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高浓度的含盐废水不能进生化系统
微生物的单位结构是细胞,细胞壁相当于半渗透膜,在氯离子浓度小于等于2000mg/L时,细回胞壁可承受的渗透压答为0.5-1.0大气压,即使加上细胞壁和细胞质膜有一定的坚韧性和弹性,细胞壁可承受的渗透压也不会大于5-6大气压。但当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在5000mg/L以上时,渗透压大约将增大至10-30大气压,在这样大的渗透压下,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会大量渗透到体外溶液中,造成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严重者微生物死亡。
工程经验数据表明: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止,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大于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会相继死亡。所以高浓度的含盐废水不能进生化系统
2. MTBE进入污水生化系统有什么影响
所产生的氢氧自由基(OH)氧化能力相当强。可处理多种毒性物质,如氯乙烯、BTEX、氯苯、酚、多氯联苯、TCE、DCE、PCE等,另EDTA和酮类MTBE、MEK等亦有效。
3. 降解树脂能自然分解吗
应该可以把,我做过一个树脂厂的废水,虽然可生化性比较差,但还是可以处理的
4. 1500mg/l的含盐废水能进生化吗
如果其他指标达到了可进生化的话,是可以的,但最好生化系统可以添加一些耐盐的微生物菌种。
5. 树脂落水系统好吗
树脂落水的确不错,但是金属落水性价比更高,更能显示出建筑物的大气和古朴内的感觉,融博郎金属容落水采用国外先进技术,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抗老化,即使在酸雨,盐蚀等恶劣的环境下也不会发生泛黄,剥落和腐蚀等现象。完全适用于大众人群的使用。
6. 关于生物化学与高分子材料方面的前景
大化工领域从就业方面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属于很好的专业了,化工行业属于一个传统行业,发展速度不能和电子、通讯、计算机等比较,看得见的薪水当然没有办法和这些行业比较,但一个非这些专业的学生去从事那些工作,要和科班出生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应该没有你在本行业的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现在出来能做的工作很多,建议你学好英文,在日常工作中这门工具比计算机知识来得重要。高分子材料的产品在中国这些年发展特别快,如:PP、PE、PS、PET、PU、PC、PVC、ABS这些塑料,还有各种树脂:醇酸、不饱和、聚酰胺、酚醛,以及各种PU聚氨酯都是你们的就业范围。会很好找工作的,把专业课学好一点英文一定要尽力学。出来后找个做技术或市场销售的工作都很好的。
我很多学化工其他方面专业的朋友现在都在做你们领域的东西。
很多在还在上大学的朋友(包括以前的我),都是感觉在学校不知道要学些什么东西,因为很多学的东西以后肯定是没有用的,那么从我的经验看(也许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专业课、英文是你现在可以花时间学学好的东东,一个是你的专业优势,很大可能是你要拿来吃一辈子饭的家伙,一个是交流工具,现在是个地球村,而且你毕业后就知道待遇好的工作很大部分都是外国老板,英文不好是件很悲哀的事情! 虽然说生物工程包含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
但现在国内生物工程一般都是朝食品科学与工程方向的.就是说,主要研究方向在发酵工程方面.
就业主要方向是和发酵产品,比方酸奶,酱油,醋,酒等有关的科研工作.目前就业还行,但绝大部分是企业,如果想进事业单位就得好好考虑了.
生物工程是工科的,它对数学和物理还有化学还有不低的要求,在生物方面主学的是微生物.而生物科技和生物技术则大部分是理科或者农科的.如果单纯喜欢生物那不如考虑这两个专业.相对来讲就业会广但不精,具体则要看你报考的学校偏向什么方向,比如农科院校可能会偏向畜牧一类的生物工作.
7. 树脂的化学成份和应用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回答问题:热固性材料
1)普通树脂材料:(CR-39)
学名碳本酸丙烯乙酸,或称烯丙基二甘醇酸脂(Dially Glycol Carbonates),是应用最广泛的生产普通树脂镜片的材料。它于四十年代被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的化学家发现,是美国空军所研制的一系列聚合物中的第39号材料,因此,被称为CR-39(哥伦比亚树脂第39号)。CR-39被用于生产眼用矫正镜片是在1955~1960年,是第一代的超轻、抗冲击的树脂镜片。CR-39作为一种热固性材料,单体呈液态,在加热和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聚合固化。聚合是一个化学反应,即由几个相同分子结构的单体组成的一个新的聚合体分子,具有不同的长度
和性质。作为光学镜片,CR-39材料性质的参数十分适宜:折射率为1.5(接近普通玻璃镜片)、密度1.32(几乎是玻璃的一半)、阿贝数为58~59(只有很少的色射)、抗冲击、高透光率,可以进行染色和镀膜处理。
它主要的缺点是耐磨性不及玻璃,需要镀抗磨损膜处理。树脂镜片可采用模式压法加工镜片表面的曲率,因此很适用于非球面镜片的生产。
2)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今天大部分的中折射率和高折射率材料都是热固性树脂,其发展非常迅速。它们的折射率可以使用以下任意一种技术来增加:改变原分子中电子的结构,例如:引入苯环结构;在原分子中加入重原子,诸如卤素(氯、溴等)或硫。与传统CR-39相比,用中高折射率树脂材料制造的镜片更轻、更薄。它们的比重与CR-39大体一致(在1.20到1.40之间),但色散较大(阿贝数45),抗热性能较差,然而抗紫外线较佳,同时也可以染色和进行各种系统的表面镀膜处理。使用这些材料的镜片制造工艺与CR-39的制造原理大体一致。现在1.67的树脂材料已广泛流行,而且象1.7的树脂材料也已在市场上有销售。视光业的专业人员正不断研制开发新材料,改良原有材料,以期树脂材料在将来获得更好的性能。
3)染色树脂材料:用于制造太阳眼镜镜片的基本上都是聚合前加入染料而制成的,特别适合大批量制造各色平光太阳镜片,同时在材料中加入可吸收紫外线的物质。
现在的一项技术即是使用浸泡在溶有有机色素的热水中,常用的染料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灰色、和棕色,根据需求可任意调染,颜色的深浅也可以控制,可以将整片镜片染色成一种颜色,也可以染成逐渐变化的颜色,例如镜片上部深色,往下逐渐减浅,即俗称的双色或渐进色。有机材料的出现,解决了屈光不正者配戴太阳眼镜的问题。
4)光致变色树脂材料:第一代光致变色树脂镜片大约出现在1986年,但是直到1990年第一代Transi-tion镜片面市后,它才真正开始普及。光致变色效果是在材料中加入了感光的混合物而获得的,在特殊波段的紫外线辐射作用下,这些感光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材料的吸收能力。这些混合物与的结合主要有两种方法:在聚合前与液态单体混合,或在聚合后渗入材料中(Transition镜片就采用后一种方法)。光致变色树脂镜片采用几种光致变色物质,在最后的制造中使这些不同的
变色效果结合起来,这使得镜片变色不但迅速,而且不完全受温度的控制。
一种新型的光致变色树脂镜片已于1993年投放市场,这种镜片采用树脂材料作片基,用渗透法在镜片的凸面渗透了一层光致变色材料,然后再镀上一层抗磨损膜,起保护和而磨作用。这项工艺技术可以使镜片的变色不会随屈光度数的加深而出现镜片中央与周围深浅不一的情况,弥补了玻璃变色的不足。再加上片基是树脂材料,轻且抗冲击,所以这种镜片特别适合用于各种屈光不正者使用。
祝你进步!
8. 氨氮500毫克/升能否进生化系统
可以进生化系统,出水氨氮要求什么标准,如果不达标可以用我们的除氨氮树脂,可以做到0.1ppm以下,13718020271 3374132213
9. 几道生化问题,急啊,会的进
1.一种带负电的蛋白质牢固地结合在阴离子交换树脂上,要将它洗脱下来,需用比原来缓冲液pH值较 低 、离子强度较 大 的缓冲液。
2.蛋白质在胰凝乳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物的特征是 部分肽链的C端为芳香族氨基酸;
蛋白质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产物的特征是 部分肽链的C端为Arg, Lys 。
3.某抑制剂在其浓度等于Ki时,对酶的抑制程度为50%,则这种抑制作用的类型是 非竟争 性抑制 。某抑制剂对酶的抑制程度为([E0]-[I0])/[E0],则这种抑制作用的类型是 不可逆抑制 。
4.动物毛发的主要成分是 角蛋白 ,其主要的二级结构单元是 α-helix ;膜蛋白的穿膜区域常具有的二级结构单元是 α-helix 。
5.FAD的中文名称是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在呼吸链中,以它作为辅基的酶有 琥珀酸 酶、 脱氢 酶、 脂酰CoA 酶和 外NADH脱氢 酶和磷酸甘油。
6.葡萄糖的C1被同位素标记后经EMP途径降解为丙酮酸,此同位素标记将出现在丙酮酸的第 3 位碳原子上;若葡萄糖的C6被同位素标记,则它将出现在丙酮酸的第 3 位碳原子上。
7.呼吸链的电子供体是 NADH, FADH2 ,受体是 O2 ,电子传递的动力来自 氧化还原电位差 。
光合链的电子供体是 H2O ,受体是 NADP+,电子传递的动力来自 光能 。
8.在光合作用中,氢离子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的转运方式是 初级主动 。
9.根据谷丙转氨酶的作用机制,当丙酮酸转变成 Ala 时,导致酶的辅基 PMP 转变成 PLP 。
10. 高浓度制药废水需要稀释才能进生化系统吗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四大类。其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特别是生化性很差,且间歇排放,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 1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 、生化处理 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1 物化处理 根据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在其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物化处理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工序。目前应用的物化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混凝、气浮、吸附、氨吹脱、电解、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法等。 1.1.1 混凝法 该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水质处理方法,它被广泛用于制药废水预处理及后处理过程中,如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用于中药废水等。高效混凝处理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和投加性能优良的混凝剂。近年来混凝剂的发展方向是由低分子向聚合高分子发展,由成分功能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刘明华等以其研制的一种高效复合型絮凝剂F-1处理急支糖浆生产废水,在 pH为6.5, 絮凝剂用量为300 mg/L时,废液的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9.7%、96.4%和87.5%,其性能明显优于PAC(粉末活性炭)、聚丙烯酰胺(PAM)等单一絮凝剂。 1.1.2 气浮法 气浮法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新昌制药厂采用CAF涡凹气浮装置对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在适当药剂配合下,COD的平均去除率在25%左右。 1.1.3 吸附法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活性煤、腐殖酸类、吸附树脂等。武汉健民制药厂采用煤灰吸附-两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其废水。结果显示, 吸附预处理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41.1%,并提高了BOD5/COD值。 1.1.4 膜分离法 膜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和纤维膜,可回收有用物质,减少有机物的排放总量。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及化学变化、处理效率高和节约能源。朱安娜等采用纳滤膜对洁霉素废水进行分离实验,发现既减少了废水中洁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可回收洁霉素。 1.1.5 电解法 该法处理废水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而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电解法又有很好的脱色效果。李颖采用电解法预处理核黄素上清液,COD、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3%和67%。 1.2 化学处理应用化学方法时,某些试剂的过量使用容易导致水体的二次污染,因此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化学法包括铁炭法、化学氧化还原法(fenton试剂、H2O2、O3)、深度氧化技术等。 1.2.1 铁炭法 工业运行表明,以Fe-C作为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步骤,其出水的可生化性可大大提高。楼茂兴等[9]采用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气浮联合处理工艺处理甲红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等医药中间体生产废水,铁炭法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0%,最终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1.2.2 Fenton试剂处理法 亚铁盐和H2O2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把紫外光(UV)、草酸盐(C2O42-)等引入Fenton试剂中,使其氧化能力大大加强。程沧沧等[10]以TiO2为催化剂,9 W低压汞灯为光源,用Fenton试剂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脱色率100%,COD去除率92.3%的效果,且硝基苯类化合物从8.05 mg/L降至0.41 mg/L。 1.2.3采用该法能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对COD有较好的去除率。如Balcioglu等对3种抗生素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结果显示,经臭氧氧化的废水不仅BOD5/COD的比值有所提高,而且COD的去除率均为75%以上。 1.2.4 氧化技术 又称高级氧化技术,它汇集了现代光、电、声、磁、材料等各相近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电化学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超声降解法等。其中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等优点,尤其适合于不饱合烃的降解,且反应条件也比较温和,无二次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紫外线、热、压力等处理方法相比,超声波对有机物的处理更直接,对设备的要求更低,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肖广全等[13]用超声波-好氧生物接触法处理制药废水,在超声波处理60 s,功率200 w的情况下,废水的COD总去除率达96%。 1.3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好氧-厌氧等组合方法。 1.3.1 好氧生物处理 由于制药废水大多是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时一般需对原液进行稀释,因此动力消耗大,且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很难直接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所以单独使用好氧处理的不多,一般需进行预处理。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深井曝气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接触氧化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等。 (1)深井曝气法 深井曝气是一种高速活性污泥系统,该法具有氧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佳、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存在污泥膨胀、产泥量低等优点。此外,其保温效果好,处理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可保证北方地区冬天废水处理的效果。东北制药总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经深井曝气池生化处理后,COD去除率达92.7%,可见用其处理效率是很高的,而且对下一步的治理极其有利,对工艺治理的出水达标起着决定性作用。 (2)AB法 AB法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AB工艺对BOD5、COD、SS、磷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其突出的优点是A段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pH和有毒物质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特别适用于处理浓度较高、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污水。杨俊仕等采用水解酸化-AB生物法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工艺流程短,节能,处理费用也低于同种废水的化学絮凝-生物法处理方法。 (3)生物接触氧化法 该技术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的优势于一体,具有容积负荷高、污泥产量少、抗冲击能力强、工艺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很多工程采用两段法,目的在于驯化不同阶段的优势菌种,充分发挥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生化效果和抗冲击能力。在工程中常以厌氧消化、酸化作为预处理工序,采用接触氧化法处理制药废水。哈尔滨北方制药厂采用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工艺组合合理。随着该工艺技术的逐渐成熟,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4)SBR法 SBR法具有耐冲击负荷强、污泥活性高、结构简单、无需回流、操作灵活、占地少、投资省、运行稳定、基质去除率高、脱氮除磷效果好等优点,适合处理水量水质波动大的废水。王忠用SBR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表明:曝气时间对该工艺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设置缺氧段,尤其是缺氧与好氧交替重复设计,可明显提高处理效果;反应池中投加PAC的SBR强化处理工艺,可明显提高系统的去除效果。近年来该工艺日趋完善,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应用也较多,邱丽君等采用水解酸化-SBR法处理生物制药废水,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一级标准。 1.3.2厌氧生物处理 目前国内外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是以厌氧法为主,但经单独的厌氧方法处理后出水COD仍较高,一般需要进行后处理(如好氧生物处理)。目前仍需加强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及进行深入的运行条件研究。在处理制药废水中应用较成功的有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厌氧复合床(UBF)、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水解法等。 (1)UASB法 UASB反应器具有厌氧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无需另设污泥回流装置等优点。采用UASB法处理卡那霉素、氯酶素、VC、SD和葡萄糖等制药生产废水时,通常要求SS含量不能过高,以保证COD去除率在85%~90%以上。二级串联UASB的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2)UBF法买文宁等将UASB和UBF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UBF具有反应液传质和分离效果好、生物量大和生物种类多、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的特征,是实用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3)水解酸化法 水解池全称为水解升流式污泥床(HUSB),它是改进的UASB。水解池较之全过程厌氧池有以下优点:不需密闭、搅拌,不设三相分离器,降低了造价并利于维护;可将污水中的大分子、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改善原水的可生化性;反应迅速、池子体积小,基建投资少,并能减少污泥量。近年来,水解-好氧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某生物制药厂采用水解酸化-二段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药废水,运行稳定,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COD、BOD5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90.7%、92.4%和87.6%。 1.3.3 厌氧-好氧及其他组合处理工艺 由于单独的好氧处理或厌氧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而厌氧-好氧、水解酸化-好氧等组合工艺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耐冲击性、投资成本、处理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利民制药厂采用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BOD5去除率达98%,COD去除率达95%,处理效果稳定;肖利平等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结果表明,整个串联工艺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能力,COD去除率可达86%~92%,是处理制药废水的一种理想的工艺选择;胡大锵等在对医药中间体制药废水的处理中采用水解酸化-A/O-催化氧化-接触氧化工艺,当进水COD为12 000 mg/L左右时,出水COD达300 mg/L以下;许玫英等采用生物膜-SBR法处理含生物难降解物的制药废水,COD的去除率能达到87.5%~98.31%,远高于单独的生物膜法和SBR法的处理效果。 此外,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制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也逐渐深入。MBR综合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的特点,具有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量少等优点。白晓慧等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COD为25 000 mg/L的医药中间体酰氯废水,选用杭州化滤膜工程公司生产的ZKM-W0.5T型膜组件,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90%以上;Livinggston等利用专性细菌降解特定有机物的能力,首次采用了萃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含3,4-二氯苯胺的工业废水,HRT为2 h,其去除率达到99%,获得了理想的处理效果。尽管在膜污染方面仍存在问题,但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会使MBR在制药废水处理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 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选择 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 预处理后的废水,可根据其水质特征选取某种厌氧和好氧工艺进行处理,若出水要求较高,好氧处理工艺后还需继续进行后处理。具体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工艺的处理效果、基建投资及运行维护等因素,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总的工艺路线为预处理-厌氧-好氧-(后处理)组合工艺。如陈明辉等采用水解吸附—接触氧化—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含人工胰岛素等的综合制药废水,处理后出水水质优于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气浮-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化学制药废水、复合微氧水解-复合好氧-砂滤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气浮-UBF-CASS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提取废水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3 制药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 推进制药业清洁生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中间产物和副产品的综合回收率,通过改革工艺使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减少或消除。由于某些制药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对这类制药废水的治理,应首先加强物料回收和综合利用。如浙江义乌华义制药有限公司针对其医药中间体废水中含量高达5%~10%的铵盐,采用固定刮板薄膜蒸发、浓缩、结晶、回收质量分数为30%左右的(NH4)2SO4、NH4NO3作肥料或回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某高科技制药企业用吹脱法处理甲醛含量极高的生产废水,甲醛气体经回收后可配成福尔马林试剂,亦可作为锅炉热源进行焚烧。通过回收甲醛使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并且4~5年内可将该处理站的投资费用收回[33],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一般来说,制药废水成分复杂,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先进高效的制药废水综合治理技术是彻底解决污水问题的关键。 4 结语 关于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制药行业原料及工艺的多样性,排放的废水水质千差万别,所以制药废水并没有成熟统一的治理方法,具体选择哪种工艺路线取决于废水的性质。根据该废水的特点,一般应通过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结合生化处理。目前,开发经济、有效的复合水处理单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加强清洁生产的研究,并在处理前期考虑废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和适当的途径,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