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倍半氧化物”
主要是说在矿物中能以R2O3表示金属离子与氧组成的氧化物,金属与氧组成的摩尔比为2:3
⑵ 半合成机油氧化期
机油加到发动机内部就是一个氧化开始的过程,性能上取决于基础油与添加剂,半合成明显的衰减期从5000公里开始,到7000公里就需要更换了。
⑶ 什么是倍半氧化物(麻烦稍微详细一点)
倍半氧化物(R2O3)指氧是R的一倍半,如铁、铝是三价金属,通常称为Fe2O3和Al2O3即倍半氧化物
⑷ 什么是氧化还原半反应式
将氧化还原抄反应拆成袭两个半反应。于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便可以表述为两个半反应的加和。
将所有半反应根据统一规定来改写,便成为氧化-还原半反应式,其书写有以下要求:
1、反应式的左边总是氧化型物质(元素的氧化数高的物质),右边总是还原型物质(元素的氧化数低的物质)。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数在反应式左边写出,用+/e-表示;
2、半反应式必须配平;
3、在溶液中,物质须写成在此溶剂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例如水中,强酸需要写成酸根的形式;
4、反应式中有且仅有一种元素的氧化数可以发生改变。
⑸ Dess-Martin 试剂氧化醇为醛,怎么原料有一半反应不玩
戴斯-马丁氧化反应(Dess-Martin Oxidation)现代机合用氧化反应[编辑] 总体反应氧化通叫做戴斯-马丁碘烷专(periodinane)高价碘属化合物作氧化剂室温完 反应完碘由五价变三价 该反应处理简单需要用碳酸氢钠溶液洗副产物即
⑹ 化学中所说的半反应法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先分成不完全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再分专别进行配平。例如属:
反应:Mn(NO3)2+ PbO2+ HNO3 —〉 HMnO4+ Pb(NO3)2+ H2O
中(不完全)氧化反应为:
Mn(NO3)2 —〉 HMnO4
(不完全)还原反应为:
PbO2 —〉 H2O
配平氧化反应:
Mn(NO3)2 + 4H2O —〉 HMnO4 + 5e + 7H+ + 2NO3-
配平还原反应:
PbO2 + 2e + 4H+—〉 2H2O + Pb2+
为了配平电子,氧化反应x2,还原反应x5.然后相加。得:
2Mn(NO3)2 + 8H2O + 5PbO2 + 10e + 20H+ —〉 2HMnO4 + 10e + 14H+ + 4NO3- + 10H2O + 5Pb2+
化简成:
2Mn(NO3)2 + 5PbO2 + 6H+ —〉 2HMnO4 + 4NO3- + 2H2O + 5Pb2+
方程两边再各加6个NO3-,的平衡方程:
2Mn(NO3)2 + 5PbO2 + 6HNO3 —〉 2HMnO4+ 2H2O + 5Pb(NO3)2
⑺ 半缩醛可以被氧化成酯吗
不可以
你可以氧化得到酸
然后酸与醇反应即可得到酯
⑻ 如何写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 H2 → 2H+ + 2e- 还原反应: Cl2 + 2e- → 2Cl- 记法1:氧化还原不可分,得失电子是根本。失电子者被氧化,得电子者被还原。 失电子者还原剂,得电子者氧化剂。氧化剂 还原剂,相依相存永不离。 记法2:升失氧还氧,降得还氧还 解释:1.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充当还原剂,生成物具有比反应物中的氧化剂氧化性弱的氧化性。 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当氧化剂,生成物具有比反应物中的还原剂还原性弱的还原性。 记法3:升失被氧还 降得被还氧 解释:1.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 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 记法4: 剥下伪装的外套(失去电子),真实面目被还原的是还原剂,还原剂当然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为负价,失去电子负负得正,化合价升高 披上伪装的外套(得到电子),真实面目被氧化的是氧化剂,氧化剂当然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为负价,得到电子正负得负,化合价降低 记法5: 升高、失去、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降低、得到、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注:升高、失去指化合价升高或降低,失去、得到指电子得失) 记法6: 失升氧化还原剂,得降还原氧化剂。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
⑼ 什么是倍半氧化物
Fe2O3
N2O5
⑽ 怎么样在电化学工作站中从氧化半循环开始是什么意思
通常氧化实验是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称做恒温氧化。金属构件在实际使内用过程中有时会经受冷—容热循环。由于表面氧化膜与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温度变化时,氧化膜受热应力和热疲劳作用,会发生开裂和剥落,新的氧化物就会在贯穿裂纹处或剥落区快速形成。因此,为了评定氧化膜的抗剥落性能以及氧化膜破裂后新的氧化物生长速度,需进行循环氧化动力学测定。循环氧化实验在普通的电阻炉内即可进行。实验时,首先需确定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冷却后的温度及冷却速度等实验条件,然后在此条件下进行周期性的氧化—冷却实验。实验期间要称量试样的质星。试样的增重(失重)或氧化膜剥落量随循环周次的变化曲线用以表征循环氧化动力学。图为一种典型的循环氧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