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 脲醛胶 储存期短时什么原因胶水最终呈乳白色 ! 稠状
脲醛树脂的老化,是指固化后的胶层渐产生龟裂、开胶脱落的现象。这是由于固化专后的脲醛树脂中,仍含有部分属游离羟甲基,具有亲水性,并进一步分解放出甲醛,引起胶层收缩。在大气作用下随时间延续,亚甲基键断裂导致胶层开胶。加入1%~5%的聚乙烯醇或15%~20%的聚醋酸乙烯乳液,可提高脲醛树脂的耐老化性能。此外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可以延长脲醛树脂的活性期。加入氢氧化铝可提高耐热性[1] 。
2. 脲醛树脂胶加成反应ph值为什么下降
与终点控制有直接关系。反应终点多用粘度来测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pH值,原料质量等对粘内度产生影响容,特别是酸性阶段二次加尿素时缩聚反应控制不当导致粘度突然增加,出现不能流动并且有弹性的凝胶。
另外有些工艺将反应终点定pH值定得较低或二次投料点F/U过低,造成假粘度,结果树脂1~2天后便失去流动性而变成膏体状。
(2)脲醛树脂胶释放周期多长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使用之前在胶料中最好加入氯化铵,其作用是使胶料凝固速度加快,但要注意用量适当,加少了固化时间太长,不利施工操作。
加多了胶会发脆,胶接质量就不好。根据经验,以100克脲醛树脂而言,在气温10℃以下时,一般应加2.5-3克的氯化铵,而在30℃的气温时,只要加入1历就够了。
在胶合木板时,有时在胶料中还加入5-10%的黄豆粉或面粉(粉料不能有粒状,要过100目筛),目的是增加粘稠度,防止过量的胶液渗入木材,使胶液的粗粘性增加。
3. 脲醛树脂与脲醛树脂胶的区别
脲醛树脂没有添加固化剂,
而脲醛树脂胶黏剂是添加了固化剂,能快速固化,达到胶接的效果,一般采用的固化剂是氯化铵,固化原理是加入之后释放出酸,加快脲醛树脂的缩聚反应,快速固化
4. 胶合板行业人员请进:脲醛胶板材铺装完到预压这段陈放时间大约多久怎样尽量缩短这个陈放时间。
一般不超过20个小时左右。想要缩短这个陈放时间,在生产脲醛胶的时候,加入胶得宝,就可以了。 在反应釜加水1000公斤,搅拌同时加入玉米淀粉60公斤,停止搅拌,加入胶得宝2公斤。注意事项:一定要把原料都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方可升温,预防搅拌不匀。
搅拌升温,在85℃停止升温,自升温到87~90℃时(以此温度为准),当乳液有乳白色呈青灰色半透明状,保温15分钟。 注意事项:保温温度:87~90℃。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太好。
当乳液有乳白色变成青灰色半透明状,降温到50℃以下,即成脲醛树脂添加剂。放入容器中,备用。在调酸之前20分钟加入15~30%胶得宝添加剂。也就是按照每吨甲醛加入胶得宝脲醛树脂添加剂加入150~300公斤。加入搅匀后,调PH值7.0-7.5,反应20分钟后开始调酸即可。调酸过程中,如果出现泡沫,稍微加入适量消泡剂或植物油即可消除泡沫。一般在90℃以下,开始调酸。
注意火候:在16~18℃水中点胶,基本呈七、八个大片状(火候是很老的火候),立即压碱到PH值到7.5,开始降温。45℃时,调整PH值7.5左右,完成。在大比例加入胶得宝淀粉胶添加剂以后,如果适当提高一点聚乙烯醇的用量,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使用效果更好。 该胶特点:粘接强度高,增加了预压性,明显降低甲醛味道,大幅度降低了脲醛胶成本,是目前市场上成本最低的一种脲醛胶。胶得宝尿醛胶添加剂是市场上降低成本效果最好的脲醛树脂添加剂。
5. 脲醛胶是什么
别名:脲醛树脂,脲醛树脂胶
脲醛胶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缩聚成初期脲醛树脂,然后再在固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熔、不溶的末期树脂胶粘剂。
6. 如何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中的甲醛释放量
脲甲醛树脂胶本身就是由尿素和甲醛合成的,如果按照化学方法就是增大尿素的量。而安全的方法就是使用光触媒等分解掉甲醛。
7. 脲醛树脂胶中游离甲醛含量与什么有关
游离甲醛含量与脲醛树脂胶制作的各种原料配比有关,但如果是从成品角度来内讲,想减少游容离甲醛的释放,最为通用的就是加入改性剂(游离甲醛捕捉剂),不过这种方法只是减缓释放,并不能真正减少游离甲醛的释放。
脲醛树脂中,那种刺激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就是游离甲醛作怪,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沸点为-19.50C,即使在我们平常所使用的37%甲醛水溶液中仍然很容易挥发出来。
当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达到2.4~3.6mg/m3时,约3026的人有中等程度的反应(流泪、失眠、引发结膜炎、胃炎等),还有研究表明甲醛尚有致癌的可能。游离甲醛的存在,使脲醛树脂胶在制备、使用过程严重影响操作环境,不仅损害生产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在使用中(胶合后的制品一段时间内要释放游离甲醛)还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8. 环保脲醛胶主要成分及比例是多少
胶得宝自问世三年以来,经过多次改进和提高,得到了不断完善,这离不开广大新老用户的认可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2012年推出了最领先的胶得宝第三代,我们将致力于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贴心细致的服务。现将更新后的使用说明公布如下:
一、 胶得宝淀粉胶的制作:
1、 在反应釜加水1000公斤,开搅拌,加玉米淀粉60公斤,(用户可在50~70公斤之间调整,多加则稠度大,固体含量高;少加则反之,可根据下游用户对脲胶的稠度喜好,自主调节。)
2、 待淀粉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加入2公斤胶得宝,重新启动搅拌,开始升温。(此步骤一定要确保胶得宝完全加入溶液中,注意不要粘到釜壁上,造成工艺比例的不准确。)
3、 在85℃左右停止加热,自升温到87℃~90℃(以此温度为准),保温反应15-20分钟。
4、 开始降温到50℃以下,胶得宝脲醛树脂添加剂完成。
二、 胶得宝淀粉胶的使用方法:
在制作脲醛树脂的过程中,胶得宝淀粉胶添加剂有三种加入方式:
①在投料初期与制作脲胶的各种原料同时加入,即在加完甲醛后就可加入。
②在脲胶反应中期加入,即在调酸以前20分钟加入。
③在脲胶反应期加,即在成胶后,降温到70℃以下时加入。
三、 三种加入方式的工艺特点以及如何选择:
1、 在投料初期,与各种原材料同时加入:淀粉胶与脲胶的各种原料共聚的时间长;它参与了脲醛的全部反应过程,所以形成的胶体均一度好、粘接力好、保存期长、共聚程度高;比调酸前20分钟加入添加剂,温度好控制,不含造成淀粉胶加完后,反应温度的下降,这种加入方式特别适合于冬天及秋末春初寒冷低温季节使用。个别用户反映对脲胶的防水性能还有所改善。
2、 在调酸前20分钟加入,这种加入方式的优点是,淀粉胶不会影响到脲素和甲醛的加成反应,尿脲和甲醛在无任何外干扰的前提下,会形成更好的一羟甲基脲、二羟甲基脲和三羟甲基脲,这些物质形成后再与淀粉胶共同参与缩聚反应,形成高度共聚体。产品均一度好、分子量大、粘接强度高、保存期好,适合各种工艺的脲醛树脂使用。它的缺点是,冬季加入常温的淀粉胶,会使脲胶的反应温度下降,如果下降太多,还须再次加温,给操作带来不便。但在其他季节,在此加入,正好为调酸降一点温,可有效缓冲缩聚反应放出的热,使整个制胶过程更加顺畅。
3、 在脲醛树脂成胶后加入,一般是降温到70℃以下加入,这种方式称之为共混,只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混合,虽然胶得宝淀粉胶和脲胶匹配性很好,在此加入也不会产生分层、沉淀、凝胶以及影响保存期,在相对低比例加入时,使用效果也很好,但这两种胶毕竟没有经过共聚反应,粘接强度,初粘度等指标都较原胶有明显下降,更谈不上分子量的增加,这种方式是一种落后的方法,现在一般逐步淘汰不再采用。(市面上一些落后的所谓添加剂还在采用此法)
综上所述,我们推介采用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在冬季低温季节或者生产三胺改性的模板胶,首选第一种加入方式,次选第二种加入方式。 在其他季节和一般的脲醛树脂首选第二种加入方式次选第一种加入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其一均可。
四、 制作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制作淀粉胶:加胶得宝时注意停搅拌均匀,以防粘壁造成工艺比例不准。反映温度最终控制在87℃~90℃尽量准确,还要定期检查温度计的准确度。
2、在脲醛胶中使用淀粉胶:因为在调酸过程中会出现泡沫,所以,调酸速度不易过快。注意需准备消泡剂,一般采用“杀泡大王第二代”或磷酸三丁酯等,也可用植物油代替。(用一吨甲醛制胶约20~50克,具体用量以去除泡沫为准)。
五、 在大比例加入时,如何通过微调取得更好的使用性:
通常我们会采取:提高火候;增加聚乙烯醇;减少成胶后的尿素来获得更好的使用性。
1、提高火候:在16℃~18℃水中点胶,可做到8个左右大碎片状(注此为较老的火候),如果因为火候提高而降低了保存期,可将调酸前尿素比例下降1%~1.5%一般控制在36%~37%为宜(占甲醛的比例) 。
2、增加聚乙烯醇:建议采用甲醛的千分之四以上的加入量,它作为内增塑剂会提高脲胶的初粘度,获得更好的使用性。常用比例是4‰~8‰,随淀粉胶的比例增加而增加。
3、适量减少成胶后的尿素:当大比例加入淀粉胶时,脲胶的气味会随之减小,可以适量减少酸后部分尿素。以获得更好的初粘度和热固性。(注:酸后尿素越多气味越小,但使用性越差)
4、如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可咨询我们专业技术人员。
9. 如何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中甲醛的释放量
甲醛的危害 脉醛树脂(urea一Formaldehyde
Resin)胶粘剂是由尿素与甲醛溶液(即福尔马林)合成的热固性版树脂胶,是世界各国木材权工业,尤其是人造板行业的主要胶种。据报道,日本80%的胶合板、100%的刨花板,西德75%的刨花板,英国100%的刨花板均使用脉醛树脂胶。
10. 请问老师,用37%甲醛溶液制备脲醛树脂胶的过程中,一般甲醛的反应收率是多少,大概多少会挥发出来
甲醛溶液最佳储存温度与甲醛溶液的浓度有关,经验公式是“储存温度=(浓度值+5)℃”。比如市售的主要是37%的甲醛溶液,那么其最佳储存温度为42℃,最多保存1个月,溶液浓度越高保存时间越短。这一温度公式的得出主要是因为甲醛溶液的变质现象。一、甲醛水溶液中,主要存在三种变质现象:1、生成多聚甲醛。甲醛以甲醛水合物、半缩醛的的形式缩聚为低聚物,此时低聚物仍能溶于水。但低聚物会继续缩聚,当其聚合度过高时会析出成为聚合晶核,聚合晶核能更快缩聚、吸引聚合物,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后使得溶液浑浊甚至出现白色沉淀。2、甲醛变质为甲酸。甲醛溶液中会发生坎尼扎罗反应:2CH2O+H2O=CH3OH+HCOOH,该反应会受到有催化性的金属、多聚甲醛晶核、甲酸的影响而加速。虽然酸性情况下该反应会减缓,但是甲酸浓度过高的话,整体上该反应还是被加速的。3、甲醛被氧气氧化为甲酸。该变质现象主要发生在与氧气接触的溶液表面,但如果搅拌、晃动甲醛溶液,会导致深层溶液同样接触到氧气。不过该变质反应缓慢,所以不占主要地位。二、温度对各变质反应会产生如下影响:温度较低时,甲醛水溶液中出现多聚甲醛的变质反应速率上升;温度较高时,甲醛变质为甲酸、甲醛被空气氧化的反应速率上升;此外各变质反应都会加速甲醛变质为甲酸。三、经验公式的得出:由于观察到温度过低和温度过高甲醛溶液的变质总量都会加快,所以(浓度+5)℃被确认为最佳储存温度,此外还可以采用阻聚剂协助阻止甲醛变质。在此温度下37%的市售甲醛可以在有阻塞剂的条件下保存近一个月仍能满足大部分使用要求。但是甲醛浓度越高,有效保存时间越短,所以甲醛溶液仍不宜长时间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