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手冲咖啡滤杯v60云朵的用什么材料的好
是问滤杯还是云朵壶?云朵壶就是玻璃的,滤杯分玻璃、陶瓷、树脂,从制作效果来说区别不大,树脂抗摔,陶瓷保温效果略好。
㈡ 影响手冲咖啡的因素
影响手冲咖啡的因素
手冲咖啡的人为控制因素较为重要,那么,手冲制作者应该了解哪些影响手冲咖啡的因素呢?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影响手冲咖啡的因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咖啡师之所以放到最后的位置,相信你看到这里就会明白,咖啡师其实只是控制这些变量的人而已,只要你是一个合格的咖啡师,那么做到这些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完全掌握一杯咖啡的味道。咖啡的味道是永远凌驾于一个咖啡师之上的,希望某些咖啡师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咖啡只是一种饮料,你只是一个认真制作饮料的人。
对于很多咖啡师来讲,咖啡豆是不可改变的因素,因为很多咖啡师是在一个商业豆环绕的环境下去努力做咖啡的,因此再努力都没办法做出非常好喝的咖啡,有句古话说得很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形容这样的咖啡师的。只要把豆子的品质提上去了,后面都是属于技术上可控制的范围,因此咖啡豆也没什么好讲的。用好豆子未必能做得出好喝的咖啡,但是用不好的豆子一定做不出好喝的咖啡。同时也谈一下对于做手冲咖啡时的一些错误。
研磨度
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磨豆机,好的磨豆机可以保证磨出的咖啡粉粗细均匀。如果咖啡粉不均匀,细粉过多,就会让出品的咖啡口感不够「纯」。那手冲咖啡的咖啡豆适合的粗细度到底是衡旦多少呢?答案就是:中度研磨,如砂糖粒般大小。若咖啡李桥粉太粗,热水过快流过,就很难萃取出咖啡的芳香物质。若咖啡粉太细,滤嘴容易堵塞,导致水与粉浸泡时间过长,咖啡会出现苦、涩的口感。
新咐扰扰鲜度
很多人都为了图方便选择已磨好的咖啡粉,或者一次性磨很多,放在冰箱里。其实「新鲜研磨」是好咖啡的第一条件,它保证了咖啡的口感。当咖啡磨成粉后,就会加快咖啡粉氧化速度,40秒香气就开始散失。咖啡粉香气损失严重的话,自然咖啡的风味也就消失了。
布粉
咖啡粉倒进滴滤杯后需轻轻摇晃下使其平铺,这是个非常容易忽视的步骤,或者用力过猛,摇晃太多下,都是不可取的。粉面的平整度决定了手冲咖啡焖蒸和萃取的均匀度,直接导致了咖啡的口感。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磨豆机。在相同的豆子下,一台好的磨豆机是影响风味最重要的一环,一个适合的刻度是表达咖啡风味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想要表达出什么样的风味,就应该采用相对应的刻度,手冲滴滤咖啡一般使用中粗的颗粒(如同沙砾状或更粗)。很多新手朋友会经常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咖啡应当是磨越细越好,其实结果恰恰相反,粗细度的控制是让一只咖啡表达出正确风味的最重要因素。当然,做出刻度的调整之前,首先你得了解你所使用的豆子,如果你使用的豆子是属于中深烘型的,比如曼特宁,那么你调细刻度后可能会带来的是更加浓郁的香气和醇厚度,但同时还会带来苦味和涩感,而如果你调粗后,可能带来的是一些青草的芳香,但失去大部分醇厚度的曼特宁其实是不完整的,所以你必须自己去一遍一遍地调试刻度,调整至你自己觉得满意的味道为止。而如果你使用的是中浅烘焙的豆子,比如耶加雪菲,那么使用过细的刻度可能会产生强酸,而且产生的涩味非常严重,这就容易导致萃取过度,特别是你在萃取时间拉长的时候更为明显,而如果采用过粗的刻度,可能会带来明亮的酸度,可是耶加雪菲中的香气和甜度却也会平淡掉许多。
所以说适当的刻度对于一只咖啡豆来讲是多么重要,每一种咖啡的最佳风味表达所需要的刻度都不一样,因为磨豆机的差异性是很大的`,包括同一型号的磨豆机都是会有差异的,所以刻度必须靠自己的味蕾去调整。毕竟好不好喝都是很主观的东西。
水质
如果你对味道斤斤计较,那拿来冲煮咖啡的水也别忽略,一杯手冲咖啡98%的成分都是水,水中可溶性物质(TDS)范围最好在100-250ppm之间。不建议用纯净水制作咖啡,用纯净水制作出的咖啡往往口味会比较呆板,缺少层次感。但更不要使用杂牌矿泉水或杂牌桶装水,一但水中有异味,它将更加明显的放大体现在咖啡之中。(可选用X夫等市面著名品牌的矿泉水)
水温
水温也是影响咖啡味道的一项重要指标,水温过高会使咖啡的苦味变强,水温低则会使酸味变强。建议:深焙咖啡豆适合80-85度的温度,中浅焙咖啡豆适合90度左右的水温来萃取。
水流
咖啡芳香与层次感能否尽情的释放出来,关键就在于注水。一般常见错误有:
A. 注入水柱过大,水柱方向过于倾斜,这样会导致水流把粉层侧面冲出个洞,直接从滤纸处跑掉了,造成咖啡萃取不足。
B. 水柱拉的过高,导致水流破坏咖啡粉成,容易注入气泡,咖啡萃取不均匀。也会导致水柱与接触空气面积过多,水温受到了影响,因此水柱必须愈靠近咖啡愈好。
C. 水流不稳定,水流忽大忽小,时而猛冲,时而滴答滴答断掉,导致咖啡粉各个区域浸泡程度不一,咖啡的口味都会被影响。
水量
由于不同人的口味不同,对浓淡要求不一样,金杯萃取的浓度范围是1.15%-1.35%,用水比例大概在1:13到15上下。有些人单纯为了追求浓郁用很少的水,但喝起来并不适口。而相反一些人期望用更多的水萃取出更多物质,殊不知萃取越到后面的越淡,最后浓度不足。
闷蒸其实只是通过热水中产生的热气来打开咖啡粉中的纤维状结构,这样才能使咖啡的萃取更为完整。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不闷蒸的萃取,一定会有萃取不足的水味。一般闷蒸所用的水比较少,从中心小水流注水一圈一圈往外直至把咖啡粉沾湿就行,然后让咖啡粉自行膨胀透气,闷蒸时间一般从15-35秒,深烘的豆子一般闷蒸时间相应减短,浅烘的豆子闷蒸时间可以相应增加。之所以闷蒸需要更小的水流,是因为闷蒸的时候水流如果过大,会破坏咖啡粉表层的浸润结构,而且太大水流所冲击出来的水锤效应,会把很多细粉直接冲至滤杯底部,影响后面的咖啡萃取。
其实越好的豆子,层次感越丰富,因此使用越好的豆子,水粉比可以越淡一些,事实上也是相应地减少成本提高风味,所以那些使用劣质商业豆的咖啡馆老板们这一条你们可以参考。一般水粉比推荐从1:10-1:20之间,正常面对一支新的从未接触过的咖啡,先从1:15入手,然后根据味蕾的反应再决定第二杯应该冲淡一些还是浓一些,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味道应该由自己去控制,只能告诉你改变这些变量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滤杯有V60圆锥形单孔滤杯,KALITA三孔梯形滤杯,篮型滤杯。不同的滤杯会有不同的口感,不能说哪一种滤杯好或坏,只能说表现力的不同吧。在滤杯中看重的是材质,材质对咖啡的香气保留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材质有树脂、陶瓷、玻璃、不锈钢、纯铜、镀铜、镀银……也是各有各的优点缺点吧。
滤纸
一张好的滤纸应该是无异味、滤水性好的。而很多人贪便宜使用劣质的滤纸,很薄,易漏。有些滤纸滤水速度很慢,只见注水,却不见下流,这样必然导致咖啡萃取过度,影响口感。还在奇怪为什么买了好咖啡,味道却不好。
手冲壶
前面已说过水流对一杯咖啡的好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那手冲壶的选择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选错了手冲壶会有哪些问题呢?
A. 壶口,很多手冲壶都采用了长嘴细口,目的就是为了让水流易控制,流畅不间断。有同学使用劣质手冲壶,甚至直接用非专用的热水壶,水流难以均匀,甚至会顺着壶口下沿流下。
B. 温度计,如何在最佳温度时萃取咖啡?如果手冲壶上有个温度计的话就会省时省力省心。
C. 保温性,手冲时记得盖上盖子,萃取时失温程度会减少,能够带来更稳定的水温。
;㈢ 手冲咖啡需要哪些器具 手冲咖啡怎么注水
新手在手冲咖啡之前,一定要提前备好相应的器具,毕竟手冲咖啡味道好不好,工具也是很重要的,那么,手冲咖啡需要哪些器具?手冲咖啡怎么注水?下面我就带来介绍。
手冲咖啡需要哪些器具
1.手冲磨豆机
咖啡的第一步当然是把咖啡豆磨成粉,现磨的咖啡豆没有被氧化,也是香味最足的时候,而能不能把咖啡豆磨的均匀则是一款磨豆机最重要的指标。磨豆机现市面上主要为两种类别:电动磨豆机和手摇磨豆机,原理都是一样,只是一个手动一个电动。
2.手冲壶
手冲壶是用于冲泡咖啡粉的器具,手冲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细长的壶颈,还有就是壶嘴,都是为了控制水流而设计的,
较细的壶颈水流细而稳定,容易控制,非常适合新手,但缺点是水流速度很难改变,对于老手来说,可操作性就比较低了。除此之外,一些手冲壶会自带温度计和控温的功能,来方便控制水温,因为保温性对埋仿于手冲壶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材质带来的保温性不一样。
3.滤杯
滤杯的种类有很多种,从材质分,有树脂、玻璃、陶瓷、不锈钢、铜制等,不同材质主要是影响保温这个参数,温度影响咖啡的口感,这里不做仔细的介绍了。
而按照杯型分主要有锥形、扇形、蛋糕杯三种:锥形滤杯的特点是滤孔较大,咖啡液流速较快,咖啡粉层厚度更大,水于粉的接触时间更长,但比较考验技术,不然容易出现萃取过度或者萃取不足的情况。扇形滤杯有单孔和三孔两种,滤孔较小,流速较慢,冲出来的咖啡会有很好的甜度和醇厚度;蛋糕杯,是各项都比较均衡的滤杯,也不需要注水的技巧,比较适合初学者。但滤纸比较贵,因为需要的滤纸类别不一样。
不同的滤杯设计的导流槽也各不相同,导流槽增加了滤纸与滤杯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水流顺畅通过,增加水的流速,不同的导流槽对流速的增加也不尽相同,对萃取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4.滤纸
滤纸方面其实比较好选择,滤纸大概有滤纸、滤布、金属网三种类型:
滤纸主要有原木和漂白两种,原木的纸味稍微重一些,漂白的经过处理,纸味会非常淡;滤布呢,主要优点是可以重复使用,但是清洗起来比较麻烦,清洗后还需要晒干;金属网类的同样是可以重复使用,但是因为滤孔较大的原因,容易使粉末漏出,影响口感。
5.分享壶、称、温度计
这些对于手冲咖啡的口感味道都没有影响,选择起来主要是考虑性价比和便捷性。称的话要选择方便的数字称就OK。
手冲咖啡怎么注水
手冲注水的要领只有两个:保持好滤杯的平均水位、以及均匀混合热水与咖啡粉。
1、滤杯水位的控制
在手冲过程中,滤杯平均水位越高,产出的咖啡越淡。
水位越高,水压自然越大,但增加的这些少压力对流速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真正明显起作用的是滤杯的肋条,肋条支撑起滤纸与滤杯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会成为咖啡液的过滤路径,水位越高,肋条起作用的面积就越大,因此过滤速度越快。换句话说,没有肋条的滤杯,对水位的高低相对就没那么明显的变化。
水位的高低视乎注水速度与排水速度的平衡。你必须在注水时根据水位高度的变化,即时改变手冲壶的倾斜角度,以调节注水的快慢。这件事需要练习,但只要你年岁已过儿童期,手眼协调的生理机制大抵已经成熟,眼睛看到哪里手就会反应到哪里,因此要维持水位的高度不难。难的是对水柱的控制,能够稳定不断流自然是最好的,实在不行就尝试一下断水。其次,对于水位的判腔薯断,建议你先将滤杯高度区分为半满与全满,简化水位高度的区隔,等熟练后再渐渐将水位高度划分成三分位、四分位、五分位,完成愈来愈精准的浓度控制。
2、均匀混合水粉
最基本的“均匀”概念,就是让每颗咖啡粉尽可能一致地保持与热水的接触时间。这个观念很好懂,萃取时间一致,每颗咖啡粉溶出的可溶性成分就相同,杂味发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不过大家也知道,这种“绝对的均匀”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咖啡粉本身就是绝对不均匀的。其次伍液者,因为注水速度的原因,不同位置的咖啡粉接触热水的时机与频率是不同的,我们根本不需要追求这种“绝对的均匀”。
3、注水绕圈方式的选择
关于注水的绕圈方式,网络上有许多新奇的名词:什么N刀流、菊花流、夏季八冲流….这个流那个派的,听得人一头雾水。对我而言,绕圈方式只有单点注水、同心圆螺线绕圈,以及二者的混合式。
单点注水,让咖啡的水溶性成分完全依靠扩散效应有序溶出,尽量避免搅拌产生的杂感。冲出的咖啡个性稍显不足,但风味优雅而柔顺。螺线绕圈,能提高咖啡的萃取率,风味因轻微的搅拌效应产生较明显的轮廓、略杂但有个性。
如果能将这两种注水法在冲煮过程中进行不同顺序、不同程度的混搭,就能产生属于你的个性风味。
㈣ 托尔磨咖咖啡豆怎么买的到
爱上手冲是条不归路。
你会发现在家里只要花差不多6元钱的成本,就可以喝到不输咖啡馆35元的手冲咖啡。而且随时随地可以动手,不用等外卖等到冷掉,也不用在寒风习习中冲进咖啡馆。
相对于奶咖,手冲喝起来更没有负担。自己冲咖啡一段时间后,走进路边随便一家咖啡馆都可能觉得自己冲得更好喝(当然也可能是迷之自信)。
那么,怎样打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手冲角落呢?
你需要购置哪些必要的器具呢?
怎样不踩雷,买到新鲜好喝又便宜的咖啡豆呢?
收好这份指南,教你不花冤枉钱按需打造自家的手冲咖啡角落。
“教授”坂本龙一在工作室也备有一套手冲器具,他常常以一杯手冲咖啡开启自己一天的工作。
简单来讲,手冲咖啡就是把新鲜的咖啡豆磨成粉,然后用热水萃取出咖啡豆中的风味物质,得到一杯好咖啡的过程。
所以,我们用到的器具就很简单,分别是:
01 将咖啡豆磨成粉的磨豆机
02 用来稳定释放热水的手冲壶
03 一个合理的过滤工具:滤杯
04 在各个环节帮助你精确掌握比例的电子秤
PS:本文不含任何商业广告或软性植入。
手冲器具清单 LIST
01
磨豆机
02
手冲壶
03
滤杯
04
电子称
01 磨豆机
磨豆机主要分为电动和手摇两种,电动的更方便、快捷不费力禅带,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品质差别拉开的跨度也比较大。
手摇的好处呢主要是无需插电,清洗简单,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用较少的钱可以达到更高的稳定度。
最常见的就是上图这种圆柱形状的,如果拆开看可以发现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顶端的盖子和手摇柄;中间的部分是刀盘,底部是粉罐。
小编日常使用的这款是海勒 108的手摇磨豆机,购入价格¥899.00元,已经使用了两年,性能稳定。
很多咖啡师比赛用的磨豆机是来自德国的司令官 C40,目前tb代购价在1500~2000元之间,如果一步到位且不差钱可以考虑入这款。
还有生活编辑部办公室日常使用的是来自泰摩的栗子C手磨,天猫旗舰店日常售价299元。日常入门买这一款也很够用了。
所有的手摇磨豆机买来都需要调一下刻度,一般就是拧开底部的粉罐,看到有一个指针盘,顺时针拧紧之后完整地倒退两整圈就是适合手冲咖啡的粗细度了。(不同品牌稍有不同,可以按照说明书自己调整)。
调磨的转盘
一般对于懒人/小白来说,一次调磨可用终身。每天早上醒来,称15g咖啡豆倒进磨豆机,用力转几圈就可以得到香气四溢,提神醒脑升态的咖啡粉了……
#闭眼入清单
01 德国Comandante C40手摇磨豆机
价位:1600~2000元
推荐理由:可能是目前最好用的手摇磨豆机,冠军同款,一步到位。
02 Helor 108 手摇磨豆机
价位吵袭源:800~900元
推荐理由:颜值高,可水洗,小编亲测好用。
03 泰摩 栗子C 手摇磨豆机
价位:299元(可以找小森团购)
推荐理由:入门选它!性价比优,还有生活编辑部同款:P
04 BARATZA ENCORE 电动磨豆机
价位:700~1200元
推荐理由:坂本龙一同款
02 手冲壶
理论上任何可以用来注热水的器具都可以用来替代手冲壶,比如说家里的热水壶、保温杯,在飞机上拿来应急的一次性纸杯。
但是有手冲壶的好处就是,使用更轻松,出来的水流更细、更稳定,更不容易出错,相应得冲出的咖啡也会更好喝一点。
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冠军同款“FELLOW STAGG EKG”,精准控温,外观美丽,专业范儿。
Brewista智能控温手冲咖啡壶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家精品咖啡馆日常出品都是用这款。
教授用的是“YUKIWA手冲壶”,不带烧水功能,而且相对壶嘴更短粗,对于小白来说不如Brewista那种细长的壶嘴好控制水流。但是,外观出众,随便摆在哪个角落就美得动人。
泰摩和Hario的手冲壶也同样值得入手,相对价格更亲民一点。上图是小编常用的泰摩鱼4 咖啡手冲壶,断水干脆,沉甸甸地挺有分量。
其实,如果不考虑品牌,任何带这种细长壶嘴的壶都可以成为手冲壶,最便宜冲挂耳的手冲壶只需小几十元就可入手。(没有温控的手冲壶接完刚烧完的沸水之后,放1~2分钟,就是理想做手冲的温度了)
#闭眼入清单
带温控的手冲壶其实是蛮实用的一个家用好物,烧水快,精度准,喝茶、冲奶粉,或者简单喝喝水都可以用到。
01 FELLOW STAGG EKG温控手冲咖啡壶
价位:1350~1800元
推荐理由:咖啡专业赛事手冲壶,冠军同款
02 Brewista 智能控温手冲咖啡壶
价位:800~900元
推荐理由:大部分精品咖啡店的选择,上手容易。其中不带温控功能的三四百元即可入手
03 日本yukiwa田口护咖啡壶
价位:700~1200元(tb代购)
推荐理由:教授同款,颜值赛高
04 泰摩鱼Samrt温控手冲壶
价位:399元(600ml款,最近在促销)
推荐理由:性价比之选
05 HARIO日本手冲咖啡壶
价位:269元左右
推荐理由:入门可选,品质稳定,很多专业赛事也都用它
06 CAFEDE KONA 不锈钢手冲咖啡壶
价位:150元左右
推荐理由:好用,便宜
03 滤杯
一个好用的滤杯,可以让一杯好咖啡来得事半功倍。
同时滤杯可能也是手冲咖啡中最能展现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环节,通常一名冲煮冠军的走红都会伴随一轮的滤杯热,比如origami折纸滤杯之于杜嘉宁。
现在我们在咖啡馆能经常见到的滤杯就有:V60锥形滤杯、扇形滤杯、蛋糕滤杯、聪明杯、Chemex手冲壶、折纸滤杯等一大串…一般人家庭或办公室使用,选择一个品质稳定的就可,不用囤太多。
Origami 折纸滤杯
蛋糕滤杯
lili 滤杯
甚至,你需要的都不一定是一个具备稳定形状的滤杯,法兰绒滤布、可以支撑起滤纸的不锈钢架子,都可以纳入选择范围。
法兰绒滤纸
电影《在京都小住》中的金属滤架,很适合户外手冲
挑选滤杯最主要的点是,滤杯的形状和底部的开口,一般底部的孔径越大,水流通过咖啡粉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得到清爽口感的咖啡。反之,孔径越小,水流和咖啡粉浸润的时间也就越长,得到的咖啡风味会更偏向于浓郁。
如果还是拿不定注意,那么按着“照买清单”,购入基本款就ok。
#闭眼入清单
01 V60 滤杯
价位:经典款,因而很多品牌都会做,材质有陶瓷、树脂、玻璃、不锈钢等,价格在几十元到百元出头都有
推荐理由:最常见也是最经典的滤杯之一,可以通过控制水流速度来控制咖啡风味
耗材:V60 适配滤纸
02 Origami折纸滤杯
价位:180元
推荐理由:外形美观,操作空间大,可以是赛场上的利器,普通人用它也可以做出好咖啡
耗材:可以搭配锥形和平底两种滤纸,另外需要买一个架滤杯的木托
03 lili粒粒滤杯2代版本
价位:170元左右
推荐理由:独创的48根导流槽和8孔设计,萃取稳定
耗材:102扇形滤纸或185蛋糕滤纸
04 kalita 蛋糕滤杯
价位:160元左右(1~2人份)
推荐理由:容错率较高,不容易出现萃取不足的情况,以及很便携,如果想去野餐,带着轻巧方便
04 电子称
电子称的意义在于可以精准地掌握水粉比例和萃取时间。
做手冲咖啡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咖啡豆中可溶于水的风味物质转移到水中的过程,如果转移得不够,咖啡就会太淡也就是咖啡师们会说的“萃取不足”,如果转移的太多,就是“萃取过度”,喝起来容易感觉不够清爽有杂味出现。
所以经过几代咖啡人的试验和研究,发现当咖啡粉和水是处于1:15这个比例时,咖啡风味一般能得到最好的呈现。
当然,根据个人口味稍作调整也行,喜欢浓郁一点的,比例可以拉低到1:10,入口更醇厚,香气更集中;喜欢清淡一点儿的可以做1:18左右的比例,喝起来更清爽无负担。
一般售卖咖啡豆的包装里也会给出冲煮建议,可以傻瓜式照抄。
家里有厨房称的可以直接使用,配合手机计时即可。如果没有常用的电子秤,建议直接买带计时功能的手冲专用电子称。
除了拿来做手冲,平时做烘焙也用得着。或者需要体重管理时,也可以随身带着记录自己每天的饮食。
#闭眼入清单
01 泰摩 黑镜BASIC咖啡电子称
价位:199元
推荐理由:简单好用,价格适中,方便充电,带计时功能
02 CAFEDE KONA 手冲咖啡 电子称
价位:165元左右
推荐理由:该有的功能都有,性价比ok
03 ULTRAKOKI 智能手冲咖啡电子称
价位:1680元
推荐理由:可分别称上下液重,记录萃取曲线,适合超级发烧友或者极具钻研精神的人群使用
咖啡豆选购指南 GUIDE
01
多试喝
02
了解风味
03
锁定品牌
04
保证新鲜
有了一套趁手的器具,那么剩下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咖啡豆啦。
如果还不太清楚自己偏好什么样的风味,可以购买“咖啡豆 试饮装”,一般都是15~20g一个小包装,正好是一次试喝的用量。或者,抽一天关注一下自己城市或者附近城市的咖啡节/咖啡展,直接到现场试喝!
喝到一定量之后,基本都会发现自己的风味偏好,是喜欢偏花香果香的浅烘豆呢,还是喜欢偏传统、浓郁醇厚的中深烘豆?
另外,锁定自己喜欢的品牌,可以大概率避免踩雷。周年庆、购物节或是加入会员一般都可以享受折扣。记得选择几家自己喜欢的品牌加入收藏夹,不定期瞧瞧他们的上新和折扣动态。
即使很便宜的情况下,也要适量而止避免囤货。好咖啡很重要的一点也在于新鲜,风味再好的咖啡豆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最近最喜欢的一款,端给同事试饮时,她惊讶得问“瑰夏”吗?!哈哈赚到了,价格大约只要瑰夏的五分之一吧~~
最后推荐几款还有生活编辑部最近买到的好豆子清单,趁双12就快来了,可以酌情购入~~
PS:编辑部整体喜欢偏花果香风味的比较多
#闭眼入清单
01 治光师 耶加雪菲 单一产地微批次 咖啡豆
价位:59元/150g
推荐理由:性价比爆棚,随便冲冲都超好喝
02 单一源咖啡 2020古吉 罕贝拉 日晒熟豆
价位:100元/200g
推荐理由:好喝、耐喝
03 Terraform 杏桃葡萄2020新产季96h厌氧日晒 咖啡豆
价位:98元/200g(经常有折扣)
推荐理由:小黑羊挂耳同款,很耐喝,无限回购款
04 渡鸦咖啡 埃塞俄比亚手冲咖啡豆 日晒果丁丁
价位:70元/120g
推荐理由:挑选“好喝集盒”时在一众挂耳中表现很出色,香气很好且有明显的回甘
打造家庭手冲角落的分享就到这里啦,说得越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sigh…
本文仅代表编辑部的经验推荐,并没有做大规模、控制变量地科学测评,所以仅供大家做入门参考。相信你在尝试的过程中也会总结出自己独家的经验。到时候记得来和我们分享哦!
文 | 小满
图 | 小满、Pexels、淘宝
㈤ 用星巴克的咖啡豆怎么做咖啡
首先,先把咖啡豆磨成粉。
其次,用咖啡器具冲泡咖啡。
具体建议:
1、首先买个手摇咖啡磨(强烈推荐正晃行手摇咖啡磨,100左右键者纯的价格
就能拿下,别的手摇磨不稿咐要买即使再便宜,关键是磨心不同)
2、然后买个手冲壶和滤纸,强烈建嫌庆议买日本Hario的手冲壶和滤纸,手
冲壶有树脂和陶瓷两种,前者价格30元左右,后者100元左右;)
以上这两样东西都有比这些更便宜的,但不建议买,关键是对咖啡会多少有影响的。这种投入在咖啡初学者中是最实用的,只需要投入
130元-200元。