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碘量法测定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那些水体不适合
你好,现在还有人用碘量法测量水体中DO含量我表示敬佩,我们都是用测量仪器直接读回取数据,目前国内答“三信”公司在这方面还不错,不是做广告,我们一直在用,虽然有些小问题,但是那边售后还行,国产货要求不要太高。我的意思是能用仪器测量的尽量用仪器测,减少人工劳动,至于你的问题,什么水体不合适,这个嘛,我个人觉得,适用于任何水体。因为每种水质化学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的最适检出范围,在此范围内比较精确,超出的话误差较大,而你说的是国标法,只要你准备测量的水样在此范围内就可以,具体看你准备测量的水体水质如何了,如果像特别黑臭的水(相当于无氧水)或者溶氧特别高的水(一直曝气的水)可能会超出检测范围,一般情况下,国标法也就是碘量法都能胜任,祝测量顺利。
⑵ 碘量法测溶解氧的反应式谁知道。。告诉下。谢谢
碘量法
碘量法
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对I2-I-的标准电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H2SO4,H2S)等所还原;碘离子也可做为还原剂而被中强的或强的氧化剂(如H2SO4,IO3-,CrO72-,MnO4-等)所氧化。
碘量法
一.
方法概要
1.
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的I2氧化性和
I-的还原性为基础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
基本半反应:I2
+
2e
?
2
I-
I2
的
S
小:20
℃为
1.33′10-3mol/L
而I2
(水合)
+
I-?I3-
(配位离子)
K
=
710
过量I-存在时半反应
2.
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碘滴定法
I2
是较弱的氧化剂,凡是E0’(
E0
)
<
的物质都可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S2-、S2O32-、SO32-、As2O3、Vc等
滴定条件:弱酸(HAc
,pH
=5
)弱碱(Na2CO3,pH
=8)性溶液中进行。
若强酸中:
4I-
+
O2(空气中)
+
4H+?
2I2
+
H2O
若强碱中:
3I2
+
6OH-?IO3-+
5I-
+
3H2O
(2)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I-是中等强度的还原剂。主要用来测定:
E0’(
E0
)
<的氧化态物质:
CrO42-、Cr2O72-、H2O2、
KMnO4、IO3-、Cu2+、NO3-、NO2-
例:Cr2O72-
+
6I-
+14H+
+6e
?
2Cr3+
+3I2
+7H2O
I2
+
2
S2O32-?
2
I-
+
S4O62-
在一定条件下,用I-还原氧化性物质,然后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此法也可用来测定还原性物质和能与
CrO42-
定量生成沉淀的离子)
间接碘量法的反应条件和滴定条件:
①酸度的影响——
I2
与Na2S2O3应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反应。
若在碱性溶液中:S2O32-+
4I2
+
10
OH-?
2SO42-+
8I-
+
5H2O
3I2
+
6OH-?IO3-+
5I-
+
3H2O
若在酸性溶液中:S2O32-+
2H+?
2SO2
+
Sˉ+
H2O
4I-
+
O2
(空气中)
+
4H+?
2I2
+
H2O
②防止
I2
挥发
i
)
加入过量KI(比理论值大2~3倍)与
I2
生成I3-,减少
I2挥发;
ii
)
室温下进行;
iii)
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
③防止I-
被氧化
i)
避免光照——日光有催化作用;
ii)
析出
I2后不要放置过久(一般暗处5
~
7min
);
iii)
滴定速度适当快。
3.
指示剂——淀粉——影响因素
(1)适用
pH
:
2
~
9;
(2)直链淀粉;
(3)50%
乙醇存在时不变色;
(4)T
-?灵敏度ˉ;
(5)间接法滴定时近终点加入。
⑶ 碘量法测溶解氧,滴定过程中淀粉溶液为什么要在溶液呈淡黄色后加入
1、碘量法测溶解氧,滴定过程中淀粉溶液要在溶液呈淡黄色后加入的内原因,是使终点容准确。
2、淀粉溶液是碘量法的指示剂。其原理是微量的碘(显黄色)和淀粉能够形成显蓝色的碘淀粉“复合物”,同时也存在脱附碘,使蓝色褪去,显示滴定终点。
3、如果在滴定有较多的碘(显红色、棕红色)的溶液里加入淀粉溶液,就存在强烈的吸附碘,显很深的蓝色,再脱附碘,就很不容易,造成在终点时,产生严重的“拖后现象”,而不能准确指示终点。即滴定操作失败。
4、碘量法测溶解氧,原理是水中的溶解氧可以氧化二价锰为四价锰,四价锰氧化碘化钾后测定等当量的碘。碘被被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在滴定过程中,碘的含量逐渐减少,颜色由深红色逐渐变浅,到鲜黄色时加入淀粉溶液,滴定到蓝色刚好褪去,即为滴定终点。
5、正确的操作:碘量法必须在接近滴定终点(约需滴定的体积是1ml标准溶液)时(剩余很少量的碘,显黄色),才可以加入3ml左右的淀粉指示剂。
⑷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物质,可产生_________ 。
选A 还原性物质可以消耗氧化剂 或者是还原生成的单质碘 消耗的硫代硫酸钠增多 所测的溶解氧值增大 所以是产生正干扰 相反 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质会产生负干扰
⑸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基本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正好复习环境监测。。。。。
给分吧。。。
⑹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数据
标定方法如下来:
于250mL碘量瓶中自, 加入100mL水和1gKI, 加入10.00mL 0.02500mol/L重铬酸钾(1/6K2Cr2O7)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 于暗处静置5分钟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用量。
K2Cr07十6KI十7H2S04=4K2S04十Cr2(S04)3十3I2十7H20
CNa2S203=15.00×0.0250/VNa2S203
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⑺ 碘量法测溶解氧的困惑
应该是加入试剂之后,将碘量瓶反复摇动数次,静置,当沉淀物降至瓶高一半时,内再颠倒摇容动一次。继续静置,带沉淀物下降至瓶底后,轻启瓶塞,加入浓硫酸,盖好瓶塞,颠倒摇匀,若沉淀溶解不完全,则继续加入少量浓硫酸至溶液澄清且呈黄色或棕色,至于暗处5min。
⑻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哪些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
针对碘量来法中反应试源剂硫酸锰溶解缓慢、实验周期较长并伴有大量沉淀的现象,进行了氯化锰和硫酸锰对比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氯化锰替代硫酸锰作反应试剂较好。对影响碘量法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控制适量的氯化锰和硫酸加入量,可提高碘量法的准确度。
⑼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基本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溶液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内锰,并生成氢氧化物容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正好复习环境监测。。。。。
给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