两台或三台切蔗机,或切蔗机加撕裂机。用撕裂机进行甘蔗的破碎,目前国内只有少数糖厂使用,而在国外则较为普遍。
渗出法基本上是从甜菜制糖方法或工艺引过来的。实践证明甘蔗渗出法的优越性,不仅在于造价低廉、动力消耗少、运行安全、维修管理简便,而且糖分收回率也很高。因此,甘蔗提汁向渗出法方面发展是必然的。
2.澄清
目的是通过除去非糖分以提高糖汁的纯度,并降低其粘度和色值,为煮糖结晶提供优质的原料糖浆。糖厂所采用的传统澄清方法,简单说是在糖汁中添加石灰作为澄清剂,使某些非糖分沉淀析出,经过沉降和过滤,得出清汁,最后送往蒸发站蒸浓成为糖浆。
澄清处理主要有三个过程,即加热蔗汁、添加澄清剂和分离沉淀。而影响澄清的主要因素是蔗汁的pH值、加热温度和澄清时间。只有把这些因素控制好,使蔗糖分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同时尽可能多地除去非糖分,才能完成澄清的任务。
糖厂制糖方法一般都是根据澄清方法来命名的,而澄清方法则是依照所用的主要澄清剂而定名的。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制糖法或澄清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大类。在每一类中,又依处理步骤和方式的不同,再分成不同的方法。较常见的如下列几种:第一,石灰法。其中又分冷加灰法、热加灰法、分次加灰法。第二,亚硫酸法。其中包括酸性亚硫酸法、碱性亚硫酸法、中性亚硫酸法、磷酸亚硫酸法、中间汁亚硫酸法等。第三,碳酸法。其又可分为单次碳酸法、二次碳酸法、多次碳酸法、中间汁碳酸法。
上述三类澄清方法中,基本上都要加入石灰乳和进行加热处理,不过加灰和加热都要随pH值的要求加以控制。此外,比较新的方法如离子交换法,在国外多用于生产精糖。其它如电渗析法、超滤法和离子排除法等也都在不断地发展。
石灰法只能生产出颜色较深的粗糖,而用亚硫酸法却能制得直接消费的白糖。虽然用这种方法比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亚硫酸法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糖厂仍被广泛采用。在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对精炼糖消费量的增加,许多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都先后改为石灰法,把生产的粗糖再回溶精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亚硫酸法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碳酸法所除的非糖物比亚硫酸法多,总收回率也比较高,且所制得的成品糖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能久贮不致变色。但是,碳酸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用机械设备较多;还要耗用大量石灰和二氧化碳,因而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糖厂离开石灰石产地较远的地区,碳酸法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3.蒸发
煮糖前须采用多效蒸发操作浓缩糖汁,糖汁蒸发时,其中蔗糖、还原糖及其它非糖分,在温度、pH值以及浓缩等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例如:蔗糖转化和焦化,还原糖分解,积垢的产生等,必须研究这些化学变化的规律,以便更好地控制。
总的来说,蒸发工段必须满足制糖工艺及热力利用等多方面的要求。第一,保证糖浆浓度。第二,减少糖分损失。第三,减缓积垢的形成速率。第四,提高热能利用,减少热能损失。
4.煮炼
从末效蒸发罐出来的粗糖浆,再经过二次硫熏,除饱和过滤,以达到漂白和进一步澄清的目的。经过二次硫熏处理的糖浆,称为清净糖浆,一般尚含有35%— 45%的水分。还须进一步浓缩煮制至有蔗糖晶体析出,并使晶粒长到大小符合要求。这一操作过程,叫做煮糖(或结晶)。所煮得的蔗糖晶体与糖液(母液)的混合物叫做糖膏。糖膏自煮糖罐卸入助晶机,经逐渐降温的过程,帮助晶体继续长大,使蔗糖析出更加完全,这叫做助晶。将助晶后的糖膏送入离心机,使晶粒与母液分离,叫做分蜜。将白砂糖用热空气或其他方法除去水分至符合要求的含水量,叫做干燥。干燥后的砂糖按规格大小用筛分类,叫做筛分。筛分后的合格砂糖便可装包作为成品,分离出的糖蜜可作为下一级糖膏的原料,继续煮炼到最末一级称为废蜜,即副产品。
煮糖、助晶、分蜜、干燥、筛分和包装等一系列工序是糖厂生产的最后工段,即煮炼工段。这一工段工作的好坏,对产品质量和糖分回收影响极大。
煮糖与助晶都是蔗糖的结晶过程。助晶是结晶过程的继续。糖膏在煮制的末期,尤其是末段糖膏,晶体含量已达到一定程度,母液浓度又高,纯度又低,因此糖膏非常粘稠,结晶速度特别缓慢,普通的煮糖罐已不能顺利地完成结晶任务,需要将此糖膏移入助晶机内进行助晶,使晶粒尽可能地吸收母液中的糖分而长大,完成结晶任务。
助晶原理:靠温度的降低维持或提高母液的过饱和度,并有足够的时间让晶体与母液接触。
5.分蜜
分蜜就是借助于离心机快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将糖蜜甩出去,而蔗糖晶体则因筛网的阻挡而留在筛篮里。
6.干燥
从离心机出来的白砂糖,尚含有0.5%— 2.0%的水分,还需经过干燥和冷却,才能包装及贮藏,否则易潮解、结块变质,使糖不能久存。
砂糖所含水分,将影响砂糖贮存过程的质量变化。在高浓度的糖液中,微生物是不能繁殖的。因此,砂糖晶粒表面残留糖蜜液膜中的非蔗糖分(非旋光度)对水的比例,将对砂糖的质量变化起决定作用。也就是说糖蜜液膜的高渗透压将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通常,将水分对非蔗糖分的比值称为“安全因素”(SF)。
目前,糖厂中分离杂糖时多采用蒸汽洗的办法,这样从离心机卸出的白砂糖,温度约为80℃,含水分约为0.5%,可以利用砂糖从80℃降至室温时本身放出的热量将其所含的自由水分汽化,使达到要求的砂糖水分含量标准,节省了空气加热设备和鼓风设备。
如采用无汽洗分蜜,则白砂糖的温度较低(50—60℃)而水分较高(约2%),这样,在南方潮湿气候条件下就需要用热空气将砂糖干燥,否则,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利用冷空气和热砂糖的温度差进行自然冷却,使湿砂糖的水分蒸发除去,直至砂糖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平衡,这种方法称为自然干燥。而将空气预热,用热空气作为干燥介质,使砂糖的微量水分干燥除去的方法,称为热空气干燥。自然干燥方法已在许多糖厂被采用,效果较好,缺点是干燥时间长,而且在离心分蜜时一定要采用汽洗,以提高砂糖温度和降低砂糖含水分,否则将会影响干燥效能。热空气干燥方法,由于干燥时间短,可缩短干燥机的长度,而且成品白砂糖的水分也易于控制,因此,仍被一些糖厂采用。
目前,国外常用的干燥冷却机有:回转百叶窗式(亦称无抄板转筒式)干燥冷却机,立式干燥冷却机和沸腾床(亦称流动床)干燥冷却机三种。
7.筛分
从干燥机出来的砂糖带有不少团块和糖粉等,晶粒大小不一。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所以需经过筛选分级处理,同时在筛选过程还可使砂糖充分冷却,以利包装、贮藏。
糖厂常用的筛选机为机械震动式筛选机,在机面上装有不同规格的筛网,筛网的装法各厂不一,一般前面的筛孔较小,后面逐渐增大。筛分所得的太小的砂糖和结成团的糖块,工厂俗称糖头与糖尾,要回溶,不能作成品出厂。
在国外,对机械震动式筛选机作了改进,弹性摇臂已不再用木板条制成,改用弹簧圈,最新的改用橡胶柱,这样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而且设备的高度也可以降低。除机械震动式筛选机外,国外还采用电磁震动式筛选机和回转式筛选机。
8.包装
经过筛分后的白砂糖,由贮糖斗卸入糖袋,进行包装。目前,我国甘蔗糖厂生产的白砂糖 都用塑料编制袋包装,并应将粗、中、细粒白砂糖分别包装,每包50公斤。在大型糖厂已实现包装机械化、自动化、即在贮糖斗下装有杠杆式自动称,当糖袋装满50公斤后就自动停止装糖,然后由输送带将糖包送至自动称再行校正重量,接着经机械自动缝包机进行缝口,然后由输送带运入仓库贮藏。
9.贮藏
对砂糖的贮藏有一定的工艺要求,否则会因保管不妥而发生潮解、结块、酸败或变色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
在贮藏过程中砂糖发生结块的原因主要是砂糖含水分太高(超过1%以上),这往往是由于干燥、包装和仓库温度、湿度控制不正常而产生的。在干燥过程中糖层厚度控制不正常,使砂糖含水分不均匀,包装入库后会引起砂糖局部结块。砂糖尚未充分冷却就进行包装和入库,入库后与仓库温差大,使砂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结块。此外,如果糖包堆放太高,压力大,也会造成结块。酸败的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存在和微生物作用。白砂糖发黄这是因为用亚硫酸还原漂白的砂糖,久藏后由于空气的氧化而使砂糖变色发黄。为了防止砂糖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变质,对糖仓地址的选择和糖仓的建筑应有一定要求,而且应有一套贮藏管理制度。
⑻ 供水工程需要哪些机械设备
问题最好详细点,比如是什么类型工程,小区供水,单个住户供水,,或者专为工厂商场供水,工属厂还可以再分,,。。。一些基本设备跑不了,水管,水泵,集水箱。。这些都很容易查到,,需要的设备也是环境而定,比如控泥船、清淤机、防渗、水文、雨情、防
汛和通信等先进技术与设备,
⑼ 白砂糖的工业用处
白砂糖的生产
我国是世界上用甘蔗制糖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白砂糖几乎是由蔗糖这种单一成分组成的,白砂糖的蔗糖分含量一般在95%以上。凡含蔗糖成分较高的植物,均可成为制糖的原料。
目前世界上食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尽管制糖原料不同,但甘蔗糖和甜菜糖在品质上没有差别,白砂糖国家标准对两者同样适用。
工厂利用甘蔗、甜菜榨取糖汁,经过沸腾浓缩,中心分离形成糖结晶,这种结晶称为粗糖(或原糖),呈浅棕色。粗糖经过提炼后,成为日常消费的白砂糖。除糖料甘蔗、甜菜外,白砂糖也可由原糖、粗糖等其他含蔗糖分较高的食糖类加工而成。
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制糖是采用原糖-精糖二步法的制糖生产方法,即“田间糖厂(产出半成品原糖)+精炼糖厂(产出精制糖)”生产方式,先是生产原糖,然后再回溶生产精炼糖。大部分的糖厂生产原糖,然后供给精炼糖厂进行精炼生产精炼糖,作为饮食用糖供应市场。“两步法”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实现产品合理化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最大优点是能实现制糖的均衡生产和均衡衔接市场,解决榨季集中上市导致过度竞争的矛盾。而我国糖厂全部采用一步法生产,生产的白糖大部分二氧化硫含量高,色值差,质量低。由于产品档次总体较低,目前我国生产的糖还不能进入伦敦和纽约的期货交易市场。只有极少数糖厂生产的白糖能够满足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际著名饮料的用糖标准。广西贵糖在采用“两步法”生产方式上走在前面,获得了成功,吨糖耗蔗少0.55吨,水、电、汽消耗节省10%以上,田间糖厂直接创税利增加,农民的收益提高。“两步法”生产组织形式全国目前只有广西在采用,广西也处于起步阶段,大面积推广还需要时间做不少工作。
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制糖法或澄清法,主要有石灰法、亚硫酸法和碳酸法三大类。石灰法只能生产出颜色较深的粗糖,而用亚硫酸法却能制出直接消费的白糖(生产的白砂糖称硫化糖)。虽然用这种方法比用碳酸法生产的白糖在洁白度和产糖率等方面都要差,但由于亚硫酸法具有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较少和澄清剂用量较省等优点,所以在国内大、中、小型甘蔗糖厂仍被广泛采用。在国外,近十多年来,随着对精炼糖消费量的增加,许多采用亚硫酸法的糖厂都先后改为石灰法,把生产的粗糖再回溶精制。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亚硫酸法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为澄清剂来澄清蔗汁的方法叫碳酸法(生产的食糖称碳化糖)。碳酸法所除的非糖物比亚硫酸法多,总收回率也比较高,且所制得的成品糖的纯度较高,色值较低,能久贮不致变色。但是,碳酸法也有一些缺点,如工艺流程比较复杂,需用机械设备较多;还要耗用大量石灰和二氧化碳,因而生产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糖厂离开石灰石产地较远的地区,碳酸法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制糖期为10月至翌年9月,甘蔗糖榨季为11月至翌年的4月,甜菜糖榨季为10月至翌年2月。甘蔗糖厂每年11月陆续开榨,其中海南和广东湛江开榨时间比较早,广西糖厂在12月份陆续开榨,云南省最晚,云南的大部分糖厂在次年1月开榨,甘蔗榨季最迟结束时间为6月初。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2003榨季历时256天,2003/2004榨季历时26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