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空下暴雨对自来水的水质,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有些人发现,在暴雨期间,家庭的水质并不是很好,并考虑了大雨的影响。那么对水质有什么影响?让我们通过专业人士给您详细的解释。
在全省监测38个集中饮用水来源的42家水厂的饮用水来源表明,一些水源地水质差,主要是由于浊度。程度指标已经上升,其他物理和化学指示剂和重金属指示剂处于正常范围内。每个水源地水质保持在II〜III,可以达到饮用水来源的水质标准。
目前,世界上安全的自来水消毒方法是臭氧消毒,但这种方法太昂贵了,水处理的水有限,限制了它可以保持多久,没有确切的概念。因此,目前只有一些发达国家使用此处理方法。
⑵ 哪位行家介绍一下贵州省铜仁市锦江河的情况
我这里倒是在我们学校的内部收集到了一些比较专业的资料,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资料1.
锦江是本区境内最大河流。全流域面积为4157平方公里,其中境内4068平方公里,境外湖南省88.7平方公里。锦江发源于梵净山西南麓。源头段名坝溪河,经闵孝至江口段叫闵孝河,江口至铜仁段叫大江,在铜仁城关与小江汇合后,至漾头出境段叫锦江。全长158公里,落差1495米,比降9.5%;多年平均流量112.0立方米每秒,枯水年流量71立方米每秒,枯季月平均流量24.6立方米每秒,水位变化为3—1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3.06万千瓦,可开发11万千瓦,已开发2.7万干瓦。锦江流域是本地区经济、文化、交通较发达的地方。流域内总人口为52.2万人,耕地44.3万亩,人均占有水量6770立米。
锦江支流中,河长大于10公里,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共55条。主要的一级交流有小江、太平河、谢桥河和瓦屋河,较大的二级支流有寨英河、沙坝河、牛郎河、大梁河(川洞河)等。小江发源于梵净山东北麓松桃自治县的寨英乡,流经桃映、和平等地,在铜仁城西与大江汇合,全程长83.8公里。谢桥河发源于铜仁市新场乡,经挞扒洞、谢桥,在潮泥坪注入大江,全长41.7公里,有铜仁猫跳河之称;瓦屋河发源于万山特区敖寨乡的梅子溪,经瓦屋到漾头注入锦江,全长50公里。太平河与小江同源,流经松桃自治县的高洞、江口县的太平,在江口城与闵孝河汇合,全长63.7公里。锦江流域主要河流水文特性见表(1—19)。
资料2,
【锦江】又名辰水,麻阳河。古武陵五溪之一。在贵州省东部,湖南省西部。源出武陵山脉海拔2494米梵净山东南麓,西南流至江口县折向偏东流,经江口、铜仁两县,于铜仁县牛角坪入湖南省。东流经麻阳县城东接纳黄土溪后称辰水、又东至辰溪县城郊入沅江。干流全长289公里,其中贵州省境长144公里。流域面积75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657米,平均比降2.26%。贵州省境水能理论蕴藏量10.6万千瓦,可能开发装机容量2.95万干瓦。已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0.5万千瓦,规划兴建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6万千瓦。流域丘陵低山,河谷束放相问,河畔有小块盆地。铜仁以下,可季节性通航8—15吨机帆船,常年可通行6—15吨木船。枯水时航道宽8一20米,水深0,6—0.8米。水系发育,支流多伸展于河道左岸。主要支流有小江、太平河、谢桥河、瓦屋河、川硐河等.
最后需要注明一些东西:
1,资料一只是讲诉了锦江从源头到离开贵州境内的这一段的水文特征,而资料二讲的是锦江从源头到汇入沅江的整个河段的水文特点。因此两者数字上有些不同。
2,这些资料都是八九十年代的资料,有些方面(尤其是水电开发方面)与现在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注意。
3,以上资料中均没提及保护情况,但是我去年才去过锦江,我就来大概说说,锦江及其支流太平河源头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水质是没得讲的,河流里的鱼种类也相当丰富,但是河流出了保护区,来到江口县城及铜仁以下时,受到了一些影响,比较大的影响就有没处理的生活污水,还有就是水电开发,改变河流的水文特性,不仅使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还减缓了水的流速,使有些适应于激流中生活的鱼类失去栖息地,还切断了河流水电站上下游的鱼类的洄游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