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晋安区这几年附近环境有什么变化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环保服务发展、主要污染物减排、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等方面开展工作。强化环境监管,提升环保能力和队伍廉政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不受侵害。认真按照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要求,贯彻落实各项环保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2月份,我局与区发改局一同通过精心筹备,我区顺利通过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生态区验收工作。4月份,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按时完成相关材料的录入工作,并通过省环保厅审核后报环保部审定。同时, 积极参加环保部开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市》(讨论稿)指标讨论工作,及时掌握指标确定情况,为下一阶段我区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编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在今年福州国家生态市创建任务重,晋安作为福州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我局积极配合福州市开展国家生态市迎检工作,10月15日福州市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
二、强化环保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一)规范环评审批和竣工验收工作。认真执行省市关于规范环评和竣工验收审批工作会议精神,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重大项目报局务会议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提前介入,做好服务。不属于我区审批的,须由上级审批的项目,做好沟通协调服务。同时,做好审批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国家环保部2013年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规定,我局在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时,在受理、拟作出审批意见、作出审批决定三个环节;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在受理、拟作出验收意见、作出验收决定三个环节公开。今年,我局共审批35家,其中报告书2项,报告表22项,登记表 11项,竣工验收28家。
(二)规范《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我局环境监察人员本着诚信、便民、公开、高效的原则,深入基层、认真耐心的为企业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讲解,把法定20日办证时间缩短至即办。同时,在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严把审批关、发证关。对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对材料不全、数据与现状不符的,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手续,补齐相关材料后才予发证;对未执行“三同时”项目的企业不予发证。通过这种方式,督促企业加快整治进度,进一步规范企业达标排放污染物,使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真正成为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环境守法的有力武器。
因我局把核发《排污许可证》时限缩短为即办制,今年8月起该项工作下放到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办理, 2015年共核发排污许可证38家。
三、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落实区长环保目标责任书。
(一)在加强污染减排方面。认真完成市里下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总量控制目标。2015年度晋安区的污染物总量减排具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下降0%,氨氮下降0%,二氧化硫下降1.7%,氮氧化物不考核。本年度属于列入我市减排的重点项目总量减排的单位共5家:工业源企业共2家,分别为福州市晋安区西园铝型材厂和福建省新兴达饲料开发有限公司;农业源企业共2家,分别为刘拥春养猪场和晋安后景生态农场;污水处理站一家,为寿山村污水处理站。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二)在工业危险废物管理方面。 根据福州市环保局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督促企业及时与有资的单位签订收购合同或协议,今年来,工业企业、第三产业共签订各类合同协议19家,批准转移185吨,实际转移数量48.615吨,转移联单及时归档,医疗废物转移393家,约71吨。
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提升辖区空气质量
(一)落实市、区提升空气质量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关于提升空气质量工作要求,推进我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配合协调存在的问题,上下沟通,严格按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晋安区2015年提升空气质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榕晋政综〔2015〕98号)文件要求,落实责任到人,建立了针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控制、拆旧扬尘污染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控制、餐饮业油烟治理、大排档和烧烤摊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整治、无绿标车限行、加强交通疏导等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月报制度,做好相关牵头工作。
(二)燃煤锅炉节能提升方面。严格按照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州市环境保护局、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福州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或改燃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榕市场监管特<2015>41号)文件要求,组织我区建成区燃煤锅炉使用单位负责人参加市建成区燃煤锅炉淘汰或改燃专项治理行动部署会,着力在有限时间节点内推进我区建成区内燃煤、重油、渣油、木屑等高污染染料锅炉淘汰或改燃工作。目前我区27台燃煤锅炉已全面完成淘汰或改燃工作。
(三)提前淘汰“黄标车”方面。根据市政府下达的“黄标车”淘汰工作任务要求,我区已成立由区商务、环保、交警、财政等部门组成的淘汰“黄标车”补贴联合窗口,并于2015年7月15日正式开始受理提前淘汰报废“黄标车”补贴事务。下一阶段,我局将继续与区行政服务中心、交警大队、商务局、财政局、运管所等“黄标车”淘汰工作联席会议成员部门配合,贯彻落实市、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我区“黄标车”的淘汰工作。
五、开展环保大检查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省、市环保大检查工作要求,我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金昌钦同志任组长,区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晋安区环保大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区环保局。7月27日我区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了《关于晋安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榕晋政办﹝2015﹞104号)文件,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切实按照大检查方案,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同时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下拨22万元专项经费,保障环保大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落实人员资金
根据我区环保大检查方案,各乡镇(街道)、福兴投资区管委会和金城投资区管委会指定的一位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现上述人员已到位。
区环保局目前已聘用了5名临时人员,租赁3辆执法车辆用于充实大检查工作队伍。
(三)大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工业企业全面排查。
根据日常环境网格化管理方式分成3组,每组4人:1名包片监察人员、1名乡镇(街道)或园区工作人员、2名临聘人员。同时向各乡镇(街道)、园区调用企业清单,结合我局在册企业名单,对所有工业污染源填写《工业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表》。对已审批并验收企业完善“一企一档”工作,对久试不验企业责令限期补办,逾期未办理的予以立案处罚,同时完善“一企一档”工作,对未批先建项目进行登记造册并上报。截止目前,已调查填写《工业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表》75家,收集整理“一企一档”52家。
二是“未批先建”建设项目专项整治工作。
我局组织执法人员会同镇(街)人员,结合日常排污收费工作和环境信访投诉件,开展“未批先建”建设项目摸牌工作。共检查企业142家次,排查“未批先建”建设项目65家。先后对南昌铁路局福州劳动服务总公司、福州大千洗浴有限公司、福州恒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违反环评制度等“未批先建”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三是对“久试不验”建设项目开展检查。
我局制订了《关于开展“久试不验”建设项目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针对此历史遗留问题,我们结合环保大检查专项行动,分批分期进行规范监管。通过采取下达限改通知、主动服务、分类管理等措施。检查晋安区目前已经审批尚未验收的68家企事业单位进行检查,对仍继续生产的28家企业全部下达了《关于限期办理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手续的通知》。逾期未完成的,将责令停止生产并立案处罚。
(四)对群众举报投诉的环境重点案件开展检查。
对林庆锋废旧塑料加工场、福州大耳朵工贸有限公司、福建辉恒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福州玉龙建材有限公司、铁路农贸市场、福州恒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福州大千洗浴有限公司、新店镇鹅峰村横厝3号黄卫波家具加工场、福建景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兴达饲料开发有限公司予以立案查处。
(五)开展“清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
根据《省环保厅、公安厅关于联合组织开展“清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闽环保总队[2015]74号)文件要求,我局与督查组紧密配合,依法对新店塑料破碎厂、阮为武塑料破碎场的相关设备实施了查封扣押;与晋安公安分局民警配合对福州会运金属表面前处理产品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实施原地查封,直排的涉酸废水已送检;2015年10月11日,会同督查组、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共同查获了郑仕元电镀加工场,当场查封了电镀车间,直排的电镀废水已送检。
六、加快流域水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一是在重点流域整治方面。根据省、市、区下达的敖江流域“河长制”实施方案,及时督促、指导有关乡镇开展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宦溪镇完成峨眉矿山1万平方覆绿工程整治工作;桂湖流域省控断面水质持续改善,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日溪乡污水处理厂检修工程正在实施;日溪乡生活垃圾整治项目也完成了方案的设计工作。同时,根据市环保局的要求,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调查工作。
二是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方面。一是下达市级专项资金29万余元,用于北峰三个乡镇开展农村连片整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常维护工作。二是全面完成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的GPS定位工作,全面完成设施损坏情况的排查工作,完成修复方案的编制工作。三是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工作,配合日溪乡、寿山乡开展汶洋污水处理设施、九峰污水处理设施、前洋污水处理设施的现场指导工作,安排市级流域专项资金151.26万元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目前九峰污水处理设施、前洋污水处理设施均已开工建设,汶洋污水处理设施即将开工建设。
七、加强环境监管,提升我区环境质量。
(一)强化环境信访处理。今年来,我局共受理信访件1683件:上级批转件56件,媒体曝光件6件,“12345”转办件783件,“12369” 转办件565件,数字城管交办件113件,来信来电160件,全部在限时内予以处理,处理率达100%。针对我区环境信访量大、问题复杂、处理难度大这一特点,我们广泛动员、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打造区、街道(镇、乡)、社区(村)三级联动机制,把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办到实处。
(二)全面开展排污费征收工作。由于近年我区大面积旧城改造以及三环路、绕城高速修建,使晋安区众多企业外迁;福州市经济适用房、社会保障房和廉租房等多安置于我区等状况,使得我区排污费征收面急剧缩小。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监察部门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加强了排污收费新系统的学习和使用,进一步规范申报和收费程序,同时对排污收费新办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多次进行集体研究,整理出一套切合我区实际的排污收费方案。2015年至今已缴纳排污费160万元。
(三)开展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中、高考期间,为确保考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和休息环境,我局针对考生家长反映比较强烈的娱乐场所、餐饮、修车场等服务业噪声污染状况进行全面排查,集中力量抓好噪声整治工作。制订了《福州市晋安区2015年中、高考期间环境噪声污染监管工作方案》榕晋环保〔2015〕29号,《2015年晋安区环保局高考考点噪声监管方案》。我局监察大队全体动员,出动人员235人(次),检查各类涉噪声污染单位96家(次),其中当场整改46家,限期整改9家。
(四)完成各项环境监测任务。
加大敖江流域水源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动态信息,加大城区企业在线监控力度,重点加强涉水企业监管,鼓励涉水企业改造污染治理设施,辖区地表水水质按环境功能区稳定达标,内河交界断面水质达到控制要求。根据福州市环保局下达的《福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下达2015年福州市重点污染源监测任务的通知》的相关要求,对辖区内28家市控、14家区控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进行了不定时跟踪监测。同时,依据我区燃煤锅炉改燃工作安排,开展燃煤锅炉改燃企业监督性监测工作,目前已完成2家。今年共完成水、气、声委托性监测171家次,其中噪声监测88家次、废水46家次、三苯废气16家次、烟尘12家次,竣工验收9家次,为我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
2016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积极探索环保新道路,努力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和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通过普及生态建设知识,宣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参与生态建设工作。二是对照我区生态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开展排查整改工作。三是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的资金扶持力度,完成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四是加强对我区现有省级生态村的扶持力度,力争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五是根据环保部关于省级以上生态乡镇三年一复查的精神,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对我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开展指导工作,补缺补漏,确保通过上级环保部门组织的复核检查。
二、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
重点加强我区三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周边2公里范围内的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严格各类工地管理、市容清扫清洗降尘、大排档和烧烤摊等污染整治。继续按照区政府《关于印发晋安区2015年提升空气质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整治行动。落实相关单位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月报制度,做好有关牵头工作。
三、开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摸排工作。
全面完成农村连片整治污水处理设施摸底排查工作,并绘制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图。督促指导汶洋村、九峰村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四、认真实施《晋安区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
深入贯彻新《环保法》,继续对辖区内工业污染源填写《工业污染源现场监察记录表》;对已审批并验收企业继续完善“一企一档”工作;对久试不验企业逾期仍未办理的予以立案处罚;对未批先建项目进行排查核实、登记造册并上报;对检查出的各类环境问题及环境违法行为,立即予以立案查处;及时完成阶段性报表和总结材料,按期报送市环保局。
五、加强环境保护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
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和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后督察;依法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进一步完善现场执法和群众来信来访投诉处理的责任,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办案质量,加强排污费稽查工作。
六、继续做好环境质量监测。
完成地表水、水源地、环境空气、区域噪声和交通噪声监测工作;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及时掌握污染源的变化动态,促进排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稳定达标排放。
2. 大同-西安客运专线的沿线景点
■云冈石窟
从石窟所保存的纪年铭刻和艺术风格上看,这处宏伟的艺术工程基本上都是北魏的遗物,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后计六十多年。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65年)由一个著名的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平城,今大同市)西郊武周塞,开凿石窟五所,即现存云冈第16窟至20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现存洞窟53个,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 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这样描述它:“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这是当时石窟盛景的真实写照。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是闻名天下的道教名山,除为三教合悬空寺一庙宇之外,恒山大多为道教宫观。恒山山脉始于太行山,横跨塞外,东连燕山,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横跨今山西宁武、朔州、代县、应县、繁峙、山阴、浑源、灵丘等县),是海河支流桑干河与滹沱河的分水岭。
恒山,号称108峰,东西绵延150公里,横跨山西、河北两省。它西接雁门关、东跨太行山,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二州,莽莽苍苍,横亘塞上,巍峨耸峙,气势雄伟。天峰岭与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东西两峰。两峰对望,断崖绿带,层次分明,美如画卷。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充满了神奇色彩。悬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观中的奇迹。苦甜井位于恒山半腰,两井只相隔一米,水质却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凉,被称为甜井;另一井水却苦涩难饮。甜水井井深数尺,却取之不竭,可供万人饮用。唐代时,唐玄宗李隆基曾赐匾甜井为“龙泉观”。
■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北岳恒山景区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这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这座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可谓真绝,其建筑艺术可谓真高。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真有凌空欲飞之势,惊险奇特,别具一格。远远望去,只见神楼仙宫,凌空危挂。丹廊朱户,傍崖飞栖,仿佛是玲拢的雕刻镶嵌在万仞峭壁间。游人登临,钻天窗,穿石窟,跨栈道,步长廊,如临仙境。这些建筑都集中一个凹进的庞大崖龛里,每逢暴雨倾盆,雨水从寺顶突出的岩头上飞流直下,泻入谷底,便给这琼楼仙阁挂上了一排排晶莹的水帘,蔚为奇观。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是著名的辽金古刹。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华严寺的始建年代已很难知道,一说建于唐代,一说建于北魏。目前公认的创建年代是辽代清宁八年(1062年),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重建。后来,华严寺又几经战乱,屡遭破坏,虽多次重修,但依然千疮百孔,破败不堪,一片凄凉景象。 寺院的重要建筑是大雄宝殿和薄伽教藏殿。自明代中叶,华严寺分为上(以大雄宝殿为主体)、下(以薄伽教藏殿为主体)两座寺院,自成格局,建筑风格古朴严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有关部门多次拨款对华严寺进行维修保护。1961年,上华严寺和下华严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将上、下两寺重新合并为一寺。 “文革”时期, 华严寺改做博物馆,使寺内建筑、佛像、经典、文物都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1984年,寺院交还佛教界管理使用。经过整理和修缮,这座珍贵的佛教名刹重现了往日的光华。 晋华宫矿国家矿山公园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于2005年8月由国土资源部审批通过,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之一。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及省市重点支持的云冈域旅游景点配套项目,同煤集团以晋华宫矿“煤都井下探秘游”项目为依托,凭借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的地理位置,依靠悠久的采煤历史文化和罕见的侏罗纪煤层地质奇观,取得了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并入选首批《国家矿山公园名录》。
朔州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塔总高67.31米,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木结构高层建筑.佛宫寺释迦塔建于后晋天福年间,辽清宁二年(1056年)重修。
木塔建造在高大台基上,台基高4米余,分上下两层。上层的台基和月台各角,都有角石,从角石上突起的狮子来看,雕刻风格古朴,应是辽代的贵物。木塔总高67.31米,其中塔刹高约10米。塔平面八角形,底层直径30.27米。塔有五个明层,各层间又夹有暗层,实为九层。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塔的整体比例适当,其外形也显得稳重而庄严。 ■雁门关
位于山西省忻州代县境内。雁门关在代县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 东西两翼,山峦起 伏。山脊长城,其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雄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五台山
尽管早知道五台山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三伏骄阳炎炎,燥热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人面颊,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还略显些凉意。
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五台山,则是群仙毕至。且看其山势,既雄伟,又舒缓含蓄,非纯有险峻者可比。所以,那灵气的寺院,卓越的山景,还是久久的萦绕于怀......
五台太行相连。太行山如千里巨龙,腾跃于山西省东边,它的头,便是昂立于晋东北的五台山。五台山的中心地区台怀镇,是一个山水环绕的秀丽山镇。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
■芦芽山
芦芽山系管涔山的主峰,位于山西宁武县境内,距宁武县城西南30公里处,属吕梁山脉,“西接岢岚,东带宁武,南连静乐而雄踞五寨”。是1980年建立的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涉及43个自然村,面积32.1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6%。落叶松、油松和多种灌木、草类生长繁茂。山泉流水长年不断,是多种野生动植物繁衍的优良场所。 ■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汾河二库
汾河二库风景区距离太原市三十公里,是一座以防洪、泄洪为主并有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汾河二库风景区为了增加野外生态旅游的乐趣,汾河二库花了十几万元购回二十条竹筏,新添了竹筏漂流项目,游客在山水之间品味南国渔家乐趣。 新增加的空中飞人从三十米高空失重落下,有蹦极的刺激和惊险,是山西唯一的高空项目,快艇、吊桥、岩洞、清泉,既有北方建筑的特色,又有野外探险的刺激。太原市尖草坪区的崛围山以及当地农民开发的果园采摘等旅游项目和汾河二库联手形成省城周边具有北方特色的野外生态游新线路。
■蒙山大佛
蒙山大佛,也称晋阳西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蒙山中的摩崖大佛,现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本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元朝末年,蒙山大佛被毁。1980年的太原市地名普查中,蒙山大佛被重新发现,发现时佛头已不知去向,佛身埋在土石之中,风化严重。古籍记载,蒙山大佛高二百尺(合今制59米)。根据实际测量,蒙山大佛两腿底部至颈部高约30米,按比例估计原来的佛头高约10米,加上后世重修时补筑的基座高6米,蒙山大佛原本的高度大约为46米。2007年起,太原市对蒙山大佛进行了保护和开发,加固了佛身,并参考太原出土的北齐佛头新修了高12米的佛头。2008年10月,蒙山大佛景区向公众开放。
■太山
太原西南方向之太山距晋祠风景名胜区5公里、晋阳西山大佛风景区3公里,是太原市旅游和周日休闲的旅游点,这里得天独厚,景致非凡,尤以深秋红叶著称。晋源镇乱石滩西,有一条长而深的山沟,叫风峪沟,从风峪沟走进去,两山夹峙,中有河滩,循滩约行两华里,直到太山脚下。举目了望,山峦突兀峥嵘,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溪泉涌流,叮咚作响,环境幽雅,景色秀丽,作为一个旅游点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太山”之各,始见于沈约(南朝梁文学家)的宋书。相传,五代时有山民“石敢当”,以勇敢称著于北汉,因而闻名遐迩,就连这座山也跟着出了名,山取“泰山石敢当”的音义,故名太山。
■窦大夫祠
窦大夫祠又称英济祠、烈石神祠,位于太原市西北20公里的上兰村,在汾河峡谷左侧;北靠二龙山,左傍烈石寒泉,右临赵戴文祠,是祀奉春秋时晋国大夫窦犨(chōu)的祠庙。窦犨,字鸣犊,封地在今太原,曾于狼孟(今阳曲黄寨)开渠兴利,因而得到后人的纪念;宋代元丰八年(1085)神宗封之为英济侯.故祠庙又名英济祠。
■汾河公园
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投资5.6亿元。景区北起胜利桥上游155米,南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介休绵山
介休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072米。山光水色,文物古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点。
绵山,亦名绵上,后因春秋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太谷三多堂
曹家大院,又称三多堂,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西南5公里的北洸村,傍依108国道。曹家大院是晋商巨富曹氏家族的一座宅院,大院占地10600平方米,整体的布局呈“寿”字型。该宅院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南北通融,结构独特,雄伟高大,堪称“中华民宅之奇葩”,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院内珍藏着许多文物,被辟为三多堂博物馆。太谷三多堂博物馆有房屋277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05月25日,曹家大院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今山西省平遥县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明信片的主图再现了这一风采。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现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位于晋中地区的祁县乔家堡村,是山西省境内著名的民俗博物馆之一。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是在原来山西屈指可数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在中堂”旧院(也叫乔家大院)的基础上收集具有汉民族习俗的,代表晋中地区民俗风情的陈列品建设起来的。民俗博物馆内,馆藏文物甚多,反映了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风俗人情。从人的出生、满月,到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及殡葬仪式,在这里都得到充分的反映。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极具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常家庄园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业长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该族深谋远虑,居富思危、课子苦读、家学渊源,代代恪守“学而优则贾”的家训,源源将优秀的文化人才输送到商界,经商集团保证了持久精英,纵横捭阖,把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完美地体现于经济意识与经营活动中,实现了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驰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黄河浪涛激起一团团雾烟云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有“水底生烟”之说。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彩桥通天”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
■中国华门
中国华门总高50米,长80米,宽40米,建筑面积22000余平方米,总投资5000万元。由基座、主门及门楼三部分组成。中国华门也称华夏文明之门,象征尧帝开启中华文明之门,它集历史纪念和游览观光于一体,为当地增加了一处高品位的文化景观。
中国华门的一期工程已经完成,还将建设二期、三期工程,按照设想,中国华门将与距离不远的尧宫、华表交相呼应,构成尧庙旅游区。
为了增强观赏性,中国华门共建有十大景观:源远流长、门开国盛、尧天舜日、东方巨龙、连环九鼎、天下巨联、登高望远、华门飞愿、名门博览、华门之夜,每一景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比如,主门正前方长达25米的瀑布墙,代表着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之水高悬而下,中华民族由此渊源;中间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21个彩球,代表着尧舜之后中国的21个历史朝代;进入中国华门所经过的56级黄褐色台阶,则代表着56个民族。
■洪洞大槐树
古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普救寺
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市境内的峨眉塬头。南向紧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寺址高耸,松柏满垣,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而开朗。塬头之下一条宽阔的坡底长街,是当年通向长安的古驿道。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五老峰风景区
五老峰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东20公里处,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最高处月坪梁海拔2100米,总面积300平方公里。区内重峦叠嶂,悬崖峭壁,怪石险洞,并有奇花异木,珍禽异兽和清幽泽润的山泉流水,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为旅游胜地。
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这里是层层峰峦,森林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游人往县城西南远眺,见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坪峰、棋盘山峰四山峰仙态神姿,隐现于云烟苍茫之中,将高1809.3米的玉柱峰环抱其中,“有偃蹇伛楼之伏”,犹如五位老人抱拳作揖迎贵宾之势,故名五老峰。
■鹳雀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古时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该楼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尽显大唐的风韵。
■黄河铁牛
古代黄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历史上著名的蒲津桥和唐开元铁牛也位于此处。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于次年8月发现并出土了唐开元铁牛、铁人,引起各界人士关注。
■华山
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登山之路蜿蜒曲折,长达12公里,到处都是悬崖绝壁,有“自古华山一条道”的说法。
华山五峰中又以东峰(朝阳)、西峰(莲花)、南峰(落雁)三峰较高:东峰是凌晨观日出的佳处,西峰的东西两侧状如莲花,是华山最秀奇的山峰,南峰落雁是华山最高峰。三峰以下还有中峰(玉女)和北峰(云台)两峰。玉女峰相传曾有玉女乘白马入山间。云台峰顶平坦如云中之台。
■兵马俑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有统一中国的伟业,亦有焚书坑儒的罪行,关于这位皇帝的功过是非,至今仍是历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他思想敏锐,行为果决,好大喜功,精于权术,同时又残忍暴戾,冷酷无情,刚愎自用,奢靡无度,这一切使秦始皇千年来始终充满了神秘的色彩。1974年,西安市临潼区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了大大小小的残俑,由此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逐渐展示在世人的面前。1979年国庆节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博物馆隆重开放。
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古城西安由于有了秦兵马俑博物馆,很快就成了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国内外游人纷纷慕名而来。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多数都要把参观兵马俑列入日程。迄今为至,秦俑博物馆已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四千多万人次,其中外宾四百余万人次,国外政府首脑级贵宾一百余人,首相总理250多人次。
■大雁塔
大雁塔(Great Wild Goose Pagoda)被视为古都西安和陕西省的象征,位于西安市的大慈恩寺内,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修建。大雁塔现存塔身七层,通高64.5米,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一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传播而东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宫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白居易、杜牧等诗人在诗作中均有提及。
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1982年,华清池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华清池景区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法门寺
法门寺(Famen Temple)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法门寺地处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至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3. 潍坊旅游攻略潍坊旅游攻略推荐自由行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