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疗污水处理池中淤泥如何处理
用压滤机压干,外运或填埋。
B. 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我国的污水处理发起步晚、发展快,污水处理采用的工艺主要是生化处理,常见工艺有接触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沟、SBR、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根据后续处理工艺的不同,它又分为:水解-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厌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气浮-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快沉-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超超声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微波-导流曝气生物滤池、臭氧-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旧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与其它工艺结合,发展出AB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A2/O法-导流曝气生物滤池;氧化沟-导流曝气生物滤池;SBR-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导流曝气生物滤池等多种深度处理工艺。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充分借鉴了曝气生物滤池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间隙曝气法、人工快滤法、沉降分离法、硝化返硝化法、给水快滤法等八者设计手法,并结合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而研制出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新技术。2005年获得国家专利。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河北、贵州、山西、四川、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实例,案例涉及生活、医院、化工、屠宰、食品、亚麻、酒精、制药、榨菜等领域的污水处理。大量的应用证明:出水水质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导流曝气生物滤池使污水在同一个处理池内,完成两次曝气,两次沉淀、两次过滤,解决其它污水处理需要四个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艺流程,特别是在连续进水条件下,实现间隙曝气,活性污泥回流,整个运行没有闲置,其优点较处理其它方法较为突出,处理效果尤为显著。2009年被列为“创新项目”;同年12月又被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201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2年又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投入在城镇、村镇、农村、工业、养殖、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脱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领域中推荐使用、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⑴、小区生活污水、小城镇生活污水、城镇污水的处理及回用等
①、城镇、村镇、农村、住宅小区及开发区生活污水;
②、宾馆、饭店、疗养院、医院、学校、商场及办公楼生活污水;
③、车站、空港、码头等污水。
⑵、工业废水的处理及回用
①、亚麻废水处理;
②、牛奶场和养殖场废水处理;
③、淀粉废水处理;
④、烟厂生产生活污水处理
⑤、化工厂高氨氮废水处理;
⑥、酒精废水处理;
⑦、食品废水处理 ;
⑧、屠宰废水处理;
⑨、医药废水处理。
⑶、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有特殊要求的污水处理
①、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
②、有脱氮除磷要求的废水处理
③、要求深度处理的废水,不增加三级处理设施,出水可达到回用水标准。
C. 医疗污水处理方式有哪些
医疗污水处理有机物氨氮含量高,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即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和O级池两部分。
D. 医疗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多少算是达到环保指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如比色卡)就能测出来的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总氯排放限值值为0.5mg/L(日均)。
由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已经对医院、兽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要求做出规定。
自该标准生效之日起,代替包括《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在内的18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因此,自1998年1月1日起,《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试行)》GBJ48-1983已经作废。
(1)水质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严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水质 采样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水质 采样技术导则》(HJ494-2009)和《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方法为认证有效方法。
(2)所有监测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规定开展工作。
(3)所用监测仪器通过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检定有效期内。
(4)各类记录及分析测试结果,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并进行三级审核。
E. 医疗污水处理采用什么设备处理
医疗废水处理工艺还可以说,至于设备就不太好说了,一般是根据工艺和水质水量选择设备型号
医疗废水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工艺选择原则为:医疗废水处理设备
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工艺
对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应加强其处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减少消毒剂用量。加强一级处理效果宜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以加强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技术
医院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工艺:
集水池-提升泵-高位水池-次氯酸钠发生器-虹吸定量池-接触池-合格排放
不知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不是你所谓的设备
F. 医疗废水的特性,以及处理方式
医院废水是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消毒剂、有机溶剂、重金属、酸碱及放射性物质的废水。主要来源包括: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消毒房、X光冲洗、手术室;医院行政部,诊疗部和住院部排放的生活污水;不同科室排放的医疗废水等。
医院废水成分复杂,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物、化学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需要严格控制与管理。
医院污水处理方法要根据医院性质、规模、和污水排放去向,以及各地客官情况决定。
主要工艺方法有三种: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简易生物处理。
工艺选择的原则:1、传播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要进行预处理。
2、处理出水排水入自然水体的县、县级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3、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于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管理。
4、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一级处理工艺的可以采用简易生物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渐实现二级处理或一级处理工艺。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要求:
1、县、县级以上医院或20张床位及以上的综合医疗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污水排放需执行GB中标2标准,其中直接或间接排入地表水体和海域的污水执行排放标准,排入终端建有正常运行的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下水道的污水执行预处理标准;县级以下或20张床位以下的综合医疗机构或其他医疗机构污水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2、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疗机构应将传染病房污水和非传染病房的污水分开,传染病房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方可和其他污水合并处理。
3、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的医疗污水,若要排入地表水或海域,应进行脱氯处理,使余氯小于0.5ml/L。
时间尚早睡不着顺便附上一综合性医院污水工艺流程图:
医院污水------格栅------集水井-----调节池-----射流曝气池-----沉淀池----接触池-----沉淀池----计量井------市政管道(接触池--CLO2发射器)
G. 处理一立方的医疗废水需要用多少自来水
处理医疗废水,要看污水的排放指标,医疗污水处理过程中消耗自来水主要是消毒过程需要用自来水稀释消毒剂,用水量很小,正常情况下300吨医疗污水采用1吨自来水
H. 次氯酸钠液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的比例
你好老师,我们医院的污水每月是45吨,每天约1.5吨,1.5吨需投放次氯酸钠多少克?
I. 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有哪些
虽然医院废水的大体情况是差不多的,但是处理工艺还是要根据处理目标而定:
(一)传统工艺——活性污泥法(实例)
1 格栅井
功 能:放置格栅。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格栅的作用是截留并去除上述物质,对水泵和后续处理单元起保护作用。
设计思路:格栅井位于提升井的正上方,采用钢砼结构与调节池合建一体,格栅井的上方建有格栅间一座,防止栅渣传播病毒,为协调周围环境,可对格栅井外面作美化处理。操作人员可定期对栅渣消毒、清理、外运,作为医疗垃圾焚烧掉。为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工作环境,保证污水除渣的效果,格栅井内设置1台机械格栅和1台提篮格栅。机械格栅和提篮格栅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机械格栅自动从污水中清理栅渣,管理方便,故障少、维修率低。
主要设备:机械格栅,栅条间距5mm。
提篮格栅,φ500mm。
结构尺寸: 4.2m×2.0m×3.0m。
2、提升井
功 能:提高水位,提高调节池的利用率,减少土地开挖量,较少投资。
设计思路:提升井采用地下封闭钢砼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提升井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提升井进行维护。
结构类型: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构尺寸:4.0×3.0×4.5m
主要设备:一级提升泵 100WQ85-10-4.0
Q=85m3/h,H=10m P=4.0Kw
数 量 2台,1用1备
3、 调节池
功 能:调节污水水质水量。
设计思路:调节池采用地下封闭钢砼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调节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调节池中设有潜水搅拌机,定期搅拌,防止悬浮颗粒沉淀。
结构类型: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构尺寸:9.9×9.3×4.5m
主要设备:二级提升泵 80WQ40-7-2.2
Q=40m3/h,H=7m P=2.2Kw
数 量 2台,1用1备
潜水搅拌机 QJB0.85 P=0.85Kw
数 量 2台
4 、絮凝沉淀池
功 能: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减少了悬浮物对消毒剂的干扰,节省消毒剂的用量,并为余氯在线自动监测提供良好的环境。
设计思路:为减小占地面积,采用竖流式沉淀池,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絮凝沉淀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污泥沉积在泥斗中,通过污泥泵定期经污泥管排入污泥浓缩池中,出水自流入消毒接触池。
水力负荷:1.8m3/m2.h。
结构类型: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结构尺寸:5.0×5.0×4.5m 1座
主要设备:污泥提升泵 50WQ10-10-0.75
Q=10m3/h,H=10m P=0.75Kw
数 量 1台
5 、消毒接触池
功 能:沉淀池出水进入消毒接触池,使污水与消毒剂保持一定的接触停留时间,保证消毒剂有效地杀死水中细菌,出水排放至市政管网。
设计思路: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要求传染病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5小时,综合医院污水接触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北京*****医院是含有传染科的综合医院,所以,接触池的水力停留时间采用1.5小时。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接触氧化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接触池内设置导流墙,避免短流,在接触池的出口设置余氯自动监测设备,以便及时调节消毒剂的投加量。
停留时间:1.5h
结构尺寸:5.0m×4.5m×4.5m 1座
结构类型: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6 、污泥储池
功 能:收集并储存絮凝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定期向池内加入石灰对污泥进行消毒,污泥脱水后,干污泥外运,滤液回流至调节池。
设计思路:采用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它处理单元合建在一起,节省基建投资,池顶上覆土,为检查维修方便,在污泥储池的边角处设有检查孔,可定期对调节池进行维护。污泥储池中设有潜水搅拌机,以利于污泥加药消毒时进行搅拌。
结构尺寸:4.0m×2.9m×4.5m 1座
结构类型: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设备:潜水搅拌机 QJB0.85 P=0.85Kw
数 量 2台
7、 值班室
结构尺寸:3.9m×3.0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8 、电控室
结构尺寸:3.9m×2.1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主要设备:电器控制柜 1套
9 、消毒室
结构尺寸:3.9m×4.2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10 、加药室
结构尺寸:3.6m×2.0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主要设备:加药装置 BT-J300 4套
11、 储药间
结构尺寸:2.0m×1.2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12 、操作间
结构尺寸:7.5m×5.0m×3.0m 1间
设计思路:采用砖混结构,对房屋的外观作美化处理。
主要设备:旋流反应器 XL-1200 1套
离心脱水机 TS-250 1套
消毒供水泵 TQL32-125 1台
改进工艺:
由于现在污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我们知道医疗污水中氨氮等有机物的含量很高所以在中间主要的生物处理单元做了一些改进,如:
(二)生物接触氧化法;
(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四)膜-生物反应器;
(五)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重点推荐: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
《SND型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医疗污水》——流隽;《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医疗污水处理设施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