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设备说明 > 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

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

发布时间:2021-12-23 17:48:21

❶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保护措施

四周围起来,用架子或者墙甚至灌木之类的都可以吧,只要将来观测点上面可以立尺不就行吗?
不是车辆没事一定要去撞这个观测点吧,还是观测点位置本身设置就有问题?一般观测点不是都要有一定的埋深,甚至用混凝土浇注起来的,放在不易扰动的位置的嘛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标准图、或者通用图吧

❷ 建筑物沉降观测用什么仪器

静力水准仪监测

应用原理

在使用中,多个静力水准仪的测压强腔体通过通液管串联联接至液位容器,由高精度硅晶芯体传感器测量,通过RS485信号传输到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压力监测过程的信号变化传输至信号采集系统,通过分析计算,随压力测量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由此测出各测点的压力变化量而分析地表的相对沉降高度。

产品用途

静力水准仪是一种高精密液位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基础和建筑物各个测点的相对沉降。应用工地包括大型建筑物,如水电站厂、大坝、高层建筑物、核电站、水利枢纽工程,铁路、地铁、高铁等各测点不均匀沉降的测量 。

以上内容由 上海朝辉压力仪器 提供关于静力水准仪资料,希望对大家的使用有帮助。

❸ 沉降观测点的基本要求

(1)对二、三级观测点,除建筑物转角点、交接点、分界点等主要变形特征点外,可允许使用间视法进行观测,但视线长度不得大于相应等级规定的长度。

(2)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振动影响的范围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3)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仓库进货吨位、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

(3)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扩展阅读

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❹ 关于沉降观测的问题

是1毫米是正确的。建筑测量,沉降监测一般都是精确到毫米。

补充:高程标高都是应该用米表示,但对于沉降观测应该用毫米表示吧,测量观测比较短、薄的物体或者要求测量的结果比较精确的时候,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是要1毫米,复制一段观测注意事项,看看最后一条事项。

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气阿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❺ 沉降的沉降观测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❻ 沉降观测测量步骤

1、设置水准基点和观测点

基点设置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宜设置在基岩上,或设置在压缩性较低的土层上。水准基点的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外。观测点的布置,应能全面反映建筑的变形并结合地质情况确定,数量不宜少于6个点。

(6)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扩展阅读:

1、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的测量精度等级采用Ⅱ级水准测量。视线长度宜为20-30米,视线高度不宜低于0.5米,宜采用闭合法消除误差。

2、沉降观测的稳定标准:

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对重点观测和科研观测工程,或最后三次观测中每次沉降量均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则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二、三级多层建筑以0.04mm/d,高层和一级建筑以0.01mm/d为稳定标准。若施工过程中沉降大于2.0mm/d则应采取有效措施。

参考资料:沉降测试 网络

❼ 什么类型的建筑物需要沉降观测,有规定吗

有规定,《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规定需要沉降观测范围:

1、砖混结构中采用砖墙承重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一般应沿墙的长度每隔 8~10 m 设置 1 个,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转角处、纵墙与横墙的交接处及纵墙与横墙的中央、建筑物的沉降缝 2 侧。

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应设在每个桩基或部分柱基上部。

3、新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 2 边应设置。

4、烟囱、水塔、油灌等其它类似的构筑物,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建筑物沉降观测,适用于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为了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对建筑物不利的下沉现象,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同时也为今后合理设计提供资料,因此,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投产使用后,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7)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扩展阅读:

沉降观测的规范标准:

1、实施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要适当如砖混结构建筑物的第一次观测应当在观测点安设稳固且第 1 层已经完工后进行。其它结构的建筑物可以参考进行。

2、水准测量的基点位置应该远离施工的建筑物或者做特殊处理。它的位置一定要选定相对稳定的其它建筑物、岩基等适当部位,一般不少于 2 个。

3、水准测量采用的观测仪器及使用的观测方法要讲究。

使用的精密水准测量仪器应采用经计量部门检验;每次观测的人员应相对固定、工具等也相对固定;每次观测尽量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当场进行相关检查,确保符合要求。同一观测点的2次观测之差不得>1mm。

4、各项相关的资料应妥善保管,存档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建筑物沉降观测

❽ 什么设备安装需要做基础沉降观测超过多少吨的设备需要做沉降观测哪本规范上规定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

❾ 为什么要在窑、磨等大型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沉降观测点求解

窑、磨等大型水泥设备的基础都是直接落在地面上,在设计其基础的大小时,虽然已经充分考虑了设备重量、动载荷及地耐力,但在运转后,动载荷的变化较大,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设备与其传动设备不能由一个整体的混凝土基础所支撑。
另外,凡是建筑物及设备坐落在基础上以后,各基础都会有沉降,只是这种沉降需要均匀等量,保证建筑物不会开裂,设备的传动中心线也不会偏移。但是,一个多个独立基础支撑的设备很难保证这种沉降一定是均匀的。
因此,在每个混凝土基础的地面以上部分设置观测沉降的明显标志是必须的,而且这种标志应当预埋在混凝土的表面上,成为永久标志用于观测。与此同时,生产单位应该建立对其定期观测的制度,遗憾的是,目前已投产的生产线,由于土建、安装施工各方,包括业主的疏忽,在混凝土浇灌时没有预埋这个标志。凡是遗漏此项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这些主机运转的长治久安,应该尽快用风植入沉降标志,并测出相对标高记录。如果时间拖得越久,测量结果越发远离开始的基准。

❿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

对建筑物沉降进行观测的方法如下:
1、观测点的布置由设计单位确定,一般情况是:
(1)砖墙承重的建筑物,可沿墙的长度每隔8~12m设置一个观测点,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转角处,纵墙和横墙的交接处、纵墙和横墙的中央、建筑物沉降缝的两侧;当建筑物的宽度大于15m时,内墙也应在适当的位置设观测点。
(2)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每个柱基或部分柱基上安设观测点。具有浮筏基础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观测点应沿纵、横轴线和基础周边设置。新建和原有建筑物连接处的两边都应设置观测点。烟囱、水塔、油罐及其它类似构筑物的观测点,应沿周边对称设置。
2、沉降观测用水准点数,在每一区域不得少于两个,并且至少应设置一个深埋式水准点。沉降观测宜用精密水准仪及钢水准尺进行。
3、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加一层应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且整个施工时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竣工后的观测次数:第一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为:沙土地基两年,粘性土地基五年,软土地基十年。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几天一次的连续的观测,同时应对裂缝进行观测。
4、建筑物的裂缝观测,应在裂缝上设置石膏条等可靠的观测标志。观测后应绘制祥图,画出裂缝的位置、形状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编号。必要时应将裂缝拍摄下来。
5、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管,作为工程技术资料存档。并应有水准点位置和构造图、观测点平面布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延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以及沉降观测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等资料。

阅读全文

与设备试水前后沉降观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空气滤芯口很脏了有什么影响 浏览:66
山东省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标准 浏览:847
牙缝树脂美学修复 浏览:354
热水器水垢清理 浏览:65
即开即热热水器除垢方法视频 浏览:101
大众新桑塔纳汽油滤芯怎么取下来 浏览:667
蒸馏葡萄白酒如何不列 浏览:890
蒸馏出来的热酒度数 浏览:451
棕榈油的废水 浏览:958
酚氰废水如何产生 浏览:586
污水处理下项目落地流程 浏览:106
7月十日回临汾用隔离 浏览:264
净水器的过滤芯黑色的颗粒是什么 浏览:799
为什么净水器的纯水TDS值偏高 浏览:274
播放器提升不明显 浏览:916
黑壳用过滤水养能活吗 浏览:544
美的饮水机水管有杂味怎么去除 浏览:974
蓝光过滤是不是护眼模式 浏览:675
水壶里面的水垢用什么清洗 浏览:288
养银龙鹦鹉能用珊瑚沙过滤吗 浏览: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