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诏安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诏安县九侯山花瓶石诏安县,福建省漳州市辖县,地处福建省最南端,是海西对接珠三角的“桥头堡”,是著名的“中国青梅之乡”和“书画艺术之乡”,也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素有“福建南大门”、“闽南大温室”之称。
经济概况
2008全年诏安县实现生产总值58.6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7.2∶30.5∶32.3。财政总收入2.21亿元,增长30.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64亿元,增长3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7元,分别增长10.7%和10.7%。
工业经济
2008年,诏安县工业总产值57.7亿元,增长27.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9%;实现工业税收6431万元,增长16.8%。全县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总数达到124家,实现产值39.3亿元,增长59.2%;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有5家,净增4家。全县规模以上食品、纺织服装工业企业65家,实现产值24.8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63.1%。外贸出口总额7176万美元,增长140%。
农业经济
2008全年诏安县农业总产值38.24亿元,增长6.7%,其中青梅产业产值达2亿元,创6年来增收新高;水产品总量21.86万吨。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明显,全县共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6家,县级22家,其中,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黄蜜梅等4个青梅系列产品入选北京奥运会推荐果品,四海食品有限公司率先制成青梅馅月饼,鳗鱼、南美白对虾2个品种3个基地取得无公害产地和无公害产品认证,东瀚实业有限公司烤鳗产品在第九届花博会上荣获“最佳销售奖”。
项目投资
2008全年诏安县落实成果对接项目59个,新增储备项目40个,储备项目总数达到375个;征集企业需求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7.8亿元,其中3个项目被列为“6·18”扶持项目,1个项目获“小发明、小创造”项目扶持;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3个,注册合同外资4632万美元,成功引进了福建动力宝电源科技、福建鸿鹰船舶修造、诏安县南山造船厂等6个投资上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6亿元,增长20.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86亿元,增长28%。25个县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5.8亿元,其中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118%。全县在建与新投产工业项目124个,完成投资11.34亿元;城镇以上新开工项目总数达到82个,完成投资10.9亿元,增长28.8%;房地产完成投资2.97亿元,增长25.1%。[6]
【社会事业】2008年,诏安县加大支农力度,全年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993万元,增长23%;加强农民就业和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568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7万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985.3万元,全年修复各类水毁工程102处,恢复灌溉面积2480公顷,新增灌溉面积566.67公顷,东溪水坝和亚湖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四标段)相继完工投入使用;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486.67公顷、节水示范片建设666.67公顷,治理水土流失2086.67公顷。
2008年,诏安县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规划,修编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区规划面积从原来的33平方千米扩大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形成“一城四区”发展格局(即中心县城,诏安工业园区、金都工业园、梅岭临港工业园和火车站物流园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新西区第二通道、文峰西路拓通改造工程等一批项目顺利竣工。城区环境更加优化,围绕开展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和迎接“创卫”三年复查验收,完成国道324线新大桥至分水关12千米路段的亮化工作和市民广场红绿灯改造工程,维修破损市区路面1000多平方米,新增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平方米。
2008年,诏安县科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申报实施省级、市级科技项目10个,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1家。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高考上线万人比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教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76.4%,全年兑现医疗费补助742万元;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和“创建绿色家园”活动顺利通过省级验收,4个重点治理镇和40个整治村的卫生环境明显改观。在全国率先成功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平安建设通过省级“平安县”验收。[6]
[编辑本段]【名胜古迹】
九侯山:位于诏安县东北部,山上有天开门、九侯禅寺、五儒书室、棋盘石、香炉石、风动石、云根石、天然桥、牛眠石、鲤鱼石、观音石、三宝石、飞来佛、罗汉洞、松涧泉、瀑布泉、花瓶石、福胜岩等二十四个景点,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梅岭:位于诏安湾的西北岸、诏安县东南的半岛上,三面环海,既是福建省古文化遗址之一,又是宋元以来著名外贸口岸和海防重地,还是诏安湾内的著名风景区。[7]
乌山自然风景区:距红星乡政府北部9公里处,主峰海拔1050.6米,四周陡峭险要,地质为燕山期间露出地表的晶润岗岩、流纹岩构成。并为闽粤边主要的革命圣地。[8]
诏安明代石牌坊群:从城关的县前街到东门中街,连绵700多米的古建筑民居群中,坐落着7座恢宏华丽、气宇轩昂的古牌坊,按照建造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夺锦坊、卿典坊、百岁坊、天宠重褒坊、父子进士坊、诰敕申坊、关帝坊。[9]
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圆的、有方的、有八角的,还有大楼套小楼的。
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10]
诏安宋明寺庙:城隍庙址在南诏镇县前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由门楼、前厅、拜亭、大殿组成。[11]
【著名人物】吴燕聪:2000年和2004年两届残奥会金牌得主。[12]
许苏清:女,诏安南诏镇石狮巷人,厦门大学海洋系海洋化学博士,学术研究项目为极地遥感。2004年第21次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
沈福文:沈福文(1906.2—2000)福建诏安人,系我国著名美术教育家,杰出的漆艺实践家、创作家、新漆艺创作者。
胡玉明:经济学(会计学)博士,暨南大学会计学系财务与会计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3]
Ⅱ 水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介水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病毒、原虫。他们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废水。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泄漏,出现负压,重新被病原体污染,称为二次污染。
(2)化学性中毒
氰化物:主要来自于炼焦、电镀、选矿、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氰化物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氰化物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硫氰酸盐,后者能抑制甲状腺聚集碘功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硝酸盐:水中硝酸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以及大气中的硝酸盐沉淀、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降解等。硝酸盐在体内外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可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急性中毒;还可以转变成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粪便污染和工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发生站及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厂等排出的废水。酚类化合物急性中毒可出现腹泻、口腔炎、黑尿等,慢性危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贫血、皮疹等。酚类污染水体后,可使水出现异味、异臭等。
水体中受到镉、汞、铬、铅等金属的污染,都可以引起急性、慢性及远期危害。
(3)其他危害
饮水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氯化消毒副产品,动物实验证明这些副产品具有致突变和(或)致癌作用,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性;水中受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污染,可造成湖泊等的富营养化,大量藻类繁殖,水质恶化;高层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可使饮用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严重的甚至发生介水肠道传染病或慢性危害;许多内分泌干扰物排放到水环境、造成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天然水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可引起地方性疾病。
Ⅲ 为什么海棠湾是国家海岸
海棠湾距三亚市区公里,与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亚五大名湾,区位条件优越。又因西北多山地,东南为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区内旅游资源丰富。
历数起来,海棠湾沙滩、泻湖、湿地、山地、河流、湖泊、海岛一应俱全。其中沙滩、泻湖、藤桥河三角洲的椰林岛与周边旅游度假区相比,风景更显独特。由17个小岛组成的椰林岛上椰树密布,洪水和大潮同时发生的时候会被淹没。大、小龙江塘边缘及其北侧分布有指状湿地。海湾中部海域蜈支洲岛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100米,面积1.12平方公里,周边海水清澈度高,属国家一类海水资源。湾的南部、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铁炉港中部薄尾岭的山形尤其优美。区内有南田和湾坡两处温泉,湾坡温泉出水量大,水温约70摄氏度,含有多种矿物质。镇区内共有水库9座,赤田水库是三亚市主要饮用水源,水域面积为3.8平方公里。区内北部河流密布。已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伊斯兰古墓群和蜈支洲岛上的妈祖庙,彰显了人文的气息。
2005年海南省政府、三亚市政府提出开发海棠湾旅游度假区设想,受到中国数家大型企业的认同和参与。海棠湾开发的前期工作正式展开。2005年5-8月,三亚市组织了海棠湾概念性总体规划国际竞赛,评审后委托美国EDSA公司编制概念性总体规划综合方案,2006年4月,省规委原则通过概念性总体规划综合方案。2006年5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棠湾分区规划项目组正式进入现场,分区规划工作全面展开。
此时海棠湾人口约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000多人,农业人口近3万人。研究范围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
国际热带滨海度假天堂之构图
海南省和三亚市都希望通过海棠湾的规划、开发,整合琼南热带滨海旅游资源,提升海南省、三亚市国际旅游形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度假区;满足中国人对热带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的巨大需求,为三亚市提供可持续的税收,促进三亚市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国家海岸”为此浮出水面。
海棠湾在概念规划时就达成了4个共识。一是总体定位“国家海岸”———国际休闲度假区;二是建设国际品牌,引入世界级品牌;三是开发理念为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双赢;四是划定北、中、南三区。拥有国家稀缺资源的三亚海棠湾将以热带滨海旅游为承载,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天堂。
海棠湾的核心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顶级品牌滨海酒店带上,规划30多家五星级以上的滨海度假酒店以及国际组织会
议中心和俱乐部。由位于沙坝上的6个主题酒店群和主要通海道路与滨海景观大道结合处集中设置的海滩公共服务区及多处沙坝公园组成。
二是世界级游艇休闲社区里,规划有全天候游艇港、主题游艇社区、游艇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
三是建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教育、博览中心,世界第一的热带水族馆、海洋公园、国家海洋研究院、国家海洋科学中心、国家海岸湿地公园。
海棠湾规划用地布局结构被概括为:“一点、一带、三区、六片、五楔”。“一点”指蜈支洲岛。“一带”指沙坝酒店带,世界顶级酒店及海滩公共设施集中区。“三区”中,南区定位为综合休闲游憩区;中区为高端休闲度假区;北区为多元文化度假区。“六片”分别涉及公共服务休闲、现代旅游服务小镇、高档国际社区、主题度假生活、生态游览、教育和博览中心功能。“五楔”指顺应山势、通向海滨的五条主要绿化通廊,或结合高尔夫、或结合道路隔离绿化、或结合公园绿地,成为保障区内公共开敞空间有效落实、组团之间有效隔离的重要生态绿楔空间。
拥有国家稀缺资源的三亚海棠湾此时思路清晰:要以热带滨海旅游为依托,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天堂。
政府主导开发一张蓝图绘到底
2008年8月28日,中共三亚市海棠湾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为市委派出机构。此前成立的三亚市海棠湾管理委员会,享有市一级的行政管理权和审批权,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再加上中共三亚市海棠湾镇委,三亚市海棠湾镇人民政府,工委、管委、镇委、镇政府人员交叉任职,形成了海棠湾开发建设的新体制、新机制。
在新的体制、新的起点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套班子干到底、市级审批不出区、工作顺畅不扯皮”四句简介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海棠湾的工作思路。
与此同时,海棠湾确立了“三年打基础,五年树形象,十年成规模”跨越性发展战略目标。
“要在坚持政府主导开发的模式下,打造海棠湾精神、创新海棠湾模式、创造海棠湾速度。”成了三亚市委常委、海棠湾工委书记、镇委书记岳进挂在嘴边的话。
海棠湾精神,就是“拼搏求发
展”。海棠湾以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争当建设国际旅游岛排头兵。
创新海棠湾模式,即创新体制、创新安置、创新征地、创新服务。“一切权力归海棠湾”、“三总师”(总会计师、总规划师、总工程师)负责制、两室(审计室、监察室)监督。麻雀虽小,但国土规划建设局、项目招商局、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市政管理科、综合行政执法局、计划财政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俱全,做到了真正意义上履行市级审批不出区。
又如征地拆迁模式,对长度为3.7公里的海棠大道土福段项目征地工作实行征地补偿费和任务总包干,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该路段用地清点、丈量、补偿以及拆迁工作。创新安置,打造“旅游引进来、产业活起来,生活富起来”的特色风情旅游小镇安置区。创新服务,实行一站式联席审批,一条龙式为前来办理“四证”的企业办结审批手续。
创造海棠湾速度,包括审批提速、征地加速、建设快速。如5个工作日内为中港万丽酒店办结“四证”;2个工作日内为长岛旅业公司办结“施工许可证”;不到5个月的时间完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及配套项目用地的征地工作,搬迁坟墓5000多座……
企业市政民生项目分布画纸
激情与想象在谨慎又信心百倍的笔墨下宣泄、展开。2010年结束后,海棠湾画卷已完成阶段性成果。
据初步统计,自2007年至2010年底,海棠湾累计完成投资153.38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完成83.45亿元(含征地补偿款发放),社会投资累计完成投资69.93亿元。
2010年12月28日,海棠湾康莱德、逸林希尔顿两家超五星级酒店已在海棠湾率先开业,代表着以滨海带五星级酒店为主的社会投资项目建设成效。目前海棠湾已引进社会投资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235.6亿元,从2007年至2010年12月底,已完成投资69.93亿元,其中包括滨海带16家已动工的超五星级酒店。梦幻娱乐不夜城、海南国际免税城、惠普云计算动漫产业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海棠湾后,正抓紧前期准备工作。
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为海棠湾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至2014年,海棠湾政府投资项目达83个,计划总投资173.04亿元,截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年度投资38.74亿元(含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10.5亿元,不含征地补偿款)。2010年,海棠湾工委、管委、镇委、镇政府及海棠湾开发公司组织实施两年大会战,明确制定了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竞赛及与滨海带酒店赛跑的市政配套大会战项目共计19个。其中,与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竞赛的8个市政工程项目,海棠湾G路、6号路已提前建成投入使用。海棠湾C10片区及四横路网、海棠湾环湖路东段、海棠大道二标段、海棠湾6号路南侧绿地及海防林改造、海棠湾南区水系、海棠湾4号污水排污泵站项目正加快推进中。与滨海带酒店赛跑的11个市政配套项目,海棠湾3-5号路基本建成投入使用,海棠湾东部供水厂、海棠湾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管线项目已具备营运条件,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配套项目也先后投入使用。
在军地双方的配合下,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自2008年8月份正式动工建设以来,现已累计完成工程投资约10.5亿元,疗养区、医疗区、服务保障区主体结构工程已全部封顶,医疗区、服务保障区正在加快建设。
截至2010年12月底,海棠湾已累计发放征地补偿款44.66亿元,完成征地9515亩。
目前,为海棠湾当地农民建设的龙海风情小镇安置区已完成42栋、362套楼房主体结构封顶。林旺北风情小镇安置区已有12栋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已建成临时周转房414套,共有395户1492人入住。此外,已为626名海棠湾被征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向1万余人发放基本生活补贴款4100万元,免费培训失地农民160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731人。
Ⅳ 皮口港万吨级码头建设
现在不会建设了,除非有国外投资,中央现行政策是压缩基础设施投资,控制投资增长过快
Ⅳ 水污染的解决方案
1、节能减排
2、强化法律法规
3、加大监督,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4、加大宣传、增强社会环保意识
5、把环保列入行政考核之中
6、增加治理投入,解决已经污染的水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